《能源基地建設》(CN14-1081)創辦于1988年,是由中國能源基地研究會、國家計委技術經濟研究所、煤炭部規劃發展司、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全國公開發行的大型綜合性雙月刊。其宗旨是:探索理論、服務實踐、拓展視野、傳播信息。編委會主任是吳德春研究員、李懷璧主任記者、連璞副研究員。本刊由薄一波題寫刊名,創刊十年來,在宣傳國家能源產業政策、探索研究中國能源工業發展理論、傳播能源基地建設信息、介紹能源基地的建設成就和經驗、全方位地服務能源產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刊寓理論性、政策性、可讀性于一體,積極弘揚時代的主旋律、把握時代的脈搏、為領導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為能源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開闊了思路、拓寬了視野。《能源基地建設》郵發代號為22-95。1996年每期發行5000余冊。從1996年第3期本刊改為大16開本,在編排設計上亦有所變化,想方設法貼近生活,竭誠為廣大讀者服務。能源建設刊物。旨在宣傳國家關于能源基地開發建設的方針、政策,對能源基地建設中的綜合性、長遠性、全局性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
主管單位:中國能源基地研究會主辦單位:中國能源基地研究會編輯單位:《能源基地建設》編輯部主 編:李懷壁
河北欒城綠新草坪種植基地是華北地區草坪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全的草皮種植基地,2001年我縣累計植樹465萬株,總面積2.8萬畝,綠化道路總長1336公里,種植...
園建定額
拓展訓練基地對場地沒啥要求,要看你需要建一個多大規模的基地了,可以根據你的場地來設計,拓展訓練基地的器材包括場地類器材、高空項目、水上項目、攀巖項目等,我感覺最基本你應該有場地類器材吧,場地類器材包括...
格式:pdf
大小:239KB
頁數: 2頁
評分: 4.3
有序發展煤炭,加快煤電基地建設,符合國家“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優化生產和消費結構,構筑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的方針,是云南建設以水電為主的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四大常規能源中,煤炭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即使是在世界能源日趨多樣化的今天,煤
格式:pdf
大小:239KB
頁數: 4頁
評分: 4.7
一、項目名稱 二、項目背景: 根據 **區城市建設總體規劃, ** 處原 **苗圃需要異地搬遷。按照建設部《城市規劃建設指標》和 《河北省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的規定,城市苗圃用地不得少于建 成區面積的 2%,苗木自給率 80%以上。因此,我區還需要新建 面積不少于 210 畝的城市綠化專用苗圃。 目前我市已經確定了 創建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 如果新苗圃不能及時完成建設, 我區 將消耗大量資金到市內、 外其它苗木生產基礎地購買苗木, 這對 我區的城市綠化建設極為不利, 對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 級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也會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 因此苗圃建設 勢在必行。 三、項目建設條件 **苗圃位于貫通 **市區和 **區的 必經之路—— **大道北側,南側正對 **公園,東側與 **區行政中 心隔河相望,距著名的 **景區 1.5 公里,西側是 **生產基地,地 理位置優越, 交通便捷。
因為礦產資源富集,陜西省榆林市有著“中國的科威特”之美譽。上世紀80年代榆林巨大的烏金財富被發掘后,從此能源化工資源成為榆林的“明珠”,開啟日后的創富時代。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1998年經原國家計委批準,榆林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一個基地,十年發展。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十多年間,幾個重要的關鍵詞(兩區六園、三個轉化、循環經濟)成為榆林助推基地騰飛的主要思路。
榆林資源豐富,且極易開采。上世紀90年代,一些榆林的“地方軍”和“游擊隊”開始開煤礦、打油井,一時間出現“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局面,一大批“五小”企業興起,造成煤炭、石油等資源的嚴重浪費。
在之后的十多年間,特別是批準榆林能源化工基地規劃以來,榆林多次對“五小”企業實施關閉、整合,引導、鼓勵企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一改原來的“大上項目”為“上大項目”,使一批煤電、石油化工等大項目落戶榆林。
如何才能讓榆林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化工基地?必須要將這些大企業向園區集中,重要工業向基地集中。從2003年開始,榆林大規模招商引資,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服務理念,做到投資集中、專業集成、經營集約,吸引項目入駐園區,初步形成榆林經濟開發區、神府經濟開發區,榆神煤化工業園區、榆橫煤化工業園區、府谷煤電化工業園區、綏米佳鹽化工業園區、靖邊煤油氣綜合利用產業園及吳堡煤焦化工業園區的“兩區六園”格局。
兩區崛起,六園爭輝。數十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油氣鹽煤、風能、太陽能等大項目競相入園,如今的榆林地圖逐漸變成一幅工業園區建設圖。
有人算過一筆賬:若煤炭直接銷售的增加值是1,那么發電后附加值為3,加工成載能工業品后效益可增加5至10倍,若轉化為化工產品創造的附加值就是原煤的數十倍。
能源基地開發必須走深加工的路子。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榆林堅定不移地走“三個轉化”之路,即將煤向電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現在的榆林已初步形成原煤-發電、原煤-蘭炭-電石或鐵合金、原煤-蘭炭-煤焦油-清潔燃料油、原煤-甲醇-低碳烯烴、原煤-煤制油、原煤(天然氣)-甲醇-醋酸或二甲醚 等下游產品、原鹽-燒堿、聚氯乙烯等循環型能源化工產業體系,大大提升了資源的附加值。
“三個轉化”已被榆林人民廣泛接受,今天的榆林人不再以資源輸出為尊,而是以資源就地轉化利用為榮。
沒有廢棄的垃圾,只有放棄的資源。府谷一循環經濟企業,擁有年產30萬噸金型焦及其配套發電、水泥、甲醇、焦油深加工產業鏈的循環經濟項目,年處理44萬噸廢水可新增效益200多萬元,廢氣多聯供發電可節約8萬噸原煤,廢渣和回收的灰塵通過凝石水泥車間變成高質量的建材產品……經過一個完整循環,將上游的廢氣、廢料作為下游的原料,每噸180元的原煤就可升值近7倍。
循環經濟就是這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基本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主要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發展循環經濟,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存在的產業結構單一、生產模式簡單、缺乏規劃無序開發、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找到突破口。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第八次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座談會紀要的通知
陜政發〔2010〕23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第八次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座談會紀要》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六月四日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第六次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座談會紀要的通知
陜政發 〔2008〕21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第六次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座談會紀要》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五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