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科學家研制了一個名為“偶極子線圈共振系統”的實驗性無線充電系統,有望終結有線充電的時代。?
這個充電系統可能安裝在咖啡館、辦公室和私人住宅,作用距離可達到5米,一次能夠為40部手機充電,電量足以滿足一臺寬屏電視的用電需求。
2007年,MIT(麻省理工學院)推出了磁共振耦合系統(CMRS),其能夠在2.1米的范圍內通過電磁場進行供電。該發明使得遠距離無線供電的發展研究變得炙手可熱。
然而,就延伸無線功率的距離而言,磁共振耦合系統(CMRS)在商業化的進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有待解決技術缺點,其中包括:線圈結構過于復雜(由4個線圈輸入、輸出、接受和負載);諧振線圈尺寸過大;高頻(在10 MHz范圍內)要求發射機和接收機線圈產生共振,從而導致傳輸效率低;由于要求達到2000的品質因數,這使得諧振線圈對周圍環境因素非常敏感,比如溫度、濕度、和人的靠近。
Rim教授通過DCRS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優化設計了一種具有兩個磁偶極子線圈的線圈結構,初級線圈用來誘導磁場,次級線圈用來接受電能。不同于內置CMRW中的笨重的環形空氣線圈,KAIST的研究小組在其中心采用了緊湊的鐵氧體磁芯棒與線圈。初級繞組的高頻交流電流產生的磁場,然后聯動磁通感應在次級繞組的電壓。
既可伸縮又輕便的偶極子線圈諧振系統(DCRS)僅僅3米長,10厘米寬,20厘米高,明顯比磁共振耦合系統(CMRS)小巧很多。該系統有100的低品質因素,使其對抗環境改變的穩定性增加了20倍,并且能夠在100KHz的低頻下很好的工作。該團隊進行了多次實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在20KHz運作下,在3米、4米、5米距離處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1403W、471W和209W。對于100W的電力傳輸,在3米、4米和5米處整個系統效率分別為36.9%、18.7%和9.2%。"使用偶極子線圈諧振系統,能夠在五米的范圍內對一個大型LED電視或者同時對三個40W的電風扇進行供電。"Rim教授說。
偶極子線圈共振系統研發者
韓國科學技術院 ?研制的實驗性無線充電系統名為"偶極子線圈共振系統"。
你需要線圈加工嗎
線圈加工很有多細分。你要研究一類的線圈加工,弄懂、弄精就好找工作了。比如:自粘線圈的加工。
為了使檢測器工作在最佳狀下,線圈的電感量應保持在100uH-300uH之間。在線圈電感不變的情況下,線圈的匝數與周長有著重要關系。周長越小,匝數就越多。一般可參照下表:線圈周長 線圈匝數3米以下根據實...
遠程無線電力傳輸仍處在商業化的初級階段并且成本極高這是未來供電方式的一個發展方向。Wi-Fi服務幾乎無所不在,未來的無線充電系統也是如此。未來,人們可以在餐館和街道安裝Wi-Power,為電子設備提供無線充電服務。有了這種系統,人們便可告別討厭的充電線,在任何地點和任何時間為電池充電。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 3頁
評分: 4.8
電機繞線轉子線圈初始的焊接結構并頭之間間距很小,焊接效率低,經過多種焊接結構工藝試驗,最終采用H型夾塊裝配、改變冷卻方式減少對絕緣的破壞,不但可以從各種位置焊接,而且夾塊時預置釬料容易,可以減少對絕緣的破壞,很大程度提高焊接質量及焊接效率。
格式:pdf
大?。?span id="nftqn6t" class="single-tag-height">1.3MB
頁數: 6頁
評分: 4.3
運用計算流體動力學技術及聲比擬理論研究了離心風機3個不同流量下蝸殼及葉片表面偶極子聲源產生的基頻噪聲.風機內部三維瞬態流場由計算流體動力學模擬得到.根據氣動聲學的FW-H方程對蝸殼內表面提取偶極子聲源,對于葉片噪聲利用Lowson公式進行建模.為了使計算模型更符合實際,建立了以蝸殼為界的內外聲學直接邊界元模型,使用多區域聲學邊界元模型,考慮蝸殼對聲傳播的散射作用,內部噪聲通過蝸殼的進出口傳播到風機外部.結果表明:在非定常流場中,蝸殼表面的壓力波動以基頻為主,而葉片上的壓力波動并沒有明顯的基頻分量;蝸舌是基頻噪聲的最主要聲源;隨著流量變大,蝸殼輻射的噪聲急劇增加;由葉片產生的偶極子基頻噪聲比蝸殼小,特別是在大流量工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