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OLED原理 | 外文名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
---|---|---|---|
別????名 | 機發光顯示器 | 現????象 | 通過載流子注入和復合導致發光 |
輻射光可從ITO一側觀察到,金屬電極膜同時也起了反射層的作用。 根據這種發光原理而制成顯示器被稱為有機發光顯示器,也叫OLED顯示器。 2100433B
A.LED像素分解原理 LED像素分解(又稱虛擬像素)技術,就是采用LED復用技術,同一個LED發光管,可用相鄰的LED發光管進行4次組合(下、下、左、右組合,見圖例),這樣采用相同的LED發光管,就...
脈沖LED能在極短時間內發出很強的光,在景觀照明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它的發光強度棗時間特性棗光譜特性是脈沖LED的重要特性指標。本工作旨在為脈沖LED的生產廠家研制一套簡單適用、性能價格比相對較高...
你好,三色led燈原理Led芯片是單向導通的時候發光,反向導通的時候不發光,所以兩個腳的是里面正反兩個方向焊了2個顏色的燈珠,正向導電亮一個芯片發一個顏色的光,反向導電亮另外一個芯片發另外一個顏色的光...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 20頁
評分: 4.6
點亮 21世紀理想之光 !LED技術全面解析 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創造了人類之神普羅米修斯為了使人們能夠獲得永恒的光 明,不惜觸怒最高之神宙斯,把能驅走黑暗,帶來溫暖和光明的火種偷偷帶給人 類,自己卻受到了殘酷的懲罰。這個故事不僅說明了光明對人類的重要,也反映了 人類在追逐光明的道路上所付出的種種苦難。 光明是人類的本能追求之一 在 19世紀愛迪生發明電燈之前,人類實現照明的方式非常簡單,那就是 直接借助各種火源的直射光,例如蠟燭、油燈等等。這些發光設備雖然在人類的 歷史長河中點燃了漫漫歲月,卻因為極低的發光效率和發光質量,只能塵封在歷 史的博物館中,進入 20世紀后,隨著人類新工業革命的爆發,以愛迪生發明的新 式白熾燈為代表的照明設備,正式成為人類生產生活中的主流發光設備。 在白熾燈出現之后,人類社會的電力照明設備大致經過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 段,這三個階段中的代表性光源分別為熒光燈、高強
OLED顯示原理與LCD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主要是通過電場驅動,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通過過載流子注入和復合后實現發光。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通過ITO玻璃透明電極作為器件陽極,金屬電極作為陰極,通過電源驅動,將電子從陰極傳輸到電子傳輸層,空穴從陽極注入到空穴傳輸層,之后分遷移到發光層,二者相遇后產生激子,讓發光分子激發,經過輻射后產生光源。簡單來說,一塊OLED屏幕,就是由百千萬個“小燈泡”組成。
光發射量子點粒子被用在量子點層中,量子點層將背光轉換成發射純基色,通過減少RGB濾色片中的光損耗和色串擾,提高顯示亮度和色域。該技術用于LED背光LCD,但也適用于其他使用濾色片的顯示技術,如白色或藍色/UV OLED或MicroLED。LED背光LCD是量子點的主要應用。
量子點的性能取決于量子點結構的尺寸和/或組成。與簡單的原子結構不同,量子點結構具有一個不同尋常的特性,即能級強烈依賴于結構的尺寸。例如,CdSe量子點的光發射可以從紅色(5nm直徑)調諧到紫色區域(1.5nm點)。量子點著色的物理原因是量子限制效應,與量子點的能級直接相關。決定熒光光的能量(因此顏色)的帶隙能量與量子點大小的平方成反比。較大的量子點有更多的能級,它們的間距更近,使得量子點能夠發射(或吸收)能量較低(顏色較紅)的光子。換言之,發射的光子能量隨著點尺寸的減小而增加,因為需要更大的能量來限制半導體激發到更小的體積 。
OLED具備自發光、無限對比度、超廣視角、極速響應、超薄等優勢,并可制成不同弧度的曲面顯示設備、是一次顯示技術的革命,被認為是下一代的平面顯示器新興應用技術。
OLED最簡單的形式是由一個發光材料層組成,嵌在兩個電極之間。輸入電壓時載流子運動,穿過有機層,直至電子空穴并重新結合,這樣達到能量守恒并將過量的能量以光脈沖形式釋放。這時其中一個電極是透明的,可以看到發出的光。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