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平板式筏形基礎 | 外文名 | Flat raft foundation |
---|
在結構上,基礎如同一只盤子反扣在地面上承受上部荷載。這種基礎大大減少了土方工作量且較適宜于弱地基(但必須是均勻條件)的情況,特別適宜于5~6層整體剛度較好的居住建筑。
平板式筏形基礎的底板是一塊厚度相等的鋼筋混凝土平板。板厚一般在0.5~2.5m之間。平板式基礎適用于柱荷載不大、柱距較小且等柱距的情況,其特點是施工方便、建造快,但混凝土用量大。底板的厚度可以按升一層加50mm初步確定,然后校核板的抗沖切強度。底板厚度不得小于200mm。通常5層以下的民用建筑,板厚不小于250mm;6層民用建筑的板厚不小于300mm。2100433B
你先點擊XY方向布筋,然后再點擊單板之后在點擊筏板就可以了
左上這塊1600厚的筏板要布C25@200的鋼筋的鋼筋,因為左邊這塊板的鋼筋已經注明為附加鋼筋了,既然是附加那C25@200必須是要部的,建議按多板布置C25@200,涉及到支座處貫通和接頭錨固的問題...
格式:pdf
大小:337KB
頁數: 11頁
評分: 4.7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方法及實例分析 第六章 筏形及箱形基礎 第三節 平板式筏形基礎 【要點】 本節說明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的異同,闡述規范對平板式筏基設計的相關要求,對 柱下變厚度板設計提出建議,指出變厚度平板式筏基與獨基加防水板基礎的不同點。應重視 無地下室或單層地下室的平板式筏基的抗震設計要求。 平板式筏基對框架 -核心筒結構(或荷 重分布類似的結構)在核心筒四角下筏形基礎的荷載集中現象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平板式筏基由大厚板基礎組成, 常用的基礎形式有: 等厚 筏板基礎、局部加厚的筏板基礎和變厚度的筏板基礎等(圖 6.3.1 )。適合于復雜柱網結構,具有基礎剛度大,受力均勻等 特點,在中筒或荷載較大的柱底易通過改變筏板的截面高度和 調整配筋來滿足設計要求,同時板鋼筋布置簡單、降水及支護 費用相對較低、施工難度小(超厚度板施工的溫度控制除外) 等優點。但也存在:超厚度板混凝土的施工溫度控制
格式:pdf
大小:337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土地資源變得越來越珍貴,因此高層建筑施工得以迅速發展,通常都是用于城市住宅、賓館以及辦公寫字樓等。從高層建筑基礎設計角度來看,平板式筏基設計是高層建筑設計的主流設計方式,但是在真正的設計當中仍然存在若干問題以待解決。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以供參考。
筏形基礎分為平板式和梁板式,一般根據地基土質、上部結構體系、柱距、荷載大小及施工條件等確定。
平板式筏形基礎的底板是一塊厚度相等的鋼筋混凝土平板。板厚一般在0.5~2.5m之間。平板式基礎適用于柱荷載不大、柱距較小且等柱距的情況,其特點是施工方便、建造快,但混凝土用量大。底板的厚度可以按升一層加50mm初步確定,然后校核板的抗沖切強度。底板厚度不得小于200mm。通常5層以下的民用建筑,板厚不小于250mm;6層民用建筑的板厚不小于300mm。
當柱網間距大時,一般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礎。根據肋梁的設置分為單向肋和雙向肋兩種形式。單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礎是將兩根或兩根以上的柱下條形基礎中間用底板連接成一個整體,以擴大基礎的底面積并加強基礎的整體剛度。雙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礎是在縱、橫兩個方向上的柱下都布置肋梁,有時也可在柱網之間再布置次肋梁以減少底的厚度。2100433B
(a)墻下筏形基礎。
(b)平板式柱下筏形基礎。
(c)下梁板式柱下筏形基礎。
(d)上梁板式柱下筏形基礎。
筏形基礎是指柱下或墻下連續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鋼筋混凝土基礎,亦稱筏板基礎、片筏基礎或滿堂紅基礎。當建筑物開間尺寸不大,或柱網尺寸較小以及對基礎的剛度要求不很高時,為便于施工,可將其做成一塊等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平板,即平板式筏形基礎,板上若帶有梁,則稱為梁板式或肋梁式筏形基礎。筏形基礎的自身剛度較大,可有效地調整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對充分發揮地基的承載力較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