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灌木,高達75厘米;枝條延地面擴展,褐色,密生小枝,枝梢及小枝向上斜展。刺形葉三葉交叉輪生,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成角質銳尖頭,長6-8毫米,上面凹,有兩條白粉氣孔帶,氣孔帶常在上部匯合,綠色中脈僅下部明顯,不達葉之先端,下面凸起,藍綠色,沿中脈有細縱槽。球果近球形,被白粉,成熟時黑色,徑8-9毫米,有2-3粒種子;種子長約4毫米,有棱脊。
原產日本。我國旅大、青島、廬山、昆明及華東地區各大城市引種栽培作觀賞樹。
為側柏的栽培變種,常綠灌木,高可達3~5米,植株叢生狀,樹冠卵圓形或圓球形。樹皮淺褐色,呈片狀剝離。大枝斜出,小枝直展,扁平,排成一平面。葉鱗形,交互對生,緊貼于小枝,兩面均為綠色。3~4月開花,球花...
爬地柏和沙地柏區別撲地柏三葉輪生,砂地柏葉對生
撲地柏三葉輪生,砂地柏葉對生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用ABT-1號生根粉浸泡當年生的爬地柏插穗進行扦插試驗,以研究ABT-1號生根粉對爬地柏插穗扦插生根率和生根長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不同質量濃度(50、100、150 mg/L)下浸泡不同時間的插穗扦插生根率差異顯著,在低質量濃度水平下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其生根率逐漸增大,而在較高質量濃度水平下生根率表現出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經不同質量濃度、不同時間處理的插穗其生根長度差異均顯著,其中質量濃度100 mg/L浸泡3 h處理的效果最好,生根率達到96%,根長度達到3.6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