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運行監視和控制
監視界面顯示整個電力監控系統的網絡圖,動態刷新各電氣設備的實時運行參數和運行狀態,并且支持現場設備的遠程控制功能。監控系統的畫面根據現場實際狀況進行組態。
電能質量監視和分析
對整個監控系統范圍內的電能質量和電能可靠性狀況進行實時的監視。實時監視系統電壓偏差、頻率偏差、不平衡度、功率因數、諧波含量,電壓閃變,等電能質量問題,評估電能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記錄擾動時的波形,作為電能質量分析和故障分析的依據。
功率因數監視和控制
實時監測電網功率因數補償的效果,智能無功補償電容器快速補償系統無功缺額,通過校正系統功率因數來提高電網能效。
高精度的電能計量
使用高精度、多時段、雙向計量的智能測控儀表,精確測量用戶電能消耗,為電能使用管理、優化負荷分配、提高電能使用效率提供重要數據。
電能消耗統計和分析
系統為用戶提供了綜合的電能和需量統計報表功能,用戶也可以定制符合需求的電能統計功能,包含不同用電設備在不同費率時段的電量消耗,可以按照日、月、季度、年的時間段進行統計和記錄,并可以查詢、顯示和打印。
預防性電氣火災監視
連續監視用電設備泄露電流的變化、線纜接頭溫度的變化,為配電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提供依據,有效預防電氣火災的發生,保障用戶財產的安全。
報警和事件管理
系統在電能質量事件發生、設備狀態改變、電網擾動、電氣故障時觸發并記錄報警。系統報警時自動彈出報警畫面并進行語音提示,同時可以將報警信息通過Email、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相關人員。
歷史數據管理
系統基于SQL server數據庫完成歷史數據管理,所有實時采樣數據、事件順序記錄(SOE)等均可保存到歷史數據庫。能夠自定義需要查詢的參數,查詢的時間段或選擇查詢最近更新的記錄數,顯示并繪制成曲線圖。
報表管理
可基于系統已有模板,或自定義新的模板生成報表。可以手動或根據預設時間表定時生成,或通過事件觸發生成xml格式報表。例如:電能消耗統計報表、電能趨勢報表等。報表能通過Email或HTML格式進行發送、手動打印或自動打印。
用戶權限管理
用戶權限管理能夠防止未經許可的操作,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用戶可以定義不同級別用戶的登錄名、密碼及操作權限,為系統維護管理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三方通訊功能
支持工業OPC接口,可作為OPC服務器為其他程序提供數據(如DCS系統,BA系統),也可作為OPC客戶端,從其他系統獲取數據。系統兼容常用配電領域規約IEC60870-5-101,IEC60870-5-103,CDT等,可以兼容所有Modubs協議的第三方設備。
支持Web客戶端
系統提供Web服務,客戶端可以在辦公室等其他場所通過IE瀏覽器查看電力監控現場畫面、查閱電能消耗統計報表等。
ZEpower電力監控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設計,按間隔單元劃分、應用功能模塊化設計,整個監控系統分為三層:系統管理層、通訊接口層、現場監控層。
由ZEpower SCADA電力監控軟件、監控主機、顯示器、打印機、不間斷電源(UPS)等組成。
單主機系統:一個服務器兼客戶端
多主機系統:一個服務器和多個客戶端
通訊接口層是指現場監控層設備與系統管理層主機系統實現數據交換的通訊設備和通訊鏈路,包括ZEpower-NET以太網關、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光纖轉換器及光纜、通訊電纜等。
現場監控層是指現場安裝的各種智能裝置,完成測量、監視、通訊等功能。
現場監控層設備包括:
SWL60微機保護測控裝置
SWL300系列智能測控儀表
SWL-8ZMS智能無功補償電容器
SWL智能功率因數控制器
SWL500電氣火災監控探測裝置
SWL350智能馬達保護器
其他第三方設備(溫控儀、直流屏、PLC、變頻器等)
綜合運用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降低生產中的能源消耗
通過優化各種能源的配合使用,能源使用時段等降低綜合能源成本
依靠主動性防御性的維護及服務,保證能源使用的高效平穩
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保障供電連續性
改善電能消耗方式,促進節能降耗
監視并分析電能質量問題,降低故障風險
通過有效的診斷工具分析故障原因,縮短故障停電時間
提高電力系統的管理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配電自動化系統(DAS)是一種可以使配電企業在遠方以實時方式監視、協調和操作配電設備的自動化系統;其內容包括配電網數據與監視(SCADA系統)、配電地理信息系統(GIS)和需求側管理(DSM)幾個部分...
總配電箱:一般是變壓器低壓側配出的電源進線柜子或箱子。配電房:是總配電柜(箱)放置的位置。
配電自動化(DA)是一項集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控制技術、現代化設備及管理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目的是提高供電可靠性,改進電能質量,向用戶提供優質服務,降低運行費用,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在工...
系統運行監視和控制
電能質量監視和分析
功率因數監視和控制
高精度電能計量
電能消耗統計和分析
預防性電氣火災監視
報警和事件管理
報表管理
用戶管理
ZEpower系統同時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可以方便的與其他系統和智能設備進行通訊,如DCS系統、樓宇系統等。
電力自動化按功能類別分:1\調度自動化:分國調\區調\省調\地調和縣調.用于對變電站和發電站的發電和輸電進行調度指揮,實現自動化的管理.
2\變電站綜合自動化:分500KV0KV0KVKV等級變電站的就地監視和控制,并把數據傳送調度自動化系統.
3\配網自動化:城區10KV系統的配網的監視\控制的自動化管理,優化城區配網結構,合理高效用電管理,事故的及時預告故障的及時處理.
4配電自動化 ;對于工廠\建筑等終端用戶的配電設備的自動化管理,提高配電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對于事故實現提前預告,提高工作效率,并達到經濟運行的目標.
下面結合美國斯威爾的配電自動化的系統解決方案,闡述配電自動化的原理及應用
隨著電力網絡的不斷發展,用電負荷的持續增長,各種新型負載不斷涌現,用戶更加關注電能質量問題,同時對節能減排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用戶需要更加有效的電力監控管理解決方案來應對上述變化帶來的挑戰,以實現配電系統持續可靠、高效、低耗的運行。
ZEpower電力監控系統,是斯威爾電氣公司根據用戶電能管理需求而提供給用戶的完整電力監控管理解決方案,用以實現對電氣設備和電力系統運行的最優管理。
ZEpower電力監控系統,采用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實現對配電系統的各項分析和管理功能,提高配電系統管理的效率,保障配電系統的可靠安全運行,幫助用戶實現電能降耗目標,從而為用戶創造價值。
ZEpower電力監控系統正在電力系統、市政醫療、智能建筑、石化、冶金、輕工、公共交通、水處理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 1頁
評分: 4.5
本文就配電自動化系統做出詳細論述,從其運作層面、運作特點以及詳細設計方案等方面開展討論,為當代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探索與設計實踐提供一定依據。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 2頁
評分: 4.6
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配電方面的自動化越來越高,這增加了電力供應的穩定性,為電力用戶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但是在配電自動化的系統中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穩定的供電工作,本文主要就是對此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關的解決策略。
前言
第1章緒論
第2章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測試技術
2.1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測試需求
2.2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驗收測試方法
2.3本章小結
第3章配電自動化系統終端測試技術
3.1 配電自動化系統終端測試需求
3.2配電自動化系統終端型式試驗與例行試驗
3.3配電自動化系統終端信息安全測試
3.4本章小結
第4章配電自動化系統故障處理性能測試技術
4.1 配電自動化系統故障處理性能的實驗室測試方法
4.2主站注入測試法
4.3二次同步注入測試法
4.4主站與二次協同注入測試法
4.5幾種測試方法的比較
4.6現場測試應用
4.7本章小結
第5章主站注入法測試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故障處理性能用例
5.1架空配電網基本故障處理測試用例
5.2電纜配電網基本故障處理測試用例
5.3架空配電網容錯故障處理測試用例
5.4電纜配電網容錯故障處理測試用例
5.5模式化接線架空配電網故障處理測試用例
5.6模式化接線電纜配電網故障處理測試用例
5.7配電網大面積斷電快速恢復測試用例
5.8本章小結
第6章配電自動化系統故障處理性能的現場短路試驗測試技術
6.1基本原理
6.2瞬時短路故障測試方法
6.3永久短路故障測試方法
6.4 10kV短路試驗安全防護
6.5本章小結
第7章配電自動化系統常見缺陷分析
7.1 利用歷史曲線發現缺陷
7.2與狀態量采集有關的缺陷
7.3與遙控有關的缺陷
7.4與故障處理有關的缺陷
7.5本章小結
附錄 國家電網公司配電自動化系統基本功能測試表(工程驗收前開展)
參考文獻 2100433B
《現代配電自動化系統》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我國實際情況,對現代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關鍵技術進行比較系統的論述,內容包括配電網架和配電設備、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配電自動化通信系統、饋線自動化、配電自動化高級應用、配電自動化系統測試技術、智能配電網等。
配電自動化系統測試技術對于保障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質量和實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書結合作者長期從事配電自動化系統測試的實際經驗, 系統地闡述了配電自動化系統測試的方法和技術,給出了大量測試案例,并對經測試發現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典型缺陷進行了分析。
本書共分為7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測試技術、配電自動化系統終端測試技術、配電自動化系統故障處理性能測試技術、主站注入法測試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故障處理性能用例、配電自動化系統故障處理性能的現場短路試驗測試技術、配電自動化系統常見缺陷分析等。
本書適合從事配電自動化系統研究開發、產品制造、試驗測試、運行維護等的技術人員和管理干部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電力系統自動化和供用電技術專業的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學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