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閃火墻 | 外文名 | Firewall |
---|---|---|---|
建筑類別 | 傳統建筑 | 所屬學科 | 建筑學 |
馬頭墻馬頭墻高低錯落,從外形看頗具風格,因而不僅是中國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也是微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因形狀酷似馬頭,則稱為“馬頭墻”。曾有“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之說,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風格。
馬鞍墻是流行于福州地區建筑風格,是隔火墻的一種,有別于馬頭墻。福州民居十分注重上部輪廓線的變化, 這種變化體現于馬鞍墻上尤其明顯。墻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線型,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故稱馬鞍墻。
鑊耳墻是嶺南民居建筑特色, 因在屋面之上砌筑有鍋耳狀的硬山墻,故稱此為鑊耳墻。它的工藝特征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于民居、祠堂、家廟、第府、文塔建筑實物中,以講究地理風水和風俗觀念為思想依據結合科學的規劃布局都集中反映著嶺南建筑的主要特征與表現風格 。2100433B
閃火墻又稱封火墻,人們習慣稱其為“城門”,其實它只是起到防火作用的一道厚墻,建于光緒十七年(1891年)。古時定海最熱鬧的是中、西、東三條街,店家緊挨,民居連片,所建房屋均為木結構。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正月初二,城隍廟弄一家豆腐作坊不慎失火,火勢立刻蔓延到成排木板結構的店家和民居,連狀元橋(現市一百)周圍也火海一片,一直燒到正月初三上午才熄滅。這次大火使古城損失慘重,焚毀房屋4000多間,萬余人無家可歸,俗稱“辛卯大火”。
“辛卯大火”后,當時的定海知縣亡羊補牢,動員民眾集資,先后在城內分段修筑8道隔火墻,預防火勢蔓延。隔火墻高6~8米,比民居高1-2米,左右寬約15米,厚0.5米。中間設“月洞門”,門寬2.85米,高4米。風火墻由百姓集資建造,故又稱“公墻”,并立碑文。原碑立于城隍廟門外,現藏于市檔案館。隨著舊城的改造,原有8道閃火墻,現尚存6處,厚厚的古墻記錄了舊時防御火災的一段歷史 。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 6頁
評分: 4.6
財務部門防火墻配置: lan口地址 172.16.3.3 基本配置: Systime set 2010/5/1 始終指定服務器: Timesrv set 172.16.6.1 5 Timesrv on Timesrv sync /立即與服務器同步 Mngmailbox set miaosenbest@163.com smtp 172.16.13.110 port 25 Logsrv set 172.16.1.110 514 udp /日志服務器, 514為 UDP 默認端口 號 Dns set ip172.16.6.11 //設置域名服務器,如果有多個可繼續追加相 應的 IP 管理方式配置: Mngmode ssh on Mnghost add 172.16.13.110 “manager host” Dns set sysname firewall1/設置名稱 創建管理賬號
引閃分為三種:
1.光線引閃
這種方法是利用機內閃發出的光線來激發室內閃燈的光敏傳感器,使室內閃燈在相機內閃發光的時候同步點亮。缺點是內閃的光線有時候會破壞布光的效果。
2.PC線引閃
這種方法要求相機具備pc端子,使用時通過一根專用的線將相機和室內閃連接起來。缺點是有線,不靈活,而且一般DC上pc端子都被取消。
3.無線引閃
無線引閃通常是成對使用,發射器安裝在相機熱靴上(也有可以連接PC端子的)。接收器連接室內閃燈的PC端,有效引閃距離比較遠,沒有連接線,比較靈活,但相機必須帶有熱靴(或者PC端子)。
常見都是無線引閃,大部分室內燈的引閃器有接受器和發射器兩部分組成。接受器連接燈具的pc輸入端,發射器連接相機的熱靴。有些相機沒有熱靴,依然可以通過pc連線連接發射器。簡單的引閃器包括兩個通道,可以控制兩個燈,復雜一點的,可以控制多燈。
(1) 球頭導閃針
這種球頭導閃針(包括同等曲率半徑的多針避雷針)的高度如與被保護目的物相等或相近,可能使目的物附近空間電場分布趨于均勻,從而減少目的物的引雷概率。但這不能認為是“排雷效應”,而是一種控制接閃點的技術行為。因為下行雷電先導仍要發展,直到對地物放電。若要可靠保護目的物并不增加相鄰建筑物的雷擊率,還必須在其兩側安裝避雷針或避雷線,以保證雷電流的安全瀉放。建筑物屋頂為平面和球面的就相當于改善局部電場結構, 我們進行過大型平頂房屋的模型雷擊試驗,負雷擊下絕大部分放電都擊于四周的檐部,屋面上很少雷擊;正雷擊下屋面上的雷擊次數也很少,但略多于負雷擊的情況。
(2) 限流導閃針
其具體數值須由試驗求得。所以限流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將小于常規避雷針,模擬試驗表明其散擊被保護物的概率增大,即雷擊避雷針后仍然會向建筑物放電,發生多點雷擊的現象。高阻抗限流避雷針也必須研究其保護范圍的變化。
(3) 脈沖導閃針
1987年前蘇聯學者提出在避雷針的上部加裝圓球形或圓盤形導體,并從理論和試驗上證明了這種增大避雷針固有電容的辦法能提高避雷針的引雷能力。這種避雷針結構不耐風壓,應改用高壓電容器進行試驗。試驗中發現當高壓電容器的保護間隙被擊穿時其模擬雷電間隙的放電電壓顯著降低。因此結合快脈沖放電的技術基礎,我們研制了高效避雷針。長間隙的直流和操作波的試驗證明,在負雷擊下高效避雷針的雷擊距離是常規避雷針的1. 3倍,在正雷擊下高效避雷針與常規針的放電性能無顯著差異。
(4) 放射導閃針
國內外的模擬試驗均已證實放射避雷針的防雷性能與普通避雷針相同,它并無增大避雷針保護范圍的效能。由于放射避雷針使用放射性元素,一旦放射性元素失散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是一種被否定的技術。對各種國外避雷針應該有分析地引進和使用,不能盲目相信他們的商業宣傳。有人把已為國內外否定的技術(如放射性避雷針) 改頭換面地拿出來冠以“高技術”推廣,是應該揭露和批評的 。
接閃是一個建筑行業術語。
接閃:就是利用避雷針(網、線帶)和建筑物自身的金屬來遭受直擊雷的,以免建筑物自身遭到損壞。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