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衰減曲線法 |
---|
采用衰減曲線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加的干擾幅值不能太大,要根據生產操作要求來定,一般為額定值的5% 左右,也有例外的情況。
(2)必須在工藝參數穩定情況下才能施加干擾,否則得不到正確的?s,Ts或?s'和T升 值。
(3) 對于反應快的系統,如流量、管道壓力和小容量的液位控制等,要在記錄曲線上嚴格得到4 :1衰減曲線比較困難。一般以被控變量來回波動兩次達到穩定,就可以近似地認為達到4:1衰減過程了。
衰減曲線法比校簡便,適用于一般情況下的各種參數的控制系統。但對于干擾頻繁,記錄曲線不規則,不斷有小擺動的情況,由于不易得到準確的衰堿比例度?s和衰減周期Ts使得這種方法難于應用。
常用衰減比例度有4:1和10:1,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衰減比例度,并使用相應的計算公式計算參數值。2100433B
標準曲線法的優點是:繪制好標準工作曲線后測定工作就變得相當簡單,可直接從標準工作曲線上讀出含量,因此特別適合于大量樣品的分析。標準曲線法的缺點是:每次樣品分析的色譜條件(檢測器的響應性能,柱溫,流動相...
理論上來說標準加入法和標準曲線法做出來的結果應當是一樣的。標準加入法一般在樣品量少時使用,而標準曲線法適用范圍相對較廣。當很難配置與樣品溶液相似的標準溶液,或樣品基體成分很高,而且變化不定或樣品中含有...
標準曲線法:最常用的定量方法具體做法:采用相同的處理方式配制一系列已知濃度(c1<c2<…<cn)標準溶液和待測試樣(cx),并保證c1<cx<cn,在相同的條件下分別測...
格式:pdf
大小:200KB
頁數: 6頁
評分: 4.5
基于特征曲線法,建立考慮圍巖剛度劣化本構模型開展不同開挖方式下隧道開挖空間變形特性研究,并與工程實際監測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考慮剛度弱化后,三種開挖方式拱頂位移數值均增大;隧道開挖只對工作面前方20m范圍內圍巖結構產生影響,對20m范圍以外影響甚微;在開挖工程中,距開挖工作面±10m范圍內拱頂圍巖位移變化最大;為了有效控制圍巖變形,開挖方式的優先順序依次是中隔壁方式、預留核心土和臺階法;與未考慮剛度弱化的經典本構模型相比,采用剛度弱化本構模型計算得到的圍巖壓力釋放過程更符合實際情況,拱頂位移計算結果與工程現場實際監測數據更為接近.
在替代法中用作計量標準的衰減器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1)按工作原理可分為電阻分壓式衰減器、截止式衰減器、回轉式衰減器和吸收式衰減器。
① 電阻分壓式衰減器:精密電阻分壓器頻率范圍為直流到10千赫左右,精確度為10~10。
② 感應分壓式衰減器:感應分壓器的原理類似自耦變壓器,一般工作頻率為30~10千赫,精確度可達10~10。精確度稍降低時頻率也可達到1兆赫。
③ 截止式衰減器(活塞式衰減器):由一段圓波導構成,兩端分別裝有發射和接收耦合裝置。當頻率低于波導最低截止頻率的電磁波沿波導傳播時,即沿軸向呈指數律衰減。因此,根據兩個耦合裝置間的距離可以精確計算出衰減量。一般采用光學讀數系統,可作為中頻替代法衰減校準裝置中的標準衰減器。中國采用激光測長和數字讀數系統的高精度截止式衰減器作為中頻衰減標準。
④ 回轉式衰減器:基于衰減量取決于電阻片旋轉角度的原理制成,又稱極化式衰減器。 它由三段波導構成,中間一段是可旋轉的圓波導,兩端是固定的方圓過渡波導,在每段波導中都有一個電阻片用來吸收電場的切向分量。衰減量與中間波導旋轉角度的關系為=-40lgcos。回轉式衰減器常用作高頻替代法中的標準衰減器。
⑤ 吸收式衰減器:利用吸收材料耗散電磁波能量的原理制成的衰減器。
(2)在微波頻段按傳輸線的型式分,有同軸式、波導式兩種。
(3)按工作方式分有固定式、可變式、步進式等型式。
但是這些分類并不是絕對的,由電阻組成的π型或T型網絡可以制成同軸固定式或步進式衰減器,其工作頻率在3吉赫以下,用薄膜電阻制成的這類衰減器的工作頻率可由直流到18吉赫,甚至可以到26吉赫,可制成程控步進式衰減器,用于自動測量中。又如利用PIN二極管可以制成電調衰減器,常用于微波信號的穩幅系統中。
任何一個網絡對電磁波的衰減作用都可分成兩部分:一是衰減材料吸收和耗散的能量,稱耗散衰減;另一部分是被它反射的能量,稱反射衰減。在一個阻抗不匹配的系統中,元件、器件插入前后負載上得到的功率之比的分貝值,稱為插入損耗。對于不同失配情況的傳輸系統,同一個元件、器件的插入損耗是不同的。
在雷達、通信、導航等系統中,都要考慮功率在傳輸中的損耗問題和接收信號的靈敏度問題,因而需要進行衰減測量和計量。在電子儀器和電子元件、器件的研制生產中,衰減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指標。在建立功率、噪聲標準以及其他無線電和微波參量的計量中,也經常靠衰減計量技術測定有關的技術性能指標。
線路衰減的計算方法,不同的廠家有所不同,標準規定上行衰減由CO計算,下行衰減由CPE計算,下行衰減是由CPE計算,然后通過ECO查詢。具體的計算方法,標準規定,衰減是將所有的承載了bit的Tone在1s中內收到平均功率與這些Tone預期的功率相減得到。但是有些廠家計算方法是對于上行,計算從Tone 6至Tone 30的總接收功率,用預期的額定功率(12.5dBm)去減,得到的就是上行衰減,同理下行衰減就是計算Tone 33到Tone255的接收功率與額定功率相減而得到,比如TI采用10*log10(null_loop_reference_power/sum(power_on_each_Tone))計算;也有廠家通過其他的頻帶甚至有的采用一個Tone 比如Pilot Tone來計算線路衰減。這樣就導致采用不同的Modem,即使是同一條線路,得到的線路衰減也是不同的。另外由于Gain scale(增益調整),導致即使是同一個Modem,不同的版本也會報告出不同的衰減來。
我們有時候使用“等效頻率點”的衰減來代表線路的衰減,具體說來就是使用等效頻率公式f等效=sqrt(f1*f2),其中f1是起始頻率,f2是截至頻率,用f等效處的衰減來代表這一頻段的衰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廠家的算法都可以用這種方法等效。對比試驗表明ALCATEL套片報告的衰減與我們計算結果符合得比較好,其他的Modem 都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下行衰減,這些問題正在交流中。因此如果說要將衰減作為參考依據的話,使用上行衰減的可靠性可能要高于用下行衰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