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 | 鼠李 | 拉丁學名 | Rhamnus davuricaPall. |
---|---|---|---|
別????名 | 大綠、大腦頭、大葉鼠李、黑老鴉刺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 鼠李目 |
科 | 鼠李科 | 族 | 鼠李族 |
屬 | 鼠李屬 | 亞????屬 | 鱗芽亞屬 |
種 | 鼠李 | 命名者及年代 | Pall. ,1776 |
采集種子要在果實落地前,將母樹四周地面上的雜草石礫清除凈,以便收集種子。調制種子時,將收集到的種子放入缸內浸泡,果肉腐爛后經搓洗,便得到純凈種子。
選擇地勢平坦,沙壤土,保墑性能好,具備灌溉條件的地方作苗圃地。土壤解凍后立即整地。在整地前要澆足底水,施足底肥,底肥用腐熟的農家肥,然后細耕整平。
種子必須經過混沙貯藏低溫催芽,否則大部分種子會失去生活力。經過沙藏的種子不但發芽率高,而且出苗快,出苗整齊,發芽率可達91%。
采用低床育苗,開溝條播,播幅6-7厘米,幅距20厘米,溝深1厘米左右,覆土1厘米,每畝用種5千克。播種在春分后進行,播種時土壤要保持濕潤。由于覆土薄,播種后至出苗前應覆土、蓋草,以利于保墑。
鼠李苗期病害主要有銹病和軟腐病。銹病發病初期可用25%粉銹寧400倍液防治;軟腐病可采用1:1:100波而多液防治。幼苗易感染立枯病,病害發生時立即噴灑高錳酸鉀1000倍液,噴后立即噴水洗苗,以防藥害。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米;幼枝無毛,小枝對生或近對生,褐色或紅褐色,稍平滑,枝頂端常有大的芽而不形成刺,或有時僅分叉處具短針刺;頂芽及腋芽較大,卵圓形,長5-8毫米,鱗片淡褐色,有明顯的白色緣毛。
葉紙質,對生或近對生,或在短枝上簇生,寬橢圓形或卵圓形,稀倒披針狀橢圓形,長4-13厘米,寬2-6厘米,頂端突尖或短漸尖至漸尖,稀鈍或圓形,基部楔形或近圓形,有時稀偏斜,邊緣具圓齒狀細鋸齒,齒端常有紅色腺體,上面無毛或沿脈有疏柔毛,下面沿脈被白色疏柔毛,側脈每邊4-5 (6)條,兩面凸起,網脈明顯;葉柄長1.5-4厘米,無毛或上面有疏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4基數,有花瓣,雌花1-3個生于葉腋或數個至20余個簇生于短枝端,有退化雄蕊,花柱2-3淺裂或半裂;花梗長7-8毫米。
核果球形,黑色,直徑5-6毫米,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長1-1.2厘米;種子卵圓形,黃褐色,背側有與種子等長的狹縱溝。花期5-6月,果期7-10月。
)因小葉鼠李和銳齒鼠李的根部組織類似柿樹,所以說移栽時間一般是在立春后芽剛剛萌動稍呈綠尖時抓緊時間進行采挖,以保成活率。(2)挖掘小葉鼠李和銳齒鼠李的時候應稍離開主根,這樣便可少帶土少傷須根。(3)對...
1.土壤 盆景植物生長的土壤一般為人工配制,雖疏松肥沃,營養豐富,但因土壤體積小,養分總容量小,必須靠翻盆換土來補充植物生長發育所需養分。2.溫度 由于盆缽暴露于空氣中,盆景植物盆土的溫度變化與地栽植...
小葉鼠李10塊,20塊的都有。小葉鼠李是落葉灌木。高1.5-2米。樹皮灰色或暗灰色;枝干較堅硬,枝對生或近對生,具短枝;小枝灰褐色,初發時具短細毛,成長枝褐色或紫褐色,具光澤,無頂芽,先端常成利刺。
鼠李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瘠薄 。生長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灌叢或林緣和溝邊陰濕處。
鼠李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湖北、山西等地。西北地區鼠李分布于陜西秦嶺南北坡旬陽、鳳縣、略陽、眉縣、太白山、戶縣海拔840-900米山坡,關中、延安黃龍山、橋山林區、安塞海拔400-1800米的山地林區。甘肅分布于白龍江林區、小隴山、天水等地,海拔1000-2200米;寧夏六盤山、青海海北、海東、貴南、稱多、玉樹各林區,生于海拔2100-3500米山谷灌叢或林下路旁。
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蒙古和朝鮮也有分布。
鼠李為優良的用材樹種和庭院綠化樹種,而且是優良的盆景樹種。木材堅硬,結構細致,紋理美觀,可供家具和雕刻用。果肉供藥用,解熱、瀉下,樹皮、葉可提取栲膠,樹皮、果實可提取黃色染料,并且樹型美觀。鼠李耐干旱瘠薄,對擴大觀賞樹種和用材樹種資源有很大價值。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4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采取密封加熱的方法對從沙棘果渣中提取異鼠李素的工藝進行研究。采用單因素實驗對提取時間、提取次數、提取溫度、料液比及提取溶劑進行篩選,之后對提取條件進行正交驗證實驗。實驗確定了密封加熱法提取沙棘果渣中異鼠李素的最佳工藝為:55℃條件下用V乙酸乙酯∶V95%乙醇=4∶6的提取液水浴加熱2次,每次3 h,料液比為1∶20(g∶m L)。
格式:pdf
大小:142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目的:比較山里紅葉不同采收期總黃酮的含量及主成分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含量,確定山里紅葉最佳采收期。方法:通過正交試驗篩選工藝,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波長509nm)測定不同采收期山里紅葉中總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不同采收期山里紅葉中單體有效成分-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含量,色譜柱為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流動相A為乙腈-四氫呋喃(97:3),B為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脫,流速為1mL/min;柱溫:室溫;對照品:牡荊素-2″-O-鼠李糖苷;進樣量:10μL。結果:綜合考慮在1~23周期間山里紅葉的總黃酮與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含量以7~9月含量較高。結論:通過實驗確定7~9月為山里紅葉最佳采收期,為科學合理采收山里紅葉提供了科學依據。
1. 鼠李族 Rhamneae
01. 雀梅藤屬 Sageretia Brongn.
02. 對刺藤屬 Scutia Comm. ex Brongn.
03. 鼠李屬 Rhamnus Linn.
04. 枳椇屬(拐棗屬) Hovenia Thunb.
05. 蛇藤屬 Colubrina Rich. ex Brongn.
06. 麥珠子屬 Alphitonia Reiss. ex Endl.
2. 棗族 Zizipheae Brongn.
07. 貓乳屬 Rhamnella Miq.
08. 苞葉木屬 Chaydaia Pitard
09. 小勾兒茶屬 Berchemiella Nakai
10. 勾兒茶屬 Berchemia Neck.
11. 馬甲子屬(銅錢樹屬) Paliurus Tourn. ex Mill.
12. 棗屬 Ziziphus Mill.
3.翼核果族 Ventilagineae Hook. f.
13. 翼核果屬 Ventilago Gaertn.
4. 咀簽族 Gouanieae Reiss.
14. 咀簽屬 Gouana Jacq.
大多數分類學者認為鼠李科與葡萄科有密切的親緣關系,尤其是咀簽族,具有發育的卷須和腋生的花序,同葡萄科更為接近。
鼠李科含有許多經濟樹種,如棗和酸棗。后者是一種重要蜜源植物。主要分布華北地區,性耐干旱。生長于向陽或坡地。果實含糖6%,水分40%,還含有維生素C、棗酸、脂肪油、揮發油等,可提取維生素C或釀酒,有健脾作用;棗仁有鎮靜安神的功效;核殼可制活性炭;雀梅藤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
果實味酸甜,可食,嫩葉可作飲料;鼠李分布東北、華北;蘇聯、蒙古、朝鮮也有。果肉入藥,有解熱等功效;種子含油率26%,可作機械潤滑油,莖皮和葉可提取栲膠,樹皮和果實可作染料,木材堅實可作雕刻用材;拐棗主要分布中國北方各地,日本亦有。肉質花序軸內含多量葡萄糖和蘋果酸鈣,熟時紫紅色,味香甜而微酸,可生食和釀酒,種子入藥,為清涼性利尿藥;馬甲子分布長江以南各省區。根、葉、枝、刺、花、果可供藥用,有解毒消腫、止痛、活血除寒之效;種子含油率15%,可制蠟;凍綠主要分布西北、西南、華中、華南各省區。
樹皮、葉和果實含黃色素,可作染料;種子含油率22%,可制機械潤滑油;銅錢樹為中國特有種,分布華中、中南及西南等省區,生于山地及平原。樹皮含鞣質,可以提取栲膠;樹苗可做嫁接棗樹的砧木。麥珠子幼樹生長快,為優良的速生造林樹種;木材結構細致,是制家具的良好用材;分布廣東、海南和雷州半島,生丘陵及山地疏林中,或成大片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