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圖冊選編了從原始社會到19世紀末世界建筑史上著名建筑的
大量圖片,具體、形象地介紹了世界建筑藝術的發展歷程。所介紹的建
筑包括原始社會的建筑;奴隸社會時期的古埃及、兩河流域和伊朗高
原、古印度、愛琴文化、古希臘、古羅馬、古代美洲的建筑;中古封建社會
時期的拜占廷與俄羅斯、伊斯蘭、印度與東南亞、日本建筑,西歐羅馬風
與哥特建筑,歐洲文藝復興、巴羅克與古典主義建筑。
全書資料翔實,圖片珍貴、精美。可供建筑專業、美術專業師生及
從事建筑設計、美術創作的廣大專業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吳慶洲,廣東梅州人,1945年
生。196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土木建
筑系建筑學專業。1982年獲華南工
學院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87
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87
年~1989年赴英國牛津進修,并應
邀到英國九所大學的建筑院系講
學。1990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6
年被批準為博女生導師?,F任華南
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建筑學
泵系主任、建筑防災研究室圭任,
兼任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學
術委員、第三屆全國建筑學專業指
導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珠江三角
洲及東西兩翼規劃專家組城市規劃
專家、廣州市環境藝術委員會委
員、廣州市文物委員,致力于建筑
與城市防災、城市規劃及城市史以
及建筑歷史與理論三方面的研究,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20多
篇,專著有《中國古代城市防洪研
究》等。
目錄
第一篇 原始社會的建筑
第二篇 奴隸社會的建筑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約公元前32凹年―
公元前30年)
第二章 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約公元前3500
年―公元7世紀)
第三章 占代印度的建筑(公元前3000年―公元7世紀)
第四章 愛琴文化的建筑(約公元的3000年―
公元前1400年)
第五章 古代希臘的建筑(公元前11世紀―
公元前1世紀)
第六章 古羅馬的建筑(公元前8世紀―公元4世紀)
第七章 美洲古代建筑(公元的1500年―公元16世紀)
第三篇 中古封建社會的建筑
第八章 拜占廷建筑與中古俄羅斯建筑(公元4世紀―
公元16世紀)
第九章 中古伊斯蘭建筑(公元7世紀―公元18世紀)
第十章 中古印度與東南亞的建筑(公元8世紀―
公元19世紀)
第十一章 中古日本國的建筑(公元6世紀中葉―
公元19世紀中葉)
第十二章 西歐羅馬風與哥特建筑(公元9世紀―
公元15世紀)
第十三章 歐洲的文藝復興、巴羅克與古典主義建筑
(公元15世紀―公元19世紀)
后 記
2100433B
本書共分20講,敘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與發展概況,對中國古建筑發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類型、近現代建筑和國外各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風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與代表作品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分析?!吨型饨ㄖ?..
《中外建筑史》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特點以及高職高專建筑設計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編寫而成。
老外的技術強 管理棒 進度快 質量好中國的垃圾不是我鄙視中國不要丟雞蛋要丟丟實話實說
格式:pdf
大?。?span id="4a07kqn" class="single-tag-height">16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已有37座建筑物被載入英國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它們是: 一宮:北京民族文化宮 一碑:北京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一墅:廣州礦泉別墅
格式:pdf
大小:163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叢書》(12卷)榮獲了第13屆中國圖書獎,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追記其引進、出版過程,與業界共勉。 確定選題 在國外眾多的關于世界建筑歷史的圖書當中,比較權威的當屬20世紀初英國人弗蘭徹撰寫的《比較的建筑歷史》和20世紀80年代初意大利Electa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叢書》。前者在出版后雖然不斷地補充與再版,但這是一部爭論很大的書:其一是因為其立論是19世
《世界建筑史》共16卷。本卷為《古埃及卷》,分為上下兩冊。本書圖文并茂。
2100433B
內容簡介
《世界建筑史:哥特卷(上中下)》是中國規劃設計研究院王瑞珠院士的專著《世界建筑史》叢書之一,書稿按哥特建筑風格發展的歷史時期,梳理出早期哥特、盛期哥特和后期哥特的框架。逐一介紹三個時期的風格特征,并就代表性作品展開翔實的闡述。 王瑞珠(1940.4.2- ),建筑學家,原籍山西,出生于湖南省衡陽市。196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1981至1984年赴法國巴黎建筑學院(UPA6)進修?,F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學術顧問。 主攻建筑理論、城市及建筑史、歷史環境保護及規劃。所編撰的《世界建筑史》系列是在實地考察和收集原始素材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撰寫的多卷本世界建筑通史(正在陸續出版中)。該叢書具有大型類書和學科基礎工程的性質,具有信息量大、材料新、綜合性強等特點,在編排立論和研究方法上亦有獨到之處并附有完整的中外文對照檢索系統。已出版的幾卷獲華夏建設科技一等獎。 所著《國外歷史環境的保護和規劃》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歷史環境保護的學術專著,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及科學價值和學科建設意義,對當前實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該成果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顧問參與攝制的...(展開全部) 王瑞珠(1940.4.2- ),建筑學家,原籍山西,出生于湖南省衡陽市。196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1981至1984年赴法國巴黎建筑學院(UPA6)進修?,F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學術顧問。 主攻建筑理論、城市及建筑史、歷史環境保護及規劃。所編撰的《世界建筑史》系列是在實地考察和收集原始素材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撰寫的多卷本世界建筑通史(正在陸續出版中)。該叢書具有大型類書和學科基礎工程的性質,具有信息量大、材料新、綜合性強等特點,在編排立論和研究方法上亦有獨到之處并附有完整的中外文對照檢索系統。已出版的幾卷獲華夏建設科技一等獎。 所著《國外歷史環境的保護和規劃》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歷史環境保護的學術專著,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及科學價值和學科建設意義,對當前實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該成果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顧問參與攝制的《歐洲古建筑保護》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政府獎)。2100433B
《世界建筑史:新古典主義卷(套裝共3冊)》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