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聲卡 | 外文名 | Advance |
---|
傲銳Aureal:在ISA時代,Aureal這個名字并不為人所知,但到了PCI時代,Aureal的名字迅速隨著帝盟S90這款聲卡傳播開來,S90這款聲卡獲得游戲玩家的廣泛贊揚,Aureal也名聲大振。S90就是采用的傲銳公司的Vortex AU8820的音頻控制芯片。支持A3D 1.0,就是這款S90讓很多人接受了3D音效這個概念,雖然最后的果子是創(chuàng)新摘走了,但栽樹的是A3D,A3D帶來了逼真的3D音效仿真。隨后傲銳發(fā)布Vortex-2 AU8830音頻控制芯片,支持A3D 2.0,帝盟發(fā)布基于這款芯片的mx300聲卡,用于和創(chuàng)新Live!系列爭奪市場,后來傲銳和帝盟結束了合作關系,不久傲銳被對手創(chuàng)新收購,A3D和傲銳成為歷史。
Ensoniq:1997年,Ensoniq可謂出盡風頭,Ensoniq是最早開發(fā)出 PCI 音頻控制芯片的廠商之一,ES1370芯片被眾多廠家采用,創(chuàng)新也是Ensoniq的客戶之一,ES1370支持32個硬件復音,通過相應的軟波表擴充到64復音,支持2-8M音色庫。硬件支持Direct Sound、Direct Sound 3D,以及軟件模擬A3D 1.0和EAX,成為當時中檔PCI聲卡的首選芯片,由于創(chuàng)新需要一個中檔次的芯片擴充產品線,Ensoniq不久便被創(chuàng)新收購。Ensoniq發(fā)展出的PCI音頻控制芯片一共有三款——ES1370、ES1371、ES1373,音質好,功能少,信噪比出眾是Ensoniq系列最大的特點。但是他們也有個顯著的缺點,不支持多音頻流,好在隨著WDM驅動的推出,這些都算不上缺點了。在創(chuàng)新完成收購后,創(chuàng)新也推出了CT5507、CT2518、CT5880等芯片,著名的中低端聲卡PCI128就采用了CT-5880芯片。
E-mu:E-mu是一家實力強勁的音頻控制芯片設計商,主要從事音頻芯片開發(fā)以及合成技術研究,后被創(chuàng)新收購,經典的創(chuàng)新AWE64系列就采用了E-mu的Emu8000芯片,其出色的波表合成能力讓聽過的人都印象深刻,E-mu的音頻控制芯片主要面向高端市場,講究性能、品質以及功能,開發(fā)實力少有對手,是創(chuàng)新最強有力的技術支持。Emu8000有一個衍生版本——Emu8008,是Emu8000的PCI版本,創(chuàng)新曾經推出過一款AWE64的PCI版本,就是采用的Emu8008,但是市場上非常少見。好在E-mu及時開發(fā)出了跨時代的Emu10k1,讓創(chuàng)新公司成功推出了SoundBlaster Live!系列。Emu10k1諸多嶄新的特征,是一顆可編程的DSP芯片,即時是幾年后的今天,也不會覺得這款芯片太落伍,事實上,基于這款芯片的Live!能夠勝任大部分游戲的需求。2001年,Emu再度開發(fā)出比Emu10k1更強的芯片,也就是Audigy系列采用的音頻控制芯片,這款芯片繼承了Emu10k1的所有優(yōu)點,改善了MIDI等方面的不足,并將運算能力提升4倍,足夠滿足所有游戲的需求。2002年,創(chuàng)新推出Audigy2。
ESS:在ISA時代,ESS是創(chuàng)新最大的競爭對手,產品線豐富,性價比優(yōu)秀,當年的ESS688/1868等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芯片,良好的兼容性以及低廉的價格受到眾多板卡商的青睞,市場占有率極大,是中低端市場的絕對首選。進入PCI時代后,ESS也積極擴展,前后推出了ESS Maestro-I、ESS Maestro-II、ESS Canyon3D等芯片,ESS的兼容性歷來口碑甚佳,ESS Maestro-II更是獲得了帝盟的青睞,著名的S70聲卡就是基于這款芯片,這款芯片有一個簡化的版本SOLO-I,主要交給主板商集成用,很少作為獨立的聲卡芯片使用。Canyon3D是ESS最強的芯片,又被稱作Maestro-2e,也是ESS第一款支持多聲道的芯片,著名的帝盟MX400聲卡正是采用了此款芯片,這款芯片運算能力強大。2001年,ESS 再度發(fā)布Canyon3D-2,但是這個時候創(chuàng)新已經壟斷市場了,Canyon3D-2沒有得到應有的名氣和市場,ESS也逐漸在聲卡市場消失,這個創(chuàng)新最老的競爭對手,終于也扛不住壓力退出競爭了,但ESS這家公司還存在,目前主要擴展消費類電子市場。
驊訊C-Media:臺灣驊訊也是一家擁有廣泛影響力的廠家,他們推出的CMI-8338/8738芯片曾經深深的影響了低端市場,CMI系列追求性價比,集成了Codec,降低了成本,還節(jié)約了PCB的制造和設計費用,因此這幾款芯片往往出現(xiàn)在超低價的獨立聲卡或者主板上,即便在低廉的價格上,CMI系列還提供了24bit/44.1kHz或48kHz的S/PDIF輸入輸出的功能,這點做得甚至比某些高端芯片還好。在很多人眼里,CMI是一組非常不值得一提的芯片,事實上并非如此,8338/8738在最基本的功能——輸入輸出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市場上很少有一款像樣的8338/8738聲卡,但這并不表示8338/8738音質就一定不行,雖然他們的運算能力確實很弱。
點擊進入第二頁
差不多,嚴格意義上講最落后的最原始的接觸式芯片卡最安全! 但是現(xiàn)在系統(tǒng)升級更新的很快,磁條卡、芯片卡、感應卡等的安全不相伯仲! 所有卡,只要密碼不泄露,密碼設置相對繁瑣一些,不會不安全的! 磁條卡、芯...
西安led電源芯片公司以下幾個是比較好的,你可以參考一下: 西安科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qū)火炬路4號樓B705 西安晶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雁塔區(qū)太白南路263號新一代國際公寓...
深圳市星辰偉業(yè)光電有限公司 所在地: 廣東 寶安區(qū) 西鄉(xiāng)固戍南昌 深圳市華凱光電有限公司 所在地: &...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7
關于幾種常用芯片的比較 3528 芯片:單顆 0.06W,單顆流明 7-9LM 3528 技術穩(wěn)定成熟, 發(fā)熱量極低, 光衰小, 光色一致性好, 并廣泛應用于 LED 電腦顯示器, LED 電視機背光照明使用。 3528 芯片因為亮度高,光線柔和,單顆功率低,發(fā)熱量低等特點,完全符合 LED 吸頂燈全 面板光源需求, 全面板光源的應用完全彌補了環(huán)形燈管光線不均勻, 中間以及外圍有暗區(qū)的 缺陷,真正實現(xiàn)了無暗區(qū)。 5630/6040 芯片:單顆功率 0.5-0.6W,單顆流明 30-50W 新近出現(xiàn)的封裝模式, 發(fā)光強度及發(fā)熱量介于中功率和大功率之間, 產量低, 光色一致性較 差,主要用于燈泡,射燈,筒燈,天花燈等高密度燈具,光強很強,炫光感強,很刺眼,必 須配獨立的全鋁散熱器,否則在很短時間內會出現(xiàn)嚴重光衰,嚴重影響燈具壽命。 大功率 1W 芯片:單顆功率為 1W,單顆流明 80-90
世界上第一塊聲卡叫做ADLIB魔奇音效卡,于1984年誕生于英國的ADLIB AUDIO公司。可以說ADLIB公司是名副其實的“聲卡之父”。當然,那時的技術還很落后,在性能上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就拿這塊聲卡來說,它是單聲道的,而且音質現(xiàn)在看來簡直是爛到極點,但無疑它的誕生,開創(chuàng)了電腦音頻技術的先河 。
真正把聲卡帶入個人電腦領域的,是由新加坡創(chuàng)新公司董事長沈望傅先生發(fā)明的Sound Blaster“聲霸卡”。這只聲卡在當時引起了一場轟動。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因為PC終于可以“說話”了,并聯(lián)想到將來多媒體PC的模樣。但另有一些人卻認為,這只是一場鬧劇(因為當時的聲卡根本不能夠發(fā)出很真實的聲音)。但是,10年過后,正如前者所預料的,多媒體PC成了現(xiàn)今的標準,每個人都能利用自己的PC來聽CD、玩有聲游戲、通過手機等網絡電話來交談,幾乎每一樣事情都和PC音頻發(fā)生關系,也就有了繽紛多彩的多媒體世界 。
就在人們對PC音頻滿懷疑慮的時候,第一張“真正”的聲卡出現(xiàn)了,它就是著名的Sound blaster 16,這塊卡之所以名為16,是因為它擁有16位的復音數(shù)(是指在回放MIDI時由聲卡模擬出所能同時模擬發(fā)聲的樂器數(shù)目),該聲卡能較為完美地合成音頻效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們終于能把煩人的PC喇叭給拆掉了 。
第二次重大變革是Sound blaster 64 Gold,這是第一只讓人發(fā)出驚嘆的聲卡,采用了EMU8000音頻芯片的SB 64 Gold無論是其價格還是性能都讓人大吃一驚,原來聲卡也可以賣那么貴啊?原來聲卡發(fā)出的聲音也能如此動聽!Emu8000芯片破天荒地支持64位復音數(shù)(32個是硬件執(zhí)行,另外32個由Creative開發(fā)的軟件生成),鍍金的接線端子,120db的動態(tài)范圍,96db的信噪比,相信音質比那時的一些國產CD機還要好!一切都是為了獲得最高質量的音響效果而定做的。當然,現(xiàn)在看來,該聲卡的缺點還是明顯的,一是使用了ISA總線,限制了PC音頻系統(tǒng)的發(fā)揮,只能實現(xiàn)虛擬的3D音頻技術,而且在播放中,由于使用了低帶寬的ISA總線,因此在信噪比和保真度方面還有一定的問題;另外就是必須采用板載的“聲存”(用來存放音色庫的內存),而且這些聲卡的內存異常昂貴(其實也不就是普通的DRAM嘛),原來只帶了4MB,為了能獲得更好的合成效果,許多專業(yè)的MIDI制作人士還是掏錢加上了更多的聲存,以存放更好效果的音色庫。通過這樣的結合,Sound blaster 64 Gold能回放出很悅耳的合成音樂,一度令許多電腦MIDI發(fā)燒友為之興奮 。
在這兩個發(fā)展階段里,Creative成了老大哥,其他的聲卡產品相比起它來就像是綠葉和紅花的關系,越發(fā)襯托出Sound blaster的偉大。當然,在其他的聲卡中也出了幾個精品,像Ess logic的ESS688F,Topstar的Als007等,它們都是以極為低廉的價格提供了與Sound blaster 16相近的性能,當年很多兼容機裝的都是這兩種聲卡。在聲卡的發(fā)展歷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幾乎都是Creative(創(chuàng)新)公司的產品,由此我們也看出該公司在這方面的領導作用。Creative在聲卡界的地位就和CPU界的Intel以及軟件業(yè)的Microsoft一樣,是行業(yè)中的標準 。
對3D音效的渴求促使了第三次聲卡大變革,Soundblaster 64 Gold率先支持了模擬3D音效,但同時由于ISA總線帶寬太窄了,限制了聲卡的再度發(fā)展,因此PCI聲卡是注定要誕生的。第一只PCI聲卡是S3的Sonics Vibes,它擁有一個32位復音的波表生成器,支持Microsoft Direct Sound和Direct Music加速。并且附帶了SRS 3D音效和Infinipatch downloadable音色庫下載標準。同時,它也帶來了與DOS環(huán)境的極不兼容(那時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使用DOS操作系統(tǒng)),音頻回放時的爆音,回放MIDI時的噪音和相對拙劣的回放效果,這使得PCI聲卡產品成為了一種讓人們產生爭議的產品 。
但隨著Sound blaster推出了另一個劃時代的巨作Sound blaster Live,之后(在此之前發(fā)布的PCI64、128等聲卡是收購了Ensoniq公司后采用它們開發(fā)的芯片制作的),人們對PCI聲卡的優(yōu)越性也深信不疑了(看看那個價錢,你當然要相信它是好東西了)。由于采用了PCI總線結構,聲卡與系統(tǒng)的連接有了更大的帶寬,一些在ISA聲卡上沒有能力實現(xiàn)的效果,如使用Downloadable(能夠下載)的音色庫,更為逼真的3D音效,更好的音質和信噪比等,都把PC音頻推向了另一個高峰。在這里,我們要留意,PC音頻更新的周期沒有CPU和顯示卡那么快,它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真的不夠用了,才會出現(xiàn)和研發(fā)它的改進或替代產品,所以說,投資一個好的PC音頻系統(tǒng)是非常值得的,起碼不會迅速地被淘汰 。
當今PC音頻的進一步發(fā)展變化將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4個方面:ISA聲卡向PCI聲卡過渡;更為逼真的回放效果;高質量的3D音效;轉向USB音頻設備 。
聲卡發(fā)展至今,主要分為板卡式、集成式和外置式三種接口類型,以適用不同用戶的需求,三種類型的產品各有優(yōu)缺點 。
卡式產品是現(xiàn)今市場上的中堅力量,產品涵蓋低、中、高各檔次,售價從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早期的板卡式產品多為ISA接口,由于此接口總線帶寬較低、功能單一、占用系統(tǒng)資源過多,已被淘汰。PCI則取代了ISA接口成為主流,它們擁有更好的性能及兼容性,支持即插即用,安裝使用都很方便 。
聲卡只會影響到電腦的音質,對PC用戶較敏感的系統(tǒng)性能并沒有什么關系。因此,大多用戶對聲卡的要求都滿足于能用就行,更愿將資金投入到能增強系統(tǒng)性能的部分。雖然板卡式產品的兼容性、易用性及性能都能滿足市場需求,但為了追求更為廉價與簡便,集成式聲卡出現(xiàn)了 。
此類產品集成在主板上,具有不占用PCI接口、成本更為低廉、兼容性更好等優(yōu)勢,能夠滿足普通用戶的絕大多數(shù)音頻需求,自然就受到市場青睞。而且集成聲卡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PCI聲卡具有的多聲道、低CPU占有率等優(yōu)勢也相繼出現(xiàn)在集成聲卡上,它也由此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占據(jù)了聲卡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
集成聲卡大致可分為軟聲卡和硬聲卡,軟聲卡僅集成了一塊信號采集編碼的Audio CODEC芯片,聲音部分的數(shù)據(jù)處理運算由CPU來完成,因此對cpu的占有率相對較高。硬聲卡的設計與pci式聲卡相同,只是將兩塊芯片集成在主板上 。
是創(chuàng)新公司獨家推出的一個新興事物,它通過USB接口與PC連接,具有使用方便、便于移動等優(yōu)勢。但這類產品主要應用于特殊環(huán)境,如連接筆記本實現(xiàn)更好的音質等。市場上的外置聲卡并不多 。
數(shù)字信號處理芯片
數(shù)字信號處理芯片可以完成各種信號的記錄和播放任務,還可以完成許多處理工作,如音頻壓縮與解壓縮運算、改變采樣頻率、解釋MIDI指令或符號以及控制和協(xié)調直接存儲器訪問(DMA)工作 。
A/D和D/A轉換器
聲音原本以模擬波形的形式出現(xiàn),必須轉換成數(shù)字形式才能在計算機中使用。為實現(xiàn)這種轉換,聲音卡含有把模擬信號轉成數(shù)字信號的A/D轉換器,使數(shù)據(jù)可存入磁盤中 。
為了把聲音輸出信號送給喇叭或其他設備播出,聲卡必須使用D/A轉換器,把計算機中以數(shù)字形式表示的聲音轉變成模擬信號播出 。
總線接口芯片
總線接口芯片在聲卡與系統(tǒng)總線之間傳輸命令與數(shù)據(jù) 。
音樂合成器
音樂合成器負責將數(shù)字音頻波形數(shù)據(jù)或MIDI消息合成為聲音 。
混音器
混音器可以將不同途徑,如話筒或線路輸入、CD輸入的聲音信號進行混合。此外,混音器還為用戶提供軟件控制音量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