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蘇州舊住宅 | 作????者 | 陳從周 |
---|---|---|---|
ISBN | 9787542617743 | 頁????數 | 233 |
出版社 | 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 | 2003-7-1 |
裝????幀 | 精裝 |
陳從周教授,我國著名的古建筑、古園林專家。
陳從周先生生前在同濟大學建筑系任教近50年的,畢生致力于保護和弘揚中國古建筑尤其是園林建筑文化,成果矚目,著作等身。著有《說園》、《蘇州園林》、《揚州園林》、《中國民居》、《紹興石橋》、《岱廟建筑》、《園林談叢》、《裝修圖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學術專著,其中《說園》最為精辟,“談景言情、論虛說實、文筆清麗”,影響力之大,其遠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陳從周先生不僅對于古建筑、古園林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獨到的見解,還參與了大量實際工程的設計建造,如設計修復了豫園東部、龍華塔、寧波天一閣、如皋水繪園,設計建造了云南楠園等大量園林建筑,并把蘇州網師園以“明軒”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成為將中國園林藝術推向世界之現代第一人。
陳從周先生還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和畫家,是張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1948年,他30歲時,在上海開辦個人畫展,以“一絲柳,一寸柔情”,蜚聲海上畫壇。隨后出版《陳從周畫集》,張大千慨然為之題簽。中年以后,所繪蘭、竹,評家稱為“意多于筆,趣多于法,自出機杼,脫盡前人窠臼”。 1978年冬,他應邀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設計“明軒”,貝聿銘雅囑他寫就長卷水墨丹青《名園青霄圖卷》,復請國內文化耆宿、書法名家題詠,現存紐約貝氏園,成為一件極為珍貴的書畫名品。作為散文作家,出版過《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隨宜集》、《世緣集》,以及40余萬字的《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陳從周先生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卻給后人留下很多寶貴的東西。在這些遺著的每一頁里都浸透了他的心血,浸透了他對我們華夏民族文明的熱愛和真切的感情。潛心地細細閱讀這些遺著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漸漸地沉醉到那些字里行間中去,盡情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濃郁與香淳,充分地領略中國古代建筑和園林的景境之神韻。正如葉圣陶先生在關于《說園》的一封書信中所說“從周兄熔哲文美術于一爐,以論造園,臻此高境,欽悅無量。”
由美國著名建筑學家貝聿銘先生提議,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設立了陳從周教育獎勵基金,每年獎勵優秀的教師和學生,以紀念和弘揚陳從周先生的道德風范。
緒言
自然條件
社會背景
住宅現狀舉例
小型住宅
中型住宅
大型住宅
建筑概況
總體布置
住宅平面
外觀
建筑構造裝飾及其它
墻
地面
柱與柱礎
樓面
梁架
屋面
間隔
裝折(裝修)
欄桿
天花
石作
木料
花木配置
水井
排水
結語
圖版
實測圖
后記2100433B
本書作者幾年來所調查的蘇州舊住宅數百處,進行測繪攝影的共50余處,通過所得資料,編寫了此書。
你好,蘇州住宅區的房價均價10000元/m2左右,樓盤地址 錫東高鐵商務區錫滬路南、東翔路。13-2戶型1, 3室2廳2衛, 約...
,蘇州正榮國領的價格是住宅 21000元/m2起 ,別墅 700萬元/套起,,,我覺得這個價格還可以,房子的質量挺好的,周邊的環...
吳郡名墅 戶戶朝陽、房房通風,承襲中國人文大宅風范;石材貼面、不銹鋼玻璃陽臺欄桿、特燒工藝瓦、金絲柚木大宅門、精致門匾,建筑充分保留中國民居的精髓又散發著強烈的時代氣息。
格式:pdf
大小:92KB
頁數: 6頁
評分: 4.4
1 凈水泵站自動控制和監測系統 虞順邦 胡綱衡 唐瑞球 戴曄 龐立 (上海上自電氣控制公司 上海 200023 ) 摘要:本文介紹最新研制成功的中國 -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凈水泵站自動控制和監測系統。系 統由個人計算機( PC),可編程控制器( PLC),現場控制器和各種儀表組成多級分布式結構, 通過高速數據通訊總線 (DH+)組成開放性的和人機界面友好的完整系統。 先進的軟件設計保證 了系統通訊快速、運行可靠、操作直觀便利。系統已于 1998 年 1 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用戶反映 良好。 關鍵詞 : PLC 上位機 通訊 網絡 總線 第一章 概述 本項目為中國 -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開發的一個組成部分。 園區總面積最終將達到 70平方 公里,總人口 60 萬。由本項目建成的自來水廠供水。自來水的供應形成網絡,由地處太湖的取 水泵站取水, 取水泵站的變頻調速系統二套 (680kW, 330
格式:pdf
大小:92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湖南長沙金海教育集團 ☆ 讓 每 個 生 命 閃 光 ☆ 八 年級 語文 科導學案 課型: 新授課 設計: 嚴俊英 審核: 審批: 班級: 小組: 姓名: 使用時間: 11 月 22 日 星期 課題: 蘇州園林 第 1 課時 累計 課時 學習過程(定向導學:教材 106 頁至 111 頁) 流程及學習內容 學習要求和方法 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葉圣陶 :(1894~1988),原名葉紹鈞, 著名作家、 教育家。 歷任小學、 中學、 大學教員,當過編輯。從 1914 年開始寫短篇小說。 1921年,他和茅盾、鄭 振鐸等人發起組織了文學研究會, 提出“為人生”的主張。短篇小說集有 《隔 膜》、《火災》等,童話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等,長篇小說有 《倪 煥之》等。葉圣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他在語文教學和教材規范 化方面也有獨特的貢獻。 他原籍是江蘇蘇州, 所
岑溪市樟木古街改造后的風貌
近日,廣西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工作現場會在岑溪市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廣西各地正在穩步推進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各地綜合整治工作成效顯著。目前,全區已開工181個項目,共5.34萬套,開工率為70.08%。
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主要是對城鎮舊住宅區內的危舊住房進行改建、擴建、翻建等實質性改造,對舊住宅配建廚房、衛生間等功能性用房,對房屋建筑主體水、電、氣、通信、防水等老化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對外墻進行修繕,對不達標的老舊房屋進行結構抗震加固,對雨水污水收集系統、安全系統等配套基礎設施實施改造和建設。
2014年6月,自治區政府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棚戶區(危舊房)改造規劃(2013-2017)》,計劃在規劃期內完成各類棚戶區改造和危舊房改造55.71萬戶。2015年廣西要實施綜合整治項目有251個,分布在全區57個縣區,涉及6.9萬套舊住宅小區。此前,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和財政廳出臺了《關于加強和規范城市棚戶區(危舊房)改造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重點支持廣西各地進行實質性改建的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項目。
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在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工作中,始終以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為出發點和著力點,實行領導親抓直管,明確分解和落實責任,注重摸底調查與宣傳引導,推動協議簽訂,多方開拓資金來源渠道,破解資金難題,積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經驗。
岑溪市在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中,通過拆舊建新,對樟木古街危舊住宅進行改建、擴建和翻建,使古街面貌煥然一新;桂林市灌陽縣選擇異地新建安置住房,對1200戶棚戶區居民進行了異地安置,實現了新舊鎮區的有機銜接,形成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桂林市雁山區和賀州市富川縣以棚戶區改造為抓手,多方籌措改造資金,對古街古鎮老舊住宅進行原址改建,維修、加固房屋主體結構、消除危房安全隱患、配建廚衛、完善房屋使用功能等,并與旅游開發、古街古鎮保護相結合,讓老城煥發新貌;柳州市將羊角山“三無小區”納入舊住宅綜合整治范圍,既消除了安全隱患,又改善了城市面貌。這些民生工程,讓群眾得到了實惠。
廣西舊住宅小區改造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個別地方對政策理解不夠,個別市縣缺乏創新、探索的動力,沒有將棚戶區改造和帶動經濟發展聯系起來。對棚戶區實施綜合整治力度不夠,重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輕危舊房改建等,有些地方開工進度比較慢。綜合整治的資金落實困難,不能及時到位。
下一步工作,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要求各地住建部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抓好工作進度,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提升管理水平,多渠道爭取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的資金支持,加強政策宣傳和信息公開,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確保2015年9月底前完成國家下達的14.33萬套棚戶區改造任務。
據初步計算,廣西2014—2017年棚戶區改造規劃中,舊住宅區綜合整治約9.1萬戶,完成改造將拉動投資近50億元,將有力地推動建筑、建材、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崗位,為稅收增長作出積極的貢獻。
文件全文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實施舊住宅小區改善工程,是我省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的重要內容,是切實幫助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改善居住條件的重要舉措,是一項符合科學發展觀、合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為進一步推進我省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根據省政府《關于完善和落實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切實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的若干意見》(冀政〔2007〕95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開展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活動的通知》(冀政辦[2008]4號)的要求,經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工作目標
指導思想:認真踐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整體面貌。
工作原則:政府領導,部門主抓;多方籌資,財政支持;統籌規劃,綜合整治;補改結合,配套建設;標準適宜,確保質量;著眼長遠,加強維護;積極推進,務求實效。
工作目標:在2008年已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改善400萬平方米的年度責任目標基礎上,2009、2010年,全省每年完成改善的舊住宅小區房屋建筑面積不少于400萬平方米,設區市市區在2010年底前完成本輪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通過改善工作,實現舊住宅小區房屋住用安全、配套設施齊備、管理維護有效、環境整潔美化的宜居目標。
二、工作內容及標準
舊住宅小區一般指房屋建造時間較久(一般為1990年以前)、房屋、道路和各種管線長期失修、服務設施不配套、居民生活不便利、居住環境臟亂差但尚能居住的住宅小區。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舊住宅小區作為改善工作重點。
改善的內容主要包括:
(一)房屋整修養護。主要包括舊住宅小區內房屋主體結構加固、房屋部件構件修繕更新、屋面整修改造、外墻及樓梯間粉飾、房屋內部老舊管線更新改造等。主要街道兩側有平改坡要求的,應作坡屋頂改造。
(二)環境綜合整治。主要包括拆除舊住宅小區內違章建(構)筑物,清理房屋立面的破舊搭建物、廣告牌,清理樓道內雜物,整修道路、圍墻,補植和增辟綠地,清除環境垃圾,治理環境衛生等。
(三)配套設施完善。主要包括舊住宅小區內供電、供水、供氣、供暖、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市政公用設施及社區服務設施、文化體育設施、安全防范設施、郵政電信設施、行政管理設施的補建、改造等。
(四)建筑節能及供熱采暖設施改造。按照“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的原則和要求,實施舊住宅小區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及供熱采暖設施改造,推廣應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推進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利用。
舊住宅小區改善工程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有關工程建設標準。
實施改善后的舊住宅小區,應當達到以下標準:
房屋全面整修養護。房屋主體結構堅固,常用部件構件和管線適用、完善,門窗及其玻璃完整,外墻、樓道粉飾整潔,無安全隱患。
環境整治取得較大改觀。小區內無違章建筑,無散放垃圾,樓道無雜物,圍墻、欄桿無缺損,綠地面積增加,道路平整且與小區外主路(支路)連接。
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小區內電、水、氣、暖設施齊備,垃圾收集、污水排放設施配套,消防安全防范設施健全,電視、電話、郵政線路暢通,能滿足居民生活基本需要。
建筑節能要求得到落實。外圍護結構采用了保溫、隔熱措施,達到節能標準設計要求;實行了集中供熱,有條件的小區實施了熱計量改造,達到了分戶計量分室調控要求,具備熱計量收費條件;供暖管網漏損率降低,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利用取得進展。
三、資金籌措
各設區市要按照省政府《關于完善和落實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切實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的若干意見》(冀政[2007]95號)提出的“四個一點“的資金籌措辦法和政府投入為主的新要求,積極籌措和組織舊住宅小區改善工程資金,確保改善工作的正常啟動和良好運行。
(一)政府補一點。設區市政府應當把舊住宅小區改善工程資金列入本級財政支出預算,統籌使用土地出讓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公用事業附加及其他財政資金,每年政府投入的資金不得少于舊住宅小區改善所需資金的1/3,并應及時撥付到位。要充分發揮區政府的積極性,按照“市、區兩級共同負擔”的原則籌集改善工程專項資金。
(二)原開發建設單位拿一點。開發建設時開發建設單位漏建的設施設備和因施工質量低劣而過早損壞的設施設備和房屋,由原開發建設單位承擔補建和維修責任。不直接承擔補建和維修工程的,應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或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組織機構繳納應負擔的改善工程資金。
(三)公共設施運營單位投一點。供電、供水、供氣、供暖以及電信等設施的更新改造資金,由各運營單位負擔。各運營單位可以直接承擔改善工程建設,也可以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或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組織機構繳納應負擔的改善工程資金。
(四)居民出一點。因改善工程實施,居民擴大居住面積、維修更新自用部位和設施設備項目的開支,由受益的住房產權人承擔。小區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應協調小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及管理單位做好受益住房產權人承擔資金的收取工作。
四、實施步驟
(一)進行舊住宅小區情況調查摸底。各設區市按照確定的舊住宅小區的基本概念,組織對所轄區域內舊住宅小區的情況進行詳細的摸底調查,切實摸清舊住宅小區的個數、建筑總面積、居民總數量、居民構成類型、房屋功能及設施設備配套狀況及房屋完損狀況等,并逐步建立基本情況檔案。
(二)制定改善工程實施規劃和年度計劃。各設區市根據省政府提出的“設區市市區在3年內完成舊住宅小區改善工程”的總體要求,在充分征求小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管理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實施規劃和2009、2010年年度實施計劃。設區市應將制定的規劃和計劃匯總后及時上報省建設廳備案。
(三)安排改善項目工程施工。設區市政府或主管部門確定改善工程的具體任務、內容和標準,明確改善工作責任主體和具體施工單位,提出工作要求,加強督導檢查。在設計、施工、監理、有關設備材料供應等環節,實行規范的招投標機制,通過競爭優選企業和產品,嚴格工程質量和費用的全過程管理和審計監督,確保改善工作的順利實施。
(四)組織改善項目考核驗收。對已完成的舊住宅小區改善項目,由設區市政府組織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建設等部門或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辦公室,并吸收小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管理單位派員參加,按照改善內容和標準,逐項嚴格考核驗收。對改善內容缺項、不符合改善標準的,不能列入完成的年度責任目標任務內的工程,并限期組織返工。
五、后續管理
加強實施改善后舊住宅小區的后續管理,鞏固改善工作成果,維護良好的居住環境。在尊重群眾意愿、考慮居民支付能力的基礎上,具備一定條件的小區,大力推行專業化物業管理服務。各設區市、區房地產管理部門要會同街道辦事處,按照《物業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指導小區成立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引入物業管理機制。對先行介入舊住宅小區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可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扶持。對居民收入較低,不具備實行物業管理條件的,可由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居民共同負責舊住宅小區的維護管理。
六、組織領導
必須切實加強對實施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的組織領導。各設區市應將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納入“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內容,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和辦公室,進一步明確牽頭單位和各參與單位的具體職責。要認真研究和探索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經驗,交流做法,推進工作,保證完成改善工作預定目標。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已列入省政府對各設區市政府的住房保障考核目標,每年年底組織考核。對工作不落實、完不成目標任務的,將予以通報批評;問題嚴重的,追究政府有關負責人的責任。省建設廳已建立住房保障(包括舊住宅小區改善)工作進展情況月報制度、定期調度會制度、現場檢查督導制度,并提請省人大、省監察廳、邀請新聞媒體對各地的工作進行督促、指導和監督。
二○○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2100433B
老舊小區設施不配套、環境臟亂差、無物業管理,是城市建設中一大突出問題。山東省11部門近日出臺意見,對城鎮和國有工礦區1995年前建成的老舊住宅小區進行整治改造,基本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
整治改造的內容包括:完善治安防控設施,安裝單元防盜門和電子監控設施。有條件的可實行封閉管理,建立門衛值班室;健全環衛消防設施,配備密封式垃圾桶,清理樓宇間和樓道內亂堆雜物,疏通小區消防通道,有條件的應完善或增設消防栓;改善小區環境設施,綠化院落,制作公示牌,劃定停車位,健全小區交通系統,補齊路燈、樓道燈,修繕屋面防水、樓道門窗、樓道扶手等樓房公共部位,粉刷樓道內墻,整修樓宇外墻并噴刷建筑涂料。有條件的,還要補齊社區管理和物業管理用房,配置養老服務設施,新增體育健身器材,建設文化活動中心;改造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小區內給排水、強弱電、供暖、供氣管網,同步改造樓內公共部位的相關管線。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據了解,山東省1995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約1.5億平方米,每年需改造3000萬平方米。山東省財政已下達獎補資金3億元,部分城市已啟動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