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名詞》第一版。 2100433B
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石油焦可能大家通常講的是生焦,也就是石油提取完的廢棄物再未進行加工過的。煅后焦是用生焦。進行煅燒一次過后的石油焦。
石油焦就是重油提煉的過程中剩下的渣滓,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生焦,煅后是一個加工過程,就是1300度的煅燒后排除生焦里的雜質,主要是揮發分和灰分等,
推薦中石油華東就業,大慶沒有優勢。每個學校都有自己傳統的就業區域,東北石油是大慶,華東是勝利,西南是新疆,四川。全國范圍而言,還是中石大華東認可度高,無論是出國還是外企。中石大華東也是211院校,社會...
格式:pdf
大小:4.7MB
頁數: 1頁
評分: 4.7
《石油實驗地質》是全國油氣普查、勘探方面的一份學術性、技術性刊物,為中文核心期刊之一。本刊遵循“雙百”針,提倡學術民主,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發展我國石油科技事業和提高油氣勘探開發效果服務,歡迎廣大科技人員踴躍投稿。
侵入體的整體形態由于在形成后受構造運動和剝蝕的影響,多已不能完整保存,只能根據它在地表的出露情況來判斷和恢復。根據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關系,首先把侵入體的產狀劃分為整合侵入和不整合侵入兩類。整合侵入產狀指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面平行于圍巖的層理或片理,是巖漿沿層理或片理貫入而形成。根據侵入體的形態,整合侵入產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①巖盆,是侵入地層間、形似盆狀的巖漿巖體,由于重力的作用,中央微向下凹陷,下部有巖漿通道,構成巖盆的巖石主要為基性巖,巖盆規模一般較大,大的面積可達幾萬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巖盆是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德魯斯巖盆,出露面積達40000平方公里。中國四川攀枝花的輝長巖體,也認為是一巖盆。
②巖蓋,是上凸下平穹窿狀的整合侵入體,中央較厚,邊部較薄,平面上近似圓形,巖蓋規模一般不大,直徑多為3~6公里,厚度不超過1公里,多見于中酸性巖中,在基性-超基性巖中,又常用“巖盤”一詞。
③巖床,也稱巖席,以厚度較小而面積較大為特征,一般是一種厚薄比較均勻而近似水平產狀的整合板狀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面比較平坦,中間較厚,邊部稍薄,其厚度相差較大,大的巖床的厚度可達幾千米,而小的厚度只有幾十厘米,巖床在基性-超基性巖中常見。
④巖鞍,又稱巖脊,產在向斜槽部或背斜頂部的整合侵入體,常與強烈的褶皺作用同時形成,其剖面的形狀似馬鞍狀或半月形,常成組出現,規模一般不大。
不整合侵入產狀是指那些切過圍巖層理或片理的侵入體,是巖漿沿斜交層理或片理的裂隙侵入而成。有些則是巖漿熔融交代作用形成的。不整合侵入體根據其形態特征可進一步分出:
①巖墻,一般為形態比較規則而又近似直立的巖漿侵入體,如果形態不很規則,又常稱為巖脈。巖墻的長寬比一般相差很大,長度一般為寬度的幾十倍以至幾百倍,世界有名的津巴布韋大巖墻(脈),長達 500多公里。巖墻除單獨出現外,也有成群產出的,形成巖墻群。巖墻如果沿一個或幾個中心呈放射狀產出,稱為放射狀巖墻。在平面上如果成環形、弧形或近似同心圓狀產出的巖墻,稱為環狀巖墻(產狀向外傾斜)或錐狀巖墻(產狀向內傾斜)。錐狀巖墻又稱錐狀巖席。環狀巖墻和錐狀巖墻在平面上多數為斷續的弧狀連成的同心圓,很少能成為一個連續完整的圓圈產出。有些地區巖漿可多次活動,形成多期的環狀或錐狀巖墻和小侵入體,稱為環狀雜巖或稱中心雜巖。
②巖鐮,一種多為中酸性侵入巖形成的不整合侵入體,其形狀特點是侵入體常常超覆在圍巖之上,剖面上巖體形似鐮刀狀。多產在褶皺帶中,典型的巖鐮在德國巴伐利亞地區見到。
③巖株,常見的不整合侵入體,平面上近似圓形、橢圓或不規則的等軸狀,與圍巖接觸面較陡,出露面積小于100平方公里,有些巖株深部與巖基連成一體,成為巖基的一部分。巖株周圍伸出的枝狀侵入體,稱為巖枝,如形態不規則,稱為巖瘤。
④巖基,是規模巨大的侵入體,主要由花崗巖類構成,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最大可達數萬平方公里。平面上巖基常為橢圓形,長軸方向可達數十公里以至上千公里,寬向可達100公里以上。巖基主要分布于褶皺區的核部隆起帶中,延伸方向常與褶皺軸向一致。巖基的形成與構造作用關系密切,其成因仍有爭論,主要涉及物質來源、巖基占據的空間及巖漿活動性等問題,可概括為兩種完全相反的觀點,一種認為巖基是巖漿侵入冷卻的產物,另一種則認為巖基是原地的巖石遭受了強烈的交代及深熔作用而轉化成火成巖的。在中國兩種成因均有,一般認為前震旦紀的花崗巖類巖基以交代成因為主,而燕山期及更新時期的,則以巖漿成因較多。 2100433B
礦物產狀指礦物的空間位置和產出狀態。包括①礦物的產狀要素--走向、傾斜、傾角等。②礦物的埋藏情況。礦物有產在地表的,有隱伏地下的。隱伏礦物又分為埋藏礦物和盲礦物。埋藏礦物指礦物生成后曾經在地表出露過,以后又被沉積物、火山巖等所覆蓋。
礦物的埋藏深度和延伸情況,對找礦和采礦工作關系重大,利用鉆探工程和坑探工程,可以直接查明這些情況。③礦物產狀變化。一些礦物產狀穩定,另一些礦物產狀變化幅度大,如礦脈的膨脹、狹縮、分支、尖滅(礦體變薄直到消失)等。礦物受構造破壞時常出現彎曲、錯斷、破碎等。研究礦物產狀變化對找礦和采礦都很必要2100433B
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詞目:油田水產狀
英文:occurrence of oil-field water
釋文:油田水的賦存狀態。油田水是地下水的一部分,存在于地下巖石的孔隙—裂縫系統中。水在其中的產狀,受孔隙—裂縫大小及巖石顆粒表面的吸著作用所控制。按照水在其中的貯存狀態,可分為吸附水、毛細管水和自由水三種產狀。油(氣)層水的產狀,還可以根據水與油、氣的相對位置關系,分為底水和邊水。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