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我國華北、西北和東北(“三北”)地區水資源缺乏和水源涵養林功能低下的關鍵問題以及國家林業生態工程和水源涵養林建設中急需解決的植被恢復、結構調控、植被配置等關鍵技術,在全面分析“三北”地區水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基礎之上,從水源涵養林型植被定向恢復、低功能人工水源涵養林結構定向調控、小流域凈水調水功能導向型水源涵養林配置 3方面開展了系統的技術研究,并集成水源涵養林構建技術體系建立了完善試驗示范區,旨在提高“三北 ”水源區水源涵養林生態服務功能,保障水資源生態安全。
本書可供林學、水土保持學、環境科學、地理科學等專業的研究、管理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字數:480千字 |
冊/包: |
語種:中文 |
版本:第一版 |
責任編輯:朱麗,楊新改 |
讀者對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
書類:理論專著/研究生教育 |
編輯部: 科學化學化工分社 |
附注: |
該書共分11章,主要描述了光電檢測技術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各種檢測器件的結構、原理、特性參數、應用,光電檢測電路的設計,光電信號的數據與計算機接口,光電信號的變換和檢測技術,光電信號變換形式和檢測方...
作者以圖文結合、注重圖解的方式,系統地介紹了果樹24種嫁接方法和25種應用技術。內容包括:什么叫果樹嫁接,果樹為什么要嫁接,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接穗的選擇、貯藏與蠟封,嫁接時期及嫁接工具和用品,嫁接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GJ 79-2012)》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增加處理后的地基應滿足建筑物承載力、變形和穩定性要求的規定;2.增加采用多種地基處理方法綜合使用的地基...
格式:pdf
大小:200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馬褂木是重要的綠化、用材和水源涵養林兼用樹種。三峽庫區栽培面積已超過2 400 hm2。本文通過分析8種復合經營模式的效益,來綜合評價不同的復合經營模式。通過對比分析,復合經營的馬褂木胸徑生長量年均提高10%以上。復合經營的馬褂木-桔梗模式、馬褂木-白術模式的年收入最高,投入大;而柴胡、黃芪和黑豆投入小、種植技術比較好掌握。試驗出的幾種模式可減少土壤侵蝕量33.3%,生態效益顯著。根據推廣應用前景,結合藥材市場需求種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產出,促進林農增收。
格式:pdf
大小:200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祁連山北麓水源涵養林區是河西內陸河流域的黑河、疏勒河、石羊河水系以及黃河流域的大通河、莊浪河等近千條河流的發源地,對西北干旱區調節降水、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氣候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甘青蒙三省區上千萬人民生活、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
水源涵養林,用于控制河流源頭水土流失 ,調節洪水枯水流量,具有良好的林分結構和林下地被物層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水源涵養林通過對降水的吸收調節等作用,變地表徑流為壤中流和地下徑流,起到顯著的水源涵養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這種功能,流域內森林需均勻分布,合理配置,并達到一定的森林覆蓋率和采用合理的經營管理技術措施。
2011年7月19日,《水源涵養林建設規范》發布。
2011年12月1日,《水源涵養林建設規范》實施。
包括樹種選擇、林地配置、經營管理等內容。
①樹種選擇和混交
在適地適樹原則指導下,水源涵養林的造林樹種應具備根量多、根域廣、林冠層郁閉度高(復層林比單層林好)、林內枯枝落葉豐富等特點。因此,最好營造針闊混交林,其中除主要樹種外,要考慮合適的伴生樹種和灌木,以形成混交復層林結構。同時選擇一定比例深根性樹種,加強土壤固持能力。在立地條件差的地方、可考慮以對土壤具有改良作用的豆科樹種作先鋒樹種;在條件好的地方,則要用速生樹種作為主要造林樹種。
②林地配置與整地方法
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取不同的配置方法。在降水量多、洪水為害大的河流上游,宜在整個水源地區全面營造水源林。在因融雪造成洪水災害的水源地區,水源林只宜在分水嶺和山坡上部配置,使山坡下半部處于裸露狀態,這樣春天下半部的雪首先融化流走,上半部林內積雪再融化就不致造成洪災。為了增加整個流域的水資源總量,一般不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坡腳和溝谷中造林,因為這些部位的森林能把匯集到溝谷中的水分重新蒸騰到大氣中去,減少徑流量。總之,水源涵養林要因時、因地、因害設置。水源林的造林整地方法與其他林種無重大區別。在中國南方低山丘陵區降雨量大,要在造林整地時采用竹節溝整地造林;西北黃土區降雨量少,一般用反坡梯田(見梯田)整地造林;華北石山區采用“水平條"整地造林 。在有條件的水源地區,也可采用封山育林或飛機播種造林等方式。
③經營管理
水源林在幼林階段要特別注意封禁,保護好林內死地被物層,以促進養分循環和改善表層土壤結構,利于微生物、土壤動物(如蚯蚓)的繁殖,盡快發揮森林的水源涵養作用。當水源林達到成熟年齡后,要嚴禁大面積皆伐,一般應進行弱度擇伐。重要水源區要禁止任何方式的采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