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鐵白云石 | 外文名 | ankerite |
---|---|---|---|
類????別 | 碳酸鹽礦物 | 顏????色 | 通常為淺黃色 |
化學式 | Ca(Mg,Fe)(CO3)2 | 晶????系 | 六方晶系或三方晶系 |
晶????型 | 棱面體,通常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 | 光????澤 | 玻璃光澤 |
透明度 | 透明 | 解????理 | 平行{1011}完全 |
硬????度 | 3.5 | 相對密度 | 2.9~3.1 |
成????因 | 熱液成因和外生沉積成因 | 斷????口 | 次貝殼狀 |
條????痕 | 白色 |
鐵白云石的晶體在形態上呈棱面體,與白云石相似,還可以為塊狀和粗糙的顆粒狀。鐵白云石的結構基本上由碳酸鈣以及不等量的鐵、鎂和錳組成。鐵白云石大多具有熒光性。是一種次生礦,由石灰石和白云石在含鎂溶液的作用下形成。
鐵白云石的化學式為Ca(Mg,Fe)(CO3)2,三方晶系, a=4.834?,c=16.11?。對稱型3,晶體呈菱面體, 通常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白色或灰色,玻璃光澤, 透明,解理平行{1011}完全,硬度3.5,相對密度 2.9~3.1。鐵白云石通常為淺黃色、還可以為無色、白色、灰色和淺褐色。
國內外學者利用X衍射、紅外光譜、差熱曲線等手段對鐵白云石進行了礦物性質的研究,使用雙艙法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成功合成鐵白云石,并使用微生物介導方法成功合成含鐵白云石。鐵白云石和白云石相比在礦物性質上既有共性,又因為鐵的類質同象而致使其晶格結構、有序度、紅外光譜曲線等顯示出不同的特征。在地表條件下,加入微生物因素或可是低溫低壓條件下沉淀出原生鐵白云石的一種機理,并為探索白云巖之謎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2100433B
為紀念奧地利礦物學家安克爾(M.J.Anker),鐵白云石在1825年命名為“ankerite”。鐵白云石是白云石的一種,由鎂離子被鐵離子替代超半數的白云石形成。
溫度不是很高的時候用輕燒,特別噴鐵的時候就是溫度很高,就需要加生白云石!用途是為了降溫,增加渣中氧化鎂含量,提高濺渣護爐效果!
白云石是屬于含鎂礦,一般MGO含量在20%以上的白云石價值比較高。白云石礦有白云石塊、白云石粉,還有輕燒白云石,價格不一而論。你說的報價不知道是指的那里的報價,太籠統。實際上白云石產地的價格不高,運費...
白云石是一種鎂礦石,是提取鎂和氧化鎂的重要原料之一,并不是鎂產品。白云石的報價一般在一些和鎂有關的行業網站會有,你可以去lnmo看看。
主要產地是納米比亞、南非、奧地利、日本、加拿大、美國西部等都出產此礦石。奧地利的俄茲伯格(Erzberg)出產發育完好的鐵白云石。成因屬于熱液成因和外生沉積成因。
白云石基本介紹
Báiyún shí
dolomite
白云石
白云石是碳酸鹽礦物,分別有鐵白云石和錳白云石。它的晶體結構像方解石,常呈菱面體。遇冷稀鹽酸時會慢慢出泡。有的白云石在陰極射線照射下發橘紅色光。白云石是組成白云巖和白云質灰巖的主要礦物成分。白云石可用于建材、陶瓷 、玻璃和耐火材料、化工以及農業、環保、節能等領域。主要用作堿性耐火材料和高爐煉鐵的熔劑;生產鈣鎂磷肥和制取硫酸鎂;以及生產玻璃和陶瓷的配料。
各種品質的白云石系列產品:白云石礦石,白云石砂6-10目,10-20目,20-40目,40-80目,80-120目,白云石粉10目通過,白云石超細粉140目,325目,600目,1000目,1600目。
白云石加熱到700~900℃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鈣、氧化鎂的混合物,稱苛性鎂云石,易與水發生反應。當白云石經1500℃煅燒時,氧化鎂成為方鎂石,氧化鈣轉變為結晶 a-CaO,結構致密,抗水性強,耐火度高達2300℃。
我國白云巖礦床分布在碳酸鹽巖巖系中,時代愈老的地層賦存的礦床愈多,且多集中于震旦系底層中。如東北的遼河群、內蒙古的桑子群、福建的建甌群中都有白云巖礦床產出。其次,震旦系、寒武系中白云巖礦床也比較廣泛,如遼東半島、冀東、內蒙古、山西、江蘇等地也由大型礦床產出。石炭、二疊系中的白云巖礦床多分布于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等地。
我國白云巖礦床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儲量能夠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各礦床多已開發利用,產地遍布各省,其中尤以遼寧營口大石橋、海城一帶產量最多。
CaMg(CO3)2;可含有Fe、Mn、Pb、Zn等元素。 結晶狀態:晶質體或晶質集合體。
某鐵礦石礦石礦物鐵礦物主要為鏡鐵礦、菱鐵礦及褐鐵礦,少量磁鐵礦及黃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碧玉、石英、重晶石及鐵白云石,少量方解石等;圍巖主要為灰綠及灰黑千枚巖,其主要由綠泥石、絹云母、石英和鐵礦物所組成,組成復雜,嵌布粒度較細,且粗細不均,屬難選礦石。
生產中塊礦(75~ 15 mm)采用焙燒磁選工藝處理,粉礦(-15 mm)采用強磁選工藝處理,磁選設備為瓊斯型磁選機。通過對生產工藝流程及設備多次進行改進和改造,強磁選系統原設計采用兩段連續磨礦、強磁一次粗選、一次掃選流程處理粉礦。由于兩段連續磨礦,使一段磨礦產品中已單體解離的鐵礦物進入二段磨礦,造成了過粉碎,影響了金屬回收率。煙臺鑫海公司礦山設計院針對礦石的性質,經過多次研究,又對強磁選流程進行了技術改造,強磁選增加二次掃選作業,形成了兩段磨礦、細篩分級、強磁一次粗選、二次掃選流程,使金屬回收率得到大幅提高,金屬回收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系統采用永磁高梯度磁選機進行流程優化后,在精礦品位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鐵回收率提高,選礦比降低。該流程優點為充分利用了礦物嵌布粒度粗細不均的特點,降低能耗。同時,大量降低二段磨礦負荷有利于細磨,生產時容易達到要求。
白云石晶體屬三方晶系的碳酸鹽礦物1。化學成分為CaMgCO32。常有鐵、錳等類質同象代白云石替鎂。當鐵或錳原子數超過鎂時,稱為鐵白云石或錳白云石。三方晶系,晶體呈菱面體,晶面常彎曲成馬鞍狀,聚片雙晶常見。集合體通常呈粒狀。純者為白色;含鐵時呈灰色;風化后呈褐色。玻璃光澤。遇冷稀鹽酸時緩慢起泡。是組成白云巖的主要礦物。海相沉積成因的白云巖常與菱鐵礦層、石灰巖層成互層產出。在湖相沉積物中,白云石與石膏、硬石膏、石鹽、 鉀石鹽等共生。
CaMg(CO3)2 ;可含有Fe、Mn、Pb、Zn等元素。結晶狀態:晶質體或晶質集合體。
白色或帶灰色塊狀或顆粒。對濕敏感。易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 溶于水成氫氧化鈣并產生大量熱,溶于酸類、甘油和蔗糖溶液,幾乎不溶于乙醇。相對密度3.32~3.35。熔點2572℃。沸點2850℃。折光率1.838。有腐蝕性。
1.石灰石煅燒法: 將石灰石粗碎至150 mm,并篩除30~50 mm以下的細渣。無煙煤或焦炭要求粒度在50 mm 以下,其中所含低熔點灰分不宜過多,其無煙煤或焦炭的加入量為石灰石的7.5%~8.5%(重量)。將經篩選的石灰石及燃料定時、定量由窯頂加入窯內,于900~1200℃煅燒,再經冷卻即得成品。在煅燒工序副產二氧化碳。其 CaCO3[△]→CaO+CO2↑;
2.用純硝酸溶解大理石,將其煮沸驅除干凈CO2。向熱溶液中加入石灰乳,過濾除去Cu、Fe、Mg等氫氧化物沉淀,加熱濾液當其接近沸騰時通入CO2產生Ca(HCO3)2,Ca(HCO3)2的量相當于加入的Ca(OH)2的量。煮沸該溶液,Ca(HCO3)2即分解成碳酸鈣沉淀,并攜帶痕量的Fe。濾液中的Ca(NO3)2經冷卻后加入1/3體積的濃氨水和濃的(NH4)2CO3則另有CaCO3沉淀下來。將CaCO3沉淀洗滌干燥,放在石英坩堝中在電爐上灼燒即得純的氧化鈣。若要制得高純氧化鈣,則應先將高純硝酸鈣與高純碳酸銨合成碳酸鈣:將沉淀精制后,先于烘箱中烘干,再經灼燒 ( 控制溫度逐漸升高) ,于1000℃恒溫8h,取出稍冷后,干燥保存,制得的產品為99.999%的高純氧化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