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合并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于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公司之一。比利頓是國際采礦業的先驅,曾經以不斷創新和集約式運營方式而聞名。2001年,兩家公司合并組成BHP Billiton礦業集團,BHP持股58%,比利頓持股42%。
該公司在全球20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伙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產品有鐵礦石、煤、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鉆石等。在2003至2004財年度,該公司實現凈收入340.87億澳元,名列澳大利亞十大企業名單之首。2004年8月26日,該公司宣布其市值達583億美元。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資源公司。必和必拓公司的全球總部設在墨爾本,在倫敦設有高級代表處。此外,在約翰內斯堡和休斯敦均設有商務中心,還有遍及全球的下轄辦事處。
力拓礦業公司成立于1873年的西班牙,Riotinto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并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并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大利亞總部設于墨爾本,名列2003至2004年澳大利亞十大企業第9位。2004年,力拓礦業將部分非核心資產剝離出公司主體,最終實現純利潤增長86%,實現銷售額28億美元。在力拓公司業務中,澳大利亞業務占45%,北美業務占40%,南美占5%,該公司的銷售收入來源情況為:北美占28%,歐洲占23%,日本占22%,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占4%,中國占5%,其他亞洲國家為14%。
力拓礦業集團(RioTinto)總部設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該公司控股的哈默斯利鐵礦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亞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公司,在西澳皮爾巴拉地區有五座生產礦山(即湯姆普賴斯鐵礦、帕拉布杜鐵礦、恰那鐵礦、馬蘭杜鐵礦和布諾克曼第二礦區),探明儲量約為21億噸,公司鐵礦年生產能力為5500萬噸。預計在建揚迪采礦工程完工后,該公司鐵礦年生產能力將達到6500萬噸以上。
本集團旗下的羅布河公司、加拿大IOC公司都是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礦業公司還涉及銅、鋁、能源、鉆石、黃金、工業礦物等業務。
巴西CVRD集團是世界第一大礦石生產和出口公司。成立于1942年6月1日,是世界第二大錳和鐵合金生產商,占有11%的國際市場。CVRD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也是美洲大陸最大的采礦業公司,被譽為巴西“皇冠上的寶石”和“亞馬遜地區的引擎”。公司除經營鐵礦砂外,還經營錳礦砂、鋁礦、金礦等礦產品及紙漿、港口、鐵路和能源。該公司于1997年5月7日開始推行私有化并大舉兼并鐵礦砂企業。2000年初,淡水河谷不僅收購了SOCOIMEX公司,還收購了薩米特里礦業的全部股份。
現在,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80%。其鐵礦資源集中在“鐵四角”地區和巴西北部的巴拉州,擁有挺博佩貝鐵礦、卡潘尼馬鐵礦、卡拉加斯鐵礦等,保有鐵礦儲量約40億噸,其主要礦產可維持開采近400年。
由于鐵礦石的現貨價格受短期需求及海運費波動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因而一般情況下,鐵礦石的現貨價總是大大高于長協價。而在中國,只有一些大型的鋼鐵企業可以簽訂長協礦合同,那些沒有長協礦進口資質的中小企業,則只能在現貨市場購買鐵礦石以維持生產。
然而從2004年起,長協礦的價格開始一路飆升,2004年至2008年,鐵礦石長協價漲幅分別為:18.8%、71.5%、19%、9.5%、79.88%。
2008年10月,鐵礦石的兩種價格卻出現了逆轉。受全球鋼鐵市場需求持續下降的影響,鐵礦石現貨價格出現了7年以來首次低于長協價格的局面,到2009年年初,鐵礦石現貨價跌至長協價的60%!高昂的長協礦價格和愁云慘淡的鋼材市場,讓中國大中型鋼廠自2008年年底就陷入了集體巨虧之中。
就在中鋼協和鐵礦石巨頭的博弈逐步升級的時候。有媒體披露,38家國內中小鋼鐵企業“集體倒戈”,與巴西淡水河谷簽訂了總量為5000萬噸的長協礦合同,消息一經披露,中鋼協相關負責人立即作出回應,指責國內中小鋼鐵企業在談判的關鍵時刻做出了“拆臺”的行為。這位負責人同時發出警告,如果是具備進口資質的中小企業,敢于私下和礦業巨頭簽約,中鋼協將堅決取消其進口資質。另一方面,盡管中外鐵礦石談判仍在膠著中,但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礦商都在公開兜售現貨礦,這些大量涌進中國港口的鐵礦石說明了幾大礦業巨頭策略的轉變,在和中鋼協談判擱淺的情況下直接賣現貨給中國廠家,由于鐵礦石談判由中鋼協唯一負責,這些接貨的鋼廠或貿易商成便了中國談判聯盟的“倒戈者”。
鐵礦石談判為什么會出現這樣混亂的局面,但還是有大量買進國際巨頭的現貨鐵礦石,就在唐山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的商務部里,有一份關于進口鐵礦石任務完成情況的統計報表。然而主要買家,一個是唐鋼、國豐、津西、首鋼、中聯或者也叫榮程。”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1至5月,在從曹妃甸進口鐵礦石的買家當中,國有鋼鐵企業只有唐鋼和首鋼兩家,而這兩家企業進口的鐵礦石只占到港口總量的12%,在剩余近90%份額中,民營鋼鐵企業成為鐵礦石進口的大戶,其中唐山國豐鋼鐵高居榜首,占曹妃甸港進口總量的16.5%。
可面對如此嚴峻的談判,很多國內的中小鋼鐵企業似乎都不怎么關心。他們認為他們這些小企業,中企業或者民營企業不一定能夠享受得到談判所帶來的利益。因為首先他們自己沒有參入這個長協的談判,其次他們也沒有進出口的權利。自長協談判后,他們去買現貨的價格非常高,這個也導致他們不關注這個長協價格的談判的過程。商家為了滿足自己求的需求量只有從現貨市場上購買。
2000年到2007年是中國鋼鐵工業的黃金時代,粗鋼產量年平均增速達到了19%,與此同時,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量也從不足1億噸迅速增加3.83億噸,年平均增長27%。現在,中國鋼產量占世界的50%,鐵礦石進口量也占世界的50%以上,但正像剛才看到的,同是鋼鐵企業,大企業與中小企業,有進口資質的和沒進口資質的,都存在不同的利益選擇,這大大削弱了中國企業在鐵礦石價格談判過程中的話語權。
面對鐵礦石巨頭咄咄逼人的攻勢,中鋼協從2008年年底開始對鐵礦石進口秩序進行規范,積極協助工信部“限鋼令”的實施,同時呼吁國內的大小鋼鐵企業團結一致,不參與進口鐵礦石現貨招標、減少長協礦進口。2009年年初,又要求具備鐵礦石進口資質的鋼鐵企業暫停長協礦進口,以此向國際鐵礦石三巨頭施壓,增加中國鋼鐵企業的談判籌碼。
對國內少數鋼鐵企業自行進口鐵礦石的行為,中鋼協表示,已經與相關部委組成鐵礦石貿易調查組并完成了實地調研,有關處理措施將在近期公布。大量進口鐵礦石,讓中鋼協感到被動,是因為它代表中國鋼鐵企業與國際三大鐵礦巨頭——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力拓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全球矚目的價格博弈。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鐵礦石進口國,近幾年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媒體的關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年在與國際礦業巨頭的博弈中,中國鋼鐵企業基本上處于弱勢地位。
單從市場形勢上看,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占據了世界鐵礦石的50%,作為最大的買家,中方理應在進口鐵礦石價格談判上擁有話語權,喪失話語權的根本原因是我們自己不能步調一致,沒有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當然也就不可能成為鐵板一塊,因此國際礦業巨頭很輕松地就將中國鋼企各個擊破,這樣就有了38家中小鋼企的倒戈,就有了現貨鐵礦石的大量涌入,盡管中鋼協在大聲疾呼,我們不要大量購買現貨。
面對亂象叢生的鐵礦石談判,中鋼協的處境艱難且尷尬,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鋼鐵企業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一方面買不到三巨頭的現貨礦,另一方面談判尚未結束,如果接受這個價格等于“拆自己的臺”。
現在看來,獲得話語權不僅在于口頭的強勢表現,以及做好談崩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如何彌補國內行業體制上的裂縫,只有鋼鐵企業在利益上一致了,才可能在國際礦業巨頭面前無懈可擊。如果靠行政命令,來對倒戈者殺一儆百,恐怕最終難以讓所有企業都站到一條戰壕里。一夜之間徹底改革不合理的國際鐵礦石談判機制,顯然不現實,但改變中國鋼鐵行業自身運營機制上的不合理之處,卻必須從現在做起。無論如何,打鐵首先還需自身硬。
2009年,中國鋼鐵行業協會首次代表中國企業參加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比照現貨礦的價格,中鋼協提出,長協礦至少降價40%以上,才是中國鋼企談判的底線。然而國際鐵礦石三巨頭并不接受這一要求,自2008年11月開始的談判,至今仍處于僵持狀態。
而2009年5月26日,澳大利亞力拓公司宣布,已與日本新日鐵達成2009年度全球鐵礦石談判首發價,其中粉礦降價32.95%。6月19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布,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阿賽洛米塔爾接受了其降價28.2%的結果。但截至目前,除中國以外的全球主要鋼鐵企業都接受了三大鐵礦石巨頭的長協礦價格,而中鋼協依然堅守至少降價40%以上這個底線。有媒體稱,中鋼協正面臨“一個人的戰斗”。
在生死攸關的鐵礦石談判中,中國鋼鐵企業始終難以步調一致:因為一方面國內幾大港口的鐵礦石進口可謂熱火朝天,而另一方面,中鋼協與國際礦業巨頭的價格談判又正處于僵持階段。事實上,從2008年10月起,全國鋼鐵行業就陷入了全行業巨額虧損的狀況,中鋼協也多次呼吁國內鋼鐵企業暫停高價進口鐵礦石。但國外鐵礦石還是源源不斷涌進中國。
2009年6月1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其網站發布消息,稱協會官員已就鐵礦石合作事宜分別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亞FMG公司進行了接觸。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同時強調,2009年的鐵礦石談判不設最終的截止日期,中方堅持“何時達到要求何時結束談判”的態度。不難看出,中國鋼企與國際鐵礦石巨頭的談判目前仍處于僵持階段。
曠日持久的鐵礦石談判即將塵埃落定,33%的降幅與日本新日鐵與力拓達成的首發價一致,與中方之前堅持的40%降幅有一定差距,在三大礦停供現貨礦的壓力下,若鋼企拒絕接受67%的首發價,就意味著買不到三巨頭的現貨礦,迫于形勢,中鋼協接收該價格也在意料之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連續7個月全行業虧損后,中國鋼鐵業5月首次實現行業盈利。至于33%的降幅是否會將全行業再次拖入虧損,邯鄲鋼鐵(600001,股吧)責任人稱,在目前的局勢下,33%的降幅會帶來微利,但一旦鋼價遭遇打壓,虧損的局面又會重現。在我們認為,下游需求改觀的態勢不會改變,鋼價2009年下半年仍舊會保持震蕩上行的走勢,這樣可彌補一部分鐵礦石成本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
2009年的談判即將結束,鋼鐵行業集中度不高的現狀是爭奪話語權艱難的重要原因之一,《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條例》已于近日制訂完成,并有望近期出臺。該政策的出臺將對優化鋼鐵產業組織結構提供方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鋼鐵在國際談判中的被動地位。基于鋼材提價的預期,我們維持鋼鐵行業“增持”評級。
2009年7月8日有報道稱2009年中國鐵礦石談判終于落定,中國鋼企與力拓達成的協議中粉礦降幅32.95%,塊礦降幅44.46%。與日韓不同的是,該價格并非年度價格,而是半年價,即有效期到10月底結束,而鋼企將會繼續下半年價格的談判。而鋼協相關負責人否認該報道,并稱談判仍在進行,結果并不確定。
海信海爾長虹吧。
巨頭裝飾設計師和裝修工藝都不錯,可以仔細了解一下呢
巨頭蛋龜價格是500元,巨頭蛋龜的背甲上具有棱突(幼體尤為明顯),椎盾呈覆瓦狀;棕色或橙色,接縫處有深色的鑲邊;可能有深色的點狀或輻射條紋狀的圖案。腹甲小,粉紅色或黃色,有一個不甚明顯的鉸鏈關節,和單...
鐵礦石談判問題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事件,要把它上升到政治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高度來考慮。
1.統籌鋼鐵業生產以及鋼材出口規模。全行業減產,大鋼廠減產1/3,中小鋼廠減產1/2;出口規模下降一半。
2.將中國境內所有囤積的鐵礦石由國家暫時全部接收,并以配給制對國內鋼廠進行統籌供應,所有的鋼廠要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由國家對國內礦商進行補貼,增加礦石生產規模, 所生產的礦石要全部供應給國內鋼廠。
3.對兩拓在華涉嫌的商業犯罪行為進行調查,并以兩拓涉嫌不正當經營活動為由暫時凍結它們在華的一切資產。
4,將焦碳出口規模調整為目前的四分之一,且停止對日韓的供應,做為對其作出有損中國利益的談判行為的懲罰。
5.對三大鐵礦石供應商進行反壟斷審查,如經過法律認定確有壟斷行為,當對它們開出天價罰單。
6.國家支持若干家民營企業到澳洲股市上對力拓的股份進行收購,奪取力拓的控股權,改選其董事會,從而控制力拓,分裂該同盟。
三巨頭現貨礦不能說已經停止,但確實大幅減少,減少供應的更主要原因是隨著經濟情況好轉,日韓歐美的鋼鐵產能開始釋放,對鐵礦石需求增加,三巨頭“肯定要先保證長協礦供應,剩余的才能拿來賣現貨”。這也是中國需要盡快定下長協礦的原因。一位鋼鐵分析師認為,中方接受首發價,但采取半年定價模式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意外的事情太多,因此可能結果還要推遲一段時間才能公布”。目前大部分鋼企已經開始按三巨頭(力拓、必和必拓與淡水河谷)在2008年長協礦價格基礎上打6.7折,作為預付款來購買長協礦。而這一“臨時價格”將在中國長協礦價格正式出臺后,根據多退少補的規矩再行結算。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6KB
頁數: 6頁
評分: 4.4
比克、比亞迪、力神:鋰電池三巨頭打拼記 2005 年 12 月 22 日,或許算得上是深圳比克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向前在這一年度過的最 繁忙的一天。 前來慶祝 “深圳比克電池有限公司日產 100 萬只鋰離子電池芯 ”項目正式達產的 客人送走了一茬又來一茬,個性低調內斂的李向前依舊只是頻繁地握手與微笑,不露鋒芒。 然而,細心的人很快就發現,在所有的來賓當中,并沒有來自同處深圳市龍崗葵涌鎮、 與比克公司相隔不到一公里的比亞迪公司的代表。 比克公司有關人員告訴記者, 比克高層與 比亞迪高層之間私人關系頗為不錯, 早在幾日前, 比亞迪就已經定好了前來參加比克慶典的 人員名單, 但最終由于何種原因沒有前來尚不得而知。 比亞迪的缺席也許純屬偶然, 但 是,有一個事實卻是必然的: 在本土鋰離子電池企業迅速拔節的脆響中, 彌漫在彼此之間的 硝煙味也悄然濃密起來。在我國的鋰離子電池行業,除了這 “二比 ”,
格式:pdf
大小:16KB
頁數: 9頁
評分: 4.7
德國工業巨頭—蒂森克虜伯 蒂森克虜伯( thyssenkrupp 多年公司歷史,在多個領域 處于壟斷地位! 大家知道蒂森克虜伯可能是因為電梯,它是全球三大電梯和 自動扶梯生產商之一。其實德國蒂森克虜伯也是世界鋼鐵大 王,產品范圍涉及鋼鐵、汽車技術、機器制造、工程設計、 電梯、及貿易等領域,是德國第五大工業公司。 01 公司都有著相似的歷史,就是強強結合,蒂森克虜伯也 不例外。它是由蒂森和克虜伯,二者于 1999 世紀,蒂森的 創始人奧古斯特·蒂森于 1871 日建立蒂森聯合公司, 1890 軋鋼聯合企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該公司已經發展成 為歐洲最大的采礦、 冶金聯合企業之一, 其擁有煤礦、鐵礦、 鋼鐵廠、機器制造廠、運輸公司、軍火企業及商業企業等, 形成了所謂的“蒂森鋼鐵大王”。 奧古斯特·蒂森去世后,其子弗里茨·蒂森于 1926 年繼承父業, 他將一些兼并進來的公司組成聯合鋼鐵公司
鐵礦石鐵礦巨頭
(BHP Billiton;紐交所:BHP)
必和必拓公司于2001年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BHP與英國比利登公司(Billiton)合并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合并后的必和必拓公司中,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該公司在全球20個國家開展業務,主要產品有鐵礦石、煤、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鉆石等。
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倫交所和紐交所等地上市,2004年8月,必和必拓公司市值約583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17日,該公司市值已升至1101.7億美元,升幅達88.97%
(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紐交所:RIO)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也是美洲大陸最大的采礦業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42年6月1日,除經營鐵礦砂外,還經營錳礦砂、鋁礦、金礦等礦產品及紙漿、港口、鐵路和能源。該公司于1997年5月7日開始推行私有化并大舉兼并鐵礦砂企業。
現在,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80%。其鐵礦資源集中在“鐵四角”地區和巴西北部的巴拉州,擁有挺博佩貝鐵礦、卡潘尼馬鐵礦、卡拉加斯鐵礦等,保有鐵礦儲量約40億噸,其主要礦產可維持開采近400年。
(RioTinto,紐交所:RTP)
力拓礦業公司于1873年在西班牙成立。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并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并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大利亞總部設于墨爾本。
該公司的銷售收入來源情況為:北美占28%,歐洲占23%,日本占22%,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占4%,中國占5%,其他亞洲國家為14%。
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是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商,公司成立于2003年。自成立以來,憑借其300億澳元的市值及因成功運作而不斷擴大
的聲譽,以其驚人的發展速度,使FMG成為澳大利亞礦業出口中新的重量級公司。
FMG項目建設于2006年2月在黑德蘭港安德圣角啟動,隨后港口、鐵路及礦山建設全面展開,僅用2年時間完成了對外開放的鐵路基礎設施建設,FMG Herb Elliott港也投入使用,公司第一個礦山-斷云礦山的開采正在全面進行。
2008年5月15日,FMG駛出第一船礦石。
FMG于2006年8月及2007年7月的2次完成37億澳元的項目融資,其中發行10億澳元股票。2006年8月的融資為亞太區最大的單筆高收益債券交易。今天,FMG已成為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標準普爾50強之一。
FMG公司項目一期工程年產5500萬噸,并會按市場需求進行擴產。一期工程產量及擴建工程的5000萬噸/年的產量已簽訂長協。
FMG公司在澳洲皮爾巴拉地區擁有最大探礦領地,在其50000平方公里總面積15%不到的地域發現并擁有45億噸鐵礦石資源,其中11億噸達到儲量標準。
世界頭號鋼鐵廠家安賽樂米塔爾公司計劃將其采礦部門獨立出來,組建自己的采礦分部。通過有機增長和收購,安賽樂米塔爾期待到2015年自給率至少達到75%。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認為有可能達到78%,按照這個量,該公司采礦分部將成為全球第5大鐵礦石生產廠家,位于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之后,但強于英美資源公司。安賽樂米塔爾之前曾聲稱,未來5年將投資40億美元擴大礦石產量,到2015年達到1億噸,增長近50%,煤炭產量增長近20%。而組建采礦分部之后,計劃到2015年鐵礦石產量將大幅增長108%。此外,該公司未來還將提高煤炭供應量,與焦炭自給率在80%以上相比,目前焦煤自給率仍不足20%。安賽樂米塔爾將在未來4-5年優先大力發展采礦分部,確保鐵礦石和焦煤的穩定供應。
巖石三軸壓縮強度是巖石物理力學性質之一。指巖石試件在三向壓應力作用下所能抵抗的最大軸向應力。巖石普通三軸壓縮強度利用專門的巖石三軸應力試驗機測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