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指的是減速機上那種傳動齒輪吧。因為小齒輪受到的力矩要比大輪上的力矩要小,單位面積受力大,所以加大齒寬,增加小齒輪的接觸面,可以提高小齒輪的壽命。一般來說,齒寬大5到10MM,那齒輪的齒頂園得有350...
小齒輪與大齒輪承受的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的問題,所以其大小一樣,只是方向相反。設計時,大小齒輪都是根據齒寬系數計算出相同的齒寬,即齒寬=齒寬系數×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需要圓整。但是為了防止兩齒輪裝配后的...
齒輪嚙合的時候,為什么要保證齒輪接觸寬度為大齒輪齒寬??? 我知道為什么小齒輪比大齒輪寬,
因為,大齒輪的寬度,是齒輪設計時,保證齒輪強度(接觸、疲勞強度,等)的必須的接觸寬度。小齒輪寬度大于大齒輪寬度,是最省材料、減少重量的選擇。
格式:pdf
大?。?span id="jupe6ux" class="single-tag-height">207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蝸輪分度圓齒厚定義在蝸輪中間平面上,由于在生產中利用齒厚卡尺在蝸輪的法向測量齒厚時,計算方法不精確,而且卡尺測量不便定位,所以不可能得出準確的結果。我們在生產實踐中采用了下述兩種實用的測量
格式:pdf
大小:207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目前的蝸輪輪齒齒根強度是按齒根的彎曲強度計算的,其原理是把輪齒視為懸臂梁,危險截面為齒根截面,用懸臂梁的強度條件推導出齒根的彎曲強度計算公式。直齒輪和蝸輪二者的區別僅僅是前者的危險截面為一平面矩形截面,后者為一彎曲矩形截面。用于各種不同機器中的蝸輪付,其損壞的原因除了膠合、點蝕外,主要是齒面磨損嚴重,使輪齒變得很薄,最后導致不能正常嚙合而損壞,可以說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因為齒根的抗彎強度不足而產生齒根折斷的現象。與此相
分兩種
第一種:
根據大齒輪齒寬b= Φd*d1計算得出,應加以圓整,作為大齒輪的齒寬。
兩齒輪齒寬要求:b1=b2+(5~10)mm。
Φd -齒寬系數
d1-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齒寬系數 由表查
第二種:
為 齒輪寬度與中心距的比值,即b=Φd*a
a-中心距
一般齒寬系數在0.4以內,大于0.4就意義不大了
蝸輪加工
制造精密蝸輪時,可在滾齒或切齒后再進行剃齒、珩齒或研齒等精整加工。
滾齒采用基本參數與工作蝸桿相同的蝸輪滾刀,按展成法原理(見齒輪加工)切出齒形(圖1)。如果采用徑向進給法滾齒,則滾刀與工件按Z2/Z1的傳動比(Z1為工作蝸桿螺紋頭數,Z2為蝸輪齒數)對滾,兩者逐漸靠近直到其中心距等于工作蝸桿與蝸輪嚙合時的中心距為止。采用切向進給法滾齒時,機床除保證刀具旋轉外,還要有軸向進給;同時機床的工作臺也要增加相應的附加轉動,才能實現展成運動,這就要使用差動鏈。因此,切向進給法的加工精度一般不如徑向進給法,但齒面質量較好,且不會產生根切現象。滾切蝸輪的精度一般可達6~8級(JB162-60)。
剃齒蝸輪剃齒刀的基本參數與工作蝸桿相同。蝸輪剃齒一般用滾齒機,可以由剃齒刀帶動蝸輪自由剃齒,也可在機床傳動鏈控制下強迫剃齒,剃后齒面質量和精度有所提高。
珩齒和研齒蝸輪滾齒或飛刀切齒后,為了提高齒面質量、改善蝸輪與蝸桿嚙合時的接觸情況,可在滾齒機上珩齒或研齒。珩齒工具是用磨料與塑料、樹脂的混合物澆鑄在基體上而制成的珩磨蝸桿;研齒時用鑄鐵制成的研磨蝸桿加研磨劑與蝸輪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