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循環鍋爐的運動壓頭很小,給水冷壁的布置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減少流動阻力,必須安裝水容積較大的的汽包和采用大直徑且管壁較厚的下降管,材消耗大;另外,該鍋爐由于具厚壁汽包,為了防止出現較大的溫差而發生變形,所以自然循環鍋爐啟動時間較長。 2100433B
(1)可以在運行狀態對針鍋爐水進在行定期排污和連續排污,以保證鍋爐爐水品質,對給水品質要求不太高。(2)由于配備有汽水容積較大的汽包,因此蓄熱能力大,對外界負荷與壓力的擾動(外擾)不太敏感,自動化程度要求相對較低。(3)蒸發受熱面的循環阻力不需給水泵來克服,因此比給水泵電耗較求小,與強制循環鍋爐相比,不需要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循環泵工作較可靠。
圖1(1—燃燒室;2—燃燒器;3—冷卻室;4—集中下降管;5—高溫過熱器;6—大屏過器;7—鍋筒;8—高溫再熱器;9—低溫過熱器垂直管組;10—低溫過熱器水平管組;11—低溫再熱器;12—省煤器;13—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是東方鍋爐廠引進FW技術后設計制造的亞臨界壓力自然循環鍋爐,與300 MW汽輪發電機配套。尾部雙煙道結構,采用擋板調節再熱汽溫,固態排渣,全鋼結構,全懸吊結構,平衡通風,半露天布置。鍋爐的額定參數為蒸發量1025 t/h、過熱蒸汽壓力17.38 MPa、過熱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均為540℃,再熱蒸汽流量851.37 t/h,再熱蒸汽出口壓力3.73 MPa和給水溫度273℃,燃用陽泉無煙煤和壽陽貧煤的混煤,兩種煤的比例為1∶1。
爐前后墻水冷壁向外擴展成爐拱,拱頂布置燃燒器。爐拱下部為燃燒室,上部為冷卻室,兩者組成W型火焰的爐膛。全爐膛高度42000 mm,爐膛寬度26822 mm,燃燒室的寬深比為1.63,燃盡室與燃燒室的深度比為0.52,即上爐膛的深度僅為下爐膛的52%。燃燒室敷有763 m的衛燃帶,約占下爐膛輻射受熱面的40%。
過熱器包括大屏過熱器、低溫過熱器、高溫過熱器和頂棚過熱器。大屏過熱器布置在爐膛上部,高溫過熱器在折焰角的上方,低溫過熱器由三個水平管組和一個垂直管段組成,布置在后部豎井煙道內。蒸汽的流程為汽水分離器→頂棚過熱器→各部包墻管→低溫過熱器→大屏過熱器→高溫過熱器→汽輪機高壓缸。過熱汽溫用兩級噴水減溫調節,噴水減溫器布置在大屏過熱器的前后。
再熱器由低溫再熱器和高溫再熱器組成,前者布置在尾部豎井的前煙道中,后者布置在水平煙道末端,兩級再熱器用過渡管連接。再熱蒸汽溫度用煙氣擋板調節,并設事故噴水減溫器。煙氣擋板位于尾部豎井煙道的底部。
燃氣鍋爐燃燒效率103%——108%左右,范德力全預混冷凝低氮變頻鍋爐。鍋爐在啟動時也需要吹掃,一般吹掃時間在10秒以內,這一部分的損耗在1%左右,全預混金屬纖維表面燃燒技術使天然氣和空氣在進入爐膛前...
不能燒了,因為熱水循環不了,鍋爐有爆炸的危險。
為什么直流鍋爐水冷壁管的直徑一般小于自然循環鍋爐水冷壁管徑?
因為直流鍋爐的管子越大,受的壓力越大,容易發生危險。直流鍋爐是指靠給水泵壓力,使給水順序通過省煤器、蒸發受熱面(水冷壁)、過熱器并全部變為過熱水蒸氣的鍋爐。由于給水在進入鍋爐后,水的加熱、蒸發和水蒸氣...
格式:pdf
大小:703KB
頁數: 14頁
評分: 4.5
1 / 14 自然循環鍋爐控制設計 1題目背景及意義 工業鍋爐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部門。 通常蒸發量小的鍋爐用來供 熱或提供循環熱水。蒸發量大的鍋爐用于汽輪機和蒸汽機, 使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在化工、煉油、石化工業中,工業鍋爐不僅能為蒸餾過程、化學反應、干燥、蒸 發等過程提供熱源,而且可作為風機、壓縮機、泵等動力源。隨著石油化學工業 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與強化, 作為全廠動力和熱源的鍋爐亦向大容量、 高效率方向 發展。 文檔收集自網絡,僅用于個人學習 為確保安全、穩定生產,對鍋爐控制系統就十分重要。 鍋爐效率是影響機組 效率的主要因素, 燃燒的好壞決定了鍋爐效率的高低。 火電廠鍋爐燃燒控制系統 是火電廠工業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三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即燃料控制系統、 送風控制系統、引風控制系統組成。 熱電廠鍋爐蒸汽壓力的變化具有很大的滯后 性,而且當負荷發生變化時燃料產生的熱量很難與鍋
W型火焰鍋爐主要燃燒低揮發份煤種,因此鍋爐的爐膛結構,燃燒器布置、送風方式、粉風配比等因素都按照符合低揮發份煤的燃燒特點來設計。
1、W型火焰鍋爐的燃燒器布置在前、后墻的拱上,上部爐膛深度小,火焰流向與W型火焰鍋爐平行,不旋轉,爐膛出口煙氣溫度場與速度場較均勻,因此爐膛不易結焦,而且過熱器與再熱器的熱偏差較小。并且通過前后墻二次風對撞增加爐內的擾動,既加強了爐內的混合,又克服了火焰刷墻等缺點
2、煤粉著火后向下自由伸展,在距一次風口數米處才開始轉彎向上流動,不易產生煤粉分離現象,并且火焰行程較長,爐內充滿度好,延長了煤粉在爐內的停留時間,符合無煙煤燃燒速度較慢的特點,有利于煤粉的燃燼。
3、 切圓燃燒方式是四角互燃,因此著火穩定性與整個爐膛負荷有關,當負荷較低時,難以保證四角風粉均勻,所以容易燃燒不穩定。W型火焰鍋爐各燃燒器之間關聯度相對較小,而且調節手段較多,如改變煤粉濃度、風溫、衛燃帶的數量與位置以及燃燒器自身的調節等。因此,W型火焰鍋爐負荷調節范圍較大。國內W型火焰鍋爐較多采用旋流煤粉濃縮燃燒器,提高了一次風中的煤粉濃度,降低了一次風進入爐膛的風速,增強了煤粉氣流卷吸高溫煙氣的能力,有利于煤粉著火。
4、在著火區,設計較小的送風量,提高了火焰根部的溫度,有利于低揮發份無煙煤的著火和穩定燃燒。一般一次風率較低,約為15%-20%。由干一次風本身的風量和風率無法獲得足夠的穿透深度,所以必須在拱部送人大量的二次風,利用二次風的引射,保證一次風具有較好的穿透深度。一般二次風率約為75%-85%。當配風不當時,會造成火焰短路,火焰直接進人輻射爐室,引起飛灰含碳量較高,影響鍋爐經濟性。
主要技術是燃燒室敷設衛燃帶和煤粉濃縮燃燒器。W型火焰爐膛是由下部燃燒室和上部冷卻室所組成,下部燃燒室容積擴大一倍左右,燃料燃燒過程基本上是在下部燃燒室內進行。上下爐膛之間有一縮腰,燃燒器布置在縮腰上,煤粉氣流從縮腰處的拱頂向下噴射,并著火燃燒。
著火后的煤粉氣流到爐膛下部后煤粉顆粒重量減輕,此時火焰受到燃燒室下部分級風的托起作用,向上轉折流動,在下部燃燒室內形成W型火焰。
1、能適用于用于雙進雙出磨煤機正壓直吹系統或鋼球磨中儲式熱風送粉系統;
2、依據煤質著火特性可選配適當類型的旋流燃燒器,具有很強的燃煤適應性;
3、采用雙拱半絕熱爐膛,下爐膛具有良好的火焰充滿度;
4、合理的衛燃帶敷設區域和面積,可實現較高的燃燒效率;
5、可合理組織燃燒并有效避免爐內結焦及高溫腐蝕,并達到低NOx 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