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屬材料塑性加工過程中對被控對象的位置按設定值所進行的自動控制。即在指定時刻將被控對象的位置自動地控制到預先給定的目標位置上,使被控對象控制后的位置與目標位置之差保持在允許的偏差范圍之內,簡稱APC。由于所要求的位置量是預先給定的,故又稱為預設定位置自動控制,或叫作APC設定。APC一般由被控對象(例如軋機壓下機構)、位置檢測環節、直接數字控制(DDC)計算機、速度控制裝置、執行機構(液壓裝置或電動機)等構成位置閉環控制系統。
軋制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是壓下位置問題,現以壓下位置自動控制系統為例來說明它的基本組成和結構。圖1是計算機控制的壓下位置自動控制系統。在壓下位置控制過程中,壓下位置的設定值可以在操作臺上人工給定,也可以通過過程控制計算機(scc)來給定。由于壓下裝置是通過電動機來傳動的,所以壓下位置可以借助于與電動機同軸傳動的自整角機來檢測。而新建的現代化軋機已廣泛采用脈沖編碼器進行壓下位置檢測。壓下的實際位置便可通過位置檢測環節將位置信號反饋到計算機中(稱為“采樣”)。計算機周期性地根據位置設定值與當時的實際位置值進行計算,并算出把被控壓下螺絲以最快速度調整到設定位置,電動機應該具有的速度的控制信號,然后將此控制信號通過模出子系統(即圖1中的D/A轉換)向拖動系統的速度控制裝置輸出,這個模出信號一直保持到在這一點有新的模出信號輸出為止。計算機的控制算法能保證在被控制的壓下螺絲在接近位置設定值的過程中,按照一定規律發出速度控制信號。當位置進入規定的精度范圍以后,便可以通過抱閘線圈進行制動。至于圖1中的其他部件作用將在后面有關部分論述。
由圖1可知,位置自動控制系統是一個閉環控制系統。根據圖1便可概括出位置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結構,如圖2所示,它具有普遍意義。在位置控制過程中,控制對象的位置信號,可以通過位置檢測裝置和過程輸入裝置反饋到計算機中,與SCC計算機的給定位置目標值進行比較,然后根據偏差信號的大小,由DDC計算機通過過程輸出裝置給出速度控制信號,由速度調節回路去驅動電動機,對被控對象的位置進行調節,然后又將位置信號再反饋到計算機中,再比較,再輸出,如此循環一直到達到目的為止。
由于采用了數字計算機,所以該系統是一個采樣調節系統,此種系統的方塊結構簡圖如圖3所示。圖3中的Ka和Kb是開關,當開關Ka和Kb合上時,偏差值被采樣,送入計算機,計算機計算后的輸出值送給過程輸出裝置,其輸出信號被保持在保持器中,并在采樣周期中對設備的控制保持不變。
通過計算機對位置進行直接數字控制的稱為DDC-APC,一般用于壓下位置、立輥和側導板開口度、夾送輥和助卷輥輥縫設定、軋輥速度設定、推鋼機和出鋼機行程等的控制。通過存儲程序控制裝置(SPC)進行位置控制的稱為SPC-APC,初軋、型鋼、鋼管和厚板等生產由于操作工藝特點所限,不便于進行高級的預設定定位控制,而采用SPC-APC。通過可編程序控制器(PLC)進行位置控制的稱為PLC-APC,它是以微處理機為基礎的可編程序控制器,便于組成控制功能分散的控制系統。
1)給水運轉(線接A端):水面上升到上錘球中央時,水塔中兩浮球失重,水塔控制器A1-A2斷開, 水泵停止;水面下降到下錘球中央時,兩浮球的自重,使A1-A2閉合,水泵開動。 2)排水運轉(接B端):水...
CFB鍋爐的結構及運行方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控制系統需要針對相應特點進行設計。下面分別對各控制子系統予以描述。1 .主蒸汽壓力控制采用DEB直接能量平衡策略。控制煤粉量來保證母管蒸汽壓力恒定。燃料及...
自動控制(原理)是指在沒有人直接參與的情況下,利用外加的設備或裝置(稱控制裝置或控制器),使機器、設備或生產過程(統稱被控對象)的某個工作狀態或參數(即被控制量)自動地按照的規律運行。自動控制理論是研...
在實際應用中,一般采用下列裝置進行位置的直接控制:速度自動調節器(SAR)的控制裝置,應用于控制精度高的場合; 直流恒壓速度調節器(DCCP) 的控制裝置,應用于控制精度要求不高和動作不太頻繁的場合; 脈沖電機調節速度變阻器(SSRH) 的控制裝置,應用于調速精度高、速度偏差較小的場合;采用液壓控制裝置來實現位置控制,應用于調速精度很高的場合。
提高位置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的措施是: 消除間隙對控制精度的影響;為了保證設定可靠,應進行必要的重復設定;為了避免偶然事件發生,必須檢查控制回路聯鎖條件是否得到滿足。
自動控制技術的研究有利于將人類從復雜、危險、繁瑣的勞動環境中解放出來并大大提高控制效率。自動控制是工程科學的一個分支。它涉及利用反饋原理的對動態系統的自動影響,以使得輸出值接近我們想要的值。從方法的角度看,它以數學的系統理論為基礎。我們今天稱作自動控制的是二十世紀中葉產生的控制論的一個分支 ?;A的結論是由諾伯特·維納,魯道夫·卡爾曼提出的。
自然位置是《一般平衡論》(汪葉斌 著)的概念。系統與環境相平衡和諧時就是系統的自然位置。自然位置是系統在環境中有適當的位置,表明系統與環境平衡。
一般平衡論認為,萬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萬物處在不平衡時,在求存本能的作用下,總會自我趨于平衡,尋找自己的自然位置;處在平衡時,總會努力維持自然位置。系統的自然位置也是它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找到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以求得與環境和諧并保持自我平衡就是萬物的自然目的。
對整體而言,每一個個體都找到自己的自然位置時,就形成了整體的自然秩序;對個體而言,當整體有了自然秩序時,說明每一個體都有了自然位置。當每個個體都找到自然位置,整體有了自然秩序時,就形成了自然平衡。
自然位置是動態的,原自然秩序有原自然位置,當自然秩序變化時,它們會尋找自己新的自然位置,新自然秩序有新的自然位置(此時會維持自然位置)。自然秩序變動決定自然位置運動方向;但系統自然位置的運動方向也反作用于環境自然秩序的變化。
開放和運動是系統找到自己自然位置的前提,并形成自然秩序,達到自然平衡,形成整體和諧。運動中的萬物的自然目標是尋找自己的自然位置(不平衡時)或為了維持原有的平衡,萬物不是為運動而運動,而是為了平衡而運動,為達到自然位置而運動。
系統的自由運動應當是符合自然規則的運動——遵循自然規則的運動——如此系統更易到達自然位置,能否遵循自然之道反映系統存在智慧。相反,系統的運動沒有遵循自然規則,就不能或難以到達自己的自然位置。
系統個體自然位置是環境整體自然秩序中的位置,自然秩序來自于整體中個體尋找自然位置的自然力量。自然位置表現為個體與環境的平衡和諧。自然秩序表現為整體的平衡和諧。
生物圈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秩序是環境選擇和自我平衡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為了平衡而選擇系統,系統為了生存而適應或選擇環境。系統可通過調整自身內部結構來適應環境,也可選擇適合自身生存的新環境。
對一個生命系統而言,自然選擇是系統與環境的關系,是來自環境對系統的力量,表現在環境對系統的輸入。
系統是環境中的系統,環境決定系統,系統需要一個適合自身生存的環境,還要在這個環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系統應主動適應所在的環境。種群的自然秩序是競爭的結果,一旦形成自然秩序就可以減少爭斗。
萬物的自然位置是分層次的:微觀層次和宏觀層次,可以是:奇點玄子——原子分子——宇宙天體;個體——種群——生物;個人——組織——社會;要素——系統——環境;等不同層面的自然位置。結構相同的原子分子常常會聚在一起,內部結構相同的系統往往抱成一團。
自然位置法則告知人類,任何事物只有適當,沒有最好。最好只是相對的,適當才是絕對的。萬物平等,世上無廢物,在適當位置為“寶”,在不適當位置為“廢”(有時為害)。變廢為寶就是物從不適當位置回到適當位置——自然位置(從不平衡到新平衡)。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秩序是最合理的,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一個有自然秩序的系統,有利于這個系統在環境中的存在。自然力量是相對人類求名求利活動而言的。
萬物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是最合理的位置。因人類求名求利而改變物的自然位置,往往是不合理的,往往破壞自然秩序。人類為求名求利而改變物質的自然位置,往往就是破壞了本來的自然平衡,其后果非人力可以控制。
“自我平衡”、“事物對稱”和“自然位置”是系統在三個不同層面的平衡。
●自我平衡是一個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的平衡;自我平衡源自系統求存在的本能;自我平衡是點的平衡。
●事物對稱是一個系統與另一個系統的平衡;事物對稱來自系統自我平衡的支持;事物對稱是平面的平衡。
●自然位置則是一個系統與多個系統的平衡;自然位置則是立體的平衡。2100433B
位置開關,又稱限位開關,是一種將機器信號轉換為電氣信號,以控制運動部件位置或行程的自動控制電器。是一種常用的小電流主令電器。
作用:在電氣控制系統中,位置開關的作用是實現順序控制、定位控制和位置狀態的檢測。
分類:一類為以機械行程直接接觸驅動,作為輸入信號的行程開關和微動開關;另一類為以電磁信號(非接觸式)作為輸入動作信號的接近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