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通風中的溫度風量測量孔的定額即可
套用安裝定額中 相近的定額子目吧 。
套定額
格式:pdf
大小:2.1MB
頁數: 7頁
評分: 4.7
根據隔河巖水電廠同步相量測量裝置(PMU)改造的相關背景及設計思路,以及PMU改造后的系統結構、基本功能及計算方法,分析了其存在的優點及不足.新PMU系統的投運,規范了發電機組及其控制系統的監測,在促進電網運行動態監視與提高電力系統運行可觀測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格式:pdf
大小:2.1MB
頁數: 6頁
評分: 4.7
近年來,中國大部分區域電網建立了廣域監測系統(WAMS),可以滿足多方共享同步相量測量單元(PMU)數據的需求,PMU裝置的測試與評估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建立了PMU裝置測試與評估綜合系統,包括:測試平臺、測試方法和評價體系;提出專門的靜態和動態性能測試方法和測試程序;介紹PMU環境適應性測試平臺、電磁兼容性能測試平臺和性能測試平臺;并詳細地描述PMU評價方法,給出基于該測試平臺的測試實例.
pmu 的數據采樣/控制硬件類似于傳統的 rtu,但是根據標準的要求,pmu的數據采樣速率/數據傳輸的實時性要遠遠高于傳統的 rtu,pmu 的數據采樣速率一般在 10000 點/s左右,其數據的傳輸實時性要求20ms,因此,這就要求 pmu 的硬件設計上要有較快的 cpu(如采用 dsp 技術或多 cpu 技術) ,要求有較快的數據通信接口(如 10/100mhz 以太網) 。 圖1表示了pmu的各輸入/輸出模塊的關系,其 cpu 可以是單 cpu或雙 cpu 結構。
圖中裝置的輸入信號有:①線路電壓、線路電流信號的輸入;②開關量信號的輸入;③發電機軸位置脈沖的輸入,可以是鑒相信號或轉速信號;④用于勵磁、agc 等的 4ma~20ma 控制信號;⑤gps 標準時間信號。
裝置的輸出信號有: ①用于中央信號的告警信號輸出;②用于通信用的 10/100m 以太網及rs232接口 (采用ieee std 1344通信標準);③用于控制用的 4ma~20ma 輸出。
基于gps時鐘的pmu能夠測量電力系統樞紐點的電壓相位、電流相位等相量數據,通過通信網把數據傳到監測主站.監測主站根據不同點的相位幅度.在遭到系統擾動時確定系統如何解列、切機及切負荷.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甚至電網崩潰。根據功能要求.pmu應包括同步采樣觸發脈沖的發生模塊、同步相量的測量計算模塊和通信模塊。同步采樣觸發脈沖的發生部分主要功能是提供秒脈沖和當前標準時間(精確到秒)。為了降低對gps的依賴性.在gps丟失衛星后一段時間內.由本機自身晶振提供相當精確的秒脈沖。相量測量運算部分輸入模擬交流信號.a/d由外部產生的同步采樣脈沖觸發.轉換完成后發送"中斷"給信號處理模塊(dsp).dsp每讀取一點的數據就和前面的采樣數據進行數字傅里葉變換(dff)運算,求出該交流信號基波的幅值和相位。主dsp在計算相位后同時加上相應的時標從通信接口將相量數據發送到監測主站或保存在本地共控機上.同步串口通信數據除了采樣點時刻的時標外.還有測量cpu發出的當前交流信號頻率。
20世紀90年代以來,pmu陸續安裝于北美及世界許多國家的電網,針對同步相量測量技術所進行的現場試驗,既驗證了同步相量測量的有效性,也為pmu的現場運行積累了經驗。其中包括1992年6月,喬治亞電力公司在scherer電廠附近的500 kv輸電線上進行了一系列的開關 試驗,以確定電廠的運行極限并驗證電廠的模型;1993年3月,針對加利福尼亞-俄勒岡輸電項目所進行的故障試驗等。試驗中應用pmu記錄的數據結果與試驗結果相當吻合。
研究與應用領域
目前,同步相量測量技術的應用研究已涉及到狀態估計與動態監視、穩定預測與控制、模型驗證、繼電保護及故障定位等領域。
(1) 狀態估計與動態監視。狀態估計是現代能量管理系統(ems)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傳統的狀態估計使用非同步的多種測量(如有功、無功功率,電壓、電流幅值等),通過迭代的方法求出電力系統的狀態,這個過程通常耗時幾秒鐘到幾分鐘,一般只適用于靜態狀態估計。
應用同步相量測量技術,系統各節點正序電壓相量與線路的正序電流相量可以直接測得,系統狀態則可由測量矢量左乘一個常數矩陣獲得,使得動態狀態估計成為可能(引入適當的相角 測量,至少可以提高靜態狀態估計的精度和算法的收斂性)。將廠站端測量到的相量數據連續地傳送至控制中心,描述系統動態的狀態就可以建立起來。一條4800或9600波特率的普通專用通信線路可以維持每2~5周波一個相量的數據傳輸,而一般的電力系統動態現象的頻率范圍是0~2 hz,因而可在控制中心實時監視動態現象。
(2) 穩定預測與控制。同步相量測量技術可在擾動后的一個觀察窗內實時監視、記錄動態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可以預測系統的穩定性,并產生相應的控制決策。基于同步相量測量技術,采用模糊神經元網絡進行預測和控制決策,取pmu所提供的發電機轉子角度以及由轉子角度推算出的速度(變化率)等作為神經元網絡的輸入,輸出對應穩定、不穩定。在弱節點處安裝pmu,可以觀測電壓穩定性。pss利用pmu所提供的廣域相量作為輸入,構成全局控制環,可以消除區域間振蕩。
(3) 模型驗證。電力系統的許多運行極限是在數值仿真的基礎上得到的,而仿真程序是否正確在很大程序上取決于所采用的模型。同步相量測量技術使直接觀察擾動后的系統振蕩成為可能,比較觀察所得的數據與仿真的結果是否一致以驗證模型,修正模型直到二者一致。
(4) 繼電保護和故障定位。同步相量測量技術能提高設備保護、系統保護等各類保護的效率,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自適應失步保護。對于安裝在佛羅里達-喬治亞聯絡線上的一套自適應失步保護系統,從1993年10月到1995年1月的運行情況分析表明,pmu是可靠和有價值的傳感器。另一個重要應用是輸電線路電流差動保護,在相量差動動作判據中,參加差動判別的線路二端電流相量必須是同步得到的,pmu即可提供這種同步相量。
對故障點的準確定位將簡化和加快輸電線路的維護和修復工作,從而提高電力系統供電的連續性和可靠性。傳統的單端型故障定位方法是基于電抗測量原理,這種方法的精度將受故障電阻、系統阻抗、線路對稱情況和負荷情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利用線路兩端同步測量的電壓和電流相量進行故障距離的求解,能獲得高精度和高穩定性的定位結果。
廣域測量系統
電力系統的穩定已是越來越突出問題。以pmu為基本單元的廣域測量系統可以實時地反映全系統動態,是構筑電力系統安全防衛系統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