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農業結構,促進生物能源多元化發展
廣西糧食生產經濟效益較低,故出現種田不賺錢,土地荒蕪現象。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將這些地方發展成為生物柴油的原料基地,可豐富農產品轉化渠道,提高土地生產效率。發展小桐樹、光皮樹等能源樹種,建設生物柴油生產基地,形成從原料培育、加工生產、市場銷售、科技開發的“林油一體化”格局,將使廣西成為繼成功從木薯開發乙醇燃料之后,又從用油料作物提取動力柴油,形成多元化生物能源發展格局,加快生物能源產業化進程。
促進農村就業與農民增收
生物能源產業發展將為廣西經濟和農民增收帶來新亮點。2007年,年產20萬噸的木薯燃料乙醇項目為農民增收達7.8億元。根據規劃目標,2010年,廣西區內小桐樹種植面積將達到300萬畝以上,按前期每畝年產值600元計算,則農民每年可增收18億元。同時大中小型生物柴油廠的建設,以及附屬產品生物醫藥、農藥、肥料的開發,還將給廣西鄉鎮帶來龐大的就業機會。
有利于荒山綠化,實現生態重建
小桐樹的生命力極強,可以很快形成大面積的森林群落,有利于干熱河谷森林景觀的恢復,有利于形成高產穩產的農業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促進區域性水、土、氣的良性循環。此外,小桐樹的生物生產量大,枯枝殘落物量亦大,有利于土壤改造和土壤腐殖質的積累,促進土地活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小桐樹還可以作為石漠化治理的優良樹種。在廣西生態退化嚴重,植被恢復重建困難的巖溶地區,大面積種植小桐樹,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有效遏制廣西石漠化土地的進一步惡化。2007年,南寧市林業技術推廣站將小桐樹列入南寧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創新計劃項目,并在石山地區示范種植。
有利于緩解能源壓力、保障能源安全
當前,石油危機籠罩全球,我國能源需求持續強勢增長,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尋求可再生替代能源已成為國家能源戰略發展的方向。廣西立足本土資源優勢,種植高效能源作物,生產乙醇汽油、生物柴油,對增加能源供應,緩解能源壓力,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因此,廣西大量種植小桐樹,可以滿足我國生物柴油的加工與生產,對我國生物柴油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
減少空氣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與傳統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很好的環保特性。由于生物柴油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遠低于該植物生長過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從而有利于改善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導致的全球變暖問題,因而生物柴油是一種真正的綠色柴油。
廣西地貌態勢與土地資源結構,其顯著的特點是山多平原少,巖溶廣布。山地、丘陵和石山占廣西總面積的69.7%,是廣西土地的主體,非常有利于發展林業。廣西未利用土地包括宜農荒地及難利用的土地,其中,宜農荒地21萬多公頃,難利用的土地面積有159.2萬公頃(以廣大的巖溶山地為主)。兩者的共性在于干旱缺水,土壤稀薄、生態環境脆弱。雖然開發難度大,卻是推廣種植抗旱耐瘠薄的小桐樹的土地后備資源。
廣西地處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6.5℃~23.1℃之間,全區約65%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0℃以上;各地≥10℃積溫在5000℃~8300℃之間,是全國積溫最高的省區之一;各地年日照時數1169~2219小時,比湘、黔、川等省偏多;各地年降水量為1080 mm~2760mm,且雨熱同季。廣西光、熱、水充足,對小桐樹生長栽培、提高面積產量和種子含油率十分有利。
廣西已初步構建起以木薯和甘蔗種植栽培、淀粉和酒精生產以及深加工的生物能源產業框架,包括眾多生產企業、設備制造廠、研究設計院所和高等學校,具備了一定的人才技術優勢。現有年產量5萬噸的生物柴油廠2家,主要以地溝油、工業廢油等廢棄油為原料。即將建設的以木本油料作物為生產原料的10萬噸以上大型生物柴油廠有四家:智聯能源、柳州明惠、英國D1、綠化控股。同時,區內擁有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內燃機研發生產基地廣西玉柴機器股份公司。
廣西林科院、廣西農科院、柳州市農科所等研究機構都已對小桐樹良種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在小桐樹品種選育和高產栽培技術方面擁有多項成果。2006年2月,自治區政府與中國工程院簽訂了合作協議,中國工程院將為廣西發展生物質能源提供技術支持;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著名高校已針對廣西生物質能源發展,從生物質原料、加工轉化到產品與應用等開展研究工作;廣西地方生物能源生產研發體系也已初具規模,具備了一定的研發能力。
廣西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廣西生物質產業的發展,將“重點發展生物質能源,把廣西建設成為國家生物質產業示范基地”的戰略部署列入《廣西工業重點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明確指出:配合國家林業局能源林的總體建設規劃,重點建設以小桐樹(麻瘋樹)、油桐等為主導樹種的能源林基地。會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關于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基地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糧引導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在科研、基地補助、示范補助、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支持,小桐樹產業發展將被培育成新興的產業。
廣西是一個農村人口比重較大的農業省(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越來越多,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同時,廣西大部分是傳統的農業區,農業作業有一定的季節性,推動了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
國內小桐樹的研發情況:
小桐樹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物柴油原料,引起國內科研院校及社會的廣大關注。現四川大學生物研究院進行成分分析和產品開發,四川長江造林局進行推廣種植,生產出的B-15混合柴油已經1.5萬公里柴油機行車試驗;采用微乳化復合添加劑合成的B-20型小桐樹生物柴油,在成都公共交通公司的柴油公交汽車上使用運行。貴州大學利用小桐樹生物柴油通過德國有關汽車公司測試。 云南大學成功研發“膏桐(小桐樹)脫毒種苗生產和矮化豐產栽培試驗”,使小桐樹大規模推廣種植成為可能。
2006年7月,中石化在攀枝花市建立了一座年產10萬噸的生物柴油煉油廠,配套的原料林基地為40萬-50萬畝;2007年10月,中石化與貴州省發改委簽署協議,合作開發貴州小桐樹產業。2006年9月,中海油投資23.47億元,在攀西地區發展小桐樹生物柴油產業項目,還計劃在海南種植數十萬畝小桐樹能源林,在海南東方市興建規模為年產6萬噸的生物柴油煉油裝置。2007年,中石油在四川攀枝花市投資20億元,建成180萬畝小桐樹原料林基地,在云南省則建設40萬畝小桐樹原料基地。2006年,英國陽光科技集團投入巨資在攀西地區種植100萬畝小桐樹提煉生物柴油。德國魯奇化工股份公司與貴州省發改委簽訂了貴州小油桐生物柴油示范項目合作協議。
國外小桐樹的研發情況:
國外對小桐樹的開發利用與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提取生物柴油。1995年在洛克菲勒基金和德國政府支持下,巴西、尼泊爾、津巴布韋開始了對小桐樹油用做燃料的開發。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已開始大規模種植小桐樹。美國、英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均建有年產萬噸的工廠。二是提取物制藥。國外在小桐樹提取物制備工藝、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等方面研究得較多。小桐樹提取物在抗腫瘤、抗寄生蟲、治療創傷、糖尿病等方面的藥理實驗研究已有成果。三是生態建設和扶貧開發。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在種植發展小桐樹。聯合國已將小桐樹種植作為生態建設和扶貧項目,廣泛用于熱帶地區(如烏干達、馬里、加納等國家)。
觀賞價值 元寶楓嫩葉紅色,秋葉黃色、紅色或紫紅色,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為優良的觀葉樹種。宜作庭蔭樹、行道樹或風景林樹種。現多用于道路綠化。元寶楓耐陰,喜溫涼濕潤氣候,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
梧桐為陽性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在我國分布較廣,耐寒性不強,在酸性、中性及鈣質土上均能生長。深根性,積水易爛根,在高溫季節受澇3至5天即可致死。生長尚快,壽命較長。發葉晚,落葉早。葉、花、根及均可入藥...
桐油是一種優良的干性植物油,干燥快,比重輕,有光澤,不怕冷,不怕熱,耐酸、耐堿,防濕、防腐、防銹,因此在工業上有廣泛的用途。油桐樹枝和樹皮含鞣質18.26%~18.30%,可提取栲膠。桐子榨油后的桐餅...
小桐樹最突出的優勢是具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在嚴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石漠化地區生長,被科學家稱為“極地先行者”,又稱“先鋒植物”。這種“先鋒植物”具有三大特點:一是喜鈣性,石漠化地區的土壤自然肥力低、對植物營養元素供應不足,土壤以富鈣和偏堿性為特征,喜鈣植物小桐樹可以茁壯成長;二是旱生性,小桐樹長期在干旱的環境下生存,生理特征發生了適應干旱環境的改變;三是巖生性,小桐樹可以生長在巖石上,根系深深扎進巖石,并穿過巖石的縫隙汲取水分和營養。
小桐樹每畝科學種植為133~144棵,第3年結果,第4年進入盛果期,產量逐年增加。小桐樹結果不分大小年,只要管理得當,肥料充足,年年豐產豐收,可連續采摘果實長達30年以上。每畝小桐樹年產果籽約500~1000公斤,產值約1000~2000元/畝。
小桐樹種仁含油率高達57%以上,采用特殊工藝提煉出的生物柴油質量相當優越,可適用于各種柴油發動機。經實驗表明:3噸果籽可榨取1噸原油,再進一步加工,可轉換為0.98噸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潔環保、燃燒污染物排放低等優點,與柴油以一定比例調兌使用,是我國鼓勵大力開發與利用的替代能源。
小桐樹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很高。種仁是生產生物柴油、潤滑油及肥皂的優質原料;油渣去毒后可生產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動物飼料;種子油可作化工、生物農藥原料;富含氮的果皮殘渣是極好的肥料;油麩可作生物有機肥。葉子提取物富含多種化學活性成份,并且有瀉下和催吐的作用,具有廣泛的醫用價值。小桐樹集生物燃油、生物農藥、生物醫藥、生物肥料、化工原料于一身,被生物質能源研究專家譽為“黃金樹”。
每畝小桐樹衍生生物有機肥300~600公斤,肥皂100~200公斤,生物肥料50~100公斤,生物蛋白飼料300~400公斤。經濟效益是果樹的2倍,是速生桉的3倍以上。據業內人士估算,100萬畝小桐樹可收獲果籽50萬噸以上,可產油16萬噸,產值達6.4億元以上,還可生產生物農藥2萬噸,生物肥料2.5萬噸,生物蛋白粉10萬噸,活性炭10萬噸,總值高達22億元。
小桐樹具有極強的生繁能力,枝葉濃密,林地郁閉快,落葉易腐不易燃,改良土壤能力強。它不但容易人工造林,而且天然更新能力強;可以在干旱、貧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長,適宜在熱帶、亞熱帶以及雨量稀少、條件惡劣的干熱河谷地區種植,是保水固土、防沙漠化、改良土壤、凈化空氣、減少自然災害的優良樹種。小桐樹又因枝、桿、根近肉質,組織松軟,含水分、漿汁多而不易燃燒,所以成林后是良好的生物防火隔離帶。
小桐樹是國際上研究最多的能提煉生物柴油的能源植物之一。種仁含油率為50%以上,可提煉性能優越的生物柴油。經改性后的小桐樹油可適用于各種柴油發動機,并在閃點、凝固點、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顆粒值等關鍵技術上均優于國內零號柴油,達到歐洲Ⅱ號排放標準。同石化柴油相比,小桐樹油是一種綠色柴油,對環境友好(小桐樹油硫含量低,SO2和硫化物排放量比零號柴油低10倍),低溫啟動性能好(無添加劑冷凝點達-20℃),潤滑功能強(噴油泵、發動機缸體和連桿的磨損率低,使用壽命長),安全性能高(閃點高,不屬于危險品,運輸、儲存方便),燃料性能佳(十六烷值高,燃燒殘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劑和發動機機油的使用壽命加長),而且具有可再生性。
小桐樹莖、葉、樹皮中豐富的白色乳汁,以及提煉小桐樹油后的油餅內含大量毒蛋白,是抗病毒、抗AIDS、抗腫瘤的有效成分,是21世紀的主要開發藥品。油渣含維生素E、磷脂等,可加工利用。小桐樹葉、樹皮、根提取物含生物堿類成分,具有很強的抗微生物、抗寄生蟲、抗變態反應及抗腫瘤作用。
小桐樹具有極強的生繁能力,可點播或扦插繁殖,可在干旱 、貧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長,適宜在熱帶、亞熱帶以及雨量稀少、條件惡劣的干熱河谷地區種植。小桐樹枝葉濃密,林地郁閉快,落葉易腐不易燃,改良土壤能力強。它不但容易人工造林,而且天然更新能力強,是保水固土、防沙漠化、改良土壤、凈化空氣、減少自然災害的優良樹種。小桐樹又因枝、桿、根近肉質,組織松軟,含水分、漿汁多而不易燃燒,所以成林后是良好的生物防火隔離帶。
小桐樹油還可用于制造油漆、潤滑油、硬化油、肥皂、染料、化妝品、防蛀劑等產品。小桐樹植株提取物及油渣、油餅,是研制生產生物農藥、優質有機肥、植物性蛋白飼料、沼氣的原料。
小桐樹原產美洲,廣泛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及干熱河谷地區,亞洲中南半島的緬甸、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和我國南方地區。我國引種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廣西、廣州、貴州、云南、四川均有分布,多呈野生或半野生狀態。廣西是我國森林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幾個省區之一,小桐樹資源相當豐富,主要分布于南寧、欽州、百色、河池、崇左、梧州等地,尤其以桂西南地區集中分布。
小桐樹喜光、喜暖熱氣候,根系粗壯發達,耐干旱瘠薄,在石礫質土、粗質土、石灰巖裸露地能生長。
小桐樹高2~5米,樹皮光滑,蒼白色;枝粗壯,圓柱形,具有突起的葉痕;葉片近圓形或卵狀圓形,長寬相近;花單性,雌雄同株,花期較長;果實幼時綠色,逐漸變黃,干時為黑棕色;種子為黑色、橢圓形,長15mm~20mm,直徑11mm。小桐樹結果不分大小年,第三年結果,第五年進入盛果期,產量逐年增加,年均畝產量500公斤以上,果實可連續采摘長達三十年以上。小桐樹生長有較高的光熱條件要求,栽培期年平均溫度宜為8℃-35℃,年有效積溫為2000℃-3000℃,年日照量不少于800小時,最好在1000小時以上。光照十足時,生長旺盛,結果多,種仁出油率高。
格式:pdf
大小:102KB
頁數: 2頁
評分: 4.8
小灤河水電綜合開發區位于圍場縣的小灤河流域,該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且該流域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質條件。此項工程不僅能蓄水發電,同時對農業工業建設、灌溉、水產養殖、西線旅游、生態建設和扶貧開發等起到極為重要的帶動作用。
尖葉黃瑞木Adinandra bockiana Pritzl var. acutifolia(Hand.Mazz. ) Kobuski:廣東河源(30301)
川黃瑞木Adinandra hainanensis Hay.:海南陵水(31925,31926)。
中國。
我的家鄉會東是一座可愛迷人的小城,它的街道不是很寬,卻有著一道獨特的風景——道路兩旁的梧桐樹。
從我記事起,我就特別喜歡家鄉這梧桐樹,它伴隨著我們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每一個晨曦和黃昏。它的樹干不是很粗壯也不筆直高聳,而是有著屬于它自己的彎曲秀麗的姿態,而且街道兩邊的樹枝都很自然地往中間延伸,好像被對面的樹所吸引,奮力地想要“牽手”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條天然的“綠色傘道”,夏天的時候往下面經過,別提多涼快了。
梧桐樹的樹葉也很美麗。剛長出來的葉子小小的、嫩黃的,像嬰兒的小手;成熟了的葉子是蔥綠的,也有深綠的,像大手、像蒲扇。當清晨的陽光照射在這些葉片上的時候,它閃閃發亮,像有綠色的精靈在上面跳動。撿起一片梧桐葉,輕輕放在書頁里,一枚書簽就是一段往事。
當然,秋冬季節,樹葉是肯定要變黃而離開大樹的,別以為這時光禿禿的樹干就很難看了,你會發現樹干樹枝組成了一幅錯落有致的線條圖,如果畫下來,也是有看頭的。何況,冬去春來,季節變換,不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嗎?來年春風一吹,梧桐樹上那新的生命又源源不斷地冒出來了。
為了讓縣城變得更美好,為了讓梧桐樹更加惹人喜愛,城市建設者每年都要給它修剪一下,“美美容”,現在的會東街道看起來更加清爽美麗了。
如今,盛夏已到,美麗的梧桐又搖曳生姿,像兩排綠色的衛士保護著我們的家鄉。我愛家鄉小城,更愛這令人難忘的梧桐樹!
會東縣云盤小學 陳 瑜
來源│云盤小學 陳瑜
麻桐樹,山黃麻屬小喬木或灌木,高達10米;樹皮灰褐色,平滑或細龜裂;小枝灰褐至棕褐色,密被直立或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絨毛。主要分布于熱帶地區,產于中國福建南部、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西南部和貴州、云南和西藏東南部至南部;也分布于非洲東部、錫金、不丹、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