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羊踟躕 | 別????名 | 鬧羊花、黃杜鵑、黃色映山紅 |
---|---|---|---|
界 | 植物界 | 高 | 1-2米 |
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地區。
東漢《神農本草經》列入有毒植物21種,包括鉤吻、藜蘆、烏頭、羊踟躕等,特將羊踟躕列為大毒的下品藥物;明代《本草綱目》則說其“花、根、葉有大毒,羊食其葉踟躕而死”。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羊踟躕全株最毒部份是花與果實,但山羊、綿羊之流中毒事件,卻多發生在早春萌發嫩葉、動物饑不擇食之時。所以羊踟躕毒死人與牲畜,并非憑借詭譎妖冶的黃色花朵。
羊踟躕毒素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使人畜麻醉、步履蹣跚、喪失知覺,猶如醉酒,而且此毒素似乎與酒相合后毒性更烈。《中國有毒植物》一書稱:“歷代流傳的蒙汗藥組成之一即是此花;相傳此花與酒同服能使人麻醉、喪失知覺。”這與明末梅元實《藥性會元》記載相合:“羊躑躅花,不可服,誤則令人顫抖昏倒一晝。如用,可拌燒酒蒸三次,即無虞矣。同它羅花(即曼陀羅花)、川烏、草烏合末,即蒙汗藥。”《藥性會元》一書在海內已經絕跡很久,近年來從東瀛作為善本回歸。此書是在講羊躑躅花時提及蒙汗藥的,其用處也是療毒治瘡,這與其他明清方術與小說中的麻藥“蒙汗藥”在主要成分與用藥目的上都極為不同。其他“蒙汗藥”似乎都不提羊躑躅花,現在認為梅元實這個蒙汗藥是受神醫華佗的“麻沸散”啟發而得的。
那么華佗“麻沸散”配方又是從哪而來的?西方學者曾經指出,華佗的“麻沸散”與西亞早期的麻藥很像。陳寅恪先生在清華大學撰文《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指出“華佗”與梵語“藥神”頗有淵源,華佗的本名為“敷”而非“佗”,當時民間把華佗比附印度神話中的藥神,因此稱之為“華佗”,實以視之。陳寅恪的意思很明顯,華佗這個名字來自印度神話,是當時中國的好事者將印度神話在民間傳播,以致最后被陳壽拿到了中國的歷史之中,編纂了《三國志》。所以,有人認為華佗與“麻沸散”皆來自古印度,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魏晉時期中土確實照方配制了麻沸散,那也只能是以羊踟躕為主,而非印度普遍用作麻藥的曼陀羅,因為曼陀羅花至少要等到唐朝,才傳入到中原地區。2100433B
落葉灌木,高1~2米。老枝光滑,帶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短。被毛;葉片橢圓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先端鈍而具短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向上微彎的剛毛,幼時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萼5裂,宿存,被稀疏細毛;花金黃色,花冠漏斗狀,外被細毛,先端5裂,裂片橢圓狀至卵形,上面一片較大,有綠色斑點;雄蕊5,與花冠等長或稍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于雄蕊。蒴果長橢圓形,熟時深褐色,具疏硬毛,胞間裂開,種子多數。細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
羊舍建設基本要求 (1)地面 地面是羊運動、采食和排泄的地方,建筑材料不同有土、磚、水泥和木質地面等。土地面造價低廉,但遇水易變爛,羊易得腐蹄病,只適合于干燥地區。磚地面和水泥地面較硬,對羊蹄發育不利...
1,分清衣服質地。是羊絨的,羊毛的,還是羊毛加其他東西的。這點很重要,不要只聽營業員說,一定要看看里面的標示。一般來說羊絨的最好,羊毛的次之,如果羊毛加其他東西的,就差一點,很容易起毛的。 2,把毛衣...
取出一段羊毛,團成一團~然后用專用的針(針頭有坑坑洼洼的小洞,易斷,可以使羊毛氈化)戳它,越戳越硬,會結在一起,不容易變形,可以做成各種形狀,適合做小動物,雜貨等等。還有一種濕氈法就是用肥皂水擠壓,。
至于曾經用作療毒治瘡、治病救人的羊躑躅,如何搖身一變,成了蒙汗藥,這就好比利劍的雙刃,行俠為惡,全系一念之間。不知宋代是否確有利用蒙汗藥設局、將人麻翻在地以謀錢財美色的案例,但至少在施耐庵書寫《水滸傳》的時候,蒙汗藥已然令行走江湖的人們心中惴惴。據細心人統計,明清“蒙汗藥”作案記錄幾乎清一色地來自南方——主要源于原料易得,也難怪,那里才是羊踟躕的主要分布區域。
雖然羊躑躅具有劇毒,但它在醫藥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用途。《中藥大辭典》記載,羊躑躅的根可驅風、除濕、消腫、用于治療風寒、癬瘡等病,還曾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在醫藥工業上可用作制造麻醉劑、鎮痛劑。此外,羊躑躅還是一種有效的殺蟲植物,提取其成分制成的藥液防治蚜蟲、桑蟬、蝗蟲等許多害蟲效果良好。因此在羊躑躅的產區,老百姓曾經把它作為土農藥廣泛使用。
格式:pdf
大小:44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羊場羊舍建設 1、羊場場址選擇原則 ①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地勢以座北朝南或座西北朝東南 方向的斜坡地為好。切忌在洼澇地、潮濕風口等地建羊場。 ②水源條件良好,水源充足、水質好、無污染。不能讓羊飲用池塘或 洼地的死水。 ③有利于防疫,離交通要道、集市有一定距離。選擇有天然屏障的地 方建欄舍最好。 2、羊場場址選擇要求 ①場址地勢較高,南向斜坡,排水良好,土壤干燥,背風向陽。 ②場地附近應有優良的放牧地, 并要有豐富無污染的水源條件。 并有 電源設施,便于飼草、飼料加工。 ③建場要求土地面積較大, 要有發展前途, 有條件的地區還可考慮建 立飼料生產基地。 ④建場前應對周圍地區進行調查,有無傳染病、寄生蟲等發生,盡量 選擇四周無疫病發生的地點作場址。 ⑤場要遠離居民區、鬧市區、學校、交通干線等,便于防疫隔離,以 免傳染病發生。選址最好有天然屏障,如高山、河流等,使外人和牲 畜不易經過。
格式:pdf
大小:44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羊舍建設及 養羊成本核算(方案一) (以飼養 100 只基礎母羊為例 ) 一、基建造價: 1、羊舍造價: 100 只基礎母羊,凈羊舍 200 ㎡; 250 只周轉 羊舍 (羔羊、育成羊 )300 ㎡; 5 只公羊 20 ㎡公羊舍。 合計: 520 平方米× 250/㎡=13000 元 2、儲草及飼料加工車間總造價: 50 ㎡× 150 元 /㎡= 7500 元 3、門衛及宿舍總造價: 30 ㎡× 200 元 /㎡ = 6000 元 4、設備機械及水電投資: 6000 元 合計為: 150000 元 每年固定資產總攤銷 =150000 元÷ 10 年= 15000 元 二、種羊投資: 1、 100 只母羊 × 400 元 /只 =40000 元 2、 5 只公羊 × 2000 元 /只 =10000 元 合計 :50000 元 每年種羊總攤銷: 50000 元÷ 5 年 =10000 元
世界羊毛生產的優勢在南半球。大洋洲原毛產量占世界原毛總量的40%左右。澳大利亞主要生產細毛,新西蘭主要生產半細毛,個體產毛量年平均達5.0千克以上。南美洲的產毛水平也較高。澳大利亞、新西蘭、蘇聯和中國是羊毛主要生產國,其產量約占世界羊毛總產量的60%。羊毛主要輸出國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外,還有阿根廷和烏拉圭以及南非等。
澳洲
澳大利亞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孕育出世界最好的羊毛。羊毛之中又屬美利奴羊的羊毛優其優質,美利奴羊,是澳洲特有的一種綿羊。以最先培育該羊的農場命名,羊毛直徑16~17.5微米,其外觀、手感和工藝特性均類似山羊絨。
美利奴羊適應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氣候條件,能耐干燥寒冷,忌潮濕,可終年在天然草場或人工補播草場上放牧,但對灌木叢多的地區不宜。冬、春季節是母羊的妊娠期和哺乳期,需補飼干草、青貯料和精料。合群性強,年產羔一次,產羔率120%~170%。但澳大利亞育成的布魯拉系(Booroola)美利奴羊,產羔率可達200%以上。利用年限一般為6~8年,壽命長。
美利奴羊按用途可分為毛用、毛肉兼用和肉毛兼用 3種類型。其中肉毛兼用型對營養需要和生態條件的要求較高,毛肉兼用型次之,毛用型的要求最低。毛用型按毛纖維的細度又可分 4種類型:①超細型美利奴。羊毛直徑15~18微米(折80支),毛長5~9厘米。特點是毛細和有極柔軟的手感,大部分用于織造輕薄優良精紡毛織品。②細型美利奴。羊毛直徑18~20微米(折70~80支),毛長5~10厘米。主要作衣料用毛,包括用于制造精紡和粗紡織品。③中型美利奴。羊毛直徑20~22微米(折60~64支),產量最多,最適于織造男裝用的優質精紡毛織品,特點是耐用美觀。④強壯型美利奴。羊毛直徑22~25微米(折58~60支),毛長6~12厘米,纖維較粗且長,用于織造耐穿的精紡衣料,亦適于織成輕細的針織毛線。
澳大利亞所產美麗諾羊毛雖多,但一般禁止出口,所以在國內市場是罕見的,市面上大多的美利奴羊毛被都是仿造,或者是從南非或阿根廷進口的次羊毛。
美利奴羊具有羊毛長而明顯彎曲,光澤好,細度均勻的特點。美利奴羊毛為乳白色,平均細度、長度、卷曲形態、磷片結構、縮絨性、吸排濕功能等方面,都優于一般羊毛。購買美利奴羊毛被要認清“美利奴羊毛”標志(MERINO)
羊毛被在制作時需進行一系列處理,必須對羊毛進行清洗、去脂、殺菌、消毒、防腐等處理,這一過程統稱炭化。炭化處理的羊毛,可抑制細菌滋生和蟲咬蟲蛀,具有防腐、防蟲、防蛀和安全作用。優質的羊毛被 ,經過水洗、脫脂、炭化、梳理加工成被子的內膽,然后加上高支紗、高密度全棉布料制成。國內一些羊毛被使用包裝全棉防雨布料的概念是在全棉布料的外面掛一層漿,從而達到防雨的效果。但是這種面料的棉布織數低于30*30的國際標準,因而需要掛漿。這種布料的特點是聲響較大,而且洗滌后會縮水和起皺。而且漿是一種化學產品,在環保意識很強的澳洲幾年前已不使用。
【來源】 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llle G. Don 的干燥花。
四、五月花初開時采收,陰干或曬干。
【性狀】
【鑒別】本品粉末黃棕色。花粉粒四面體形,直徑58~97μm,具三個萌發孔。花萼非腺毛由多細胞組成,交叉排成數列,直徑29~68μm。花冠非腺毛,單細胞,直徑10~20μm,長可達 400μm以上,壁薄,有的可見壁疣。花粉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類圓形,直徑13~31μm,排列整齊而緊密,壁稍增厚,有的紋孔明顯,細胞內含有黃棕色物質。花冠表皮細胞長方形、類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6~78μm,壁薄,呈波狀彎曲。
【性味與歸經】辛,溫;有大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散瘀定痛。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
【用法與用量】 0.6 ~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注意】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及孕婦禁用。
【貯藏】 置干燥處,防潮。2100433B
羊絨面料,即使用羊絨原料紡織而成的服裝面料。 羊絨(Cashmere)是生長在山羊外表皮層,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層薄薄的細絨,入冬寒冷時長出,抵御風寒,開春轉暖后脫落,自然適應氣候,屬于稀有的特種動物纖維。羊絨之所以十分珍貴,不僅由于產量稀少(僅占世界動物纖維總產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優良的品質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論價,被人們認為是“纖維寶石”、“纖維皇后”, 是目前人類能夠利用的所有紡織原料都無法比擬的,因而又被稱為“軟黃金”。 因此,羊絨面料也為面料中最高檔的,質感均為一流,價格昂貴。
在服裝大世界里,服裝的羊絨面料形形色色,一日千里。可是從總體上來講,優質、高級的布料,大都具有穿著舒服、吸汗透氣、懸垂挺括、視覺尊貴、觸覺柔美等幾個方面的特色。
制造在正式的交際場合所穿著的服裝,宜選純棉、純毛、純絲、純麻制品。以這四種純天然質地羊絨面料制造的服裝,大都層次較高。有時,穿著純皮革制造的服裝,也是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