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鋼和軟鋼根據它們是否存在屈服點劃分的,由于硬鋼無明顯屈服點,塑性較軟鋼差,所以其控制應力系數較軟鋼低。
軟鋼、硬鋼的區別就是以C含量而定:
C含量0.15%以下---極軟鋼
含量0.81~1.30%---極硬鋼
事實上鋼除了含碳(C)之外,還混有硅(Si)、錳(Mn)、磷(P)、硫(S),這些元素與碳(C)合稱為鋼的五元素,鋼的化學成分檢查時,首先都以五元素作分析。五元素對鋼的物理性能的作用效果如下:
碳(C):鋼中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能增加鋼的硬度、強度;
硅(Si)能增加強度、硬度;
錳(Mn)能增加鋼的韌性,高韌性鋼含Mn 1.2%~1.5%;
磷(P)是鋼中有害元素,使鋼具冷脆性,含量越少越好;
硫(S)同P都是有害元素,使鋼具有熱脆性。
硬鋼(熱處理鋼筋及高強鋼絲)強度高,但塑性差,脆性大。從加載到突然拉斷,基本上不存在屈服階段(流幅)。屬脆性破壞。
鋼絲、鋼絞線屬于硬鋼。硬鋼和軟鋼根據它們是否存在屈服點劃分的,由于硬鋼無明顯屈服點,塑性較軟鋼差,所以其控制應力系數較軟鋼低。2100433B
一 物理性質: 1. 純硝酸是無色油狀液體, 開蓋時有煙霧, 揮發性酸[沸點低→易揮發→酸霧] 2.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與水任意比互溶. ...
硬度:3-4.5比重:3.9-4.2g/cm3解理:平行四面體o(111)或立方體a(100)斷口:斷口不平坦顏色:由于含鐵量的不同直接影響閃鋅礦的顏色;鐵增多時,由淺變深,從淡黃、棕褐直到黑色(鐵閃...
外觀與性狀:白色粉末或立方晶體。熔點(℃):848相對密度(水=1):2.6350沸點(℃):1681(于1100-1200℃揮發)水中溶解度:2.7g/L飽和蒸汽壓(kPa): 0.133/1047...
格式:pdf
大小:570KB
頁數: 2頁
評分: 4.3
再生資源網 http://www.bianbao.net/ 本文摘自再生資源回收 -變寶網( www.bianbao.net ) 鋼渣的物理性質及組成 鋼渣是一種由多種礦物和玻璃態物質組成的集合體, 由于化學成分及冷卻條件不同造成 鋼渣外觀形態、 顏色差異很大。 堿度較低的鋼渣呈灰色, 堿度較高的鋼渣呈褐灰色、 灰白色。 渣塊松散不粘結,質地堅硬密孔隙較少。渣坨和渣殼結晶細密、界限分明、斷口整齊。自然 冷卻的鋼渣堆放一段時間后發生膨脹風化, 變成土塊狀和粉狀。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鋼渣的物 理性質及組成。 鋼渣的含水率與燜渣方式和冷卻條件決定了鋼渣性能的多樣性及其利用的多種途徑, 鋼 渣通常含水率為 3-8 %。平爐鋼渣比重略小,孔隙稍多,穩定性要好一些。鋼渣利用處理 后的鋼渣一般呈灰黑色, 硬密實,含堿量高時呈淺白色。 由于鋼渣含鐵較高,因此比高爐渣 密度高,一般為 3. 1.3. 69
格式:pdf
大小:570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焦炭的物理性質 焦炭物理性質包括焦炭篩分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對密度、 焦炭視相對密度、焦炭氣 孔率、焦炭比熱容、焦炭熱導率、焦炭熱應力、焦炭著火溫度、焦炭熱膨脹系數、焦炭收縮 率、焦炭電阻率和焦炭透氣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質與其常溫機械強度和熱強度及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質如下: 1. 真密度為 1.8-1.95g/cm3 ; 2. 視密度為 0.88-1.08g/ cm3 ; 3. 氣孔率為 35-55%; 4. 散密度為 400-500kg/ m3 ; 5. 平均比熱容為 0.808kj/ (kg?k)(100℃), 1.465kj/ ( kg?k)(1000℃); 6. 熱導率為 2.64kj/ (m?h?k)(常溫), 6.91kg/ (m?h?k)(900℃); 7. 著火溫度(空氣中)為 450- 650℃; 8. 干燥無灰基低熱值為 30-32
1868年發展了Mushet自硬鋼。屬Mn-W系工具鋼,使切削低碳鋼的速度達到8m/min。典型成分為:C2.0%,W7%,Mn2.5%。隨著19世紀工業革命的進展,工業用鋼大量生產迫切要求機床和工具必須跟上。因此如何提高Mushet鋼的性能使其所制工具切削速度能大幅度提高,已成為當時客觀迫切的要求。Mushet鋼的錳含量高因而降低Ac1臨界點,使其很難軟化退火,而且熱脆性大,可鍛性很差,淬火時易過熱。因此19世紀末,在美國出現了低錳含鉻的Cr-W系自硬鋼
1870~1898英國Mushet自硬鋼(C2%,W7%,Mn2.5%),切削中碳鋼速度達到8m/min
1898~1900美國F.W.Taylor和英國M.White發明接近鋼熔點的高溫淬火和高溫回火,并以Cr-W鋼(C1.85%,W8%,Cr3.8%)取代Mushet的Mn-W自硬鋼,從而創立了高速鋼。切削中碳鋼的切削速度達20m/min。1900年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表演高速切削成功
1903出現現代高速鋼的原始成分(%):C0.7、W14、Cr4
1904美國JohnMathew向高速鋼中加入0.3%V
1906試用電爐冶煉高速鋼
1910確立T1(W18Cr4V)鋼成分(C0.75%、W18%、Cr4.0%、V1.0%),切削中碳鋼速度達30m/min
1912德國Becker向鋼中加入3%~5%Co,提高了鋼的熱硬度
19183t電弧爐試煉高速鋼成功,替代了坩堝爐,得以生產較大尺寸的鋼錠和鋼材
1923加入鈷量達12%~15%,切削速度達40m/min以上
1932美國J.V.Emmons發明以Mo代替W的高鉬鋼M1
1937美國W.Breelor發明W-Mo系鋼M2
1939美國J.P.Gill發明高碳高釩鋼,稱SuperHSS,含釩3%~5%,淬回火硬度達HRC67~68,耐磨性好,但可磨削性差
1953出現加硫(0.05%~0.2%)易切削高速鋼
1958~1963平衡碳原理提出與應用,美國發明M40系列鋼,硬度達到HRC70的超硬(Extra-hard)鋼,最早為M41和M42
1965美國CrucibleSteels公司發明粉末冶金法生產高速鋼
1970瑞典Stora-ASEA粉末冶金高速鋼投產;電渣重熔高速鋼開始用于大截面材生產;高速鋼用于高載荷冷作模具日益增多
1980氮化鈦涂層的物理氣相沉積法(PVD)成功用于部分高速鋼刀具,使用壽命成倍提高,對高速鋼的應用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90~粉末高速鋼新鋼種熱處理硬度達HRC70-72;綜合性能優良的低合金高速鋼重新受到重視和發展,替代部分通用高速鋼,以節約合金資源
預熱溫度:600—850℃
淬火溫度:980—1050℃
溫度(℃) |
保持時間(min) |
回火前硬度(HRC) |
980 |
40 |
52±2 |
1025 |
30 |
56±2 |
1050 |
20 |
57±2 |
均熱時間,以鋼材中心達到淬硬溫度開始計算,淬硬時必須保護,以避免脫碳及氧化 |
硬車削技術經過十年的發展及推廣應用,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下面舉例說明硬車削技術在軋輥加工等行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情況。
軋棍加工行業
國內十兒家大型軋輥企業已使用硬車削技術對冷硬鑄鐵、淬硬鋼等各類軋輥進行荒車、粗車和精車等切削加工,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平均提高加工效率2~6倍,節約加工工時和電力50%~80%。如在武漢鋼鐵公司軋輥廠,對硬度為60~80HS的冷硬鑄鐵軋輥粗車、半精車時.切削速度提高了3倍,每車一根軋輥,節約電力、工時費400多元,節約刀具費近100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如我校機電實驗中心.用FD22金屬陶瓷刀具車削HRC58~63的 86CrMoV7淬硬鋼軋輥時(v=60m/min,f=0.2mm/r,ap=0.8mm)單刃連續切削軋輥路徑達15000m(VCmax=0.2mm) ,滿足了以精車代磨削的要求。
工業泵加工行業
國內碴漿泵生產廠的70%~80%已采用硬車削技術。碴漿泵廣泛應用于礦山、電力等行業,是國內外急需的產品,其護套、護板是63~67HRC的 Cr15Mo3高硬鑄鐵件。過去由于各種刀具難以車削它.所以只得采用退火軟化后粗加工,然后再悴火加工的工藝。采用硬車削技術以后,順利解決了一次硬化加工問題,免除了退火再淬火兩道工序,節約了大量工時和電力。
汽車加工行業
在汽車、拖拉機等大批量生產行業中的曲軸、凸輪軸及傳動軸、刀量具行業及設備維修中經常會碰到淬硬件的加工難題。如我國某機車車輛廠,在設備維修中需要對軸承內圈進行加工,軸承內圈(材料Gcr15)的硬度為60HRC,內圈直徑為285mm,采用磨削工藝,磨削余量不均勻,需2h才能磨好;而采用硬車削加工,僅用45min就加工好一個內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