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圓錐料斗 | 用????途 | 輸送系統中的輔助設備 |
---|
當筒身混凝土施工到設計料斗上口環梁底的時候,開始安裝料斗模板,料斗模板的施工順序:
(1)搭設支撐平臺架至料斗下口20cm處;
(2)固定下口底圓臺模板;
(3)以下口圓臺外模內表面為依據拉放射線到上口外壁處(以直徑大小確定射線的多少);
(4)以射線為依據設置放射形控制框架桿(50mm×100mm)方木,此方木是料斗外模緊固鋼桁架的外環線);
(5)安設好放射線方木后,對其進行外支撐加固;
(6)安設緊固外模板環形桁架;
(7)安裝料斗外壁模板;
(8)綁扎料斗鋼筋;
(9)粗安裝料斗內模板;
(10)安裝內環鋼桁架;
(11)內模方木支撐;
(12)吊圓錐中心、輪圓、修整、檢查模板的安裝質量;
(13)搭設操作架。這里應注意的是: a)料斗下口模板應先不封死,以便安裝完模板后清理雜物; b)內模板應選小型鋼模,如P0710型; c)內模應留置振搗口若干,否則易出現洞孔及漏振現象。
(1)保護利用好圓心控制點,每安裝好一步模板,則要輪圓一次,吊中心一次。
(2)模板中所夾方木,應每層在同一位置,以保證鋼桁架位置準確。鋼桁架制作時,端頭連接片應焊接垂直,不得歪斜。連接片上的鉆孔位置亦應準確。
(3)搭設操作架、‘ 之’形人行走道、支撐架所用鋼管、扣件均應符合《 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GBJ214- 99的相應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每根立柱下均應設墊板(5mm厚鋼板或5cm以上硬質厚木板均可) ,基土應夯實。
( 4)模板支撐應牢固,應能承受上部恒荷載、施工活荷載的全部重量。
料斗作為輸送系統中的輔助設備,起著銜接與協調起重機和帶式輸送機系統的作用。
設計的基本參數選取如下:
(1)傾角。該料斗系統主要用于接卸燃煤,最小傾角選取為α=45。。
(2)斗容。該料斗系統所處工作環境主要是由橋式抓斗起重機來料,其額定超重能力為7.5 t,下方接料帶式輸送機的設計輸送能力為200t/h,取斗容不平衡系數ρ=2,燃煤密度r=0.9t/m3,由設計推薦公式計算,斗容應不小于16.7m3。
(3)幾何尺寸。該料斗主體為截頭方錐體,其正方形上口邊長為4700mm,長方形出料日尺寸為500mm×520mm。高度為2450mm。
此外,料斗系統設計還應注意如下內容:考慮抓斗運動慣性以及物料落下時風力的影響等因素,在如圖1所示料斗主體2的上部增加一個小傾角的護板1。這樣,料斗下部主體大傾角可保證物料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而上部小傾角可保證有足夠的開度,以及物料盡可能地全部落入料斗內;料斗下方的卸料器開啟方向設計成有利于引導物料下落,順利的過渡到沿帶式輸送機運行方向,以便減少帶式輸送機的運行阻力,還應注意在料斗護板與主體之間相結合的位置處設有一個具有足夠強度的隔柵網4,以防止物料中可能夾帶的大件雜質,如木棍等落入帶式輸送機將輸送帶撕裂,以保證后方設備安全運行;在卸料口的上方加裝減壓帽5,使鄰近卸料口的物料所受壓力減小.從而降低帶式輸送機承受的來料沖擊載荷。
圓錐漏斗的混凝土量如何手算? 圓錐漏斗的表面積乘以混凝土厚度
圓錐體體積=底×高÷3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
圓錐倉庫鋼筋 建議用單構件輸入,(也就是手工計算一樣)我算過水泥庫里的圓錐減壓倉就是用的單構件輸入,沒有好辦法。 用畫圖算圓錐倉庫量還可以。
格式:pdf
大小:91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在施工中合理地使用小型組合鋼模板和自制工具式鋼桁架緊固模板,克服了滑模法施工的一次性投入大、組裝模板、拆卸模板耗時長,危險系數高的缺陷,為小型組合鋼模施工高度在20m左右的混凝土筒倉積累了經驗。
加料斗是儲存塑料原料的部件,也有的在加料斗上加上發熱和吹風裝置做成干燥料斗。
加料斗的形狀一般是下部圓錐形與上部圓筒形。圓錐形的錐面斜度對于不同粒度、不同顆粒形狀、顆粒之間摩擦系數和粘結系數不同的塑料部有不同的最佳值,否則不是浪費了加料斗的儲料量就是出現加料不暢或根本不下料的“架橋"或“漏斗成管”現象。
引起“架橋”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塑料顆粒之間在圓錐小口處形成能支撐在其上方的物料的開然橋,對于顆粒較大以及形狀不規則的再生料比較容易發生。“漏斗成管"是因為往下流的顆粒不足以拉動其相鄰的顆粒一起流動,這往往在塑料粒度較小時發生。一般的解決方法是在加料斗上裝振動裝置或減小圓錐斜度。如果機筒上熱量傳遞到加料斗使加料斗溫度過高,塑料粒表面軟化或粘結成塊,更容易形成“架橋"或阻塞。2100433B
利用振動的定向機構自動定向送料的料斗。振動料斗常用于機床上下料裝置,在儀器儀表和電子元件等行業中較多應用。振動料斗工作比較平穩,適用于已經過部分精加工的各類小型工件。振動料斗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當用于尺寸,重量相近的不同工件時只需要更換定向機構(見機床上下料裝置)。
振動料斗由料斗、定向機構、支承彈簧、電磁鐵和底座等組成(圖1)。料斗多數為圓盤式(也有直槽式),圓盤內側有螺旋上升的斜料槽。定向機構設置在料槽近出口處,工件經過出口時沿斜料槽進行定向運動。支承彈簧通常為3或4根板彈簧,傾斜安裝。電磁鐵作為振動源,接交流電源或通以半波整流的脈動電流。銜鐵裝在料斗底部,氣隙可以調節。通電后,電磁鐵以一定頻率吸放銜鐵,于是帶動料斗在傾斜安裝的支承彈簧支撐下往復扭轉和上下振動。有的振動料斗不用電磁鐵激振,而用凸輪、曲柄連桿機構或偏心塊等機構產生振動作用。
進料斗是一種注塑成形機的進料斗下溫度調節部的溫度調節裝置,具有用設置在進料斗下溫度調節部上的冷卻用洞穴和冷媒管連接起來的溫度調節裝置主體,溫度調節裝置主體具有冷卻媒體罐、泵、散熱器、面對該散熱器用電動機驅動的送冷風的風扇。泵的驅動使冷卻媒體在進料斗下溫度調節部與溫度調節裝置主體之間循環,在進料斗下溫度調節部中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在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高于設定溫度的情況下,控制注塑成形機的控制裝置用風扇使循環的冷卻媒體冷卻,反饋控制進料斗下溫度調節部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