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脂酸鈉的制備將4.25份氫氧化鈉溶于50份水中,升溫至85℃備用。將25份硬脂酸投入反應釜,加熱水500份,攪拌下溶解,調節溫度為85~90℃。將已制備好的氫氧化鈉溶液,在攪拌下徐徐加入到硬脂酸水溶液中,保持溫度75~80℃,攪拌下反應至終點。產物硬脂酸鈉液保溫備用。
2.硬脂酸鎂的制備將硫酸鎂15份溶解于150份水中,升溫至55℃,并緩緩加入到已制備的硬脂酸鈉溶液中,在攪拌下進行復分解反應,反應生成的硬脂酸鎂以固體析出。反應完成后,靜置分出清液,然后經水洗、離心脫水、于80~85℃下干燥,即得成品。
3.將46.6g硬脂酸用164mL的1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得到50g硬脂酸鈉在2L水中。將制得的硬脂酸鈉溶液加熱到80℃,滴加由20g氯化鎂溶于100mL水中制得的溶液,不斷攪拌后,很快析出白色沉淀。冷卻后濾出,用水洗至無氯離子存在,最后用乙醇洗。將10g產品置于放有濃硫酸的真空干燥器中4周,得到產品A[Mg(C18H35O2)2·2H2O]。將剩余的產品溶解在苯中并回流加熱20min,將上層的黃色液體層趁熱倒出,并蒸發至干,得到的固體物可用苯重結晶,即得到產品B[Mg(C18H35O2)2]。產品A在烘箱中于105℃下烘2h后也轉變為無水物產品B。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4
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30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80.3
7.重原子數量:41
8.表面電荷:0
9.復雜度:196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3
外觀與性狀:白色粉末
密度:1.028g/cm
熔點:88.5oC
沸點:359.4oC at 760 mmHg
閃點:162.4oC
折射率:1.45 (25oC)
水溶解性:能溶于熱醇,不溶于水
儲存條件:室溫儲存,密封陰涼干燥通風處保存
一個屬于酸,一個屬于鹽。硬脂酸屬于酸,硬脂酸鈣屬于鹽。 什么是鹽呢? 鹽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硝酸鈣,亞鐵和乙酸銨等,如鈣,氯化銅,醋...
硬脂酸鈣外觀:白色粉末,其他表觀性能:手感滑膩,溶于熱水、、乙醇和其他有機溶劑。無毒,加熱至400攝氏度時緩緩分解為硬脂酸和相應的鈣鹽。 產品用途用作防水劑、潤滑劑和塑料助劑。廣泛用于食品、醫藥、化妝...
■硬脂酸鋅性質: 1、白色粉末 2、鋅含量:13.0%-14.5% 3、游離酸≤1% 4、總灰分≤14.3% 5、熔點≥120℃ ...
中文名稱:硬脂酸鎂
英文名稱:Magnesium stearate
CAS號:557-04-0
分子式:C36H70MgO4
化學結構:
分子量:591.24000
精確質量 : 591.24600
PSA:52.60000
LogP:12.50830
格式:pdf
大小:166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硫酸氫鈉和濃硫酸能夠作為酯化反應的催化劑,本文研究了以硬脂酸和無水乙醇為原料,硫酸氫鈉和濃硫酸為復合催化劑合成硬脂酸乙酯。最佳反應條件為:醇酸摩爾比n(硬脂酸)∶n(無水乙醇)為1∶8,催化劑用量為1.4 g,復合催化劑中硫酸氫鈉與濃硫酸之比為1.8:1,反應時間120 min,酯化率最高可達82%。
格式:pdf
大小:166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PVC塑料行業生產中,配方的稱量已開始使用自動稱量系統,在PVC管材及管件中硬脂酸鈣是不可缺少的一種原材料,由于硬脂酸鈣的密度大、流動性強等特性,配方稱量時很難控制其下料量,如何簡易、穩定、準確的進行硬脂酸鈣的下料方法成為行業尋求的一種方法,本文就如何對PVC硬脂酸鈣輸送裝置進行改造做探討。
(1)95%粉狀刺梧桐膠85%、硼砂或氧化鎂(10%)3%、石英粉(270目)適量、硬脂酸鎂適量、薄荷油適量,混合均勻后可室溫固化,用作牙科膠黏劑。
(2)刺梧桐膠(200~300目)45、甘油55、吐溫~60 0.1,攪拌混合均勻可用作結腸造口手術環的密封膠黏劑。
硬脂酸鹽系列產品可分為硬脂酸鋅,硬脂酸鈣,硬脂酸鋇,硬脂酸鉛,硬脂酸鎂等金屬鹽。 今天倍特化工就來講講其中的硬脂酸鋇:
一,物化性質:
白色或微帶黃色無定型粉末,不溶于水,遇熱強酸,可分解為硬脂酸和相應的鹽。熔點>225℃,對中樞神經有刺激作用,于熱乙醇、苯、甲苯和其他非極性溶劑,不溶于水和乙醇。有機溶劑中加熱溶解后冷卻時成膠狀物,在空氣中有吸水性。
二,生產方法:
1、將硬脂酸和碳酸鋇或氫氧化鋇作用,或硬脂酸鈉溶液與稀氯化鋇溶液反應而制得。
2、由硬脂酸與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再與氯化鋇溶液進行反應而制得。
3、硬脂酸鈉的制備將硬脂酸加入反應釜,攪拌下用20倍(質量)的熱水溶解,在80℃左右加入密度為1074kg/m3的燒堿液,生成稀的硬脂酸鈉溶液。
4、硬脂酸鋇的制備在上述制備的硬脂酸鈉溶液中加入密度為1074kg/m3的氯化鋇溶液,于70℃左右進行復分解反應,產物硬脂酸鋇以沉淀析出。經過濾、水洗,再于100~110℃進行干燥,即得成品。
5、將48g氫氧化鋇[Ba(OH)2·8H2O]懸浮在300mL水中,溫度為23℃。再將95.3g硬脂酸于25℃溶解在400mL水中,并加入4g濃度為28%~29%的氨水,制成乳液。將硬脂酸乳液于1.5h內在充分攪拌下逐漸加到氫氧化鋇懸浮液中,得到白色不溶產物后,濾出,干燥,即得到硬脂酸鋇產品
三,用途:
在塑料、機械、橡膠、油漆油墨等行業作為潤滑劑、滑動劑、熱穩定劑、脫模劑、促進劑等。
用作機械的耐高溫潤滑劑,橡膠制品耐高溫粉末劑,聚氯乙烯等塑料耐光,耐熱穩定劑。
用作PVC耐光耐熱穩定劑,是堿土金屬硬脂酸鹽中長期穩定性最佳者,與鋅、鎘皂并用時有協同效應。
主要用于透明薄膜,薄片及人造革、硬質管件等。本品壓析性差,用量過大時會產生離析結垢現象。
在橡膠工業中用作高溫助劑,能增加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的柔軟度。
也用作機械耐高溫潤滑劑及耐高溫脫模劑等。
干粉滅火系統其滅火劑的類型雖然不同,但其系統滅火機理無非是化學抑制、隔離、冷卻與窒息。本節重點介紹干粉滅火系統滅火劑的類型及其滅火機理。
一、干粉滅火劑。
干粉滅火劑是由滅火基料(如小蘇打、碳酸銨、磷酸的銨鹽等)和適量潤滑劑(硬脂酸鎂、云母粉、滑石粉等)、少量防潮劑(硅膠)混合后共同研磨制成的細小顆粒,是用于滅火的干燥且易于飄散的固體粉末滅火劑。
二、干粉滅火劑的類型。
(一)普通干粉滅火劑 。
這類滅火劑可撲救B類、C類、E類火災,因而又稱為BC干粉滅火劑。屬于這類的干粉滅火劑有:
1)以碳酸氫鈉為基料的鈉鹽干粉滅火劑(小蘇打干粉);
2)以碳酸氫鉀為基料的紫鉀干粉滅火劑;
3)以氯化鉀為基料的超級鉀鹽干粉滅火劑;
4)以硫酸鉀為基料的鉀鹽干粉滅火劑;
5)以碳酸氫鈉和鉀鹽為基料的混合型干粉滅火劑;
6)以尿素和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的反應物為基料的氨基干粉滅火劑(毛耐克斯Monnex干粉)。
(二)多用途干粉滅火劑。
這類滅火劑可撲救A類、B類、C類、E類火災,因而又稱為ABC干粉滅火劑。屬于這類的干粉滅火劑有:
1)以磷酸鹽為基料的干粉滅火劑;
2)以磷酸銨和硫酸銨混合物為基料的干粉滅火劑;
3)以聚磷酸銨為基料的干粉滅火劑。
(三)專用干粉滅火劑。
這類滅火劑可撲救D類火災,又稱為D類專用干粉滅火劑。屬于這類的干粉滅火劑有:
(1)石墨類:在石墨內添加流動促進劑;
(2)氯化鈉類:氯化鈉廣泛用于制作D類干粉滅火劑,選擇不同的添加劑適用于不同的滅火對象;
(3)碳酸氫鈉類碳酸氫鈉是制作BC干粉滅火劑的主要原料,添加某些結殼物料也宜制作D類干粉滅火劑。
三、注意事項。
1、BC類與ABC類干粉不能兼容。
2、BC類干粉與蛋白泡沫或者化學泡沫不兼容。因為干粉對蛋白泡沫和一般合成泡沫有較大的破壞作用。
3、對于一些擴散性很強的氣體如:氫氣、乙炔氣體、干粉噴射后難以稀釋整個空間的氣體,對于精密儀器、儀表會留下殘渣,用干粉滅火不適用。
4、干粉滅火系統是重要的滅火設施,不是考慮了這種滅火手段后,就不必考慮其它輔助設施。
例如易燃可燃液體貯罐發生火災,采用干粉滅火系統撲救火災的同時,消防冷卻用水也是不可少的。
其次,在防護區的設置上,應正確劃分防護區的范圍,確定防護區的位置。根據防護區的大小、形狀、開口和通風等情況,以及防護區內可燃物品的性質、數量、分布情況,可能發生的火災類型和火源、起火部位等情況,合理選擇系統操作控制方式、選擇和布置系統部件等。
四、干粉的滅火機理。
干粉在動力氣體(氮氣、二氧化碳或燃氣、壓縮空氣)的推動下射向火焰進行滅火。
干粉在滅火過程中,粉霧與火焰接觸、混合,發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學作用,既具有化學滅火劑的作用, 同時又具有物理抑制劑的特點, 其滅火機理介紹如下:
(一)化學抑制作用。
燃燒過程是一種連鎖反應過程,OH*(讀作:氫氧根離子)和H*(讀作:氫離子)上的*是維持燃燒連鎖反應的關鍵自由基,它們具有很高的能量,非常活潑,而壽命卻很短,一經生成,立即引發下一步反應,生成更多的自由基,使燃燒過程得以延續且不斷擴大。
干粉滅火劑的滅火組分是燃燒的非活性物質。
當把干粉滅火劑加入到燃燒區與火焰混合后,干粉粉末M與火焰中的自由基接觸時,撲獲OH*和H*,自由基被瞬時吸附在粉末表面。
當大量的粉末以霧狀形式噴向火焰時,火焰中的自由基被大量吸附和轉化,使自由基數量急劇減少,致使燃燒反應鏈中斷,最終使火焰熄滅。
(二)隔離作用。
干粉滅火系統噴出的固體粉末覆蓋在燃燒物表面,構成阻礙燃燒的隔離層。特別當粉末覆蓋達到一定厚度時,還可以起到防止復燃的作用。
(三)冷卻與窒息作用。
干粉滅火劑在動力氣體推動下噴向燃燒區進行滅火時,干粉滅火劑的基料在火焰高溫作用下,將會發生一系列分解反應,鈉鹽和鉀鹽干粉在燃燒區吸收大量的熱量,并放出大量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氣體,起到冷卻和稀釋可燃氣體的作用。
磷酸鹽等化合物還具有導致碳化的作用,它附著于著火固體表面可碳化,碳化物是熱的不良導體,可使燃燒過程變得緩慢,使火焰的溫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