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浙麥冬 | 分類 | 麥冬 |
---|---|---|---|
科 | 百合科 | 屬性 | 沿階草屬植物 |
別名麥門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植物麥冬(Ophitopogin japonicum (L.f)Ker.-Gawl.)以塊根入藥麥冬(14張)。性味功能: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主治熱...
黃河以南較適宜麥冬的種植。主產于四川、浙江、河南。除東北外。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在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都可見野生。中國醫學認為,麥冬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胃三經。具...
麥冬Ophiopogonjaponlcus(L.{.)Ker—Gawl.為百合科植物。別名:麥門冬、沿階草。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功能。主治熱病傷津、肺熱燥咳、肺結核咯血等癥。主產于浙江、四...
格式:pdf
大?。?span id="yta4iwb" class="single-tag-height">262KB
頁數: 4頁
評分: 4.7
目的采用近紅外光譜法對浙麥冬中麥冬總皂苷含量進行快速測定。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樣品中麥冬總皂苷的含量,運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其含量與近紅外光譜(NIR)之間的多元校正模型,對未知樣品進行含量預測。結果建立的麥冬總皂苷校正模型相關系數(R)、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別為0.99031,0.0235。經外部驗證,校正模型的預測均方差(RMSEP)為0.0361,預測值與真實值的相關系數達0.9957。結論此方法具有快速簡便,準確無損的特點,可以應用于浙麥冬中麥冬總皂苷含量的快速檢測。
格式:pdf
大小:262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浙麥冬中總黃酮和總多糖含量變化規律,為確定適宜采收期提供理論依據。方法用濃硫酸-蒽酮顯色法對不同采收期浙麥冬中總多糖含量進行測定,以蘆丁為對照進行總黃酮含量測定。結果與結論總黃酮在3月下旬至6月底前含量相對穩定,在6月底以后含量逐漸升高;總多糖含量從3月下旬始逐漸增加,至4月下旬有一個相對高點,其后含量稍有下降,至5月中旬以后又逐漸上升,至6月中旬含量達最高。因此從總多糖和總黃酮含量來考慮,也與傳統的浙麥冬采收期在5月上中旬到6月上中旬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