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著火溫度 | 外文名 | Ignition temperature |
---|---|---|---|
學????科 | 冶金工程 | 領????域 | 冶煉 |
釋????義 | 代表煤點燃的難易程度 | 著火本質 | 氧化反應 |
煤塵層最低著火溫度測試裝置采用東北大學工業爆炸及防護研究所生產的MITL-HT型粉塵層著火溫度測試系統:主要包括不銹鋼恒溫熱板,精密溫控數顯儀,粉塵盛裝環、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計算機自備)等;儀器安裝在通風櫥內,吸收試驗過程中的揮發、分解產物和煙。煤塵層最低著火溫度的測試采用IEC-31H分委員會提出的粉塵層最低著火溫度測試標準規定的裝置及方法。
在該系統中,加熱裝置為最大功率3800W的電加熱爐,上面放置一銅質均熱盤,圓盤上放置一個一定厚度的不銹鋼圓環,圓環內盛放試樣,有1只熱電偶用于控制及顯示圓盤與粉塵層接觸表面溫度,另有1只熱電偶用于測試粉塵層內部溫度,由LM16型溫度記錄儀記錄,PDP溫度控制器控制均熱盤溫度 。
1.煤塵云的著火溫度隨著煤塵粒徑的減小而降低,粒徑小于180目的煤塵著火溫度比40-100目煤塵的著火溫度低90℃。
2.煤塵層著火溫度隨煤塵粒徑的減小、煤塵層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粒徑在100-120目范圍內的煤塵層著火溫度比粒徑小于180目的煤塵層著火溫度低50-70℃;15mm厚的煤塵層著火溫度要比5mm厚的煤塵層著火溫度低20-40℃。
3.同一種類的煤塵,其層狀著火溫度比云狀著火溫度要低。本次實驗所選煤塵同一粒徑范圍內,煤塵層著火溫度比煤塵云著火溫度要低170~ 200℃。
4.對于特定的粉塵云,著火源在一定的溫度或能量范圍內,著火是不穩定的,著火率是變化的,粉塵云的最低點火溫度是在一定的實驗次數條件下測得的,實驗次數越多,測得的結果越準確。在引用這些參數值指導生產時,還應考慮一定的安全系數 。2100433B
1.熱力著火不僅與燃料的物理化學性質有關,而且與系統的熱力條件有關。
2.放熱強烈時,放熱曲線將向上移動,從而使著火點(著火溫度)下降。
3.系統溫度高于Toi時,系統將在燃氣達到Toi時開始著火,并向穩定燃燒方向發展。
4.著火點與系統所處熱力狀況有關,即使同一種燃氣,著火溫度也不是常數。
5.升高壓力將使反應物濃度增加,放熱強烈,因而使反應速度增加。
6.燃氣可燃成分濃度增加,著火點降低。
系統溫度為T0時,有2個交點,其中2點為不穩定點。溫度升高或降低都會使系統向遠離2點的方向發展,如放熱﹥散熱,T將不斷升高;放熱﹤散熱,溫度將不斷降低。而1點卻是個穩定點,當系統溫度逐漸升高時,M線將向右移動(如圖1所示)。當它們之間只有一個切點時,也就是系統穩定的極限位置。系統溫度再高時,放熱將永遠大于散熱。 ?發熱曲線與散熱曲線的切點,稱著火點,相應與該點上的溫度稱為著火溫度或自燃溫度 。
電熱毯溫度調節開關著火,可能是溫度調節開關因經常使用出現接觸不好,接觸不好后就會出現打火,嚴重了就會著火,電熱毯溫度調節開關最好在每季使用前檢查一次,并處理好。
淬火溫度是指淬火“加熱到”的溫度但是淬火時的組織轉變,即馬氏體轉變,是在進入冷卻介質后發生的,發生的溫度一般在300左右
高火的功率大約800瓦。微波爐是靠微波在導電介質中流動引起分子震蕩而產生熱量的,如果放進一個絕緣物體,溫度是不會升高的.微波爐的高溫只是微波加熱持續時間長一些而已,我們加熱的物體大多是含水的,所以...
煤塵云最低著火溫度測試裝置采用東北大學工業爆炸及防護研究所生產的MITC一CGG型粉塵云著火溫度測試系統:主要包括Godbert-Greenwald爐,精密溫控數顯儀(提供4-20mA標準信號輸出),粉塵分散系統等;儀器安裝在通風櫥內,吸收試驗過程中的揮發、分解產物和煙。煤塵云最低著火溫度的測試采用IEC一31H分委員會提出的粉塵云最低著火溫度測試標準規定的裝置及方法。
Godbert-Gteenwald爐為下端開口的豎直石英管,上端通過玻璃轉接頭與裝粉塵的儲粉室相連,儲粉室依次與電磁閥、高壓儲氣室和氣源相連,石英管外側繞有加熱用鎳鉻絲,中部裝有熱電偶,與溫度控制器相連,進行爐溫的控制及顯示 。
格式:pdf
大小:188KB
頁數: 10頁
評分: 4.3
C Si Mn Cr Mo Ni P S Cu SNCM220 0.17-0.23 0.15-0.35 0.60-0.90 0.40-0.65 0.15-0.30 0.40-0.70 ≤0.030 ≤0.030 / SUM23 ≤0.09 / 0.75-1.05 / / / 0.04-0.09 0.26-0.35 / SUM24L ≤0.15 / 0.85-1.15 / / / 0.04-0.09 0.26-0.35 / SUM43 0.40-0.48 / 1.35-1.65 / / / 0.04 0.24-0.33 / SCM440 0.38-0.43 0.15-0.35 0.60-0.85 0.90-1.20 0.15-0.30 ≤0.25 ≤0.030 ≤0.030 ≤0.30 S45C 0.42-0.48 0.15-0.35 0.60-0.90 ≤0.20 / ≤0.20 ≤0.0
即可燃物開始燃燒。可燃物必須有一定的起始能量,達到一定的溫度和濃度,才能產生足夠快的反應速度而著火。大多數均相可燃氣體的燃燒是鏈式反應,活性屮間物的濃度 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如果鏈產生速度超過鏈中止速度,則活性中間物濃度將不斷增加,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誘導期)就自動著火或爆炸。著火溫度除與可燃混合物的特性有關外,還與周圍環境的溫度、壓力,反應容器的形狀、尺寸等向外散熱的條件有關。當氧化釋放的熱量超過系統散失的熱量時,燃料就會快速升溫而著火。這種同流動和傳熱有密切聯系的著火稱為熱力著火,它是多數燃料在燃燒設備內所經歷的著火過程。在燃料的活性較強、燃燒系統內壓力較高和散熱較少的情況下,燃料的熱力著火溫度會變得低一些。在一定壓力下,可燃物有著火濃度的低限和高限,在這個范圍以外,不管溫度多高都不能著火。在大氣壓力下,某些可燃氣體在空氣中的著火性質如附表所示。
工程中使用得較為普遍的著火方法是強迫著火,它是用外部能源或熾熱物體如電火花、引燃火炬、高溫煙氣回流等點燃冷的可燃物。在點燃部位首先出現火焰,然后通過湍流混合和傳熱,火焰鋒面逐漸擴展到整個可燃物。 強迫著火是由點火源向周圍可燃氣體加熱,因此點燃溫度要高于可燃物的自燃溫度。
著火臨界壓力,全稱“可燃混合氣的著火臨界壓力”,亦稱“極限著火壓力”。指在一定條件下能使可燃混合氣著火的某一最低壓力。當可燃混合氣的壓力比著火臨界壓力更低時,在任何溫度和過量空氣的條件下都不可能著火。
著火臨界壓力隨可燃混合氣溫度的升高以及對周圍散熱損失的減少而降低,其值可由專門試驗測定。著火臨界壓力的概念,對于某些需在低壓下運行的燃燒設備(如在高空工作的航空發動機燃燒室)有重要意義。 2100433B
分享一個配電著火的案例,配電柜燒的觸目驚心啊,一定要做好對配電柜的巡查工作啊,發現問題必須馬上要解決問題。
本次著火的原因,電容柜引起的可能性比較大,看他的熔斷器電流值比較大了,電容的容量也比較大,安裝的電容間距比較小,如果電容品質不好滲油,內部短路高溫就會自燃。
圖中強電的開關器件,也燒著了?而且燒的這么透。火勢應該很大的說。電氣柜內的防火材料開來是必不可少了。過去很少強調阻燃的器件,今后要特別注意了。火災必須警惕。
電柜內不能放了易燃的物品如紙張等,做好過載短路保護功能的,電纜使用阻燃電纜,加強電柜巡檢。
【本文由大衛說電氣整理發布,2017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