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介電常量是電磁學中在度量物理量時引進的常數(主要是庫侖定律中對電荷量的度量)。根據麥克斯韋方程組,可推知真空介電常數與其它物理常數的關系:
其中,c是光波傳播于真空的光速,
如同前面所述,真空電容率是一個度量系統常數。它出現于電磁量的定義方程,主要是因為一個稱為理想化的程序。只使用純理論的推導,麥克斯韋方程組奇異地預測出,電磁波以光速傳播于自由空間。繼續推論這個預測,就可以給出具體的數值。若想了解為什么會有這數值,需要閱讀一下電磁度量系統的發展史。
在以下的講述中,注意經典物理學并不特別區分“真空”和“自由空間”這兩個術語。當今文獻里,“真空”可能指為很多種不同的實驗狀況和理論實體。在閱讀文獻時,只有上下文可以決定術語的含義。
真空介電常量,又稱為真空電容率,或稱電常數,是一個常見的電磁學物理常數,符號為ε0。在國際單位制里,真空介電常量的數值為:
ε0=8.854187817 × 10-12 F/m(近似值)。
物理學中,真空介電常數是一個重要常數,用ε0表示。
我們假設一正一負兩電荷(電量為e)在相距距離為r的地方“靜止”。其勢能為:
應指出,兩電荷“靜止”不代表其絕對靜止,它們也在真空背景溫度下悄悄運動。這個運動可看成簡諧運動(也可用圓周運動來描述),周期為t。因此,某個電荷要產生電流I,且I=e/t。
由于電荷運動其電場也跟著變化(指空間靜止某點的電場強度變化),又由于位移電流的本質是變化電場,所以這種變化的電場就會在兩電荷之間傳遞,形成電流。此處的位移電流周期也為t,大小也為I=e/t。因為位移電流的表述式可寫為:
這里,E為電場強度,S為截面積,∫S為面積分。
式子右邊的積分可等電量Q,因此此式仍滿足I=dQ/dt的關系。而這里的I=e/t是從定義式I=dQ/dt推出,因此 I=e/t 可表示這里的位移電流在空間分布的大小。
我們再根據相對性原理得出,任何物理規律都有相同的數學表達式。因此,某電流所受的電壓(或電勢)e/(ε04πr)也應滿足歐姆定律U=IR。其中,U為電壓,R為電阻。
根據實驗結果,電阻的表達式為
我們又知道,導體的電阻是由其內部的雜質而引起,而對于真空來說,其中沒有雜質。因此,真空的電阻只有幾何因素,沒有物質結構因素(電阻率)。或者說,真空沒有電阻率這個概念,真空的電阻率可看作1,沒有轉化系數。對于兩點電荷來說,其位移電流的電阻為:
用這個電阻乘以單個電荷的電流I,有
它等于受到的電壓,有
把
將t=1.762×10-11代進去,可得真空介電常數的理論值:
這和實驗值 ε0=8.85 × 10-12 F/m 相比較,基本相符。說明了推導的可行性與合理性。
真空介電常數本質上應是時間的量綱。
值得一提的是,t=1.762 × 10-11s在數值上剛好近似等于真空介電常數ε0的一半,這兩個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這里假定真空中有二個帶有相同電量(電量為e)的點電荷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勢能為
如果單個電荷以周期 t 做圓周運動,則電流強度為 I=e/t。根據實驗結果,電阻的表達式可寫為:
其中,ρ為電阻率,
由于系統處在真空之中,電阻率很大(相對于導體來說),但電子的運動是自由的,兩個點電荷間的電阻為:
一個電荷相對一另一個電荷的電勢
比較勢能表達式,可知 ε0=t/2。
該式表明真空介電常數ε0與真空背景周期成正比。如果假定電阻率 ρ=1,則真空背景周期與真空介電常數在數值上完全相等。可得:
上式說明真空背景溫度與真空介電常數成反比,這個結果也顯示現實真空環境與宇宙背景有直接關系。雖然用 e/t 來表示位移電流的空間分布并不嚴格,但是足以說明真空介電常數的測量值與宇宙背景溫度有很大程度的關聯。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3.2MB
頁數: 16頁
評分: 4.7
第一章 用中央空調的起源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美國地區發生罕見的干旱天氣,為解決干 旱缺水地區的空調冷熱源問題 ,美國率先研制出風冷式冷水機,用空 氣散熱代替冷卻塔。 1995年 York公司推出的陽光系列,第一次大膽地將小型風冷冷水機 命名為中小型家用中央空調而進入了家用空調市場。 小型風冷式冷水 機的能力范圍一般在 10-170KW,屬于商用空調范圍。 1999 年短短的一年時間內 “別墅中央空調 ”、“戶式中央空調 ”、“小型 中央空調 ”等等名稱的空調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地在中國大地冒出來 了,但萬變不離其宗,其風冷冷水機組的基本涵義是無法更改的 目前小型中央空調概念有所延伸,對多聯機、風管機也列入其中。 美國由于人口密度小,住宅條件優越,別墅多,住房層高較高,具有 足夠的建筑空間用于布置風道, 同時,由于美國居民對家用空調舒適 性的要求較高,因此多采用有新風的風管式系統。目前,
電介質經常是絕緣體。其例子包括瓷器(陶器),云母,玻璃,塑料,和各種金屬氧化物。有些液體和氣體可以作為好的電介質材料。干空氣是良好的電介質,并被用在可變電容器以及某些類型的傳輸線。蒸餾水如果保持沒有雜質的話是好的電介質,其相對介電常量約為80。一個電容板中充入介電常數為ε的物質后電容變大ε倍。2100433B
介電系數,是一個在電的位移和電場強度之間存在的比例常量。這一個常量在自由的空間(一個真空)中是8.85×10的-12次方法拉第/米(F/m)。在其它的材料中,介電系數可能差別很大,經常遠大于真空中的數值,其符號是eo。 在工程應用中,介電系數時常在以相對介電系數的形式被表達,而不是絕對值。如果eo表現自由空間(是,8.85×10的-12次方F/m)的介電系數,而且e是在材料中的介電系數,則這個材料的相對介電系數(也叫介電常數)由下式給出: ε1=ε / εo=ε×1.13×10的11次方 很多不同的物質的介電常數超過1。這些物質通常被稱為絕緣體材料,或是絕緣體。普遍使用的絕緣體包括玻璃,紙,云母,各種不同的陶瓷,聚乙烯和特定的金屬氧化物。絕緣體被用于交流電(AC),聲音電波(AF)和無線電電波(射頻)的電容器和輸電線路。
測試介電強度的儀器信息
介電擊穿強度試驗儀 滿足GB1408.1-2006 要求,主要適用于固體絕緣材料如:塑料、薄膜、樹脂、云母、陶瓷、玻璃、、絕緣漆等介質在工頻電壓或直流電壓下擊穿強度和耐電壓時間的測試;該儀器采用單片機控制,可對試驗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進行快速、準確的采集、處理,并可存取、顯示、打印 的一種測試儀器。
介電測量的基本方法有:同軸探頭法、傳輸線法、自由空間法、諧振腔體法、平行板電容法。Partulab佰力博DMS系列介電溫譜儀采用的是平行板電容法測量原理,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平行板電容法。
?同軸探頭法:寬帶、方便、對材料無破壞性、最適合損耗性MUT、液體和半固體;
傳輸線法:寬帶、最適合損耗至低損耗MUT、可加工的固體;
自由空間法:寬帶、非接觸、最適合平板樣品、粉末、高溫;
諧振腔體法:單一頻率、準確、最適合低損耗MUT、小型樣品;
平行板電容法:準確、適用于低頻、細小,平板樣品。
DMS介電溫譜儀采用的平行板法在ASTM D150標準中又稱為三端子法,其原理是通過在兩個電極之間插入一個材料或液體薄片組成一個電容器,然后測量其電容,根據測量結果計算介電常數。在實際測試裝置中,兩個電極配備在夾持介電材料的夾具上。阻抗測量儀器將測量電容(C)和損耗(D)的矢量分量,然后由軟件程序計算出介電常數和損耗角正切。
DMS系列介電溫譜儀采用的介電常數和損耗計算公式,通過測量與MUT直接接觸的電極的電容來推導出介電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