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真空反吸成型 | 外文名 | Vacuum plastic molding |
---|---|---|---|
又????稱 | 真空吸塑成型 | 領????域 | 塑料加工 |
以下具體對于ABS樹脂的真空吸塑成型進行分析 。
壓料框將ABS板固定在承料板上,保證在吹泡時板材邊緣不漏氣,壓料框的長寬尺寸根據板材尺寸決定,類型有:
①平壓,整個壓料框由厚20mm的鋼板組裝而成,特點是底部平面度及平面強度要高。缺點是需用銑、刨等加工設備再加工,制作成本高,當承料板彎曲變形后,無法均勻壓到板材上。
②點壓,象梳子形狀一樣,將板材壓住,可用無數螺釘固定在角鋼上形成一個方框,螺釘間距約50mm,壓板部位最好是帶尖狀,或用氣缸推動連桿機構,就象雙手彈鋼琴一樣將板材壓緊,分成數組,結構簡單,并能彌補平壓的缺點。
①加熱方式
有紅外線加熱、電阻絲加熱等,目前先進的加熱是采用日本淺野公司的專利產品金屬加熱瓦,加熱時間極短,從常溫升到500℃ ,只需10s,所以調試比其他加熱瓦方便。加熱時,一般采用上、下同時加熱,目的是使材料上、下表面受熱均勻。加熱溫度的調節主要根據零件的形狀、厚薄來決定,當溫度調節的效果不明顯時,還可采用其他辦法,如在壓料框邊緣貼上鋁箔,將熱量反射到板材需加熱的位置上。加熱單元(紅外線發熱瓦)越小越好,每片發熱瓦采用單獨控制,溫度控制精確。
②加熱溫度
ABS板從軟化到成型溫度為127℃ ~ 180℃,其隨真空度和制品形狀而變化,用快速真空成型低牽伸制品時,成型溫度在140℃左右,深度較大的牽伸制品溫度約為150℃ ,只有較為復雜的制品才取上限成型溫度170℃。另外,發熱瓦易受電壓的波動而造成溫度波動,需配置穩壓電源,確保溫度恒定。
③加熱時間
板材越厚,加熱時間越長,但加熱時間要與加熱溫度對應,溫度低,加熱時間長;溫度高,加熱時間短。不能單純理解為靠提高加熱溫度來縮短加熱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因為材料加熱溫度有一定范圍,另一方面,加熱時間長一點,對材料受熱均勻有好處,這一點對板厚度大于3mm以上的厚板,尤其是有輕微受潮的板材極為有效。
將加熱軟化的板材經吹泡進行拉伸,再置于吸塑模具上,板料與模具間形成密封,通過模具上的真空孔抽真空,形成負壓,板材被貼合在模具表面。
①吹泡:壓縮空氣經真空腔吹出,將受熱后的板材象吹氣球一樣,將材料均勻拉伸,吹泡高度一般為模具高度的2/3。
②輔助成型:有的制品形狀復雜,所以需配置輔助壓料框,對板材進行預成型。
③真空度:通常真空度控制在0.1MPa以上,為在很短時間內將模內空氣抽掉,需配置較大容積的真空罐。
④真空孔:一般直徑為0.5~1.2mm,真空孔大小和數量與板材厚度有關,板厚在1.5mm以下時選直徑0.5~0.8mm,板厚在3mm以上選直徑1.2mm。孔徑太大,吸塑后有真空孔痕跡,影響外觀。真空孔數量越多,成型越容易。
⑤抽真空時間視制件大小和板厚度而定,厚度為1.5mm時可控制時間為10s,厚度不小于3mm時,時間要25s左右,時間長,材料定型好。在生產時,抽真空可與冷卻同時進行。
⑥模具溫度:通過模具溫度控制機來控制,寬深比較小的部件如冰箱門膽,模具溫度可控制在40~ 50℃ ;寬深比較大的部件如冷柜內箱,溫度在80~ 90℃ ,特別是方形部件,如果四角處發皺,說明材料接觸模具后冷卻過快,須提高模具溫度,但最高不得超過95℃ 。
板材定型后通過離心風機對工件進行冷卻,因為板材冷卻收縮,將模具包住引起脫模困難,此時將壓縮空氣通過模具真空孔進行反吹,使零件與模具分離,有時還可在模具表面噴脫模劑幫助脫模。
(1)制品表面起泡點:材料受潮,需在100℃溫度下對其加熱約5h。
(2)制品表面起網點:材料加熱溫度過高,或材料拉伸太大。
(3)制品厚薄不均:加熱溫度不均勻或吹泡不夠,材料局部拉伸太大。
(4)制品成型不良:
①真空度不夠,材料與模具間未密封而漏氣,材料不能很好貼在模具上;
②模具設計制造問題,如結構不合理,特別是死角部位真空孔堵塞或數量不夠或孔徑太小。
(5)制品局部起皺:特別是在死角處最為明顯,可能是該部位模具溫度低。解決辦法是將模具溫度提高或在死角處增加真空孔。
(6)制品局部起筋條:主要出現在臺階部位,吹泡太高,或該部位加熱溫度高,可用輔助壓料框將筋條部位進行預定位,避免吹泡過大。
吸塑成型實質是在片材被加熱(一般為輻射式加熱)變軟狀態下進行拉伸變形的行為,這樣張力與伸長就存在一定的關系,研究和掌握這一關系是吸塑成型技術的關鍵所在。
真空吸塑機組由上下加熱器、溫控器、承料板、壓料框、真空泵、真空腔、模具溫度控制機、冷卻裝置等組成,其中溫度調節有手動(電位器)和自動(PLC)兩種方法。配置電腦后,可更方便調試參數,并將各種參數儲存。當生產任何一種型號的零件時,只需將參數調出即可。
注意到加熱的溫度以原料熔融溫度(一次成型)的最低范圍為上限。這樣使原料分子既能自由流動,又不改變一次加工成型所賦予的形態。其次,不僅外觀上留下了吸塑前的形態殘余,且材料本身內部也存在其殘余。這樣吸塑時的形變由于是材料分子的熱運動(鏈段運動),所以變形時所需能量的一部分被儲積在原料內部,當把成型品(一次成型后的片材如PVC,ABS,PP等),再加熱時又會恢復到原來的形態,而表現出還原力,像這樣被凍結而又被還原的力是吸塑成型品所存在的一個特征 。
因為水的蒸發潛熱大且不造成污染,滿足環保的需求,是較為理想的制冷劑。真空預冷處理是運用了真空這一特殊環境,通過降低水的沸點,使水汽化吸熱,從而實現環速快速降溫的技術。
當容器中的壓力低于大氣壓力時,把低于大氣壓力的部分叫真空。用符號“pv”表示。其關系式為: pv=patm-pa ...
看看進氣口和排氣口是否接錯了,三相泵的話看看是不是電機反轉了。如果真空泵電機還是好的。而且如果是不同工作方式的泵,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還是有所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
成型方法有凸模成型和凹模成型兩種。
凹模優點:內表面(A面)未與模具接觸,所以該表面光潔,適用于冰箱、冷柜的箱膽等用內表面作使用面的部件;另外,在保證內表面尺寸的前提下,板材厚度可減小,從而節約材料,成型也容易。缺點:模具尺寸參數不易掌握,模具內部尺寸擴大容易,縮小困難,吸塑時還需配置輔助成型工裝。
凸模優點:模具尺寸縮小容易,B面光潔,適用要求B面露在外面的零件。缺點:材料厚度比凹模成型要厚,材料拉伸大,A面粗糙,而冷柜冰箱內膽,或浴缸等要求A面光潔。
格式:pdf
大小:97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由連云港市建筑工程研究所、連云港市墻改辦公室和連云港市二建云門磚廠聯合開發的一機多頭真空擠壓空心磚成型工藝,最近在連云港市通過了江蘇省建材局組織的技術鑒定。
格式:pdf
大小:97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本文分析了VARI工藝系統真空對成型質量的重要性,通過在VARI工藝的進膠管道、出膠管道及真空袋等不同部位設置滲漏點,調整滲漏點的大小控制真空滲漏的嚴重程度并開展工藝實驗,對研制的不同實驗件進行外觀、超聲、厚度、性能等檢查和測試,得出了VARI工藝過程中真空滲漏的位置和程度與成型質量之間的關系。
真空吸料罐是一種陰極或石墨電極焙燒時,炭塊之間及炭塊與料箱壁之間抽出填充料的真空吸料填充裝置。它由伸縮式吸料管,吸料管回轉支架,儲料罐,真空抽吸管組成。
吸料罐接頭安裝在儲料罐的外側上部,以真空抽吸軟管接出,真空管道接頭接在真空抽吸軟管上,長度延伸到儲料罐排料閥門以下。由于吸料罐接頭安裝在儲料罐的外側上部,便于操作,真空抽吸軟管撓性增強,避免金屬軟管發生斷裂的情況出現,真空抽吸管與車間真空管道連接更方便。
生產400mmx600mm不同厚度的纖維氈。
1.工作原理
間歇式真空吸濾制氈機是將除渣后的纖維、結合劑和固化劑等配制好的耐火纖維漿送入吸濾池,利用升降機將帶吸濾頭的成氈模沉浸在漿液中,當真空系統將真空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時,耐火纖維漿被吸附在模具表面,由于模具通過吸濾頭的抽吸作用,纖維逐漸充滿模具,形成與模具幾何形狀相同的制品,升降機將吸濾頭及模具提升出吸濾池,經過吸濾脫水后,關閉真空系統閥門進行脫棋,再經干燥、整形加工即為成品。纖維氈的厚度由吸濾模具在漿液中的吸濾時間決定。
通過模具吸出的水溶液經管道送至真空罐下部,當集到一定高度時,打開閥門,由排水泵送至制漿系統循環使用。通過改變模具形狀,本系統亦可制造各種異形耐火纖維制品。
2.設備組成
由真空泵、真空罐、自動升降機、吸濾池、吸濾模具及閥門管道等組成。
(1)真空泵。一般選用水環式或往復式機械真空泵。
(2)真空罐。圓筒形壓力容器,其容積約為1m3。
(3)吸濾池。用鋼板制作的容器,內設有攪拌裝置,可用機械攬拌或采用壓縮空氣攪拌。
(4)成氈模具。具有一定尺寸的模框。用鋼板焊接而成。模底為帶孔板,上面裝一層篩網。模框下部與吸濾頭用特制螺栓聯接。
(5)自動升降機。由立柱、滑塊、絲桿、絲母及電機傳動機構等組成。絲母固定在滑塊內,滑塊與立柱滑動配合,吸濾頭固定在滑塊上,電機傳動絲桿,通過絲母使得滑塊帶,吸沈頭上下移動,在立柱兩端裝有行程開關,限制滑塊上下極限位置。
(6)閥門。一般選用氣動球閥,啟閉迅速且易控制。
(7)膠管。采用耐壓膠管或其它真空膠管 。
生產400mm寬不同厚度成卷的纖維氈,工作原理與間歇式真空吸濾制氈機相似。吸掛頭固定在漿液他中,成氈模具做成槽式固定在吸濾頭上,傳送帶是能透氣的并且穿過吸濾池。當傳送帶從一端進入吸濾池,沿模具表面向前緩慢移動時,纖維在傳送帶上形成一定寬度和厚度的纖維氈,到另一端脫水、烘干、纖維氈與傳送帶分離打卷,即成為成卷的纖維氈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