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傳統柱鞋(柱帽)一直以鑄鐵和木質兩種材料為主導,它們曾經為我國的煤礦開采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近年來,國家號召各行各業都要節約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因此, 煤炭部強烈要求各種礦用產品盡快實現“以塑代鋼、以塑代木”。與此同時,伴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尼龍、玻璃纖維等新型材料在工業上的應用日趨成熟,時至今日,采用新型材料替代傳統鑄鐵和木質柱鞋(柱帽)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并且經各煤礦企業試用后,均大受青睞。
采用了一種針對礦用柱鞋(柱帽)領域專門改良的尼龍復合材料,該尼龍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改性:
①改善尼龍的吸水性,提高制品的尺寸穩定性;
②提高尼龍的阻燃性,以適應井下作業的要求;
③提高尼龍的機械強度,以達到金屬材料的強度,從而取代金屬;
④提高尼龍的抗低溫性能,增強其對環境的應變能力;
⑤提高尼龍的耐磨性,以適應耐磨要求高的場合;
⑥提高尼龍的抗靜電性,以適應礦山及其機械應用的要求;
⑦降低尼龍的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采用上述材料生產的尼龍柱鞋(柱帽)與傳統柱鞋(柱帽)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
①重量輕:尼龍的重量僅為鑄鐵的1/7,從而它便于攜帶和安裝,在較大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的同時,還能夠大大降低“人為”丟失率,此外,因為材料的不同,也降低了不法分子的覬覦之心。所以,使用尼龍柱鞋(柱帽)回收復用率比普通金屬柱鞋高50%以上。
②耐腐蝕:尤其在井下長期潮濕的環境下,尼龍的耐腐蝕性遠遠超過鑄鐵和木材,實踐證明尼龍柱鞋(柱帽)使用壽命為傳統柱鞋的三倍以上。
③易回收:由于煤層厚壓力大,老式柱鞋往往會回收不上來,給煤礦經濟效益造成浪費,開采成本上升,新式尼龍柱鞋(帽),只要稍微拉動回收鏈條,就可以拉出來,阻力大大的降低。
④韌性好:鐵鞋及木質柱鞋,鐵鞋澆注過程易產生砂眼,容易破碎,木質鞋的組織松軟也易破碎的,往往不能往復使用。造成開采成本高。總之,使用尼龍柱鞋(柱帽)能夠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大幅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
建筑中的柱帽
柱帽也稱柱托板,在板柱-剪力墻結構采用無梁板構造時,可根據承載力和變形要求采用無柱帽板或有柱帽(柱托)板形式。柱帽(柱托板)的長度和厚度應按計算確定,且每方向長度不宜小于板跨度的1/6,其厚度不宜小于板厚度的1/4。7度時宜采用有柱帽(柱托板),8度時應采用有柱帽(柱托板)。具體要求參考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有關內容及數據。
柱帽也稱柱托板,在板柱—剪力墻結構采用無梁板構造時,可根據承載力和變形要求采用無柱帽板或有柱帽(柱托)板形式。柱帽(柱托板)的長度和厚度應按計算確定,且每方向長度不宜小于板跨度的1/6,其厚度不宜小于板厚度的1/4。7度時宜采用有柱帽(柱托板),8度時應采用有柱帽(柱托板)。具體要求參考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有關內容及數據。
700包括200.
2008里面可以建立一個大的柱子啊 截面按柱帽的設置 改下標高就好了 原來8.0可以按異形梁畫 現在也可以 這兩個方法都行
升板的柱帽就是升板法施工中,待板上升到設計位置后,因為沒有梁來分配板的荷載,就通過擴大柱子上端截面的辦法來擴大板的受力面積,這個擴大頭就是柱帽。現澆升板柱帽就是指這個擴大頭。
無柱帽的柱支承板樓蓋結構框架實心暗梁設計有哪些要求?
1、沿縱橫柱軸線在板內設置暗梁,暗梁寬度不宜小于柱寬度,不宜大于柱寬加上柱寬度以外各1.5倍板厚;
2、暗梁上、下縱向鋼筋應分別不宜小于柱上板帶上、下鋼筋截面面積的1/2,下部鋼筋不宜小于上部鋼筋的1/2,且宜單層布置。其直徑宜大于暗梁以外板鋼筋的直徑,但不宜大于柱截面相應邊長的1/20;
3、暗梁加密區長度內的箍筋肢距、間距應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的要求,箍筋肢距不應大于250,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0.加密區外的箍筋在構造上應至少配置四肢箍,直徑不應小于8,間距不應大于且不大于300;
4、暗梁的箍筋加密區長度除應滿足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框架梁的要求外,尚不宜小于2h.
無柱帽的柱支承板樓蓋結構框架實心暗梁設計有哪些要求?
1 沿縱橫柱軸線在板內設置暗梁,暗梁寬度不宜小于柱寬度,不宜大于柱寬加上柱寬度以外各1.5倍板厚;
2 暗梁上、下縱向鋼筋應分別不宜小于柱上板帶上、下鋼筋截面面積的1/2,下部鋼筋不宜小于上部鋼筋的1/2,且宜單層布置。其直徑宜大于暗梁以外板鋼筋的直徑,但不宜大于柱截面相應邊長的1/20;
3 暗梁加密區長度內的箍筋肢距、間距應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的要求,箍筋肢距不應大于250,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0。加密區外的箍筋在構造上應至少配置四肢箍,直徑不應小于8,間距不應大于且不大于300;
4 暗梁的箍筋加密區長度除應滿足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框架梁的要求外,尚不宜小于2h。
1 沿縱橫柱軸線在板內設置暗梁,暗梁寬度不宜小于柱寬度,不宜大于柱寬加上柱寬度以外各1.5倍板厚;
2 暗梁上、下縱向鋼筋應分別不宜小于柱上板帶上、下鋼筋截面面積的1/2,下部鋼筋不宜小于上部鋼筋的1/2,且宜單層布置。其直徑宜大于暗梁以外板鋼筋的直徑,但不宜大于柱截面相應邊長的1/20;
3 暗梁加密區長度內的箍筋肢距、間距應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的要求,箍筋肢距不應大于250,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0。加密區外的箍筋在構造上應至少配置四肢箍,直徑不應小于8,間距不應大于且不大于300;
4 暗梁的箍筋加密區長度除應滿足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框架梁的要求外,尚不宜小于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