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入門篇
第1章 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
1.1 認識機械制圖 2
1.1.1 認識機械制圖標準 2
1.1.2 認識國家制圖標準 2
1.2 認識機械工程圖 3
1.2.1 機械工程圖概述 4
1.2.2 繪制機械工程圖的程序 4
1.3 機械制圖的表達方式 5
1.3.1 裝配圖 5
1.3.2 零件圖 9
1.4 了解機械圖紙各要素 11
1.4.1 了解機械圖紙的幅面 11
1.4.2 了解機械圖紙的圖框格式及圖紙幅面 12
1.4.3 了解機械圖紙的字體 13
1.4.4 了解機械圖紙的比例 13
1.4.5 了解機械圖紙的圖線線型 14
1.5 機械制圖的圖樣畫法 15
1.5.1 三視圖 15
1.5.2 向視圖 16
1.5.3 局部視圖 16
1.5.4 斜視圖 17
1.5.5 剖視圖 18
1.5.6 斷面圖 19
1.5.7 局部放大圖 20
1.5.8 簡化畫法 20
第2章 AutoCAD2019入門
2.1 AutoCAD的啟動與退出 21
2.2 AutoCAD2019操作界面 23
2.2.1 應用程序按鈕 24
2.2.2 快速訪問工具欄 25
2.2.3 菜單欄 26
2.2.4 標題欄 27
2.2.5 交互信息工具欄 27
2.2.6 功能區 28
2.2.7 標簽欄 33
2.2.8 繪圖區 34
2.2.9 命令窗口與文本窗口 34
2.2.10 狀態欄 35
2.3 AutoCAD2019執行命令的方式 37
2.3.1 命令調用的5種方式 37
2.3.2 命令的重復、放棄與重做 39
2.4 AutoCAD視圖的控制 44
2.4.1 視圖縮放 44
2.4.2 視圖平移 45
2.4.3 使用導航欄 46
2.4.4 重畫與重生成視圖 46
2.5 AutoCAD2019工作空間 47
2.5.1 【草圖與注釋】工作空間 47
2.5.2 【三維基礎】工作空間 48
2.5.3 【三維建模】工作空間 48
2.5.4 切換工作空間 49
2.5.5 工作空間設置 49
2.6 AutoCAD文件的基本操作 53
2.6.1 新建文件 53
2.6.2 打開文件 54
2.6.3 保存文件 57
2.6.4 保存為樣板文件 59
2.6.5 不同圖形文件之間的比較 61
第3章 繪圖基本工具
3.1 AutoCAD的坐標系 64
3.1.1 認識坐標系 64
3.1.2 坐標的4種表示方法 64
3.1.3 坐標值的顯示 67
3.2 輔助繪圖工具 68
3.2.1 動態輸入 68
3.2.2 柵格 70
3.2.3 捕捉 71
3.2.4 正交 72
3.2.5 極軸追蹤 74
3.3 對象捕捉 78
3.3.1 對象捕捉概述 78
3.3.2 設置對象捕捉點 78
3.3.3 對象捕捉追蹤 80
3.4 臨時捕捉 81
3.4.1 臨時捕捉概述 81
3.4.2 臨時捕捉的類型 83
3.5 選擇圖形 88
3.5.1 點選 89
3.5.2 窗口選擇 89
3.5.3 窗交選擇 90
3.5.4 欄選 90
3.5.5 圈圍 90
3.5.6 圈交 91
3.5.7 快速選擇圖形對象 92
3.6 設置圖形單位與界限 94
3.6.1 設置圖形單位 94
3.6.2 設置角度的類型 95
3.6.3 設置角度的測量方法與方向 95
3.6.4 設置圖形界限 96
3.7 自定義快捷鍵與操作界面 97
3.7.1 自定義快捷鍵 98
3.7.2 自定義操作界面 98
第4章 二維機械圖形繪制
4.1 繪制點 101
4.1.1 點樣式 101
4.1.2 單點和多點 103
4.1.3 定數等分 104
4.1.4 定距等分 107
4.2 繪制直線類圖形 109
4.2.1 直線 109
4.2.2 射線 111
4.2.3 構造線 112
4.3 繪制圓、圓弧類圖形 115
4.3.1 圓 115
4.3.2 圓弧 117
4.3.3 橢圓 120
4.3.4 橢圓弧 121
4.4 多段線 124
4.4.1 多段線概述 124
4.4.2 多段線——直線 125
4.4.3 多段線——圓弧 127
4.5 多線 130
4.5.1 多線概述 130
4.5.2 設置多線樣式 130
4.5.3 繪制多線 131
4.5.4 編輯多線 134
4.6 矩形與多邊形 135
4.6.1 矩形 135
4.6.2 多邊形 137
4.7 樣條曲線 140
4.7.1 繪制樣條曲線 140
4.7.2 編輯樣條曲線 144
4.8 圖案填充與漸變色填充 145
4.8.1 圖案填充 145
4.8.2 無法進行填充的解決方案 149
4.8.3 漸變色填充 151
4.8.4 編輯填充的圖案 152
第5章 二維機械圖形編輯
5.1 圖形修剪類 155
5.1.1 修剪 155
5.1.2 延伸 159
5.1.3 刪除 159
5.2 圖形變化類 161
5.2.1 移動 161
5.2.2 旋轉 163
5.2.3 縮放 165
5.2.4 拉伸 167
5.2.5 拉長 169
5.3 圖形復制類 170
5.3.1 復制 171
5.3.2 偏移 173
5.3.3 鏡像 174
5.4 圖形陣列類 178
5.4.1 矩形陣列 178
5.4.2 路徑陣列 181
5.4.3 環形陣列 184
5.5 輔助繪圖類 188
5.5.1 圓角 188
5.5.2 倒角 191
5.5.3 對齊 194
5.5.4 分解 197
5.5.5 打斷 198
5.5.6 合并 201
5.6 通過夾點編輯圖形 202
5.6.1 夾點模式概述 202
5.6.2 利用夾點拉伸對象 203
5.6.3 利用夾點移動對象 203
5.6.4 利用夾點旋轉對象 204
5.6.5 利用夾點縮放對象 204
5.6.6 利用夾點鏡像對象 205
5.6.7 利用夾點復制對象 205
第2篇 精通篇
第6章 創建圖形標注
6.1 圖形標注的國家標準 209
6.2 尺寸標注的組成與原則 213
6.2.1 尺寸標注的組成 213
6.2.2 尺寸標注的原則 214
6.3 尺寸標注樣式 214
6.3.1 新建標注樣式 214
6.3.2 設置標注樣式 215
6.4 標注的創建 226
6.4.1 智能標注 226
6.4.2 線性標注 228
6.4.3 對齊標注 231
6.4.4 角度標注 232
6.4.5 半徑標注 234
6.4.6 直徑標注 236
6.4.7 折彎標注 237
6.4.8 連續標注 239
6.4.9 基線標注 241
6.4.10 多重引線標注 244
6.5 幾何公差的標注 248
6.5.1 機械行業中的幾何公差 248
6.5.2 標注幾何公差 250
6.6 形位公差的標注 252
6.6.1 機械行業中的形位公差 252
6.6.2 形位公差的結構 252
6.7 標注的編輯 255
6.7.1 標注打斷 255
6.7.2 調整標注間距 257
6.7.3 折彎線性標注 259
6.7.4 翻轉箭頭 260
6.7.5 編輯多重引線 260
第7章 文字和表格
7.1 文字、表格的國家標準 266
7.1.1 文字的國家標準 267
7.1.2 表格的國家標準 267
7.2 創建文字 270
7.2.1 文字樣式 270
7.2.2 創建單行文字 272
7.2.3 創建多行文字 275
7.2.4 插入特殊符號 276
7.2.5 創建堆疊文字 277
7.2.6 編輯文字 277
7.3 創建表格 280
7.3.1 創建表格樣式 280
7.3.2 插入表格 281
7.3.3 編輯表格 281
第8章 圖層與圖層特性命令
8.1 圖線的國家標準 286
8.2 圖層的基本概念 288
8.3 圖層的創建與設置 289
8.3.1 新建并命名圖層 289
8.3.2 設置圖層顏色 290
8.3.3 設置圖層線型 290
8.3.4 設置圖層線寬 292
8.4 圖層的其他操作 295
8.4.1 打開與關閉圖層 295
8.4.2 凍結與解凍圖層 297
8.4.3 鎖定與解鎖圖層 299
8.4.4 設置當前圖層 299
8.4.5 轉換圖形所在圖層 300
8.4.6 刪除多余圖層 301
8.4.7 清理圖層和線型 304
8.5 圖形特性設置 305
8.5.1 查看并修改圖形特性 305
8.5.2 匹配圖形屬性 307
第9章 塊、外部參照與設計中心
9.1 塊 309
9.1.1 創建內部塊 309
9.1.2 控制圖塊顏色和線型 311
9.1.3 插入塊 311
9.1.4 創建外部塊 312
9.1.5 分解圖塊 314
9.1.6 塊屬性 314
9.1.7 創建動態圖塊 317
9.2 外部參照 322
9.2.1 了解外部參照 322
9.2.2 附著外部參照 322
9.2.3 拆離外部參照 324
9.2.4 管理外部參照 325
9.3 設計中心 326
9.3.1 打開設計中心 326
9.3.2 設計中心窗體 326
9.3.3 設計中心查找功能 328
9.3.4 設計中心管理資源 328
第10章 圖形約束
10.1 幾何約束 333
10.1.1 重合約束 333
10.1.2 共線約束 333
10.1.3 同心約束 334
10.1.4 固定約束 334
10.1.5 平行約束 334
10.1.6 垂直約束 335
10.1.7 水平約束 335
10.1.8 豎直約束 335
10.1.9 相切約束 336
10.1.10 平滑約束 336
10.1.11 對稱約束 337
10.1.12 相等約束 337
10.2 尺寸約束 339
10.2.1 水平約束 339
10.2.2 豎直約束 340
10.2.3 對齊約束 340
10.2.4 半徑約束 340
10.2.5 直徑約束 341
10.2.6 角度約束 341
10.3 編輯約束 343
10.3.1 編輯幾何約束 343
10.3.2 編輯尺寸約束 344
第11章 圖形的打印與輸出
11.1 模型空間與布局空間 348
11.1.1 模型空間 348
11.1.2 布局空間 348
11.1.3 空間管理 349
11.2 布局圖樣 352
11.2.1 創建布局 352
11.2.2 調整布局 355
11.3 打印出圖 355
11.3.1 指定打印設備 357
11.3.2 設定圖紙尺寸 357
11.3.3 設置打印區域 358
11.3.4 設置打印偏移 360
11.3.5 設置打印比例 360
11.3.6 指定打印樣式表 361
11.3.7 設置打印方向 361
11.3.8 最終打印 361
11.4 文件的輸出 363
11.4.1 輸出為dxf文件 363
11.4.2 輸出為stl文件 364
11.4.3 輸出為PDF文件 366
11.4.4 圖紙的批量輸出與打印 368
第3篇 機械制圖篇
第12章 標準件和常用件的繪制
12.1 標準件和常用件概述 372
12.1.1 標準件 372
12.1.2 常用件 372
12.2 螺紋緊固件 373
12.2.1 螺紋的繪圖方法 373
12.2.2 繪制六角螺母 375
12.2.3 繪制內六角圓柱頭螺釘 377
12.3 銷釘類零件 379
12.3.1 銷釘的分類與設計要點 379
12.3.2 繪制螺紋圓柱銷 380
12.3.3 繪制螺尾錐銷 381
12.4 鍵 382
12.4.1 鍵的簡介與種類 382
12.4.2 繪制鉤頭楔鍵 383
12.4.3 繪制花鍵 385
12.5 彈簧 387
12.5.1 彈簧的簡介與分類 387
12.5.2 繪制拉伸彈簧 388
12.6 齒輪類零件及其嚙合 391
12.6.1 齒輪的簡介與種類及加工方法 391
12.6.2 齒輪的繪圖方法 395
12.6.3 繪制直齒圓柱齒輪 396
第13章 軸類零件圖的繪制
13.1 軸類零件概述 399
13.1.1 軸類零件簡介 399
13.1.2 軸類零件的特點 399
13.1.3 軸類零件圖的繪圖規則 400
13.1.4 軸類零件圖的繪制步驟 401
13.2 普通階梯軸設計 401
13.2.1 階梯軸的設計要點 401
13.2.2 繪制減速器傳動軸 402
13.3 圓柱齒輪軸的繪制 406
13.3.1 齒輪軸的設計要點 406
13.3.2 繪制圓柱齒輪軸 407
13.4 圓錐齒輪軸的繪制 410
13.4.1 圓錐齒輪軸的設計要點 410
13.4.2 繪制圓錐齒輪軸 411
第14章 盤蓋類零件圖的繪制
14.1 盤蓋類零件概述 415
14.1.1 盤蓋類零件的結構特點 415
14.1.2 盤蓋類零件圖的繪圖技巧 416
14.2 調節盤 416
14.2.1 調節盤的設計要點 417
14.2.2 繪制調節盤 417
14.3 法蘭盤 421
14.3.1 法蘭盤的設計要點 421
14.3.2 繪制法蘭盤 421
第15章 箱體類零件圖的繪制
15.1 箱體類零件概述 426
15.1.1 箱體類零件簡介 426
15.1.2 箱體類零件的結構特點 426
15.1.3 箱體類零件圖的繪圖技巧 427
15.2 軸承底座的繪制 427
15.2.1 軸承底座設計要點 427
15.2.2 繪制軸承底座 428
15.3 蝸輪箱的繪制 434
15.3.1 蝸輪箱設計要點 435
15.3.2 繪制蝸輪箱 435
第4篇 綜合實戰篇——減速器設計
第16章 減速器的參數計算與傳動零件的繪制
16.1 減速器設計概述 442
16.1.1 減速器設計的步驟 442
16.1.2 減速器的設計任務 443
16.1.3 減速器設計的圖紙要求 443
16.2 電動機的選擇與計算 444
16.3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445
16.3.1 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確定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 445
16.3.2 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 447
16.4 V帶的設計與計算 448
16.5 齒輪傳動的設計 450
16.5.1 選擇齒輪的材料與熱處理方式 450
16.5.2 計算許用應力 450
16.5.3 確定齒輪的主要參數 450
16.5.4 選定齒輪的形式與尺寸 451
16.6 繪制大齒輪零件圖 452
16.6.1 繪制圖形 452
16.6.2 標注圖形 458
16.6.3 創建齒輪參數表與技術要求 465
16.7 軸的設計 466
16.7.1 選擇軸的材料與熱處理方式 466
16.7.2 確定軸的各段軸徑與長度 466
16.8 繪制低速軸零件圖 468
16.8.1 繪制圖形 468
16.8.2 標注圖形 472
16.8.3 填寫技術要求 476
第17章 繪制減速器的裝配圖并拆畫零件圖
17.1 減速器裝配圖概述 478
17.1.1 估算減速器的視圖尺寸 478
17.1.2 確定減速器裝配圖中心線的位置 479
17.2 繪制減速器裝配圖 479
17.2.1 繪制裝配圖的俯視圖 479
17.2.2 繪制裝配圖的主視圖 485
17.2.3 繪制裝配圖的左視圖 490
17.3 標注裝配圖 494
17.3.1 標注尺寸 494
17.3.2 添加序列號 496
17.3.3 繪制并填寫明細表 498
17.3.4 添加技術要求 499
第18章 由裝配圖拆畫箱體零件圖
18.1 拆畫零件圖概述 501
18.2 拆畫箱座零件圖 502
18.2.1 由裝配圖的主視圖拆畫箱座零件的主視圖 502
18.2.2 由裝配圖的俯視圖拆畫箱座零件的俯視圖 505
18.2.3 由裝配圖的左視圖拆畫箱座零件的左視圖 506
18.2.4 標注箱座零件圖 507
18.3 拆畫箱蓋零件圖 511
18.3.1 由裝配圖的主視圖拆畫箱蓋零件的主視圖 511
18.3.2 由裝配圖的俯視圖拆畫箱蓋零件的俯視圖 514
18.3.3 由裝配圖的左視圖拆畫箱蓋零件的左視圖 517
18.3.4 標注箱蓋零件圖 517
第5篇 三維篇
第19章 三維實體的創建和編輯
19.1 三維模型的分類 523
19.1.1 線框模型 523
19.1.2 曲面模型 523
19.1.3 實體模型 523
19.2 三維坐標系統 523
19.2.1 UCS概念及特點 523
19.2.2 定義UCS 523
19.2.3 編輯UCS 523
19.2.4 動態UCS 523
19.2.5 UCS夾點編輯 523
19.3 觀察三維模型 523
19.3.1 設置視點 523
19.3.2 預置視點 523
19.3.3 利用ViewCube工具 523
19.3.4 三維動態觀察 523
19.3.5 控制盤輔助操作 523
19.4 視覺樣式 523
19.4.1 應用視覺樣式 523
19.4.2 管理視覺樣式 523
19.5 由二維對象生成三維實體 523
19.5.1 拉伸 523
19.5.2 旋轉 523
19.5.3 掃掠 523
19.5.4 放樣 523
19.5.5 按住并拖動 523
19.6 布爾運算 523
19.6.1 并集運算 523
19.6.2 差集運算 523
19.6.3 交集運算 523
19.7 三維對象操作 523
19.7.1 三維旋轉 523
19.7.2 三維移動 523
19.7.3 三維鏡像 523
19.7.4 對齊和三維對齊 523
19.8 實體高級編輯 523
19.8.1 創建倒角和圓角 523
19.8.2 抽殼 523
19.8.3 剖切實體 523
19.8.4 加厚曲面 523
第20章 三維實體生成二維零件圖
20.1 三維實體生成二維視圖 524
20.1.1 使用【視口】命令(VPORTS)創建視口 524
20.1.2 使用【視圖】命令(SOLVIEW)創建布局多視圖 524
20.1.3 使用【實體圖形】命令(SOLDRAW)創建實體圖形 524
20.1.4 使用【實體輪廓】命令(SOLPROF)創建二維輪廓線 524
20.1.5 使用創建視圖面板命令創建三視圖 524
20.2 三維實體創建剖視圖 524
第21章 創建減速器的三維模型
21.1 創建各零件的三維模型 525
21.1.1 由零件圖創建低速軸的三維模型 525
21.1.2 由零件圖創建大齒輪的三維模型 525
21.1.3 由零件圖創建箱座的三維模型 525
21.1.4 由零件圖創建箱蓋的三維模型 525
21.2 組裝減速器的三維裝配體 525
21.2.1 裝配大齒輪與低速軸 525
21.2.2 嚙合大齒輪與高速齒輪軸 525
21.2.3 裝配軸上的軸承 525
21.2.4 將齒輪傳動組件裝配至箱座 525
21.2.5 裝配箱蓋 525
21.2.6 裝配螺釘等其他零部件 525
附錄 機械制圖常用國家標準目錄
2100433B
本書是中文版AutoCAD2019機械制圖從入門到提高的完全自學教程,通過一個個典型的繪圖案例,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對每章的知識點結合實際操作案例詳細講解,幫助讀者加深理解并扎實掌握AutoCAD機械標準圖樣的繪制方法和技巧,專業性和實用性強。全書將AutoCAD繪圖知識和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緊密結合,所有案例均是符號國家標準圖樣要求的CAD圖例,并附贈標準CAD圖文件和圖庫;配有完整的教學視頻文件,手機掃碼即可學習。
全書共21章,主要內容包括機械制圖基礎、AutoCAD界面介紹、繪圖輔助工具的使用、創建和編輯二維機械圖形、使用AutoCAD在機械圖中添加文字和尺寸標注、AutoCAD三維模型的創建與修改,最后以減速器作為綜合案例進行設計講解。
本書適合于從事機械設計、機械工程、CAD繪圖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聯業院校機械專業師生進行CAD制圖參考。
本書較為全面地介紹了中文版AutoCAD2019的使用方法,并通過案例緊密聯系機械工程制圖實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實用性。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本書的知識,在編寫時對本書采取了疏導分流的措施,將內容劃分為了5篇共21章。第1篇為入門篇(第1章~第5章),主要介紹機械行業的基本知識與制圖規范以及AutoCAD軟件的簡單操作,包括軟件入門、文件管理、設置繪圖環境、圖形坐標系、圖形的繪制與編輯等。
求 AutoCAD2012中文版電氣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電子版!
autocad2012電氣設計繪圖基礎入門與范例精通1http://pan.baidu.com/wap/shareview?&shareid=4004903042&uk=1930087860&dir=...
已發,請查收!
AutoCAD 2019版支持多種語言,有中文版,具體可在Adobe官網選擇試用下載,或通過Mac系統自帶的商店下載。
格式:pdf
大小:47KB
頁數: 1頁
評分: 4.8
機械制圖是工科專業的一門很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各種教具做現場演示,給上課帶來一定的局限性.現把AutoCAD繪圖軟件應用到機械制圖教學中,能夠很好的展現教學思路的全過程,降低學習內容的難度.
格式:pdf
大小:47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文章分析了《機械制圖》與《AutoCAD》兩門課程整合的背景,嘗試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四方面將這兩門課程有機整合。實踐證明,課程整合是有效果的。
16大核心技術精解《中文版Word辦公專家從入門到精通》體系結構完整,由淺入深地對word 2010的1 6大核心技術:插入與編輯對象、創建與編輯表格、創建與設置圖表、編輯與設置版式、編輯文檔樣式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講解.幫助讀者從入門到精通軟件50多條應用技巧點撥作者在編寫時.將平時工作中總結的word 2010的實戰技巧與設計經驗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讀者,不僅大大豐富和提高了《中文版Word辦公專家從入門到精通》的含金置.更可以讓讀者提高學習與工作效率,學有所成170多個典型技能案例《中文版Word辦公專家從入門到精通》是一本可操作性很強的技能實例手冊,讀者通過實戰演練可以逐步掌握軟件的核心技能與操作技巧,從新手快速成長為辦公高手2 50多分鐘視頻演示書中170多個技能賽倒全部錄制了帶語音講解的演示視頻.時間長達250多分鐘.重現書中所有技能實例的操作.讀者可以結合書本,也可以獨立觀看視頻演示,像看電影一樣進行學習.讓整個過程既輕松又高效1400多張圖片全程圖解《中文版Word辦公專家從入門到精通》采用了1 400多張圖片對軟件的技術與實例進行了全程式圖解.通過這些輔助的圖片.讓實例的內容變得更加通俗易懂,讀者可以快速領會.大大撂高學習效率。
《中文版Photoshop從入門到精通)》內容翔實,采用了由淺入深、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敘述,是各類計算機培訓中心、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的首選教材,同時也可作為相片處理、卡漫插畫、企業Ⅵ、POP廣告、平面廣告、DM廣告和UI設計人員的自學參考手冊。
《中文版Photoshop從入門到精通)》內容翔實,采用了由淺入深、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敘述,是各類計算機培訓中心、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的首選教材。
《中文版Photoshop從入門到精通)》為一本PhotoshopCs4精通手冊,通過四篇:入門篇(新手起步)、提高篇(快速提高)、精通篇(實例演練)、高手篇(商業實戰),讓讀者花一《中文版Photoshop從入門到精通)》的錢,獲取“入門 提高 精通 高手”四《中文版Photoshop從入門到精通)》的實際價值,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精通軟件,從新手快速成長為設計高手。
全書共分為20章,內容包括:初識Photoshop CS4、圖像編輯基本操作、創建與編輯選區、填充與修飾圖像、應用圖層、繪制與編輯路徑、調整色彩與色調、輸入與編輯文字、應用通道與蒙版、濾鏡的應用、圖像處理自動化應用、輸入與輸出圖像、相片處理實例演練、插畫設計實例演練、企業VI實例演練、POP廣告實例演練、平面廣告案例實戰、DM廣告案例實戰、UI設計案例實戰和包裝設計案例實戰。
《中文版Photoshop從入門到精通)》內容翔實,采用了由淺入深、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敘述,是各類計算機培訓中心、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的首選教材,同時也可作為相片處理、卡漫插畫、企業Ⅵ、POP廣告、平面廣告、DM廣告和UI設計人員的自學參考手冊。
《中文版Photoshop CS4從入門到精通》遵循從淺入深的原則,講解了Photoshop CS4軟件的基礎操作及常用工具,并對修飾、調色、圖層、蒙版、通道、樣式、濾鏡以及自動化處理等功能進行了講解,配合最后一章的9個典型綜合案例,讓讀者能夠對Photoshop的軟件技術和應用技巧,有一個全面、深入、系統的掌握。
隨書光盤中附送了所有《中文版Photoshop CS4從入門到精通》講解過程中運用到的素材及效果文件,而且作者還精心整理了一些常用的畫筆、樣式以及PSD分層圖片等資源,以供讀者學習和工作之用。
《中文版Photoshop CS4從入門到精通》附贈兩類多媒體學習視頻,以幫助讀者提高學習效率。其中,第一部分視頻以基礎到高級的順序講解了Photoshop CS4的重點知識,包括選區操作、調色操作、圖層操作、通道操作等;第二部分視頻講解了《中文版Photoshop CS4從入門到精通》部分案例的制作過程,以降低讀者的學習難度。
《中文版Photoshop CS4從入門到精通》圖書并茂、結構清晰、表達流暢、內容豐富實用,不僅適合于希望進入相關設計領域的自學者使用,也適合于各開設相關設計課程的院校用作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中文版Photoshop CS4從入門到精通》圖書并茂、結構清晰、表達流暢、內容豐富實用,不僅適合于希望進入相關設計領域的自學者使用,也適合于各開設相關設計課程的院校用作教材或教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