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證書管理辦法 | 發布單位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
---|---|---|---|
條????目 | 16條 | 發布時間 | 2012年10月29日 |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證書管理辦法
第一條 根據《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人社部發〔2011〕112號),為規范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證書(以下簡稱培訓證書)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培訓證書實行登記管理,用于記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各項目的培訓情況。
第三條 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是培訓證書的全國統一管理機關。
第四條 培訓證書分為三種,高級研修項目證書、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項目證書和崗位培訓項目證書(樣式附后)。
第五條 高級研修項目證書由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印制;各地區、各部門等有關單位在承辦高級研修項目結業時,根據考核合格的人數,向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申領空白培訓證書和證書號段。
第六條 中央有關單位直接組織實施的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和崗位培訓項目證書由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印制;各有關單位在承辦項目結業時,根據考核合格的人數,向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申領空白培訓證書和證書號段。
第七條 各地區組織實施的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和崗位培訓項目證書由本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印制;各有關單位在承辦項目結業時,根據考核合格的人數,向本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申領空白培訓證書和證書號段。
第八條 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確定培訓證書編號規則,對培訓證書統一編號。
第九條 培訓證書由工程項目承辦單位按照規定統一規范填寫,并按申領號段統一編號,加貼培訓學員本人一寸彩色免冠照片后頒發。
第十條 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工程項目培訓記錄相應的繼續教育學時,相關情況可登記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作為其個人專業技術經歷和接受繼續教育的重要證明。
第十一條 各單位可將培訓證書作為專業技術人員考核、職稱評聘、崗位聘任(聘用)、職業注冊的重要依據。
第十二條 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建立培訓證書管理系統,用于信息統計、驗證和查詢。
第十三條 為確保培訓質量,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監督檢查培訓教學、考核及培訓證書發放情況。
第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培訓證書發放和使用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得涂改、轉讓、冒領、翻印、偽造和販賣培訓證書。上述行為一經發現將根據情況嚴肅處理,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證書管理辦法的通知
人社廳發〔2012〕9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人事部門,有關行業協會、企業、事業單位:
按照《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為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管理水平,我部根據《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研究制訂了《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證書管理辦法》。現將管理辦法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證書樣式(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8頁
評分: 4.5
XX工程有限公司專業人才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專業人才管理,實施“人 才強企”戰略,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 辦法。 第二條 重視專業人才的管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尊重創造的方針,創新人才工作機制,著力建設一支創新能 力強、充滿生機與活力、數量充足、結構合理、門類齊全、 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實現公司中長期戰略目標提供堅實 的人才保證。 第三條 專業人才管理的總體要求。以高層次人才和急 需人才開發為重點,以盤活現有人才資源為核心,以吸引、 培養和用好人才為主線,以改善環境、落實待遇為保證,充 分激發專業人才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 配置。 第二章 人才引進 第四條 人才引進原則 (一)公開、公平、擇優原則; (二)引人與引智相結合原則; (三)計劃管理、重點引進原則。 第五條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4頁
評分: 4.4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653工程”)是列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一項重大人才培養工程,對于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創新型人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繼續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程實施以來,在各級人事和相關部門、協會的共同努力下,各領域和部分地區制定了實施辦法,建立了工作機制,一些重點培訓項目相繼展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出現了不同行業領域和不同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一)開展公需科目繼續教育活動。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基本需要,經專家論證,開設相關的繼續教育公共課程,由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選修。通過實施公需科目培訓,使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拓展學識,開闊視野,激發創新思維,培養提高學習、實踐和創新的整體能力。
(二)開展專項繼續教育活動。根據五個行業專業領域的發展和人員知識更新的需求,緊跟科學技術發展趨勢,開展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專項培訓。
1、現代農業領域。圍繞我國現代農、林、牧、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重點培訓農業中高級科技和推廣人才、國家級和省級龍頭企業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相關培訓的師資力量。舉辦一批“現代農業重大理論業務高級研修班”,每年培訓300名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圍繞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化生產、農產品保鮮與加工、動植物重大自然災害預測與減災、畜牧技術、現代林木培育、森林資源檢測與林火監測、野生動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節水抗旱、現代水利等重點課題,開展大規模的繼續教育活動。圍繞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選派專家學者到西部和東北地區開展農業技術咨詢服務。完善由各級農業、林業、水利學會、科研院(所)、教育培訓機構等構成的培訓實施體系。通過多種方式,每年培訓10-15萬名現代農業領域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2、現代制造領域。緊緊圍繞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目標,按照振興裝備制造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在電子制造、新材料、重大裝備、精密儀器、汽車工程、系統集成等重點領域,開展大規模的繼續教育活動,每年培訓15-20萬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按照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要求,在現代制造領域廣泛開展信息化、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等面向行業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知識培訓,推進信息技術和機械裝備的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大力提升我國現代制造業的水平。在珠三角、長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制造業、裝備業比較發達的地區,依托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職業技術學院和大型企業建立一批現代制造技術繼續教育基地,實現人才與產業發展的緊密結合。
3、信息技術領域。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需要,緊跟世界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以中高級信息技術人才為重點,在通信工程、集成電路、軟件技術、網絡、信息安全、數據庫、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資源管理等重點領域,開設相關培訓項目,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與世界接軌的信息行業繼續教育體系。根據不同行業和崗位的實際需要,分門別類地培訓不同行業領域的信息化人才。舉辦系列信息化技術高研班和學術、技術論壇,加強信息產業培訓基地建設和師資力量培養,開發現代化的培訓教材、遠程多媒體培訓課件。每年培訓10—15萬名信息技術領域各類中高級復合型、實用型人才。
4、能源技術領域。圍繞國家能源安全戰略,重點在石油石化、電力、煤炭等領域開展繼續教育, 每年培訓15—20萬名能源技術領域各類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依托大型國有石油石化企業現有培訓體系,健全培訓制度,制定培訓計劃,重點對專業技術業務和管理骨干進行培訓。建立石油石化行業專業技術人員遠程培訓網。在大型石油石化企業、石油院校建立若干能源技術培訓基地。推動清華大學等著名高校與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開展共建學習型企業活動。
根據電力科技規劃,制定電力行業2006—2010年繼續教育科目指南,逐年組織開發高壓輸電技術、超超臨界技術等高新技術的重點培訓項目。利用電力行業繼續教育培訓網絡和教育資源,搭建教育培訓機構與電力企業之間的供需平臺。依托國內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和骨干電力企業,系統開展電網、發電、施工等領域的現代電力技術知識培訓。依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部分大型核電站,廣泛開展核電方面的新知識培訓。
制定煤炭行業2006—2010年全行業的急缺人才培訓計劃,重點開展安全生產、采煤、煤田地質、煤礦機電、煤炭潔凈利用及環境保護等專業知識的更新培訓。依托“全國煤炭行業現代化遠程教育培訓網”,整合煤炭行業的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培訓,使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相關專業在生產和安全崗位上的技術人員,普遍得到一次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培訓機會。推進煤炭企業建立正常的培訓制度,提高煤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素質。
5、現代管理領域。以急需緊缺的管理專業門類為主,開展包括投融資管理、企業資產重組和上市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以及企業制度、結構調整、國際化經營、資源節約與利用等方面的培訓課程,每年培訓7—10萬名中高級管理人才。積極引進和開發各類現代管理課程,不斷豐富完善我國管理知識體系。依托行業協會、國內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面向企事業單位進行各類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各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經營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水平。注重管理知識培訓與管理實務相結合,理論培訓與提高實際管理能力相結合,不斷提高管理知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舉辦示范性高級研修班。人事部會同有關部門行業和單位,結合五個行業領域的重大專業技術課題,采用多種方式,每年舉辦30至50期高級研修班,培訓2000至3000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各地區、各部門和相關行業領域根據本地區、本部門和行業領域技術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的實際需要舉辦一批高研班。人事部選擇其中選題新、層次高的高研班,納入人事部的整體規劃。每個行業領域每年舉辦50期左右的專業技術人才高研班。
(四)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各級人事部門、相關部門、行業和單位可根據各自工作實際,探索符合專業技術人才特點、簡便有效的多種培訓方式方法。
1、集中培訓。有條件的部門、行業和單位可以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才進行一定時間的繼續教育集中培訓。
2、高級研修班。各級人事部門可結合本地區重大發展戰略、重點工程項目和重點攻關課題,面向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舉辦多種形式的示范性高研班。相關行業領域和單位也要結合各自優勢和特點舉辦高研班。
3、結合工作實踐培訓。各地區、部門、行業和有關單位可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對重要和特殊崗位上的專業技術人才,采取業務進修、特殊培養、學術交流、實踐鍛煉、技術考察等多種方式進行繼續教育培訓。
4、網絡、遠程教育培訓。依托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網站等現有的培訓資源,充分利用網絡、衛星傳輸、廣播電視等現代化遠程教育手段,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繼續教育培訓。5、自學。根據專業技術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選、自修等方式進行個性化的繼續教育培訓。根據行業特點和不同類型人才的實際需要,也可以采用多種其他形式,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繼續教育培訓。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簡稱“653工程“。為加快培養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2005年9月,人事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式啟動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即從2005年到2010年的6年時間里,要在現代農業、現代制造、信息技術、能源技術和現代管理五大重點領域,培訓300萬名緊跟科技發展前沿、創新能力強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又稱為“653工程”。
人事部于2005年9月27日印發了《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653工程”)實施方案》(國人部發[2005]73號),《方案》指出:從今年開始到2010年6年間,國家將在現代農業、現代制造、信息技術、能源技術、現代管理等5個領域,重點培訓300萬名緊跟科技發展前沿、創新能力強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2021年10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決定實施新一輪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工程將以培養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主要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大規模知識更新繼續教育,每年培訓100萬名創新型、應用型、技術型人才。
按照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要求,在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一些重要專業技術領域,以提升能力和更新知識為主要目的,開展大規模的繼續教育活動。堅持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前沿,著力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加快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的步伐;以重點行業領域的中高級人才培訓為重點,帶動整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統籌規劃,分類實施,突出重點,協調推進,分行業、分地區組織實施,增強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推進繼續教育工作的社會化和市場化。大力宣傳現代繼續教育理念,推動全社會對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創新繼續教育施教模式和管理方式,大幅度提高繼續教育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