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 | 印發機關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
文????號 | 皖政辦〔2014〕4號 | 印發時間 | 2014年1月29日 |
安徽省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目標任務分解表
單位:萬平方米
地 區 |
年度目標任務 |
||||||||||
新增園林綠地面積 |
改造提升園林綠地面積 |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合計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合計 |
||
合肥市 |
市本級 |
530 |
500 |
500 |
500 |
2030 |
250 |
200 |
200 |
200 |
850 |
肥東縣 |
30 |
30 |
30 |
30 |
120 |
20 |
20 |
20 |
20 |
80 |
|
肥西縣 |
30 |
30 |
30 |
30 |
120 |
20 |
20 |
20 |
20 |
80 |
|
長豐縣 |
30 |
30 |
30 |
30 |
120 |
10 |
10 |
10 |
10 |
40 |
|
廬江縣 |
30 |
30 |
30 |
30 |
120 |
20 |
20 |
20 |
20 |
80 |
|
巢湖市 |
40 |
40 |
40 |
40 |
160 |
20 |
20 |
20 |
20 |
80 |
|
合計 |
2670 |
1210 |
|||||||||
淮北市 |
市本級 |
130 |
140 |
160 |
200 |
630 |
150 |
150 |
150 |
120 |
570 |
濉溪縣 |
30 |
30 |
30 |
30 |
120 |
10 |
10 |
10 |
10 |
40 |
|
合計 |
750 |
610 |
|||||||||
亳州市 |
市本級 |
150 |
135 |
110 |
85 |
480 |
80 |
90 |
60 |
100 |
330 |
蒙城縣 |
70 |
80 |
80 |
60 |
290 |
25 |
25 |
20 |
20 |
90 |
|
渦陽縣 |
40 |
50 |
80 |
100 |
270 |
20 |
20 |
30 |
30 |
100 |
|
利辛縣 |
85 |
70 |
65 |
55 |
275 |
40 |
35 |
30 |
28 |
133 |
|
合計 |
1315 |
653 |
|||||||||
宿州市 |
市本級 |
300 |
300 |
350 |
350 |
1300 |
80 |
90 |
100 |
100 |
370 |
碭山縣 |
60 |
65 |
70 |
75 |
270 |
10 |
10 |
10 |
15 |
45 |
|
蕭 縣 |
22 |
20 |
20 |
10 |
72 |
10 |
10 |
10 |
10 |
40 |
|
靈璧縣 |
20 |
25 |
27 |
30 |
102 |
10 |
10 |
10 |
10 |
40 |
|
泗 縣 |
20 |
20 |
20 |
20 |
80 |
20 |
20 |
10 |
10 |
60 |
|
合計 |
1824 |
555 |
|||||||||
蚌埠市 |
市本級 |
150 |
220 |
170 |
170 |
710 |
120 |
120 |
150 |
150 |
540 |
五河縣 |
31 |
40 |
49 |
58 |
178 |
20 |
20 |
25 |
25 |
90 |
|
固鎮縣 |
31 |
40 |
49 |
58 |
178 |
20 |
20 |
25 |
25 |
90 |
|
懷遠縣 |
31 |
40 |
49 |
58 |
178 |
20 |
20 |
25 |
25 |
90 |
|
合計 |
1244 |
810 |
|||||||||
阜陽市 |
市本級 |
376 |
133 |
140 |
141 |
790 |
120 |
100 |
100 |
100 |
420 |
潁上縣 |
45 |
40 |
40 |
40 |
165 |
10 |
10 |
20 |
20 |
60 |
|
界首市 |
45 |
48 |
50 |
52 |
195 |
20 |
20 |
20 |
20 |
80 |
|
臨泉縣 |
50 |
35 |
40 |
45 |
170 |
20 |
20 |
20 |
20 |
80 |
|
阜南縣 |
70 |
80 |
60 |
60 |
270 |
20 |
20 |
30 |
30 |
100 |
|
太和縣 |
50 |
60 |
80 |
100 |
290 |
20 |
20 |
25 |
30 |
95 |
|
合計 |
1880 |
835 |
|||||||||
淮南市 |
市本級 |
220 |
230 |
230 |
220 |
9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00 |
鳳臺縣 |
80 |
70 |
75 |
90 |
315 |
40 |
30 |
35 |
45 |
150 |
|
合計 |
1215 |
550 |
|||||||||
滁州市 |
市本級 |
140 |
91 |
80 |
65 |
376 |
70 |
60 |
100 |
100 |
330 |
天長市 |
56 |
45 |
43 |
41 |
185 |
37 |
26 |
27 |
25 |
115 |
|
明光市 |
56 |
58 |
62 |
66 |
242 |
22 |
26 |
30 |
33 |
111 |
|
全椒縣 |
52 |
53 |
55 |
60 |
220 |
12 |
13 |
14 |
14 |
53 |
|
來安縣 |
64 |
64 |
48 |
48 |
224 |
10 |
10 |
20 |
20 |
60 |
|
鳳陽縣 |
60 |
56 |
64 |
52 |
232 |
40 |
45 |
35 |
30 |
150 |
|
定遠縣 |
20 |
30 |
60 |
30 |
140 |
20 |
5 |
10 |
5 |
40 |
|
合計 |
1619 |
859 |
|||||||||
六安市 |
市本級 |
170 |
200 |
245 |
265 |
880 |
50 |
40 |
40 |
40 |
170 |
壽 縣 |
30 |
30 |
30 |
30 |
120 |
20 |
20 |
20 |
20 |
80 |
|
霍山縣 |
57 |
31 |
30 |
30 |
148 |
10 |
10 |
10 |
10 |
40 |
|
霍邱縣 |
25 |
60 |
45 |
169 |
299 |
20 |
20 |
20 |
20 |
80 |
|
金寨縣 |
80 |
60 |
60 |
60 |
260 |
20 |
10 |
10 |
10 |
50 |
|
舒城縣 |
30 |
30 |
30 |
30 |
120 |
20 |
20 |
20 |
20 |
80 |
|
合計 |
1827 |
500 |
|||||||||
馬鞍山市 |
市本級 |
300 |
318 |
332 |
346 |
1296 |
50 |
58 |
62 |
66 |
236 |
含山縣 |
61 |
52 |
60 |
66 |
239 |
20 |
20 |
20 |
20 |
80 |
|
和 縣 |
50 |
50 |
50 |
50 |
200 |
20 |
20 |
20 |
20 |
80 |
|
當涂縣 |
50 |
50 |
50 |
50 |
200 |
20 |
20 |
20 |
20 |
80 |
|
合計 |
1935 |
476 |
|||||||||
蕪湖市 |
市本級 |
240 |
190 |
210 |
220 |
860 |
32 |
30 |
35 |
40 |
137 |
無為縣 |
120 |
25 |
30 |
30 |
205 |
30 |
30 |
20 |
20 |
100 |
|
蕪湖縣 |
15 |
13 |
16 |
16 |
60 |
20 |
20 |
20 |
20 |
80 |
|
繁昌縣 |
20 |
30 |
10 |
49 |
109 |
20 |
20 |
20 |
20 |
80 |
|
南陵縣 |
35 |
42 |
46 |
48 |
171 |
20 |
20 |
20 |
20 |
80 |
|
合計 |
1405 |
477 |
|||||||||
宣城市 |
市本級 |
130 |
70 |
60 |
60 |
320 |
100 |
70 |
60 |
60 |
290 |
郎溪縣 |
10 |
15 |
10 |
10 |
45 |
10 |
10 |
5 |
5 |
30 |
|
廣德縣 |
49 |
60 |
75 |
82 |
266 |
20 |
25 |
32 |
39 |
116 |
|
寧國市 |
30 |
30 |
30 |
30 |
120 |
20 |
20 |
10 |
10 |
60 |
|
涇 縣 |
40 |
40 |
40 |
50 |
170 |
20 |
20 |
20 |
20 |
80 |
|
績溪縣 |
33 |
35 |
35 |
37 |
140 |
16 |
18 |
18 |
18 |
70 |
|
旌德縣 |
40 |
42 |
45 |
50 |
177 |
21 |
15 |
21 |
25 |
82 |
|
合計 |
1238 |
728 |
|||||||||
銅陵市 |
市本級 |
100 |
80 |
30 |
20 |
230 |
300 |
200 |
80 |
50 |
630 |
銅陵縣 |
20 |
15 |
10 |
5 |
50 |
60 |
50 |
40 |
20 |
170 |
|
合計 |
280 |
800 |
|||||||||
池州市 |
市本級 |
30 |
30 |
30 |
30 |
120 |
30 |
33 |
40 |
40 |
143 |
青陽縣 |
52 |
55 |
40 |
40 |
187 |
10 |
10 |
10 |
10 |
40 |
|
石臺縣 |
8 |
9 |
9 |
10 |
36 |
10 |
10 |
12 |
12 |
44 |
|
東至縣 |
15 |
20 |
20 |
25 |
80 |
10 |
10 |
10 |
10 |
40 |
|
合計 |
423 |
267 |
|||||||||
安慶市 |
市本級 |
80 |
130 |
130 |
130 |
470 |
100 |
70 |
50 |
50 |
270 |
懷寧縣 |
55 |
45 |
60 |
65 |
225 |
35 |
30 |
25 |
25 |
115 |
|
桐城市 |
50 |
50 |
40 |
40 |
180 |
30 |
30 |
20 |
20 |
100 |
|
樅陽縣 |
60 |
60 |
60 |
60 |
240 |
40 |
40 |
30 |
30 |
140 |
|
潛山縣 |
58 |
60 |
65 |
68 |
251 |
30 |
30 |
30 |
20 |
110 |
|
太湖縣 |
30 |
40 |
40 |
50 |
160 |
15 |
20 |
20 |
25 |
80 |
|
宿松縣 |
40 |
40 |
40 |
40 |
160 |
20 |
20 |
20 |
20 |
80 |
|
望江縣 |
40 |
40 |
36 |
30 |
146 |
20 |
20 |
20 |
20 |
80 |
|
岳西縣 |
10 |
10 |
10 |
10 |
40 |
10 |
10 |
10 |
10 |
40 |
|
合計 |
1872 |
1015 |
|||||||||
黃山市 |
市本級 |
60 |
70 |
90 |
80 |
300 |
60 |
50 |
50 |
50 |
210 |
歙 縣 |
10 |
19 |
20 |
21 |
70 |
5 |
5 |
5 |
5 |
20 |
|
休寧縣 |
7 |
10 |
10 |
12 |
39 |
5 |
6 |
6 |
7 |
24 |
|
黟 縣 |
8 |
16 |
16 |
16 |
56 |
6 |
14 |
14 |
14 |
48 |
|
祁門縣 |
10 |
12 |
13 |
15 |
50 |
15 |
10 |
10 |
12 |
47 |
|
合計 |
515 |
349 |
|||||||||
總 計 |
22012 |
10694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
皖政辦〔2014〕4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為切實改善城鎮環境面貌,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促進生態強省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就開展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以“增加綠量、提升品質”為主線,大力實施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著力構建分布均衡、結構合理、環境優美的城鎮園林綠地系統,增強城鎮園林綠地“凈化空氣、涵養水源、增加碳匯、美化環境、傳承文化、防災避險”等功能,推動全省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加強對城鎮及周邊山體、水系、植被、生物物種等生態資源的保護,堅持適地適樹,注重運用鄉土樹種,形成地域特色鮮明的景觀風貌。
——量力而行,綠色惠民。堅持節約集約建設,不貪大求洋,避免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注重保護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立足實際擴大綠化面積,努力營造宜居宜業的城鎮生態環境。
——分類指導,統籌推進。針對不同的自然稟賦、文化特色和發展階段,合理確定城鎮園林綠化的技術路徑和目標任務,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綠道建設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斷提升城鎮園林綠化水平。
(三)主要目標。
到2017年,全省城鎮新增園林綠地面積2億平方米以上、改造提升1億平方米以上,新增街頭綠地(游園)1400個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綠地率達到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綠地率達到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重點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0%、綠地率達到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6平方米;初步形成科學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長效機制。
到2020年,全省城鎮園林綠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生態和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城鎮建設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相得益彰,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園林城市、園林縣城和園林城鎮,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取得突破。
(四)實施步驟。
全省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自2014年開始,到2017年取得階段性成效,到2020年基本完成,分3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全面啟動。2014年,各地根據本實施意見,制定本地區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具體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年度計劃,完成綠地系統規劃編制(修編)并啟動實施。
第二階段:大力推進。2015—2017年,加快公園、道路、河道等城鎮園林綠化建設,大幅增加城鎮綠量,著力提升綠化品質,全面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
第三階段:鞏固提高。2018—2020年,在鞏固階段性工作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園林綠化水平,促進園林綠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五)完善城鎮綠地系統規劃。各地要結合實際,按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以及園林城市、園林縣城、園林城鎮相關標準,編制(修編)本地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科學制定城鎮出入口、主要道路和水系綠化等專項建設規劃,合理確定目標任務和年度建設計劃。編制(修編)規劃應充分考慮各地自然文化本底條件,強化綠線管理,注重保護山體、水系、濕地、林地等生態敏感區域,注重歷史文化傳承;加強道路、鐵路、河湖、高壓走廊等防護林帶建設,打造生態廊道;合理布局公園綠地,推廣建設下沉式綠地;充分保護利用現有綠化成果,嚴格保護20年以上樹齡的喬、灌木。2014年10月底前,各市、縣完成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編制(修編)工作;2015年3月底前,重點鎮完成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編制(修編)工作。
(六)增加城鎮綠量。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和綠道建設,充分利用裸露地、空閑地等,大力開展城鎮園林綠化建設。老城區要通過拆違還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立體營綠、破硬增綠、新(改)建生態停車場等多種方式增加綠量,并加強對現有園林綠地的改造提升。強化城鎮空間管控,在城郊及城鎮周邊積極營造環城防護林帶、楔形綠地等,改善城鎮整體環境。
(七)建設城鎮公園。按照300米見綠地、500米見公(游)園的標準,建設改造公園綠地,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園綠地系統。設區城市老城區每年新增街頭綠地(游園)10個以上,其他縣(市)老城區每年新增街頭綠地(游園)3個以上。重點鎮應建有1座面積不小于2公頃的綜合性公園綠地。公園建設要著力保護自然山體、水系、植被等地形地貌和生物物種資源,注重植物造景,體現植物群落形態,做到物種多樣、季相豐富、景觀優美。要突出文化藝術內涵和地域特色,避免“千園一面”。嚴格控制公園內建筑物、構筑物等配套設施建設規模,公園內的綠地面積不得少于公園陸地總面積的65%。
(八)強化道路綠化。按照林蔭路標準,重點建設改造城鎮出入口和主要道路綠化。道路綠化隔離帶、分車帶和行道樹綠化建設要增加喬木比重,路側綠帶要以植物造景為主、體現混交林風貌。新建主要道路行道樹原則上應做到單側2排以上,既有道路綠化改造應以補植或增植行道樹為主,適當增加花灌木,解決“缺株斷檔”和“色彩不足”問題。喬木規格要科學適度,提倡大苗綠化,嚴控大樹進城,防止盲目移植名貴樹木。到2017年,城鎮主要道路綠化達標率達到80%以上。
(九)整治水系綠化。合理劃定城鎮藍線,充分利用城鎮濱水區域的自然環境,構建濱水綠地,城鎮主要河道岸線新建綠化單側寬度原則上應達到50米以上,原有河道岸線綠化只增不減,體現風景林或防護林的建設風貌。城鎮水體駁岸建設改造應以生態駁岸為主,充分考慮防洪、行洪安全,注重保持河道、湖泊的天然形態,強化與周邊環境景觀的協調。到2017年,城鎮河道綠化普及率達到80%以上。
(十)加強單位和居住小區綠化。積極推進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活動,提升單位、居住小區綠地建設管理水平。機關、企事業單位應利用現有空地、草坪等,增加喬木、花灌木比例。老舊小區提升改造,應當以補植增植喬木、花灌木為主,改造后的綠地率不低于25%。新建小區應保持植物生長良好,無缺株斷行,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種植比例合理,綠地率不低于30%。
(十一)打造園林綠化精品示范工程。堅持新建與改造提升并重,編制高質量設計方案,引進高水平施工隊伍,強化施工全過程管理,建設一批示范公園、示范路等園林綠化精品。示范工程應做到植物景觀豐富,配套設施完善,園林小品、建(構)筑物地域特色鮮明,體現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理念。到2017年,設區城市至少建成3個以上綜合性示范公園、10條以上園林綠化示范路,其他縣(市)至少建成1個以上綜合性示范公園、5條以上園林綠化示范路。
(十二)提升園林綠化管理養護水平。堅持建、管、養并重,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逐步加大養護投入。在政府主導下,推行園林綠化建設、養護、監管相分離的市場化運行機制,全面實行“建管分開、管辦分離”的模式。全面放開園林綠化建設、養護市場,優先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高管理養護效率和水平。
(十三)積極開展創建工作。進一步拉高標桿,制定并實施切實可行的創建目標。已創建成為國家園林城市的,要努力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到2017年,設區城市園林綠化主要指標全部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其他城市全部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60%以上縣城達到省級園林縣城標準。到2020年,要有5個以上設區城市園林綠化主要指標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其他城市全部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80%以上縣城達到國家園林縣城標準。
(十四)倡導社會公眾參與。積極引導城鎮居民認建認養園林綠地,廣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度。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及家庭開展庭院、陽臺、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在街道、社區和物業小區組織星級示范單位、示范戶評選,并給予示范單位、示范戶適當獎勵。
(十五)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政府是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的責任主體,要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和管理制度,強化目標責任管理,保障資金投入,全面開展園林綠化建設和改造提升,主動公開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省建立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聯席會議制度,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召集,省相關部門參加,負責指導、培訓、督促檢查等工作。
(十六)創新融資方式。積極發揮政府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園林綠化投融資體制,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賦予冠名權等方式,拓寬園林綠化建設養護資金渠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因地制宜采取政府適當補貼的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園林綠化建設。省政府統籌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綠道建設等資金,對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實施以獎代補。
(十七)注重人員培訓。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組織編制園林綠化導則等相關技術標準,并作為省城鎮化知識專題培訓的重要內容,對市縣政府負責同志及園林綠化工作人員實施培訓。
(十八)嚴格督促檢查。省政府將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目標任務,納入生態強省建設和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任務內容,與各市政府簽訂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有關部門,綜合運用調查問卷、第三方評價、遙感監測等方式,定期對各地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將市民對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工作滿意度作為督查的重要內容,督查結果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等的重要依據。
(十九)強化信息通報。建立省級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工作信息、宣傳展示工作動態、接收反饋社會公眾意見和建議等。對工作力度大、社會反映好、成效顯著的進行表揚,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任務完成不及時的進行通報。
(二十)加大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組織開展與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相關的主題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愛綠、建綠、護綠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的良好氛圍。
附件:安徽省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目標任務分解表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1月29日
府苑樓門口玻璃上有價格和時間的。。。
你好,安徽省亞新園林綠化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范圍包括園林綠化工程及仿古建筑設計,施工與維護,亞新園林以質量,誠信立業,我們將以超前的思維,獨特的設計,優良的工程質量,真誠周到的服務,建一項工程,造一片美...
需要套成活養護+保存養護兩個。
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 5頁
評分: 4.8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建筑業發展的意見 皖政辦〔 2009〕 103 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提升我省建筑業競爭力,充分發揮建筑業 在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經省政府同意, 現就加快建筑 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建筑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加快發展建筑業,對于吸納和轉移農村富余 勞動力,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加快城鎮化進程, 具有重 要意義。近年來,我省建筑業改革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2008 年全省建筑業實 現增加值 649.8 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 7.3%。但是,與我省跨越發展、加速 崛起的要求相比, 建筑業總量還不大, 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仍不強, 亟待 加快發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建筑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進一步增 強責任感和
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正>京政辦發[2008]55號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園林綠化局《關于開展園林綠化資源普查工作的意見》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二○○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關于開展園林綠化資源普查工作的意見(市園林綠化局二○○八年十二月)為全面、客觀、準確地掌握本市園林綠化建設發展現狀,綜合分析與評價園林綠化資源經營狀況,為制定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
六政辦〔2014〕25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試驗區、示范園區管委,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
為加快六安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步伐,切實搞好城鎮園林綠化工作,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4〕4號)要求,經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按照“弘揚紅色精神,致力綠色發展”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大力實施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把六安打造成為安徽省優質的水源地,華東地區生態后花園,革命老區轉型發展的示范區和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
各縣區在城鎮園林綠化規劃建設中,必須按照安徽省《實施意見》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量力而行,綠色惠民;分類指導,統籌推進”。要注重培育和塑造本地的文化和生態景觀風貌,避免生搬硬套,千城一面。
到2017年,六安市中心城區新增園林綠地面積880公頃以上,改造提升170公頃以上,新增街頭綠地40個;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3% 以上,綠化覆蓋率達38%以上,人均公園綠化面積達到12平方米以上。
市轄各縣區新增園林綠地面積947公頃以上,改造提升330公頃以上,綠地率達到31%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以上,重點鎮建成區綠地率達到25%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6平方米以上。
到2020年,全市園林綠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生態和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城鎮建設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相得益彰,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園林縣城和園林城鎮,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取得實效。
六安市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自2014年開始,到2017年取得階段性成效,到2020年基本完成,分為3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全面啟動。2014年6月15日前,各縣區要制定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完成時限和責任主體。
第二階段:大力推進。2015—2017年,全面推進公園、道路、水系、環城林帶等各類綠地建設,拓展城市綠量,均衡綠地分布。積極開展城市添彩工程、精品示范工程、公園建設年、園林式單位(小區)、星級示范單位(家庭)等創建工作。
第三階段:鞏固提升。2018—2020年,在鞏固城鎮園林綠化建設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打造園林綠化精品項目,優化綠地結構和布局,加強園林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管養水平,促進園林綠化和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1、完善城鎮綠地系統規劃。
各縣區、重點鎮要結合實際,按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園林城鎮等相關標準,編制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劃定城市綠線和生態保護紅線。在編制規劃時,要與安徽省《實施意見》、城市綠道建設、“三線三邊”整治以及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等相結合,編制完成城鎮出入口、主要道路和水系綠化等專項建設規劃,合理確定目標任務和每年度的實施計劃。
編制規劃必須因地制宜,認真調查研究當地自然條件、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等本底條件。要注重保護城市內和城市周邊的山體林地、水系濕地等生態敏感區域;要注重歷史文化傳承和特色定位;要加強道路、鐵路、河湖、高壓走廊等生態廊道和環繞城市的生態防護林帶。結合老城改造、新城開發建設,合理規劃布局公園、街頭游園;推廣建設節約型綠地;充分保護利用現有綠化成果,嚴格保護20年以上樹齡的喬、灌木。
2014年10月1日前,要編制完成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4年12月30日前,重點鎮要編制完成綠地系統規劃并立即組織實施。編制后的實施方案和綠地系統規劃要在公共媒體上進行公示,并報市城鎮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備案。
2、增加城鎮綠量。
按照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和近期建設計劃,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城市綠道建設、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城市對外交通項目建設等,大力開展城市各類綠地建設。
要確保完成安徽省《實施意見》任務分解的指標。到2017年,六安中心城區新建園林綠地面積880公頃以上,改造提升170公頃以上。縣區新增園林綠地面積947公頃以上,改造提升330公頃以上。
注重城鎮邊角地綠化。積極拓展綠化空間,結合老城區改造,通過拆違還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立體營綠,增加街頭游園和邊角地等微型綠地。土地收儲后三年內沒有建設計劃的,都必須進行綠化植樹。結合“三邊三線”綜合整治工程,治理城鎮周邊環境的臟亂差現象,建設完善的城鎮綠島、綠廊、綠帶。
建設環城森林廊道。要充分保護城鎮周邊林地、果園、農田、水網等城鎮開敞空間。精心研究城鎮周邊的自然稟賦以及公路鐵路等交通條件,研究制定環城森林廊道修復建設方案,做好城市建成區外圍防護林網建設,對受損棄置地進行景觀恢復,形成森林環繞的城鎮生態支撐體系,改善城鎮整體生態環境質量。
開展城市立體綠化。立體綠化對于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城市內公共建筑,包括公廁、橋梁、圍墻、屋頂、公共交通設施等,全部都要進行立體綠化。積極鼓勵引導開發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屋頂、陽臺綠化。到2017年,六安中心城區要建設5個以上立體綠化示范項目,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每個縣區要建設2個以上立體綠化示范項目,總面積達到2萬平方米以上。
3、加強公園建設。
按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六安中心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要達到90%以上,各縣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要達到80%以上。加快推進公園建設,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園綠地系統。
積極開展“公園建設年”活動。到2017年,六安中心城區要建設綜合性公園5個,街頭綠地(游園)40個,增加公園綠地面積300公頃以上。每個縣區要建設綜合性公園2個,新建街頭綠地(游園)10個以上。每個重點鎮要建設1個面積不小于2公頃的綜合性公園綠地。
公園建設要按照城鎮的總體功能要求進行定位,根據《公園設計規范》等要求進行規劃建設。要充分保護地形地貌,以喬木為主進行植物造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4、加強道路綠化。
按照林蔭路標準,重點建設改造城鎮出入口和主要道路綠化。
結合城市周邊環境整治,城鎮出入口道路周邊100米內不符合規劃的建筑物、構筑物要予以拆除,建設層次分明、景觀優美的城鎮入口園林景觀。
加強林蔭路建設。道路綠化隔離帶、分車帶和行道樹綠化建設中增加喬木比重。新建主干道確保道路兩側各栽植2排以上喬木行道樹;對現有道路綠化進行改造提升,通過破硬植樹、綠化帶補植樹木等方式,力爭兩側喬木林帶達到2排以上。到2017年,城鎮所有道路都要達到綠化覆蓋率80%的林蔭路標準。
開展“城市添彩工程”。結合城市道路綠化提升改造和精品示范道路建設,按照“一路一景”的原則,廣泛栽植觀花、觀葉、季相變化豐富的喬木和大灌木,形成特色豐富的道路綠化景觀,豐富城市空間色彩。
加強道路綠化達標改造。城鎮新建道路綠化必須按照規定標準規劃設計,現有道路要積極通過破硬增綠提升綠量。城市道路兩側機關企事業單位沿路圍墻要進行通透改造,沿圍墻密植2-3排喬木,有條件的沿街建筑要進行立體綠化。到2017年,六安中心城區主要道路綠化達標率達到90%以上,各縣區城鎮主要道路綠化達標率達到85%以上。
喬木以適合當地生長、規格科學適度的落葉樹為主,提倡大苗綠化,苗木胸徑以12-15厘米為宜。嚴控大樹進城,杜絕移植名貴樹木。
5、實施城市綠道建設。
綠道建設是省委、政府高度關注的一項民生工程,也是建設宜居城鄉、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一項標志性工程。到2014年底,六安中心城區建成綠道60.8公里,縣區建成綠道53.65公里。到2017年,六安中心城區完成綠道建設144.26公里,縣區完成綠道建設98.08公里。
6、整治城鎮水系綠化。
2014年10月1日前,結合城鎮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完成城鎮藍線規劃,合理劃定城鎮藍線。充分保護利用城鎮濱水區域的自然環境,構建濱水綠地。
城鎮主要河道岸線新建綠化單側寬度應達到50米以上,原有河道岸線綠化只增不減。城鎮水體駁岸建設改造以生態駁岸為主,充分考慮防洪、行洪安全,注重保持河道、湖泊的天然形態。河道防護堤以外部分,要以原生態模式栽植喬木混交林,強化與周邊環境景觀的協調。
到2017年,六安中心城區河道綠化普及率達到85%以上,各縣區河道綠化普及率達到80%以上。
7、推進單位小區綠化。
積極推進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活動,提升單位、居住小區綠地建設管理水平。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居住小區,應利用現有空地、綠地,增加喬木、花灌木;對于大面積的硬質地面、停車場,要破除硬化增加樹穴,栽植喬木進行林蔭化改造。積極開展居住區綠色街巷創建活動。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后的綠地率達到25%,新建小區綠地率不低于35%。
做好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工作。到2017年,六安中心城區園林式單位(小區)達到70%以上,各縣區園林式單位(小區)達到60%以上。積極組織申報省級園林式單位(小區)。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工作,將作為文明單位、園林縣城的重要考評內容。
8、打造園林綠化精品示范工程。
在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過程中,堅持新建與改造提升并重,要認真按照《安徽省園林綠化導則》,科學編制高質量設計方案。園林綠化景觀規劃方案和初步設計要組織有關專家論證后,方可進行工程招標建設。
認真謀劃工程建設招投標機制,真正引進高水平施工隊伍。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評價標準和辦法,強化施工全過程管理。建立施工企業和項目經理誠信檔案,嚴格查處施工質量低下、違規建設等不良行為,努力建設一批示范公園、示范路等園林綠化精品工程。
示范工程應充分彰顯各自的風貌特色和文化積淀,做到植物景觀豐富,配套設施完善,園林小品、建(構)筑物地域特色鮮明,體現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理念。
到2017年,六安中心城區建成5個綜合性示范公園、12條以上園林綠化示范路。每個縣區要建成2個以上綜合性示范公園、5條以上園林綠化示范路。每個重點鎮要建成1個以上綜合性示范公園(游園)、2條以上園林綠化示范路。
9、提升園林綠化管養水平。
堅持建、管、養并重,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逐步加大養護投入。在政府主導下,推行園林綠化建設、養護、監管相分離的市場化運行機制,全面實行“建管分開、管辦分離”的模式。全面放開園林綠化建設、養護市場,優先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創新養護管理模式,開展養護示范項目創建活動,通過示范帶動,提高管養效率和水平。
10、積極開展創建工作。
各縣區、重點鎮要進一步拉高標桿,確定切實可行的創建目標并強力實施。
2014年,金寨縣要通過省級園林縣城驗收。2015年,霍山縣要通過國家園林縣城驗收。到2017年,其他所有縣區要全部達到省級園林縣城標準,積極爭創國家園林縣城。到2020年,六安中心城區園林綠化主要指標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各縣區園林綠化主要指標達到國家園林縣城標準。
11、倡導社會公眾參與。
積極引導城鎮居民認建認養園林綠地,廣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度。支持有條件家庭開展庭院、陽臺、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開展評選園林綠化星級示范單位、示范戶活動,并將結果納入創建文明單位考核。
1、強化領導,落實責任。
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是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工作內容,提升行動在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指揮部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市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與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合署辦公,市直各單位,各縣區、政府、管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堅持責任制管理和監督檢查機制,層層負責、責任到人,切實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2、多措并舉,籌集資金。
引導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全面增加社會和市場資金投入,拓寬造林綠化的資金籌措渠道,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園林綠化投融資體制,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賦予冠名權等方式,拓寬園林綠化建設養護資金渠道;統籌各類綠化建設資金,對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實施以獎代補,彌補建設資金不足。
3、廣泛宣傳,發動群眾。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對城鎮園林綠化提升工作進行全過程、全方位、深層次的連續報道,宣傳提升行動的重要意義和目標任務。營造“植綠、護綠、愛綠”的社會風尚,通過設立宣傳站、豎立宣傳牌、懸掛宣傳條幅等,在全社會形成全民支持綠化、參與綠化的濃厚氛圍。設立舉報電話,開展明查暗訪,推動園林綠化提升活動的深入開展。市、縣共建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工作信息,宣傳展示工作動態、匯總工作開展情況。
4、加強監督,嚴格考核。
城鎮園林綠化提升工作完成情況將作為年終考核、文明單位評比的重要內容。各縣區、市直有關單位要建立健全完整、真實的工作檔案,強化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項目管理。市政府將定期進行督促檢查。同時,將綜合運用調查問卷、第三方評價等方式,對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考評,將市民對城提升行動工作滿意度作為督查的重要內容。市政府將對工作力度大、社會反映好、成效顯著的進行表揚,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任務完成不及時的進行通報。
附表:1.六安市中心城區園林綠化提升行動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
六安市轄縣區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6月16日
六安市中心城區園林綠化提升行動任務分解表
序號 |
工作內容 |
年度目標任務 |
責任單位 |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
一 |
編制綠地系統規劃 |
|||||||
1 |
編制城市生態體系規劃,劃定城市生態保護紅線 |
12月1日編制完成 |
市規劃局 |
|||||
2 |
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劃定城市綠線 |
12月1日編制完成 |
市城管局 |
|||||
3 |
編制城市藍線控制規劃,劃定城市藍線 |
12月1日編制完成 |
市水利局 |
|||||
二 |
增加城鎮綠量 |
|||||||
1 |
開展城市邊角地綠化 |
調查摸底,編制計劃,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建成區范圍及城市出入口周邊 |
采礦區、受損廢棄地 |
規劃區范圍 |
金安、裕安區政府,開發區、示范園區管委 |
||
2 |
城市規劃區國境高速、鐵路、國省道、河流兩側林帶建設 |
調查摸底,編制計劃,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轄區范圍內高速公路、國省道、河流兩側50米以上綠廊 |
312國道南側至寧西鐵路綠廊 |
312國道南側至寧西鐵路綠廊續建 |
金安、裕安區政府,開發區、示范園區管委負責實施 |
||
3 |
城市立體綠化建設 |
開展單位、小區立體綠化 |
調查摸底,編制計劃,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每區建設示范項目1個,面積1萬米2 |
每區建設示范項目1個,面積2萬米2 |
每區建設示范項目1個,面積3萬米2 |
金安、裕安區政府,開發區、示范園區管委 |
|
開展公共設施立體綠化 |
調查摸底,編制計劃,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建設示范項目1個,面積0.5萬米 |
建設示范項目1個,面積0.5萬米 |
建設示范項目2個,面積1萬米 |
市城管局 |
|||
三 |
建設城鎮公園 |
|||||||
1 |
綜合性城市公園建設 |
經三路橋頭公園 |
淠河西岸景觀帶(壽春路橋至橡膠中壩;窯崗嘴大橋至佛子嶺路) |
淠河總干渠生態綠廊(水利文化公園至大別山植物公園,皋城路橋至長安北路橋),大公堰濕地公園 |
淠河總干渠生態綠廊續建 |
市重點局 |
||
鳳凰河公園,南屏公園及南屏路景觀帶提升 |
大別山植物公園,鳳凰河公園續建 |
大別山植物公園續建 |
大別山植物公園續建 |
市城管局 |
||||
水利文化公園 |
水利文化公園續建 |
市水利局 |
||||||
皋陶文化公園 |
皋陶文化公園續建 |
皋陶文化公園續建 |
市文廣新局 |
|||||
2 |
街頭綠地及小游園建設(每個面積不小于2000平方米) |
新建 |
新建游園5個 |
新建游園5個 |
新建游園5個 |
新建游園5個 |
市重點局 |
|
新建游園2個 |
新建游園2個 |
新建游園2個 |
新建游園2個 |
開發區管委 |
||||
新建游園1個 |
新建游園1個 |
新建游園1個 |
新建游園1個 |
示范園區管委 |
||||
結合舊城(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 |
新建游園2個 |
新建游園2個 |
新建游園2個 |
新建游園2個 |
市住建委 |
|||
3 |
打造精品示范公園 |
調查摸底,制定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建成1個示范公園 |
建成2個示范公園 |
建成2個示范公園 |
市城管局 |
||
四 |
強化道路綠化 |
|||||||
1 |
重要景觀路建設 |
壽春路綠化 |
312國道南側50米綠廊 |
西環路外側50米生態防護綠廊 |
市重點辦 |
|||
2 |
林蔭路改造提升 |
調查摸底,制定改造提升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提升改造林蔭路10條 |
提升改造林蔭路10條 |
提升改造林蔭路10條 |
市城管局 |
||
3 |
城市道路彩化工程 |
梅山路、皖西大道、迎賓大道 |
解放路、六壽路、佛子嶺路 |
安豐路、淠河路、將軍路 |
河西景觀大道、長安路、華山路 |
市城管局 |
||
4 |
創建示范道路 |
調查摸底,制定創建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建設精品示范道路3條 |
建設精品示范道路4條 |
建設精品示范道路5條 |
市城管局 |
||
五 |
整治水系綠化 |
|||||||
1 |
大雁河、蘇大堰 |
大雁河、蘇大堰綜合整治 |
大雁河、蘇大堰綜合整治續建 |
均河、永安河整治 |
市城管局 |
|||
2 |
城西新渠、城西河及東部新城水系 |
城西新渠及城西河整治 |
東部新城水系綜合整治 |
東部新城水系綜合整治續建 |
水利局 |
|||
3 |
鳳凰河整治 |
312國道至城南鎮段 |
312國道至城南鎮段續建 |
裕安區政府 |
||||
六 |
單位小區綠化提升 |
|||||||
1 |
機關、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綠化達標改造 |
調查摸底,制定改造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完成達標改造30% |
完成達標改造30% |
完成達標改造40% |
金安、裕安區政府,開發區、示范園區管委 |
||
2 |
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 |
制定方案,宣傳發動 |
達標40家 |
達標50家 |
達標60家 |
市林業局 |
||
3 |
星級示范單位、示范戶創建 |
制定方案,宣傳發動 |
評選星級示范單位5家、示范戶30家 |
評選星級示范單位10家、示范戶40家 |
評選星級示范單位15家、示范戶50家 |
金安、裕安區政府,開發區、示范園區管委 |
||
4 |
開展綠色街巷活動,建設示范街巷。 |
制定方案,宣傳發動 |
建設示范街巷2條 |
建設示范街巷2條 |
建設示范街巷2條 |
金安、裕安區政府,開發區、示范園區管委 |
||
七 |
城市綠道建設 |
市城管局 |
||||||
1 |
建設綠廊系統,設置標志標線、指示牌等配套設施。 |
完成26.0KM |
完成30KM |
完成30KM |
完成30KM |
|||
六安市轄縣區城鎮園林綠化提升行動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
序號 |
工作內容 |
年度目標任務 |
責任單位 |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
一 |
編制綠地系統規劃 |
|||||
1 |
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劃定城市綠線 |
10月1日前編制完成 |
各縣區政府 規劃部門 |
|||
2 |
編制綠地系統規劃,劃定城市綠線 |
12月30日前編制完成,并立即組織實施 |
各重點鎮 |
|||
二 |
增加城鎮綠量 |
|||||
1 |
開展城市邊角地綠化 |
調查摸底,制定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建成區范圍 |
采礦區、受損廢棄地綠化 |
規劃區范圍 |
各縣區政府 |
2 |
城市規劃區國境高速、鐵路、國省道、河流兩側林帶建設 |
調查摸底,制定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完成征地拆遷 |
工程建設 |
工程竣工 |
|
3 |
開展單位、小區立體綠化 |
調查摸底,制定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建設示范項目1個,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 |
建設示范項目1個,面積1.5萬平方米 |
建設示范項目1個,面積5千平方米 |
|
三 |
建設城鎮公園 |
|||||
1 |
綜合性城市公園建設 |
建設綜合性公園2個 |
各縣區政府 |
|||
建設1個面積不小于2公頃的綜合性公園 |
各重點鎮 |
|||||
2 |
街頭綠地及小游園建設(每個面積不小于2000平方米) |
新建街頭綠地(游園)4個 |
新建街頭綠地(游園)4個 |
新建街頭綠地(游園)4個 |
新建街頭綠地(游園)4個 |
各縣區政府 |
四 |
強化道路綠化 |
|||||
1 |
林蔭路建設 |
調查摸底,制定建設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建設林蔭路5條 |
建設林蔭路10條 |
建設林蔭路15條 |
各縣區政府 |
2 |
創建示范道路 |
調查摸底,制定創建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建設精品示范道路2條 |
建設精品示范道路2條 |
建設精品示范道路2條 |
|
五 |
整治水系綠化 |
|||||
1 |
規劃區范圍內河道、水系兩岸綜合整治 |
綠化普及率達到50%以上 |
綠化普及率達到60%以上 |
綠化普及率達到70%以上 |
綠化普及率達到80%以上 |
各縣區政府 水利部門 |
六 |
單位小區綠化提升 |
|||||
1 |
機關、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綠化達標改造 |
調查摸底,制定改造方案,分解落實年度實施任務 |
達標改造30% |
達標改造30% |
達標改造40% |
各縣區政府 城管部門 |
2 |
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 |
制定方案,宣傳發動 |
達標40家 |
達標30家 |
達標20家 |
|
3 |
星級示范單位、示范戶創建 |
制定方案,宣傳發動 |
評選星級示范單位10家、示范戶40家 |
評選星級示范單位5家、示范戶30家 |
評選星級示范單位5家、示范戶20家 |
|
4 |
開展綠色街巷活動,建設示范街巷。 |
制定方案,宣傳發動 |
建設示范街巷3條 |
建設示范街巷2條 |
建設示范街巷1條 |
|
七 |
城市綠道建設 |
|||||
1 |
建設綠廊系統,設置標志標線、指示牌等配套設施。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壽縣縣政府 |
完成12.85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霍邱縣政府 |
||
完成10.3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金寨縣政府 |
||
完成10.5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霍山縣政府 |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完成10KM |
舒城縣政府 |
2013年12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