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瓦花心擺砌、拆砌、拆除工程量按其施作面積(按垂直投影面積、不扣除門窗洞口,側壁亦不增加)以平方米計量。
板瓦花心擺砌、拆砌、拆除定額以其施作規(guī)格(瓦料規(guī)格分檔:2#板瓦、3#板瓦、10#板瓦)設項,板瓦花心擺砌、拆砌、拆除按其施作規(guī)格及其面積,分別套用(明清)板瓦花心擺砌、拆砌、拆除定額相應項目。擺砌、拆砌、拆除花瓦均以一進瓦(單面做法)為準,若為兩進瓦定額乘以2執(zhí)行,墻帽花心與墻身花心執(zhí)行同一定額 。
采用花瓦作法之板瓦花心,分別使用2#板瓦規(guī)格為:180mm X 180mm、3#板瓦規(guī)格為160mm×160mm、10#板瓦規(guī)格為110mm×110mm,擺砌成板瓦鎖鏈、魚眼、西番蓮、沙鍋套等花式,明清式稱板瓦花心。
板瓦是瓦的一種,并非平板,而是帶有弧度,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為圓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板瓦是古代建筑覆蓋屋頂瓦的一種。用于阻擋雨水滲透。板狀,略有弧度,由筒形坯四剖或六剖之后燒造而成,使用時仰置在屋頂上,縫隙間可覆蓋簡瓦,構成筒瓦屋頂,或覆蓋板瓦,構成仰合瓦屋頂。以往認為最早見于西周時期。歷代一直沿用。最近在陶寺文化中有發(fā)現(xiàn)。
你好筒瓦的弧度很大有的接近半圓了,而板瓦的弧度就是很小的幾乎是沒有弧度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黏土瓦屋面
輕鋼屋面的費用高一些。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一)筒板瓦屋面 1、施工工序 混凝土樓板面基層處理→刷素水泥漿一遍→預拌水泥砂漿找平層→ SBS 改 性瀝青防水卷材→預拌水泥砂漿臥瓦層鋪設→鋪塊瓦 2、基層處理 將屋面結構層上面的松散砂漿、 混凝土、水泥漿及其他雜物清除干凈, 對凸 出表面的混凝土用鑿子鑿去,掃凈,用水沖洗干凈;露筋部位用 1:2水泥砂漿 抹壓,并澆水養(yǎng)護; 所有陰陽角做半徑為 5cm的圓弧;管道直徑 500mm范圍內做 高度不小于 30mm的圓臺;水落口安裝正確,不倒返水;出屋面管道套管高度不 低于 300mm。 3、預拌水泥砂漿找平層施工工藝 (1)材料要求 找平層砂漿采用預拌砂漿,強度等級 M15,由預拌砂漿廠家生產,施工現(xiàn)場 加水使用。使用嚴格按使用說明書操作。 (2)標高控制點間距為 1.5m左右;控制點上口作成 20*20 方形,下口 30*30 方形,上口貼白色小瓷片,易于尋找;在雨水口處找出泛水, 即可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臺灣制造商近期已推出一些新型號產品。可供產品有壓鑄鋁合金板、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擠壓波紋板和傳統(tǒng)的帶釉屋頂瓦。下面是三家廠商的介紹。 一、維羅維利亞公司 建于1980年,下屬兩個工廠,設在臺北附近的桑梓和三重,有150名工人。起點訂貨1只6.096m集裝箱,收到信用證后45~60天可付貨。 該公司引進的鋁合金屋頂瓦生產始于1993年,產品適合于住宅和工業(yè)建筑。以A380號鋁合金制成的集水溝式屋頂板瓦尺寸為60cm見方,重2.5kg,最大承重量是1133kg/m~2,抗137m/s風速的壓力。表面標準處理法是陽極氧化和經長時間處理的紅色和藍色搪
板瓦,緬甸克欽邦第一特區(qū)首府,也常用"板瓦"一名代指"克欽邦第一特區(qū)"。
用于屋頂大面積鋪設的區(qū)域,通常凹面向上,兩排板瓦之間扣合一排筒瓦。倒塌堆積中見有使用板瓦相互扣合鋪設屋頂?shù)嫩E象。普通板瓦可分二型:
A型,瓦沿處無紋飾,如標本05HBⅡT0601③:30(如圖1中1所示)。
B型,一端瓦沿施指壓紋、壓切紋等紋飾。施紋部位絕大多數(shù)在凸面,僅見一件凸凹兩面均有指壓紋,使得沿面形似波浪,如標本05HB ⅠT0202③:77(如圖1中2所示)。
從出土的位置和數(shù)量統(tǒng)計結果來看,A型普通板瓦與B型普通板瓦在內城各建筑址中均有出土,且摻雜使用,數(shù)量上指壓紋板瓦稍多,但相差不大。
用于建筑的屋檐位置,凹面向上,與檐頭筒瓦扣合使用。檐頭板瓦在一端瓦沿的沿面飾壓印、刻劃紋飾。根據(jù)瓦沿紋飾的不同可分為四型:
A型,沿面中央有兩道凹槽,凹槽上下兩側飾左斜向櫛齒紋,兩道凹槽之間飾一排圓形戳點紋。根據(jù)平面形狀可分為二個亞型:
Aa型,數(shù)量較多,平面呈等腰梯形,形制相對一致,如標本05HB ⅠT0202③:26(如圖1中3所示)。
Ab型,數(shù)量較少,瓦沿的一端與瓦身呈斜角,如標本05HB ⅣT0102③:25(如圖1中4所示)。
B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兩道凹槽,凹槽上下兩側飾方向相反的斜向櫛齒紋,兩道凹槽之間飾一排圓形戳點紋,如標本05HB ⅡT0201③:44(如圖1中5所示)。
C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兩道凹槽,凹槽上側飾左斜向櫛齒紋下側不施紋,兩道凹槽之間飾一排圓形戳點紋飾,如標本05HB ⅠT0601③:37(如圖1中6所示)。
D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兩道凹槽,凹槽上下兩側飾方向相反的斜向櫛齒紋,兩道凹槽之間飾一排圓圈紋飾,如標本05HB ⅣT0102③:18(如圖1中7所示)。
根據(jù)各型檐頭板瓦出土數(shù)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總體上看,A型檐頭板瓦數(shù)量最多,出土范圍最廣;B型檐頭板瓦數(shù)量相對較少,主要出土于第一號建筑址、第二號建筑址南側和內城南門址等處;C型檐頭板瓦數(shù)量最少,僅在第一號建筑址殿基東南部有出土;D型檐頭板瓦出土數(shù)量亦較少,主要見于第一號建筑址殿基南北兩側及西側廊廡的東側。其中除A型檐頭板瓦外,其他檐頭板瓦均僅見瓦身平面呈等腰梯形者。各型檐頭板瓦均不見模印、刻劃文字或符號。
板瓦的陶質,大體上可區(qū)分為夾細砂深灰陶和夾粗砂淺灰陶兩類。其中,普通板瓦前者數(shù)量占絕對多數(shù),檐頭板瓦中A型和C型均為夾細砂深灰陶,B型和D型為夾粗砂淺灰陶。
重唇板瓦是指檐口處所用的板瓦,瓦前有寬檐。以利于排水和裝飾。通常為灰布瓦,琉璃制品較少,元以前建筑中普遍使用,明清時期則改用為滴子瓦。
三國統(tǒng)一之后開始流行。和花頭簡瓦一樣,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圖案以唐草紋為主,并見一些諸如寶相花紋在內的動植物圖案,一般來講,圖案具有左右對稱的特點,而唐草紋等纏枝紋,則有連綿不斷的特點。
新羅時期的重唇板瓦瓦當檐部為產生了弧變的長方形,圖案以檐部外面施以唐草紋和忍冬寶相花紋為主,另有鳳凰、龍、麒麟、飛天、花卉等圖案,在邊緣部分有相連的珠點,而線條主要以纏枝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