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磁齒輪 | 定????義 | 利用磁力傳動 |
---|---|---|---|
目????的 | 減速器自身不損壞 ,保護原動機。 | 弱????點 | 傳動扭矩較小 |
高拖動轉矩的方法中,齒輪傳動應用極為廣泛 ,但長期以來其傳動基本形式沒有變化,即始終是依靠兩輪輪齒的嚙合進行傳動。這就給齒輪傳動帶來了一些不可消除的問題 ,如機械疲勞、摩擦損耗、震動噪音等。人們試圖尋找新的途徑以解決這些問題 ,采用潤滑技術,但問題依舊存在。
歷史上的永磁齒輪也有其弱點 ,主要是它的傳動扭矩較小。
在提定義:磁齒輪利用磁力傳動 ,是沒有機械接觸的齒輪嚙合。
圓弧齒輪必須是斜齒輪。因為,圓弧齒輪的端面重合度是0,必須由軸向重合度(大于1)實現圓弧齒輪的連續嚙合、轉動。
這個問題問得好,買齒輪油到斯卡蘭工業潤滑油商城,價格明碼標價,你去找找看,開式閉式的齒輪油都有
小帶大減速增扭往白了說就車更有勁所以車載荷增大或者上坡的時候都要用低速檔而要跑出高速時都要用高檔位就是因為高檔位是大的帶小的就好比說發動機曲軸轉一圈變速器輸出軸就轉了一圈多一樣你把這個記住就理解得到了
格式:pdf
大小:233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齒輪的參數和嚙合條件 模具的卸螺紋機構中大多應用的是直齒圓柱齒輪,而且一般都是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 因此下面就以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為研究對象。 1、 齒輪傳動的基本要求 ①要求瞬時傳動比恒定不變 ②要求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2、 直齒圓柱齒輪嚙合基本定律 兩齒輪廓不論在何處接觸, 過接觸點所作的兩嚙合齒輪的公法線, 必須與兩輪連心線相 交于一點“ C”,這樣才能保證齒輪的瞬時傳動比不變。將所有“ C”點連起來就成了 2 個外 切圓,稱之為分度圓,分度圓圓心距即齒輪圓心距。詳見下圖 3、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參數 分度圓直徑 ------ “d”表示 分度圓周長 -------- “S”表示 齒輪齒距 -------- “p”表示 齒輪齒厚 -------- “s”表示 齒輪齒槽寬 -------- “e”表示 齒輪齒數 -------- “z”表示 齒輪模數 -------- “
格式:pdf
大小:233KB
頁數: 8頁
評分: 4.6
1 齒輪的振動機理 一、 齒輪的 力學 模 型分析 如圖 1 所示 為齒輪 副的力學 模型,其 中齒輪 具有一 定的質量 ,輪齒可 看作是 彈 簧,所 以 若以一 對齒輪 作為研 究對象,則 該齒 輪副可以 看作一 個振動 系統,其 振 動方程 為 式中 x—沿作用 線上齒 輪的相對 位移; c —齒 輪嚙合阻 尼; k( t) —齒輪嚙 合剛度 ; T 1, T 2—作 用于 齒 輪上的扭 矩; r 2—齒輪的 節 圓半 徑; i—齒 輪副的 傳動比 ; e( t)—由于輪 齒變形 和誤差 及故 障 而造成的 個齒輪 在作用 線方向 上的相 對 位 移; mr —換算 質量 。 圖 1 齒輪 副力學 模型 mr =m1 m2 /(m 1 +m2) ( 1-2 ) 若忽 略齒面 摩擦力的 影響, 則 (T 2-iT 1)/r 2=0, 將 e( t)分解 為兩部分 : e(t)=e 1+
《一種同軸磁齒輪》針對傳統的磁齒輪磁路拓撲結構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較高轉矩密度和外轉子機械強度,加工制造方便的同軸磁齒輪。
《一種同軸磁齒輪》包括由外至內排列、同軸心的外轉子、靜止磁環、內轉子和轉軸;所述外轉子為環形導磁體,在其內環上設置有等距排列的外轉子凸極;所述靜止磁環是由等距間隔排列的磁環永磁體組成的環形部件,兩相鄰磁環永磁體之間設置有非導磁塊,所述磁環永磁體徑向充磁,相鄰永磁體充磁方向相反;所述內轉子固定設置在轉軸上,內轉子的外環上設置有等距間隔排列的內轉子永磁體;所述外轉子凸極與靜止磁環之間設有外氣隙;靜止磁環與內轉子永磁體之間設有內氣隙。
該發明中,所述外轉子凸極的個數、磁環永磁體的極對數、內轉子永磁體極對數滿足以下關系:ppms=no±ppmi,其中,no為外轉子凸極個數,ppms為靜止磁環永磁體極對數,ppmi為磁齒輪內轉子永磁體極對數。
該發明中,所述內轉子的外環上設置有等距排列的內轉子凸極,所述內轉子永磁體設置在內轉子凸極表面。
該發明的另一種技術方案中,磁齒輪包括由外至內排列、同軸心的外轉子、靜止磁環、內轉子和轉軸;所述外轉子為環形導磁體,在其內環上設置有等距排列的外轉子凸極;所述靜止磁環是由等距間隔排列的磁環永磁體組成的環形部件,兩相鄰磁環永磁體之間設置有導磁塊,所述磁環永磁體沿圓周切向充磁,相鄰永磁體充磁方向相反;所述內轉子固定設置在轉軸上,內轉子的外環上設置有等距間隔排列的內轉子永磁體;所述外轉子凸極與靜止磁環之間設有外氣隙;靜止磁環與內轉子永磁體之間設有內氣隙。
該方案中,所述外轉子凸極的個數、磁環永磁體的極對數、內轉子永磁體極對數滿足以下關系:ppms=no±ppmi,其中,no為外轉子凸極個數,ppms為靜止磁環永磁體極對數,ppmi為磁齒輪內轉子永磁體極對數。
該方案中,所述內轉子的外環上設置有等距排列的內轉子凸極,所述內轉子永磁體設置在內轉子凸極表面。
《一種同軸磁齒輪》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同軸磁齒輪結構,與2011年8月前已有的同軸磁齒輪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該發明的外轉子為簡單的凸極結構,其作用是將靜止磁環的磁場在內氣隙側調制出與磁齒輪內轉子永磁體極對數一致的旋轉磁場,該旋轉磁場與內轉子永磁磁場相互耦合,可實現穩定的轉矩傳遞。該磁齒輪具有轉矩密度高、外轉子機械強度大、加工制造方便的特點。
與傳統的同軸磁齒輪相比,該發明中外轉子僅為簡單的凸極結構,不但能夠提高外轉子的機械承受力,而且更易于加工制造,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2.該發明的外轉子旋轉時,靜止磁環產生的磁場在外轉子凸極結構的調制作用下,能夠在內氣隙側產生一系列的諧波旋轉磁場。當內轉子永磁磁場與某一諧波旋轉磁場極對數一致時,通過磁場耦合作用可實現轉矩的有效傳遞。為了獲得較高的轉矩密度,所選用諧波磁場應為眾諧波磁場中幅值最大的一個。此外,磁環產生的基波磁場仍處于靜止狀態,有利于減小靜止磁環內的磁滯損耗;
3.當外轉子凸極的個數、磁環永磁體的極對數、內轉子永磁體極對數滿足以下關系:ppms=no±ppmi,其中,no為外轉子凸極個數,ppms為靜止磁環永磁體極對數,ppmi為磁齒輪內轉子永磁體極對數,此時利用了諧波磁場中幅值最大的諧波分量,磁齒輪能夠獲得最優的轉矩傳遞能力;
4.該發明的磁環永磁體徑向充磁方案中,置于靜止磁環相鄰永磁體之間的非導磁塊,一方面能夠起到固定永磁體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減少永磁體極間漏磁;
5.該發明的磁環永磁體沿圓周切向充磁方案中,構成靜止磁環的導磁塊,一方面能夠為沿圓周切向充磁的永磁體提供磁通通路形成等效的N-S極,另一方面還能夠起到固定永磁體的作用;
6.該發明利用變磁阻原理采用凸極表貼永磁體結構的內轉子,與其它結構形式的內轉子相比,在保證轉矩傳遞能力的前提下,可進一步節省磁鋼和鐵的用量。
圖1為磁環采用徑向充磁的同軸磁齒輪截面結構;
圖2為磁環采用切向充磁的同軸磁齒輪截面結構;
圖3為表面貼裝永磁體式內轉子截面結構;
圖4為內嵌永磁體式內轉子截面結構;
圖5為傳統的同軸磁齒輪截面結構。
圖中有:外轉子1,外轉子凸極11,外轉子永磁體12,靜止磁環2,磁環永磁體21,非導磁塊22,導磁塊23,內轉子3,內轉子凸極31,內轉子永磁體32,外氣隙4,內氣隙5,轉軸6,調磁環7,調磁環導磁塊71,調磁環非導磁塊72。圖中箭頭代表永磁體充磁方向。
|
|
|
|
|
2019年7月15日,《一種同軸磁齒輪》獲第十一屆江蘇省專利項目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