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薛惠鋒 主編,薛惠鋒,寇曉東,秦丕棟 著
出 版 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4-1
版 次:2頁 數:266字 數:394000 印刷時間:2007-4-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118050745包 裝:平裝
導言 認識城市,理解發展
第1章 城市與區域
1.1 生產要素的空間流動
1.2 城市與周邊區域經濟一體化
1.3 “點一軸系統”理論指導下的區域空間關系定位
1.4 西安地區空間結構協調度綜合評價
1.5 城市信息空間的架構
第2章 統籌與整合
2.1 生態經濟系統理論方法與可持續發展
2.2 城市生態足跡動態分析
2.3 基于現代時空理念的區域協調發展質量
2.4 城市轄區(縣)經濟發展空間協調
2.5 基于區域發展的項目選擇
第3章 基礎與產業
3.1 城市交通的現代化
租售狀態: 出售開 發 商: 北京天亞物業開發有限公司投 資 商: ----占地面積: 118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100000.00平方米詳細信息售 樓 處: 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嘉裹中心飯店...
物業類型: 普通住宅城市/區縣: 成都 / 成都市物業地址: 雙流縣人南沿線迎賓大道與元華路交匯處開發商: 金茂天府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物業管理公司: 金茂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容積率: 5.5綠化率: 37...
行政區域:江岸區域板塊:后湖項目位置:江岸區后湖大道與建設大道延長線交匯處建筑類型:高層
格式:pdf
大小:28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工程基本信息表 序號 項目 初始信息 一 基本信息 1.1 工程簡稱 1.2 工程全稱 1.3 工程屬性(路內 /路外) 1.4 項目經理 1.5 建設單位 1.6 監理單位 1.7 設計單位 1.8 建設地點 1.9 占地面積 (平方米 ) 1.10 分公司 -工程所在地簡稱 1.11 工程性質 1.12 結構形式 1.13 工程承攬部門 1.14 工程類型 1.15 當地稅率( %) 1.16 核算幣種 二 工期 2.1 中標時間 2.2 合同簽訂日期 2.3 合同開工日期 2.4 實際開工日期 2.5 合同竣工日期 2.6 預計竣工日期 2.7 實際竣工日期 2.8 竣工驗收時間 2.9 竣工備案時間 2.10 工程移交時間 2.11 保修金返還時間說明 三 基本參數 3.1 槽深 (米 ) 3.2 檐高 (米 ) 3.3 標準層層高 (米) 3.4 其它層層高說明 3.5
格式:pdf
大小:28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建筑物基本信息 參數名 必填 描述 項目實際情況 建筑代碼 數據中心代碼 建筑名稱 必填 最多24個漢字 建筑字母別名 必填 建筑首字母大寫 建筑業主 必填 有多位業主時存主要業主名稱,外加 “等××位” 建筑監測狀態 狀態 1- 啟用監測 0- 停用監測 所屬行政區劃 必填 6位行政區劃代碼 建筑地址 必填 最多40個漢字 建筑坐標 -經度 建筑坐標 -緯度 建設年代 必填 4位數字年份 地上建筑層數 必填 整數 地下建筑層數 整數 建筑功能 必填 A- 辦公建筑 B- 商場建筑 C- 賓 館飯店建筑 D- 文化教育建筑 E- 醫療衛生建筑 F- 體育建筑 G- 綜 合建筑 H- 其它建筑 建筑總面積 必填 空調面積 必填 采暖面積 必填 建筑空調系統形式 必填 A- 集中式全空氣系統 B- 風機盤管 +新風系統 C- 分體式空調或 VRV的 局部式機組系統 Z
礦冶系統工程——五品聯動模式實踐與探索
作者:邵安林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4-11
頁數:244
定價:128.00
ISBN:9787030422835
《礦冶系統工程——五品聯動模式實踐與探索》從礦冶工程的矛盾和問題分析入手,深刻揭示了礦冶工程本質內涵,系統剖析了礦冶工程整體性、復雜性、動態性、流程性等顯著特征,并從工程哲學視野,分析傳統礦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系統工程理論為指導,對礦冶工程管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思考,從管理理念、理論基礎、理論構建、建模方法、評價工具、品位成本聯動優化方法等幾方面詳細闡述了“五品聯動”模式,并精選了典型實踐案例,力求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客觀詳實地將“五品聯動”礦冶工程管理模式展現給廣大讀者。《礦冶系統工程:“五品聯動”模式實踐與探索》提供了解決貧鐵礦開發問題的工程思維新視角,構建了一套適合貧鐵礦資源特點的系統創新模式,對于指導礦冶工程管理實踐,解決貧鐵礦資源開發中的矛盾和問題,推動鐵礦資源綠色高效開發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目 錄
第一章 系統工程學概論
第一節 系統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系統科學
第三節 系統工程
第二章 城市系統與系統工程
第一節 城市的系統性
第二節 城市系統工程
第三節 城市系統規劃
第四節 城市系統建模
第三章 概念模型與方法
第一節 概念形成與方法
第二節 專家會議法
第三節 德爾菲法
第四章 結構模型與ISM 法
第一節 結構模型概述
第二節 解釋結構模型法
第三節 結構模型應用案例
第五章 城市空間系統建模
第一節 空間分布測度
第二節 勞瑞模型
第三節 單約束引力模型
第四節 雙約束引力模型
第六章 運籌學建模
第一節 線性規劃模型及其應用
第二節 運輸問題模型及其應用
第三節 整數規劃模型
第四節0―1型整數規劃模型
第七章 概率統計建模
第一節 回歸分析
第二節 主成份分析
第三節 時間序列分析
第八章 層次分析法
第一節 AHHP法基本原理
第二節 層次分析模型
第三節 層次分析法的改進及其應用
第九章 灰色系統建模
第一節 灰色關聯分析
第二節 灰色系統建模(GM)
第三節 灰色局勢決策
第十章 模糊數學建模
第一節 模糊集合論
第二節 模糊關系和聚類分析
第三節 模糊變換和模糊綜合評判
第十一章 系統動態學
第一節 系統動態學概述
第二節 系統動態學基本概念
第三節 系統動態學建模
第十二章 城市系統分析
第一節 城市系統目標分析
第二節 城市系統環境分析
第三節 城市系統結構分析
第四節 城市系統預測分析
第五節 城市系統評價
第六節 系統決策與模擬仿真
第七節 決策支持系統介紹
參考文獻
附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