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草炭綠化荒漠的實踐與機理 | 作????者 | 王周瓊 [1]? |
---|---|---|---|
ISBN | 9787030088703 [1]? | 頁????數 | 167頁 |
定????價 | 45.0 | 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1年01月 | 裝????幀 | 精裝 |
第一章:草炭利用和草炭綠化荒漠項目的研究概況。
國內外草炭利用研究現狀、國外草炭利用研究歷史、國內草炭利用研究概況。
第二節:草炭綠化荒漠研究歷史、荒漠化與草炭利用、草炭綠化荒漠中日國際合作的由來和簡況、草炭綠化荒漠中日政府間JICA合作項目研究概況。
第二章:新疆的自然條件與土壤、新疆的自然條件、地形、地貌、光熱資源、水資源 2100433B
本書是以生態系統觀點,應用草炭進行荒漠化防治的專著。
全書共十一章,書中在1991一2000年間試驗基礎上,闡述了應用草炭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和養分庫,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效提高灌溉水分和化肥的利用率,有明顯增產效果。
本書提出了應用草炭倒字形植樹法,研制出全方位改土培肥的草炭土壤營養調理劑,土壤營養調理劑是一種新型復合生態肥,適于工業化生產,可以迅速提高農田。
草炭土的性質及用途泥炭也稱草炭、草垡土。它是由沼澤植物殘體構成的疏松堆積物或經礦化而成的腐植物,它含有大量的有機質。 一、草炭的類型 1.低位泥炭 它是在積水低洼地和富有礦物質的地下水源條件下形成的物...
泥炭土是高等水生植物腐化形成的,草炭土則是低等沼澤植物形成的泥炭土(peat soil)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積低平原及山間谷地中,由于長期積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況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殘體積累并形...
樹葉、野草嫩莖葉等(蒸或煮),生木材鋸末與糞土漚制腐熟,田園土(蒸)與河沙或蜂窩煤渣(用作改變田園土粘性)。按1:1:2配比即可以作種植花草營養土了。
格式:pdf
大小:196KB
頁數: 5頁
評分: 4.5
草炭土不良地段的路基路面經常出現凍脹、翻漿、不均勻沉陷等病害隱患,本文通過對草炭土工程特性的研究與分析,提出經濟可行、合理可靠的設計處理措施。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國內外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理論研究進展、坡地土壤侵蝕及防治技術、我國水土保持實踐、荒漠化研究及現狀評價指標體系、我國區域荒漠化防治的理論與實踐以及水土保持實務等,具有較強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創新性.
本教程包括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所確定的土壤侵蝕原理、水文與水資源學、風沙物理學、水土保持工程學、荒漠化防治工程學、林業生態工程學6門主要課程實習實驗內容和專業綜合教學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的基本過程和相關要求。 本教程適用于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踐教學環節,同時也適用于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專業及相關專業大學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學習使用,還可作為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土地利用、國土整治、環境保護等方面科學研究和教學人員的參考用書。
第1章 緒論
1.1 我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學科發展
1.2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的任務與目標
第2章 水土保持基礎理論
2.1 土壤侵蝕及其基本過程
2.2 土壤侵蝕預測的基本模型
2.3 放射性核素137Cs在土壤侵蝕研究中的應用
2.4 其他示蹤技術及方法在土壤侵蝕研究中的應用
第3章 坡地土壤侵蝕及防治技術
3.1 坡地土壤侵蝕
3.2 坡面土壤侵蝕臨界坡度
3.3 坡耕地水土保持技術
第4章 我國水土保持實踐
4.1 我國水土保持現狀
4.2 道路工程水土流失及其水土保持
4.3 礦山水土流失及治理
4.4 草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4.5 凍融侵蝕及防治
第5章 荒漠化概述
5.1 荒漠化及其成因
5.2 中國荒漠化及其防治現狀
第6章 全球荒漠化評價及研究現狀
6.1 荒漠化研究現狀
6.2 荒漠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6.3 全球主要的荒漠化地區及其治理
第7章 中國北方荒漢化及其防治
7.1 我國北方土地荒漠化
7.2 我國北方荒漠化的防治
第8章 我國南方水蝕荒漠化及其防治
8.1 我國南方紅壤退化與荒漠化
8.2 西南喀斯特地貌區石漠化及其防治
8.3 橫斷山區干旱河谷荒漠化及其治理
8.4 我國水蝕荒漠化防治策略
第9章 水土保持實務
9.1 水土保持規劃
9.2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
9.3 水土保持監測
后記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