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自由空間波數計算表達式為:
電磁波自由空間波數定義:2π的自由空間距離內所包含的波長數,通常用k0表示。
墊層混凝土用TJ墊層模板用MBMJ
工程量表達式列,選擇正確的表達式
你選中圖元構件轉換成圈梁,然后去圈梁構件里套做法,自定義線沒有模板面積,所以提示錯
格式:pdf
大小:7.8MB
頁數: 4頁
評分: 4.7
針對擺直動從動件空間凸輪機構性能參數缺乏有效通用分析計算模型的情況,提出一種基于統一幾何特征與運動特性的空間凸輪機構壓力角表達式建模方法.以圓錐凸輪機構為研究對象,推導出基于統一數學表達的擺直動從動件圓錐凸輪機構壓力角解析表達式.數值計算驗證了模型的正確性,為空間凸輪機構性能參數的分析計算提供了理論基礎,所建立的數學模型可推廣應用到其他類型凸輪機構.
自由空間阻抗Z0是一物理常數,其量綱跟電阻相同,和自由空間中電磁波產生的電場及磁場量值有關。
自由空間阻抗也等于真空磁導率μ0及真空中光速c0的乘積(也等于真空電容率ε0及真空中光速c0的乘積的倒數),其數值大約是376.73031歐姆。由于真空磁導率及光速的數值均為定義值,不是測量值,因此自由空間阻抗也是一定義值。
當一平面波通過一介電材料時也有類似的物理量說明其電場及磁場之間的關系,稱為介質的本質阻抗或特性阻抗,其符號為η。Z0有時也稱為自由空間的本質阻抗,其符號為η0。
低溫制冷探測系統 有 有 無
光學自動補償系統 有 有 有
檢出限(萃取比1:25) 0.01mg/L 0.015mg/L 0.03mg/L
波數范圍 4000-2500cm-1(2.5-4.0um)
萃取液/水樣體積比 1:1-1:999可調
萃取液稀釋倍數 1:1-999:1可調
主機外形尺寸 480 ×290×190mm
主機重量 16kg
儀器成套性:
主機:1臺 硅酸鎂吸附柱(選購)
電腦1臺(選購) 打印機 1臺(選購)
石英比色皿 1cm 2只; 4cm 2只
射流萃取器(選購) 四氯化碳提純裝置 (選購)
操作程序光盤 1張
(創新性、智能化、多功能)
1、國內首次采用零下低溫致冷紅外探測技術和光學自動補償系統,大幅提高儀器靈敏度和穩定性。具有更低的檢出限,更穩定的重復性。
2、快速掃描、快速響應。不到一分鐘測量完成一個樣品。
3、一個界面內完成測油全過程。彩色譜圖和測量結果同時顯示,儲存、打印,操作簡便。
4、一組校正系數精確測定低濃度和高濃度樣品,不需要用戶再制作標準曲線。
5、具有掃描式基線記憶系統,自動扣除每個比色皿背景。可采用99個比色皿,測量大批樣品更方便。
6、掃描范圍寬,具有波長自動校正系統,既能紅外三波數測油,又能非分散測油,還能作為近紅外光譜儀使用,分析物質結構和定性定量分析。
電流頻率低時,主要借由有形的導電體才能發射電磁波并傳遞。原因是在低頻的電振蕩中,磁電之間的相互變化比較緩慢,其能量幾乎全部返回原電路而沒有能量輻射出去;電流頻率高時即可以電磁波的形式在自由空間內傳遞,也可以束縛在有形的導電體內傳遞。在自由空間內傳遞的原因是在高頻率的電振蕩中,磁電互變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蕩電路,于是電能、磁能隨著電場與磁場的周期變化以電磁波的形式向空間傳播出去,不需要介質也能向外傳遞能量,這就是一種輻射。舉例來說,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但在戶外時,我們仍然能感受到和煦陽光的光與熱,這就好比是“電磁輻射借由輻射現象傳遞能量”的原理一樣。
電磁波可以被金屬物質阻擋并反射。金屬板可以阻擋并反射頻率低于X射線以下的電磁波,頻率大于等于X射線時,電磁波能量較高,會直接穿透過去。金屬網也可以阻擋并反射電磁波,但只能針對波長較長的電磁波。對于波長較長的電磁波,當金屬網孔徑小于波長的1/4時(d<λ/4),就可以起到阻擋電磁波的效果,比如金屬網可以屏蔽微波爐的輻射,電梯的金屬板可以屏蔽移動信號等。對于波長較短但頻率不大于紫外線的電磁波(這里的波長較短指的是波長尺度遠遠小于物體孔隙尺度,一般在微米級別或微米級別以下),比如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此時電磁波能通過網孔(網孔的尺度較波長大),但是仍然會被金屬板所阻擋并反射,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所有金屬物質都能強烈地反射可見光,這也是金屬物質帶有光澤的根本原因,比如光可以通過鐵絲網,但不能通過鐵板,此外鐵板具有優良的反光能力。對于波長更短的電磁波,則無法被金屬板所阻擋,如X射線和伽馬射線,這是由于其頻率(能量)過高,粒子性顯著,導致其穿透力極強,所以可以無視金屬物質,直接穿透過去。
電磁波為橫波。電磁波的磁場、電場及其行進方向三者互相垂直。振幅沿傳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變,其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波本身帶動能量,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與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其速度等于光速c(299792458m/s≈3×108m/s)。在空間傳播的電磁波,距離最近的電場(磁場)強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兩點之間的距離,就是電磁波的波長λ,電磁每秒鐘變動的次數便是頻率f。三者之間的關系可通過公式c=λf。
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同頻率的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不同。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頻率越大折射率越大,速度越小。且電磁波只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才能沿直線傳播,若同一種介質是不均勻的,電磁波在其中的折射率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介質中是沿曲線傳播的。通過不同介質時,會發生折射、反射、衍射、散射及吸收等等。電磁波的傳播有沿地面傳播的地面波,還有從空中傳播的空中波以及天波。波長越長其衰減也越少,電磁波的波長越長也越容易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機械波、電磁波與引力波都能發生折射、反射、衍射、干涉,因為所有的波都具有波動性。衍射、折射、反射、干涉都屬于波動性。
電磁波的電場(或磁場)隨時間變化,具有周期性。在一個振蕩周期中傳播的距離叫波長。振蕩周期的倒數,即每秒鐘振動(變化)的次數稱頻率。
波長與頻率的乘積就是每秒鐘傳播的距離,即波速。令波長為λ,頻率為f,速度為V,得:λ=V/f波長入的單位是米(m),速度的單位是米/秒(m/sec),頻率的單位為赫茲(Hertz,Hz)。整個電磁頻譜,包含從極低頻無線電波到極高頻伽馬宇宙射線的各種波、光、和射線的集合。不同頻率段落分別命名為極長波電磁波(3KHz以下的無線電波)、無線電波(3KHz—300GHz)、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伽馬射線)和宇宙射線(超高能伽馬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