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吊桿柱 | 外文名 | Boom column |
---|---|---|---|
性????質 | 船舶機械類設備 | 用????途 | 支承吊桿且上端可系牽索具的立柱 |
一級學科 | 船舶工程 | 二級學科 | 船舶術語 |
吊桿起重設備的起重柱(桅桿)按其結構型式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單柱式,可分為無桅肩和有桅肩兩種基本型式,如圖1所示。另一類為雙柱式即:門形桅、人字桅和V形桅等,如圖2所示。
無桅肩的單柱桅
無桅肩的單柱桅(見圖1(a))用于不大的船舶,這類船舶在艙口上設置一根吊貨桿,或是在桅的首向和尾向各設置一個吊貨桿。
有桅肩和橫檔的單柱桅
有桅肩和橫檔的單柱桅(見圖1(b))可在桅的一側設置兩根以上吊貨桿。桅肩和橫檔的尺寸取決于吊貨桿離開船體中心線的距離,通常為3m~6m。橫檔在甲板以上的高度為2~3 m。
有桅肩以及橫檔支承在兩個通風筒上的單柱桅(見圖1(c))使用最廣泛。通風筒不僅作為支承點,還用于下部艙室的通風。
門形桅
門形桅(見圖2(a))為框架結構,由兩根單柱和長桅肩構成。長桅肩的形式有封閉式鋼板結構粱,或是上平面為鋼板的桁架結構。門形桅開口寬度可達6m~10m,取決于船寬和吊貨桿的跨距,當船寬較大,艙口又較短的情況下,采用門形桅較合適。
人字桅
人字桅(見圖2(b))由兩根斜柱組成,斜柱的截面應足以承受各種負荷所引起的彎曲、壓縮和拉伸。斜柱相對于垂線的傾斜角應對稱,其角度為15~25度。應保證任何一根吊桿有足夠的舷外跨距。斜柱下部穿過甲板伸到下層甲板有橫隔壁的區域內,也可用作貨艙通風管。
V形桅
V形桅設有兩根并列的向外傾斜的斜柱,對稱布置,相對于垂線的傾斜角度為12~18度。
單柱桅和門形桅有時用支索加固。但是,由于支索妨礙貨物的裝卸作業以及桅桿結構的完善,目前已很少采用支索加固。人字桅和v形桅均不用支索加固。然而,人字桅若是考慮設置重型吊貨桿,則在沿船舶縱向設置可拆支索臨時加固。
各種型式起重柱的下部,基本上采用兩個支承點的固定方式。大多數起重柱的下支承點在中間甲板或雙層底上,有時也可固定在軸隧上;上支承點固定在上甲板上,若在起重柱下部設有甲板室(見圖1(d)),則甲板室的頂部甲板可作為上支承點,下支承點則在上甲板上。作為起重柱支承點的船體結構應作加強,并具有足夠的剛性。
船舶在使用的過程中,作用在桅(起重柱)上的載荷主要有風力、船舶搖擺時的慣性力以及裝卸作業時的吊桿裝置的作用力。桅(起重柱)上的這三種載荷,通常并不是同時發生的,前二者多發生在航行期間,后者僅發生在停泊時裝卸貨物的作業過程中。除了帆船外,運輸船舶作用在桅(起重柱)上的載荷,一般以吊桿裝置的作用力為最大。因此,在決定桅(起重柱)及其索具的強度尺寸時,均以吊桿作業時的載荷為計算的基礎,只有未設吊桿裝置的桅或受風力及慣性力較大的桅,才考慮另外兩種載荷的影響。
運輸船舶通常都要設置兩根桅,即前桅與后桅,用于懸掛信號、燈號(如前桅燈和后桅燈)、旗幟等。它們的高度和前后距離要滿足國際海上防止沖突公約(1973)避碰規則的規定。桅的設置要兼顧吊桿裝置的需要,或在其前后加設起重桿,專供裝設吊桿等用。桅及起重柱各船多不相同,同為貨船也是如此,通常按起貨設備的要求和貨艙口的布置情況而定。因此,桅及起重柱的形式很多,最常見的是單桅、門形桅、人字桅、V形桅以及特殊桅(如三腳桅、塔式桅)等。重型吊桿總是布置在船舶的縱中線上,要具有充分的舷外跨距,必然使吊桿長度很長,同時使用的機會很少,且要求直立存放,因此需要有較大的桅高與之配合。加之頂牽索的懸掛點以及重型吊桿都是布置在較大艙口的上方,將影響桅的布置位置和形式。
常見的單桅,一般都設在船體中心線上,并設有上、下平臺。上平臺亦稱桅肩,用以裝設頂牽索眼板;下平臺用以支承吊桿承座。單桅可以是支張的或非支張的。支張桅在桅的前后左右拉有桅索,用以分擔一部分桅的負荷,減小桅的變形,從而減輕桅的重量和減小桅頂振動時的振幅。但支張索的存在將影響吊桿的作業、駕駛視線和美觀。為了不設支張索而又便于設置兩根吊貨桿,出現了人字桅。由于它的剖面是橢圓形的,從而提高了縱向強度,同時有了兩只腳也加強了橫向強度,致使結構緊湊、重量較輕,但對駕駛視線有一定的影響。而門字桅是為了縮短吊桿的長度,要求吊桿承座(也是頂牽索的上懸點)距船體中線遠些而采用的一種桅的形式,它是在一對起重柱上端連一橫檔,而在橫檔上設置頂桅以利裝設桅燈和天線等。頂桅可以倒下,特別適用于內河船和船寬較大的船舶,不過門字桅的結構重量較大。V形桅是一對傾斜的起重柱,除前后設一副輕型吊桿外,可設置前后兩艙共用一根的重型吊桿。這種重型吊桿近來采用較多。
(吊桿柱)起重柱是用以固定吊桿、系掛吊貨索和千斤索滑車的強力構件,通常為鋼板焊制的空心圓柱體。起重柱上受集中載荷的部位,如吊桿承座、千斤索眼板和桅支索眼板等部位。均應做適當加強,或加覆板,或增加壁厚。用覆板加強時,覆板的高度和寬度應稍大于上述零件的高度和寬度,或該處起重柱的外徑。用鋼板彎制成的起重柱,其柱體的縱向接縫和橫向接縫均應為單面坡口的對接縫,且應用低氫型焊條完全焊透。
噴淋管做單吊桿、雙吊桿應該由設計單位明確使用標準圖集編號。如果沒有應該詢問設計單位由設計單位出具書面說明。因為這是設計單位的責任,而且只有設計單位才有權設計吊桿型號并承擔設計的責任。施工單位設計權限確...
河南08定額中,天棚吊頂的計算是否分二部分,一為天棚龍骨架,二為天棚面層,是的,理解正確;A8中的保溫隔熱天棚屬于天棚面層,以上所述是否正確?正確,另天棚吊桿如何計算,應套什么子目?天棚吊桿包括在天棚...
1、用膨脹頭、滿絲吊桿及螺栓固定。2、吊桿間距一般不能超過1米。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 7頁
評分: 4.3
吊桿(立柱)安裝施工 9.5.1 工藝概述 本工藝適用于各類拱橋吊桿(立柱)的現場安裝施工。拱橋吊桿(立柱)一般采用鋼 和鋼筋混凝土兩種結構形式。鋼吊桿有鋼絲繩,鋼絞線或平行鋼絲等多種結構形式,目前 多采用鋼絞線和平行鋼絲吊桿,一般為工廠定型產品;鋼筋混凝土吊桿分預應力鋼筋混凝 土和普通鋼筋混凝土兩種,一般采用現澆施工。鋼立柱由工廠加工完成;鋼筋混凝土立柱 一般采用現澆施工。 因此,吊桿(立柱)應根據類型確定安裝工藝。鋼筋混凝土吊桿(立柱)的安裝施工 可參照梁和柱的施工工藝完成,鋼吊桿(立柱)的安裝施工相對較為復雜,需要在地面組 裝后,吊裝就位,然后通過焊接,高強螺栓接或者錨固等形式與拱圈(拱肋)連接,再根 據設計要求進行張拉,最后對吊桿內力進行實測和調整,達到設計要求。 本工藝側重于鋼吊桿(立柱)的現場安裝施工。 9.5.2 作業內容, 鋼吊桿(立柱)的現場安裝施工包含驗收、組裝、吊裝,
重型吊桿系指起重量超過10 t的吊桿。采用單吊桿回轉擺動的作業方式,作業時吊桿可變幅。如《重型吊桿裝置圖》所示為典型的重型吊桿裝置圖。
重型吊桿下部的支承端大多固定安裝于甲板或平臺上的帶有轉軸的基座上,其吊貨索從吊桿端部的導索滑輪處引出后通過裝于起重柱上方的導向滑車,再引導至絞車上,這樣可減小吊桿的軸向壓力。
重型吊桿頭部裝置有多種型式,其中嵌人滑輪,是常用的型式。采用的懸掛導索滑車和外側導索滑車,這兩種形式的缺點是會使吊桿受到偏心載荷。
某些船舶為了提高重型吊桿的利用率,設計成可將重型吊桿從一個艙口搬到另一個艙口使用,但是,這樣搬費時又費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創造了多種型式的可供兩艙使用的重型吊桿裝置。
吊桿裝置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吊桿的配置,絞車的配置,吊桿幾何參數的確定(吊桿裝置的布置),吊桿、固定和活動零部件及索具的選取。
吊桿結構尺寸、零部件和索具的選取,一般都根據所承受負荷的大小從相應標準中查得,必要時再作強度驗算。
吊桿的配置(吊桿的數目及其安全工作負荷)取決于船舶的類型、任務與尺度,諸如船舶的結構、所載運貨物的種類、包裝貨物的重量和體積特征、船舶的排水量和載重量、貨艙的數量與容積;艙口的大小及艙內理貨條件等。合理的吊桿配置,應使各艙所需的裝卸時間大致相等。除此之外,吊桿的配置還要考慮到航線及碼頭的設施情況、使用習慣等。
絞車的配置中除了因蒸汽動力考慮選用蒸汽起貨絞車外,現代船舶多數采用電動起貨絞車。近年來,電動液壓起貨絞車在船上也應用漸廣。
起重量較大的重型吊桿常采用翻轉型重吊
在兩根V 行布置的起重柱之間布置一根重型吊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