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縱斷面設計的要求,除了前面講述的最大和最小縱坡、坡長限制、合成坡度、平均縱坡、豎曲線最小半徑和最短長度、平縱組合的要求以外,還應滿足由城市道路的特點所決定的具體要求。
(一)縱斷面設計應參照城市規劃控制標高、適應臨倚建筑立面布置以及沿路范圍內地面水的排除。 確定道路中線設計標高時,必須滿足下列各控制點標高的要求。
(二)應與相交道路、街坊、廣場和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順的銜接。
(三)山城道路及新建道路的縱斷面設計應盡量使土石方平衡。在保證路基穩定的條件下,力求設計線與地面線接近,以減少土石方工程數量,保持原有天然穩定狀態。
(四)舊路改建宜盡量利用原有路面,若加鋪結構層時,不得影響沿路范圍的排水。
(五)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合行駛的車行道,最大縱坡宜不大于3%,以滿足非機動車爬坡能力的要求。 (六)道路最小縱坡應不小于0.5%,困難時不小于O.3%,特別困難情況下小于0.3%時,應設置鋸齒形街溝或采取其它綜合排水措施。
(七)道路縱斷面設計必須滿足城市各種地下管線最小覆土深度的要求。
道路縱斷面上的設計縱坡線系由許多直線和轉折點組成。由于縱坡的凸形限制了駕駛員的視野,而凹形轉折因車速加快和行車方向的突然改變,不僅使乘客感受不舒適,載貨受到震動,也限制了夜間行車頭燈照射的距離。因此,為了使路線順適,行車安全平穩,路容美觀等原因,需要在路線縱坡轉折處設置曲線使之緩和,這種曲線稱為豎曲線。并按縱斷面上轉坡是凸形或凹形的不同,分為凸形豎曲線(根據設計車速,保證行車視距的要求而設置)和凹形豎曲線(根據設計車速,保證汽車行駛時沖擊的緩和,以及乘客的舒適要求而確定)。豎曲線有拋物線形和圓弧形等,中國道路上多采用圓弧形豎曲線,簡稱圓形豎曲線。
汽車在既有縱坡又有彎道的路段上行駛時,曲線內側行車軌跡較道路中線處短,因而車行道內側的縱坡相應大于道路中線處的設計縱坡;又由于半徑小的曲線上有超高,故車行道外側縱坡常大于道路的設計縱坡;為了保證汽車在小半徑曲線路段上安全而不降速行駛,應將彎道處的縱坡有所折減。
道路縱斷面設計的步驟: (一)縱斷面設計應參照城市規劃控制標高、適應臨倚建筑立面布置以及沿路范圍內地面水的排除。 確定道路中線設計標高時,必須滿足下列各控制點標高的要求。 (二)應與相交道路、...
建筑道路縱斷面設計圖里面“SJD”是“變坡點”的意思。變坡點指的是縱斷面上兩相鄰不同坡度線的交點。比如縱斷面圖上,上坡和下坡的交匯點,2%坡和3%坡的交匯點等。變坡點的選取:縱斷面圖上拉坡得到的設計線...
“SJD”是“變坡點”的意思。指的是縱斷面上兩相鄰不同坡度線的交點。
汽車上坡時如坡道過長,必須用低排擋行駛,燃料消耗增加,機件也容易損壞;下坡時易使制動器發熱失效而發生交通事故。因此,當道路縱坡度大于5%時,為了行車安全和便利,其坡段長度需要加以限制,并相應設置坡度不大于2~3%的緩和坡段。
道路縱坡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行車速度和性能,道路建設投資和運輸成本等一系列的問題。最大縱坡的確定,必須保證車輛能以一定的車速在道路上安全行駛,上坡時順利,下坡時不致發生危險。
①縱坡設計必須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有關縱坡的各項規定,如各級公路的最大縱坡,按排水要求的最小縱坡等;
②為保證汽車以一定的車速安全順利地通過,縱坡應具有一定的平順性;
③對沿線的自然條件,應作通盤研究,依據不同的具體情況分別處理,使公路暢通和穩定;
④按路線起伏綜合考慮農田水利方面的特殊要求;
⑤在水文條件不良或地下水位很高的路段,應考慮適當的路基高度;
⑥在保證路基的強度和穩定的前提下,爭取填挖平衡,節省土石方及其他工程量,降低工程造價;
⑦考慮到今后公路改建時,盡量利用原有路面作為新路面的基層或面層的下層;
⑧縱坡設計應與平面設計密切配合協調。
城市道路縱斷面設計原則 除參照公路縱斷面設計的原則外,尚須注意下列各點:
①為使道路兩側街坊地面水的順利排除,一般應使路緣石頂面標高低于兩側建筑物的地面標高;
②要為城市各種地下管線的埋設提供有利條件,并保證人防工程與各類管線有必要的最小覆土厚度;
③對一些具有影響的立面控制點,必須與道路平面控制點綜合分析研究;
④應與相交的道路、廣場等出入口有平順的銜接;
⑤對非機動車行駛較多的道路,應充分考慮非機動車的爬坡能力和下坡時的安全性;
⑥研究附近地區的豎向設計,以協調城市地區的立面布置和填挖土石方的調配。
沿著道路中線豎直剖切然后展開即為道路縱斷面,由于自然因素的影響以及經濟性要求,道路縱斷面總是一條有起伏的空間線。縱斷面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根據汽車的動力特性、道路等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工程經濟性等,研究起伏空間線幾何構成的大小及長度,以便達到行車安全迅速、運輸經濟合理及乘客感覺舒適的效果。
縱斷面圖是道路縱斷面設計的主要成果,也是道路設計的重要技術文件之一。把道路的縱斷面圖與平面圖結合起來,就能準確地定出道路的空間位置。在縱斷面圖上有兩條主要的線:一條是地面線,它是根據中線上各樁號位置所對應的高程點繪的一條不規則的折線,反映了沿著中線地面的起伏變化情況;另一條是設計線,它是經過技術上、經濟上以及美學上等多方面比較后定出的一條具有規則形狀的幾何線,反映了道路路線的起伏變化情況。縱斷面設計線是由直線和豎曲線組成的。直線(均勻坡度線)有上坡和下坡,是用高差和水平長度表示的,直線的坡度和長度影響著汽車的行駛速度和運輸的經濟性以及行車的安全性。
把道路縱斷面設計成果與平面設計圖結合起來,能準確地確定出城市道路路幅中心線的空間位置。因此縱斷面設計任務就是根據汽車的動力特性、道路等級、所在城市的自然地理條件及工程經濟性等,研究起伏空間線幾何構成的大小及長度,以便達到行車安全迅速、運輸經濟合理及乘客感覺舒適的目的。
縱斷面設計內容主要包括:
①機動車道最大和最小坡度設計;
②機動車道最大和最小坡長設計,包括最大坡長和最小坡長的設計;
③非機動車道縱坡的坡度和坡長設計;
④豎曲線設計,包括豎曲線幾何要素的計算及豎曲線高程的設計:
⑤平縱組合的類型及其設計方法等。
道路縱斷面圖以中樁的里程為橫坐標、其高程為縱坐標進行繪制。常用的里程比例尺有1:5000、l:2000、1:1000幾種,為了明顯表示地面的起伏,一般取高程比例尺為里程比例尺的10~20倍。
通常縱斷面圖的繪制步驟如下:
(1)打格制表。按照選定的里程比例尺和高程比例尺打格制表,根據里程按比例標注樁號,按中平測量成果填寫相應里程樁的地面高程,用示意圖表示道路平面。
在道路平面中,位于中央的直線表示道路的直線段,向上或向下凸出的折線表示道路的曲線,折線中間的水平線表示圓曲線,兩端的斜線表示緩和曲線,上凸表示道路右轉,下凸表示路線左轉。
(2)繪出地面線。首先選定縱坐標的起始高程,使繪出的地面線位于圖上適當位置。為便于繪圖和閱圖,通常是以整米數的高程標注在高程標尺上。然后根據中樁的里程和高程,在圖上依次點出各中樁的地面位置,再用直線將相鄰點連接就得到地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