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防洪措施 | 外文名 | Flood control measures |
---|---|---|---|
目????的 | 防止或減輕洪水災害損失 | 選????自 | 各種手段和對策 |
包????括 | 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
人類與洪水斗爭的歷史悠久。原始社會的人類,剛剛脫離動物界,只能依靠狩獵、采集生存,居無定所,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面對洪水威脅,只能“擇丘陵而處之”,躲避洪水災害。例如中國“北京人”遺址和湖北省長陽紅花套等古人類遺址都位于江河洪水位以上就是明證。到了原始社會末期,農業、手工業發展起來,為了生產生活的方便,人類逐漸定居在河旁,常常受到洪水泛濫的危害,從此開始有了防洪的需要與可能條件。據文獻記載,大約在公元前3400年前后,古埃及人就修建了尼羅河左岸大堤,以保護首都和農田。中國古代傳說,大約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就有了共工“壅防百川”、“鯀障洪水”等事跡,反映出這一時期已經出現了靠修筑簡單堤埂保護居住區和農田的防洪措施。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地區也有了比較完整的保護土地的堤防。總之,自古以來堤防就是世界各地最早最普遍應用的防洪工程措施,一直延續至今。
隨著社會的發展,疏浚整治河道、分洪滯洪、利用水庫蓄洪等各種防洪工程不斷出現,都取得了應有的效果,也豐富了防洪工程措施的內容。這類事例很多。首先在整治河道方面,中國歷史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就是早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吸取了“鯀障洪水”的失敗教訓而“禹疏九河”、“疏川導滯”,即采取疏通河道的辦法獲得成功。德國于1817年曾利用裁彎取直等方法整治河道。關于分洪工程,公元前250年,中國秦代蜀守李冰修建“都安大堰”(即今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中的飛沙堰就是從內江進口分洪減沙入外江以減免洪水為害成都的分洪工程。利用水庫防洪的事例古代也早已出現過。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埃及就修建了專用的或兼有防洪效益的水庫。中國東漢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太湖東苕溪南湖工程的主要任務就是蓄納南苕溪洪水,減輕余杭及西險塘東岸杭州地區廣大平原的洪水災害。以上都是采取單項工程措施的事例。古代中國還有采取多項綜合措施的實例,如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采取了修黃河大堤,分開黃河、汴渠,在汴渠進口建閘控制黃河分入汴渠的洪水等綜合措施.這比采用單項防洪措施前進了一步。
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出現很晚,到1966年美國政府才正式實行防洪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政策。英國大約也在這個時期采取非工程措施,其洪泛區管理辦法與美國類似。亞太地區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的防洪本來大都以工程措施為主,以后受美國的影響,開始重視非工程措施的研究和應用。事實上有的國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采取了屬于非工程措施范疇的防洪措施。例如,中國古代早在西周惠王二十年(公元前657年)諸侯陽谷之會的協定就屬于防洪政策法規的制定。以后歷朝歷代幾乎不斷,且日趨詳細具體。金泰和二年(1202年)頒布的《河防令》十一條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修防法規。再如,公元10世紀以后的宋代,由于洪水災害頻繁,在重視防洪工程的同時,還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報汛制度,都應屬于非工程措施。只是限于當時的交通和通信條件,報汛手段比較落后。
1949年后,為了減輕洪災威脅,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整治江河,制定、修訂江河防洪規劃,開展防洪工程建設。到20世紀末,全國共培修、新建堤防、海塘26萬余km,興修了多處分洪工程,開辟了行蓄洪區98處,有重點地整治了河道,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庫8萬余座,大中型水閘2000多處。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引進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加強了非工程措施的建設。全國已建設水情、雨情報汛站8600多處,利用計算機、氣象衛星等高科技手段觀測、預報洪水。已制定頒布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條例、防汛條例等一系列防洪法規。到20世紀末,從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基礎的防洪體系。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遼河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皆已初步建成了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為主要內容的防洪體系。在抗御實際發生的歷次洪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展望21世紀,中國在防洪措施方面還要繼續更新觀念,進一步實現:①加強和完善防洪工程措施與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密切結合。②提高防洪工程的運行管理水平,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防洪工程的除害興利和環境生態等綜合效益,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做出更多貢獻。③加速推廣高新技術,盡快實現防洪措施的信息化、數字化,不斷完善水文、氣象測報手段,提高洪水預報和調度的水平,使防洪工程體系發揮更大作用。④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防洪措施要不斷增加和日趨完善,以盡量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防洪日益增高的要求。
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與水庫防洪工程等.通過建設和運用這些工程,擴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導和攔蓄洪水,以達到防洪目的。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內容有洪水預報和調度、洪水警報、洪泛區管理、洪水保險、河道清障、河道管理、超標準洪水防御措施,以及相關法令、政策、經濟等防洪工程以外的手段。防洪非工程措施雖不能直接改變洪水存在的狀態,但可以預防和減免洪水的侵襲,更好地發揮防洪工程的效益,減輕洪災損失。
防洪措施種類繁多,功能各異。為了達到費省效宏的防洪目標,選用防洪措施要根據所防洪水的特性、水域特征、防洪保護對象的類別和重要程度、防洪規劃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經過評價、計算,反復比較,慎重選定。
對建筑的要求第6.2.1條 高壓配電室宜設不能開啟的自然采光窗,窗臺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壓配電室可設能開啟的自然采光窗。配電室臨街的一面不宜開窗。第6.2.2條 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的...
主要是攔蓄分泄。攔;主要是保持水土,攔截徑流,泥沙,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有治坡工程,生物措施有植樹造林,封山育林育草。蓄;主要是攔蓄洪水,削減洪峰。分;處理超額洪水,修建分洪閘開辟分洪道。泄;充分發揮河道...
格式:pdf
大小:85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從非工程防洪措施種類、作用闡述了非工程防洪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洪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時,防洪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在今后防洪工程建設中,要加強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設。
火力發電廠的防洪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在于輔助工程措施發揮功能、協調人與洪水之間關系、緩解洪水災害影響的 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預報、洪水警報、蓄滯洪區管理、洪水保險、河道清障、河道管理、超 標準洪水防御措施、災后救濟等,通過這些非工程措施,可以避免、預防洪水侵襲,適應各 種類型洪水的變化,更好地發揮防洪工程的效益,從而減輕洪災損失。火力發電廠根據其防 洪標準應采取以防洪工程措施為主,防洪非工程措施為輔的防洪體系,可因地制宜地采用防 洪堤、排洪溝、河道整治、水庫、擋水圍墻、場地整體墊高等構筑物來防御洪水的威脅。防 洪堤主要適用于遠離城鎮,地形開闊的工程建設中,就近有充足的土石方來源,并且洪水位 較高;排洪溝主要是對自然形成的溝渠進行整治與連通,要求有地勢較低的排泄源,能快速 將洪水排泄;河道整治和水庫工程是水利主管部門負責建設的,火電廠建設工程位于上述工 程規劃的防洪范圍之內,且防洪標準能滿足電廠工程的防洪要求,電廠可利用其防洪;擋水 圍墻適用于洪水位較低、場地條件有限、土石方來源較困難的工程,并且適宜于要求形象較 高的工程中;場地整體墊高主要適用于洪水位較低的工程。
火力發電廠的防洪措施: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在于改變洪水天然運動特性的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蓄滯洪工程 和水庫等,通過這些工程手段擴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導和攔蓄洪水,以減輕災害。
通過法令、政策、經濟和防洪工程以外的技術等手段,以減輕洪水災害損失的措施,統稱為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一般包括洪水預報、洪水警報、洪泛區、蓄滯洪區管理、河道清障、洪水保險、超標準洪水防御措施、洪災救濟等。
防洪非工程措施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建立洪水預報和警報系統
在洪水到達之前,利用衛星、雷達和電子計算機,把遙測收集到的水文氣象數據,通過無線電系統傳輸,進行綜合處理,準確預報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達時間、洪水歷時等洪水特征值,密切配合防洪工程,進行洪水調度;及時對洪泛區發出警報,組織搶救和居民撤離,以減少洪災損失。一般來說,洪水預報精度愈高,預見期愈長,減少洪水災害損失的作用就愈大。
2、制定超標準洪水防御措施
針對可能發生的超標準洪水,提出在現有防洪工程設施下最大限度減少洪災損失的防御方案、對策和措施。
3、進行救災與實行洪水保險
依靠社會籌措資金、國家撥款或國際援助進行救濟。凡參加洪水保險者定期繳納保險費,在遭受洪水災害后按規定得到賠償,以迅速恢復生產和保障正常生活。
4、對洪泛區進行管理
通過政府頒布法令或條例,對洪泛區進行管理。一方面,對洪泛區利用的不合理現狀進行限制或調整,如有的國家采用調整稅率的政策,對不合理開發洪泛區采用較高稅率,給予限制;對進行遷移,防水或其他減少洪災損失的措施,予以貸款或減免稅收甚至進行補助以資鼓勵。另一方面,對洪泛區的土地利用和生產結構進行規劃、改革,達到合理開發,防止無限侵占洪泛區,以減少洪災損失;在防洪區內興建各項安全措施工程等。
5、制定撤離計劃
在洪泛區設立各類水標志,并事先建立救護組織、搶救設備,確定撤退路線、方式、次序以及安置等項計劃,根據發布的方式警報,將處于洪水威脅地區的人員和主要財產安全撤出。
6、進行河道管理
對河道范圍內修建建筑物、地面開挖、土石搬遷、土地利用、植樹砍樹等進行管理。
7、制定、執行有關防洪的法規、政策
將古今中外成功的防洪經驗和應當吸取的教訓,以法規、政策的形式規定下來,把防洪工作納入法制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