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整個建筑物的大面積整塊鋼筋混凝土板式基礎。也稱片筏基礎。筏式基礎在構造上同倒置的鋼筋混凝土樓蓋相似,分為平板式和梁板式兩類(見圖)。筏式基礎可以直接設置在地基上,當地基承載力小時也可設置在樁上。筏式基礎下加設基樁對高層建筑物抗震十分有利。筏式基礎適用于上部結構荷載大、地基承載力小、上部結構對地基不均勻沉降敏感的建筑物。在板上或板底單向或雙向設置肋梁,可形成板梁組合式基礎。
筏式基礎的承載面積大,能減小基底壓力,增加基礎剛度;在筏式基礎底面下埋有軟硬不均土層或有溶洞、暗浜時,能調整不均勻沉降和起到架橋跨越作用;能滿足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和貯液結構物(水池、油庫等)的防水構造要求。筏式基礎在地下形成的空間再加設圍護結構,可用作地下室或儲藏室。
筏式基礎的上部為框架結構,當柱距相等和柱荷載分布均勻時,可采用等厚度筏式基礎;當柱距不等和柱荷載分布不均勻、基礎承受較大剪力和彎矩時,可采用不等厚度筏式基礎,也可以在板上柱間或墻間設置肋梁或剛性桁架。荷載合力作用點應與基礎形心相重合,以免出現偏心力矩,造成地基反力不均,使基礎發生傾斜。因此,決定板的尺寸時,應盡量使立柱間距相等和荷載分布均勻。為減小偏心距,必要時可增加底板挑出長度來調整底板的形心位置。
設計時,應根據荷載大小和分布情況,采用地基上板的計算方法或考慮上部結構與地基基礎相互作用的計算方法,求出基底反力、基礎彎矩和剪力,以確定板厚和配筋量。對墻下筏式基礎,當地基比較均勻、上部結構剛度較大時,可不考慮基礎的整體彎曲;計算局部彎曲時,對壓縮模量不大于4MPa的地基,其基底反力可按均勻或直線分布。對厚度大于1/6墻間距的筏板其內力可取單位寬度的板條按直線分布的地基反力計算。如果不能滿足上述條件,可按彈性地基梁板方法計算。筏板上的剛性墻可按線性荷載處理,將板分割成正交于墻的單位寬度截條,采用彈性地基梁方法計算。最后將每根柱子和墻體按線性荷載算得的彎矩,進行疊加求得總彎矩,據此確定板厚和配筋量。由于彈性地基梁板求解過程非常繁瑣,故在工程中常采用近似方法求解,如微分方程的直接解法、級數法、鏈桿法、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單元法等。此外,還應進行抗沖切、抗剪切驗算,必要時還需進行地基變形和穩定性計算。
筏式基礎大多底板較厚、埋深較大,因此考慮施工方案時應對溫度應力和收縮裂縫控制給予足夠重視,施工縫宜設置在剪應力小的斷面上。在軟土地區開挖施工時要考慮降低地下水位及其對鄰近建筑物沉降的影響。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82KB
頁數: 4頁
評分: 4.7
結合沁園春C區-Ⅱ區地下室工程強夯地基處理的工程實例,介紹采用強夯法處理大面積回填土的設計與施工方法。重點闡述采用強夯法處理地基的工作原理、結合現場實際地質情況合理確定有效加固深度、夯擊遍數、夯擊點布置;對強夯法的工藝參數、設備選型、強夯試驗、施工效果等進行分析和研究,結果表明強夯處理方法效果顯著,施工便捷、質量保證,在山坡建筑大面積回填的地基中可推廣采用。
筏形基礎(raft foundation)(筏基)又有平板式和肋梁式之分,是指當建筑物上部荷載較大而地基承載能力又比較弱時,用簡單的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這時常將墻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筑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形基礎。筏形基礎由于其底面積大,故可減小基底壓強,同時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并能更有效地增強基礎的整體性,調整不均勻沉降。
學科:工程地質學
詞目:筏基礎
英文:raft footing
釋文:筏基礎是指面積等于或大于建筑物底面積的連續鋼筋混凝土板基礎。
筏基礎
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筏板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筑完畢,應灑水養護的時間為(不少于7天)。2100433B
筏型基礎又叫笩板型基礎,即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連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