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防災科技學院工程結構減震隔震研究所 |
---|
研究方向
建筑、橋梁抗震減隔震裝置研發;建筑、橋梁消能減震設計
中科院武漢巖土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科院蘭州寒旱所,長江科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中國農大,南京農大,西北農林科技大,華中農大,浙江大學農業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 1958年6月,中國科學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在原中國科學院青甘綜合科學考察隊之冰川小分隊的基礎上成立(是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的前身),大本營設在蘭州。1962年...
格式:pdf
大小:895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學科專業設置是一項系統工程,集中反映高等學校對社會經濟和職業崗位的適應程度,也是高等學校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的基本尺度。防災科技學院\"十二五\"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要適應新時期科學技術和防災減災事業的發展需要,適應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學科建設的普遍性規律,不斷提升學院內涵建設水平,實現資源最優配置,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為防災減災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格式:pdf
大小:895KB
頁數: 4頁
評分: 4.7
1 建筑施工組織考試試卷 2 學號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時間: 120 分鐘 成績 ___________ 一、判斷題 (對者打 V、錯者打 X,每題 1 分,共 10分 ) 1、在網絡計劃中,關鍵線路上相鄰兩工作間的時間間隔必為零。 ( ) 2、在時標網絡計劃中,波形線表示工作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 ( ) 3、在網絡計劃中,若工作的總時差不為零,其自由時差也不為零。 ( ) 4、在網絡計劃中,任何一項工作的完成時間的拖延,都會導致工期的延期。 ( ) 5、可行性研究是對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和經濟上是否合理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論證。 ( ) 6、施工準備工作是指工程開工前應該做好的各項工作。 ( ) 7、流水施工的最大優點是工期短,充分利用工作面。 ( ) 8、非節奏流水施工是指同一或不同施工過程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是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防災減災子實驗室的核心支持力量,也是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二級學科的的主要支撐力量。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擁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3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結構抗震、結構抗火、結構抗風、再生混合結構、大跨空間結構、結構施工監控與健康監測。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成員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資助的項目和專題9項、教育部科技重點項目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省部級項目15項、境外合作項目4項、其他縱橫向科研項目50余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國內外期刊論文250余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5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10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項(其中2項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均已授權)。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研究成果先后榮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具體包括:94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98年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95年山西省科技術進步二等獎、97年山西省科技術進步二等獎、98年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02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02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04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07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研究成果先后在沈陽商業城、遼寧省郵政樞紐大廈、沈陽和泰大廈、沈陽方圓大廈、廣州中華廣場、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體育場等大型實際工程中得到應用,主持了摩擦消能器在我國的首例工程應用,以及06年建成時世界規模最大的獨立張拉索膜屋蓋結構的施工監控工作。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正在主持編寫我國第一部混凝土結構抗火設計標準,并積極籌備09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100433B
研究方向
防災減災規劃及戰略目標研究;防災減災對策研究 2100433B
研究方向
災害監測技術與儀器;微型能源應用系統與集成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