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對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畸變穩定性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諸多關鍵科學問題亟待解決。本項目將開展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穩定性能試驗,建立考慮殘余應力和初始幾何缺陷的彈塑性有限元數值仿真模型,探索復雜受力情況下鋼-混凝土組合梁的畸變屈曲模態及失效模式。提出考慮外荷載-剛度耦合關系的下翼緣轉動約束剛度及側向約束剛度計算模型,在考慮外荷載-下翼緣剛度耦合關系和屈曲前有限變形影響基礎上,對傳統的變軸力彈性地基梁法進行改進,推導適合變軸力情況的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畸變屈曲臨界荷載實用計算公式。考察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極限承載力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規律,提出相應的折減系數計算公式,最終建立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極限承載力實用計算穩定曲線。研究成果將進一步為鋼-混凝土組合梁結構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本項目建立了考慮殘余應力和初始幾何缺陷的彈塑性分析模型,探索了復雜受力情況下鋼-混凝土組合梁的畸變屈曲模態及失效模式。提出了考慮外荷載-剛度耦合關系的下翼緣轉動約束剛度及側向約束剛度計算模型,在考慮外荷載-下翼緣剛度耦合關系和屈曲前有限變形影響基礎上,對傳統的變軸力彈性地基梁法進行改進,推導了適合變軸力情況的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畸變屈曲臨界荷載實用計算公式。考察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極限承載力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規律,提出相應的折減系數計算公式,最終建立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極限承載力實用計算穩定曲線。研究成果將進一步為鋼-混凝土組合梁結構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課題研究期間,發表論文17篇,其中SCI收錄13篇,EI收錄3篇,協助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3名。
有專門做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單位,地震局啥的,一般一個場地3-5萬。
動穩定性是指系統在運行中受到大擾動后,保持各發電機在較長的動態過程中不失步,由衰減的同步振蕩過程過度到動穩定狀態的能力。靜穩定性是飛機偏離平衡位置后的最初趨勢。如果飛機趨向于返回它先前的位置就稱之為靜...
基坑的穩定性主要內容包括:基坑邊坡整體穩定性、支護結構抗滑移穩定性、支護結構抗傾覆穩定性、基坑底土體抗隆起穩定性、基坑底土體抗滲流穩定性及基坑底土體抗突涌穩定性,具體工程視具體情況確定。參考資料:百度...
格式:pdf
大小:346KB
頁數: 7頁
評分: 3
負彎矩區腹板開洞鋼-混凝土組合梁受力性能試驗研究——為研究腹板開洞對負彎矩區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響,對三根腹板開洞外挑組合梁和一根對比梁進行了試驗研究,考慮是否開洞、洞口大小、洞口補強等參數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腹板開洞后,組合梁開裂荷載減小,...
格式:pdf
大小:346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通過模型試驗研究了斜腹板鋼箱組合連續梁中間支座處負彎矩區的非線性力學性能.測試了在不同荷載作用下沿縱向各部位的變形、不同截面的應變分布、混凝土板的裂縫分布、鋼與混凝土之間的相對滑移以及整個結構的極限承載力等.試驗表明,試件在加載初始階段呈現線彈性,但由于混凝土裂縫較早出現,試件在大部分的加載過程中表現為非線性特征;此外,混凝土中鋼筋配筋率對斜腹板鋼箱組合梁受力的影響顯著,配筋率較少時組合梁在混凝土開裂后剛度降低很快,并使得鋼梁較早屈服,而配筋率適當的斜腹板鋼箱組合梁表現出了較好的力學性能.試驗結果與現行組合梁設計方法對比分析表明,規范規定采用簡化折減剛度法計算斜腹板鋼箱組合梁的整體變形是安全可行的,以混凝土裂縫寬度為0.2mm對應的承載能力作為斜腹板鋼箱組合梁正常使用狀態下的承載力具有較大的安全儲備.
鋼-混凝土組合梁能夠充分發揮鋼材與混凝土的性能,用于橋梁結構具有明顯的技術經濟優勢。相對于簡支組合梁橋,連續組合梁橋具有更優越的綜合性能。但是,連續組合梁負彎矩區混凝土的開裂會降低結構剛度和耐久性,是影響連續組合梁橋應用的關鍵問題。目前,國內外對這一問題還沒有開展系統的試驗研究。.本課題將在鋼筋混凝土裂縫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理論分析、模型試驗及數值計算等手段,對鋼-混凝土連續組合梁橋負彎矩區混凝土的開裂機理、裂縫寬度和抗裂度計算等問題開展研究,并對施加預應力、調整施工順序等裂縫控制方式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將重點考慮混凝土收縮徐變等長期效應以及負彎矩區配筋率和構造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通過研究,將可以建立比較完善的組合梁橋裂縫理論,得到實用的組合梁橋裂縫計算公式,提出合理有效的裂縫控制方法和原則,為完善鋼-混凝土連續組合梁橋的設計理論提供依據,并進一步促進組合梁橋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 2100433B
批準號 |
50408001 |
項目名稱 |
鋼-混凝土組合梁橋負彎矩區開裂機理及控制方法研究 |
項目類別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申請代碼 |
E0804 |
項目負責人 |
樊健生 |
負責人職稱 |
教授 |
依托單位 |
清華大學 |
研究期限 |
2005-01-01 至 2007-12-31 |
支持經費 |
25(萬元) |
完成了26根鋼—混凝土組合梁在純扭、彎扭及彎剪扭作用下的試驗研究。建立了組合梁在扭矩作用下的特征荷載及破壞形態等。推導了在純扭、彎扭復合作用下開、閉口截面組合梁的開裂扭矩和極限扭矩理論及實用計算公式,計算值與實測結果吻合良好。利用空間變角桁架模型理論并采用混凝土軟化模型曲線,對組合梁的受扭極限狀態進行分析,提出了一種能夠計算組合梁極限狀態下的扭矩、扭率、混凝土主應變、鋼梁及鋼筋應變的簡化算法。提出了組合梁在扭矩作用下的栓釘剪力連結件設計計算方法。研究了扭矩作用方式對組合梁抗扭性能的影響。提出了組合梁抗扭箍筋和縱筋的設計方法和構造措施。成果實用性強,在建筑及橋梁結構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