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G101、G901系列平法圖集和現行相關規范為基礎,對現澆混凝土結構平法施工圖的識讀進行了系統、全面的介紹,內容涉及現澆混凝土結構的柱、剪力墻、梁、板、樓梯的平法制圖規則和標準配筋構造等,并配有典型的施工示例,內容翔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通過學習,力求使學生熟練掌握平法技術,并正確理解和識讀平法施工圖。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建筑工程和建筑管理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建筑設計、施工和監理部門的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第1章 平法簡介
1.1 平法簡介
1.2 平法的基本理論
1.3 平法創建大事記
1.4 平法的科學性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平法總則和通用構造
2.1 平法施工圖總則
2.2 混凝土結構的材料和結構體系
2.3 混凝土結構設計總說明
2.4 基礎結構或地下結構與上部結構的分界
2.5 平法施工圖的通用構造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柱平法施工圖識讀
3.1 平法柱施工圖概述
3.2 平法柱的編號和幾何尺寸
3.3 平法柱的標準配筋構造
.3.4 柱平法施工圖的兩種注寫方式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剪力墻平法施工圖識讀
4.1 平法剪力墻的編號和截面尺寸
4.2 平法剪力墻的標準配筋構造
4.3 剪力墻平法施工圖的兩種注寫方式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梁平法施工圖識讀
5.1 平法梁施工圖概述
5.2 平法梁的編號和截面尺寸
5.3 平法梁的標準配筋構造
5.4 梁平法施工圖的注寫方式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板平法施工圖識讀
6.1 平法板施工圖概述
6.2 平法樓蓋板的編號和厚度
6.3 樓蓋板平法標準配筋構造
6.4 樓蓋板平法施工圖的注寫方式
6.5 與樓板相關構造的引注及配筋
6.6 板施工鋼筋排布規則和構造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板式樓梯平法施工圖識讀
7.1 板式樓梯的平法分類
7.2 板式樓梯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
7.3 AT型樓梯平面注寫和標準配筋構造
7.4 BT型樓梯平面注寫和標準配筋構造
7.5 其他類型樓梯平面注寫和標準配筋構造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書名:混凝土結構平法識圖
書號:978-7-5123-0562-5
定價:26.002100433B
你到廣聯達新干線去下載,那有很多圖集,希望對你i有幫助
什么意思?陳青來編寫的?
在新干線的“共享資料”一欄中搜索,很方便,比你想象的要簡單多。
中文名: 鋼筋混凝土結構平法設計與施工規則作者: 陳青來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號: ISBN 978-7-112-09303-8(15967)
發行時間: 2007年06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本書的可讀性、實用性、裨益性縱貫全文。全書包括:平法基本原理,平法設計總則與通用構造規則,柱、剪力墻和梁平法施工圖設計與施工規則等。書中富含大量的創新內容,概念明晰,思路新穎,邏輯嚴謹,蘊含哲理,構造豐富;書中內容在結構專業的學習與實踐中易對照,易實施,易產生效益,對提高讀者的專業能力開卷有益。
本書可供土木工程界的結構設計、施工、造價、監理和研究人員閱讀,也可供工民建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參考。
簡稱
“平法”是“建筑結構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的簡稱。平法現已在全國結構工程界普遍應用。“平法”一詞已被遍及全國范圍的結構設計師、建造師、造價師、監理師、預算人員和技術工人普遍采用,對我國現有結構設計、施工概念與方法的深刻反思和系統整合思路,不僅在工程界已經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對結構教育界、研究界的影響逐漸顯現。
結構
本書第一章講述平法的基本原理,第二章講述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的平法設計總則和通用構造規則,第三、四、五章分別講述柱、墻、梁平法施工圖的設計與施工規則。
序言
第一節 我國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一、建筑結構領域五個板塊概況
二、結構設計的一般過程及存在的問題
三、結構施工圖傳統表示方法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結構設計與施工的系統科學思路
一、系統科學的研究對象
二、科學方法的混合系統
三、科學方法的整合系統
四、關于建筑結構技術的科學方法整合系統
五、整體觀的后天性
第三節 構造設計與施工的廣義標準化方式
一、關于傳統的"構件"標準化
二、關于"構造"標準化
三、平面整體設計思路的形成
四、設計方法的廣義標準化思路一一制圖規則與標準構造設計
五、平法是結構規則論的初步實踐
第四節 平法基本原理
一、平法的基本理論
二、平法的系統構成
第五節 平法的實用效果及在結構領域的影響
一、平法創建10年大事記
二、平法的實用效果
三、平法將引發建筑結構領域"中、下游技術"的改進
四、關于平法cad軟件
五、平法與發達國家設計方法的比較
六、平法將促進構造研究專門化
七、平法蘊含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思想并初步嘗試與系統科學交叉
第一節 平法設計總則
一、平法設計制圖規則的總體功能
二、平法設計制圖規則與國家現行有關規范和規程的關系
三、平法設計制圖規則的適用范圍
四、平法施工圖設計文件的構成
五、平法結構施工圖的表達方式
六、乎法結構施工圖的出圖順序
第二節 基礎結構或地下結構與上部結構的分界
第三節 關于結構設計總說明
一、結構設計總說明的一般形式和內容
二、結構設計總說明中應寫明與平法密切相關的內容
第四節 通用構造規則
一、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
二、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
三、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
四、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
五、縱向受拉鋼筋的機械錨固構造
六、縱向鋼筋的連接與抗震連接
七、箍筋與拉筋構造
第五節 對通用構造規則的改進和補充
一、節點鋼筋通用構造規則
二、對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與非抗震錨固構造的改進和補充
三、對縱向受拉鋼筋機械錨固構造的改進和補充
四、對縱向鋼筋抗震連接與非抗震連接構造的改進和補充
五、對箍筋與拉筋構造的改進和補充
六、構件自由端部和自由邊緣鋼筋通用構造
七、構造鋼筋與分布鋼筋通用構造
第一節 柱平法施工圖設計規則
一、關于柱平面布置圖
二、柱編號規定
三、柱截面注寫方式
四、柱列表注寫方式
五、特殊設計內容的表達
第二節 設計注意事項
一、應用平法設計時的注意事項
二、關于柱幾何尺寸方面的注意事項
三、關于柱配筋方面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 框架柱鋼筋構造分類
一、框架柱鋼筋構造的系統構成
二、抗震框架柱鋼筋構造分類
三、非抗震框架柱鋼筋構造分類
第四節 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根部鋼筋錨固構造
一、抗震柱插筋獨立基礎錨固構造
二、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插筋條形基礎錨固構造
三、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插筋筏形基礎錨固構造
四、抗震框架柱插筋箱形基礎錨固構造
五、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插筋樁基承臺錨固構造(包括大直徑樁頂)
六、抗震框架梁上起柱鋼筋錨固構造
七、抗震結構板上起柱鋼筋錨固構造
八、抗震剪力墻上起柱鋼筋錨固構造
九、芯柱各類基礎錨固構造
第五節 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身鋼筋構造
一、抗震框架柱的受力機理和鋼筋布置要素
二、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構造
三、抗震框架柱箍筋構造
第六節 抗震框架柱節點鋼筋構造
一、抗震框架柱節點構造要素
二、抗震框架柱樓層節點構造
三、抗震框架柱頂節點構造
四、抗震框支柱頂節點構造
第七節 非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根部鋼筋錨固構造
一、非抗震柱插筋獨立基礎錨固構造
二、非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插筋條形基礎錨固構造
三、非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插筋筏形基礎錨固構造
四、非抗震框架柱插筋箱形基礎錨固構造
五、非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插筋樁基承臺錨固構造(包括大直徑樁頂)
六、非抗震框架梁上起柱鋼筋錨固構造
七、非抗震結構板上起柱鋼筋錨固構造
八、非抗震剪力墻上起柱鋼筋錨固構造
第八節 非抗震框架柱和地下框架柱身鋼筋構造
一、非抗震框架柱的受力機理和鋼筋布置要素
二、非抗震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和箍筋構造
第九節 非抗震框架柱節點鋼筋構造
一、非抗震框架柱節點構造要素
二、非抗震框架柱樓層節點構造
三、非抗震框架柱頂節點構造
四、非抗震框支柱頂節點構造
第一節 剪力墻平法施工圖設計規則
一、關于剪力墻平面布置圖
二、剪力墻編號規定
三、剪力墻截面注寫方式
四、剪力墻列表注寫方式
五、特殊設計內容的表達
第二節 設計注意事項
一、應用平法設計時的注意事項
二、剪力墻身設計注意事項
三、剪力墻柱設計注意事項
四、剪力墻梁設計注意事項
五、剪力墻洞口和壁龕設計注意事項
第三節 剪力墻鋼筋構造分類
一、剪力墻鋼筋構造的主系統
二、剪力墻鋼筋構造分類表
第四節 剪力墻柱鋼筋構造
一、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柱插筋錨固構造
二、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柱身鋼筋構造
三、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柱節點鋼筋構造
第五節 剪力墻身鋼筋構造
一、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身插筋錨固構造
二、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身水平分布筋構造
三、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身豎向分布筋構造
第六節 剪力墻梁鋼筋構造
一、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連梁鋼筋構造
二、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邊框梁鋼筋構造
三、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暗梁鋼筋構造
第七節 剪力墻洞口與壁龕鋼筋構造
一、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身洞口鋼筋構造
二、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連梁洞口鋼筋構造
三、抗震與非抗震剪力墻身壁龕鋼筋構造
第一節 梁平法施工圖設計規則
一、關于梁平面布置圖
二、梁編號規定
三、梁平面注寫方式
四、梁截面注寫方式
五、平法設計與施工的其他規定
第二節 設計注意事項
一、應用平法設計時的注意事項
二、關于梁幾何尺寸方面的注意事項
三、關于梁配筋方面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 梁鋼筋構造分類
一、梁鋼筋構造的主系統
二、梁鋼筋構造分類表
第四節 梁本體鋼筋構造
一、抗震框架梁上部與下部縱筋和箍筋構造
二、非抗震框架梁上部與下部縱筋和箍筋構造
三、抗震與非抗震框支梁縱筋與箍筋構造
四、框架梁下部縱筋不伸入柱支座構造
五、非框架梁上部與下部縱筋和箍筋構造
六、非框架梁下部縱筋不伸入梁支座構造
七、井字梁上部與下部縱筋和箍筋構造
八、懸挑梁(懸挑端)上部與下部縱筋和箍筋構造
九、各類梁側面縱筋(構造筋或受扭筋)及拉筋構造
第五節 梁柱(梁墻)節點鋼筋構造
一、雙向框架梁、框支梁縱筋柱內交叉構造
二、框架梁柱側面-平縱筋交叉構造
三、樓層和屋面框架梁縱筋端柱(墻)構造
四、樓層和屋面框架梁縱筋中柱(墻)構造
五、框支梁端柱與中柱節點構造
六、框架梁根部加腋構造
七、框架梁懸挑端梁柱節點縱筋構造
八、懸挑梁柱節點縱筋錨固構造
第六節 梁與梁交叉節點鋼筋構造
一、次梁端支座縱筋錨入主梁構造
二、次梁中間支座縱筋貫通和錨入主梁構造
三、附加箍筋與吊筋構造
四、井字梁本體交叉鋼筋構造
五、懸挑梁(懸挑端)支承邊梁箍筋構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