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工程計量學 | 出版社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
出版時間 | 2006 | 裝????幀 | 平裝 |
本書按照《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編寫,共分7,,主要內容包括:工程計量基本理論,建筑工程計量,裝飾工程計量,工程計量示例,安裝工程計量,公路工程計量,計算機輔助工程計量。
本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操作性強,可作為高等學校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培訓和自學的參考書。
總序
前言
第1章 工程計量基本理論
1.1 概述
1.1.1 工程量的含義
1.1.2 工程量的作用.
1.2 工程量計算方法
1.2.1 項目劃分
1.2.2 計算規則
1.2.3 計算方法
1.2.4 計算格式
1.3 工程量清單
1.3.1 工程量清單含義
1.3.2 工程量清單組成內容
1.3.3 工程量清單編制
第2章 建筑工程計量
2.1 建筑面積
2.1.1 建筑面積的含義
2.1.2 不計算建筑面積的范圍
2.1.3 計算建筑面積的規則
2.1.4 建筑面積計算實例
2.2 土石方工程
2.2.1 基本問題
2.2.2 計算規則與方法
2.2.3 計算實例.
2.3 樁基礎工程
2.3.1 基本問題
2.3.2 計算規則
2.3.3 計算實例
2.4 砌筑工程
2.4.1 基本問題
2.4.2 計算規則
2.5 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
2.5.1 基本問題
2.5.2 工程量計算規則
2.5.3 其他相關問題
2.6 構件運輸及安裝工程
2.6.1 定額項目分類
2.6.2 工程量計算規則
2.7 金屬結構工程
2.7.1 基本問題
2.7.2 工程量計算規則
2.7.3 計算實例
2.8 屋面及防水工程
2.8.1 基本問題
2.8.2 工程量計算規則
2.8.3 計算實例
2.9 防腐、保溫、隔熱工程
2.9.1 基本問題
2.9.2 工程量計算規則
2.9.3 計算實例
2.10 腳手架工程
2.10.1 基本問題
2.10.2 工程量計算規則
2.10.3 計算實例
第3章 裝飾工程計量
3.1 樓地面工程
3.1.1 基本問題
3.1.2 工程量計算規則
3.1.3 計算實例
3.2 墻、柱面工程
3.2.1 基本問題
3.2.2 工程量計算規則
3.2.3 計算實例
3.3 天棚工程
3.3.1 基本問題
3.3.2 工程量計算規則
3.3.3 計算實例
3.4 門窗及木結構工程
3.4.1 基本問題
3.4.2 工程量計算規則
3.4.3 門窗工程量計算方法
3.5油漆、涂料、裱糊工程
3.5.1基本問題
3.5.2工程量計算規則
3.5.3 計算實例
第4章 工程計量示例
4.1 工程概況
4.2 工程量計算
第5章 安裝工程計量
5.1 給排水、采暖、燃氣工程計量
5.1.1 基本問題
5.1.2 工程量計算規則
5.1.3 計算實例
5.2 電氣工程計量
5.2.1 基本問題
5.2.2 工程量計算規則
5.2.3 計算實例
第6章 公路工程計量
6.1 概述
6.1.1 公路工程計量規則與方法
6.1.2 公路工程計量工作程序
6.1.3 公路工程計量管理與分析
6.2 公路工程量的計算與摘取
6.2.1 工程量計算的依據
6.2.2 讀圖與工程量計算要點
6.3 工程量清單計量規則
6.3.1 總則的工程量計量規則
6.3.2 路基的工程量計量規則
6.3.3 路面的工程量計量規則
6.3.4 橋梁、涵洞的工程量計量規則
6.3.5 隧道的工程量計量規則
6.3.6 安全設施及預埋管線的工程量計量規則
6.3.7 綠化及環境保護的工程量計量規則
第7章 計算機輔助工程計量
7.1 概述
7.1.1 計算信息化的應用與發展
7.1.2 信息技術對工程計量的意義與作用
7.2 廣聯達圖形算量軟件GCL7.0
7.2.1 圖形算量軟件概述
7.2.2 軟件算量的設計思路
7.2.3 GCL7.0圖形算量軟件特點
7.2.4 軟件算量實例
7.2.5 使用軟件算量的要點總結
7.3 廣聯達鋼筋抽樣軟件GGJ8.2
7.3.1 鋼筋抽樣軟件概述
7.3.2 鋼筋抽樣軟件的工作原理
7.3.3 鋼筋抽樣軟件的特點
7.3.4 計算實例
附錄 清單計價規范計量規則摘錄
A 建筑工程計量規則
B 裝飾裝修工程計量規則
C 安裝工程計量規則(節錄)
參考文獻2100433B
書名:工程計量學(附CD-ROM光盤一張) - - 高等院校工程造價專業規劃教材
ISBN:711118348
作者:張建平//嚴偉//賴應良//孫玉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定價:36.5
頁數:262
出版日期:2006-4-1
版次: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一、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土壤及巖石類別的確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巖石類別的劃分,依工程勘測資料與《土壤 及巖石分類表》 、本章說明中的鑒別表對照后確定。 2、地下水位標高及排水(降)水方法。 3、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巖石開鑿、爆破方法、石渣清運方法及運距。 5、其他資料。 二、土方工程量計算一般規則: 1、土方體積應按挖掘前的天然密集實體積計算。土方體積計算系數見《河南省建設工程工 程量清單綜合單價》 A 建筑工程上策第 13頁表一,(表中的虛土是指未經壓填自然堆成的土; 天然密實土是指未經動的自然土; 夯實土是指按規范要求經過分層碾壓、 夯實的土; 送填土 是指挖出的自然土,自然堆放未經夯實在槽坑中的土) 2、挖土方平均厚度應按自然地面測量標高至設計的地坪高間的平均厚度確定?;A土方、 石方開挖深度應按基礎墊層地面標高至交付施工
格式:pdf
大?。?span id="om6nh6n" class="single-tag-height">8KB
頁數: 8頁
評分: 4.5
工程計量在工程計量中的作用 學生: 指導老師: 內容摘要: 關鍵詞:工程計量,工程結算,工程施工 工程計量的概述 (一) 工程計量的含義 工程計量術語是一組合詞,由工程概念和計量概念兩者組合而得。 工程計量概念的術語化描述,在此特指專業工程及其項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作 業組織品質、效率的標識性度量與審計。 工程造價的確定,應該以該工程所要完成 的工程實體數量為依據,對工程實體的數量做出正確的計算,并以一定的計量單位表 述,這就需要進行工程計量,即工程量的計算,以此作為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 工程量是以物理計量單位或自然計量單位表示的各個分項工程和結構構件的數 量。物理計量單位一般是指以公制度量表示的長度、面積、體積和重量等。如樓梯扶 手以 “米”為計量單位;墻面抹灰以 “平方米 ”為計量單位;混凝土以 “立方米 ”為計量單 位;鋼筋的加工、綁扎和安裝以 “噸”為計量單位等。自然計量單位主要是
從科學的發展來看,計量曾經是物理學的一部分,后來隨著領域和內容的擴展,形成了一門研究測量理論和實踐的綜合性科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計量學。按JI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計量學(metrology)是“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計量學涵蓋有關測量的理論與實踐的各個方面 。而不論測量的不確定度如何,也不論測量是在科學技術的哪個領域中進行的。計量學研究的對象涉及有關測量的各個方面,如:可測的量;計量單位和單位制;計量基準、標準的建立、復現、保存和使用;測量理論及其測量方法;計量檢測技術;測量儀器(計量器具)及其特性;量值傳遞和量值溯源,包括檢定、校準、測試、檢驗和檢測 。
計量學作為一門科學,它同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政管理緊密結合的程度,在其他學科中是少有的。計量是科學技術和管理的結合體,它包括計量科技和計量管理兩個方面。兩者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即計量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技術性,而計量科學技術中又涉及較強的法制性。因此。計量科學的研究不僅涉及有關計量科學技術,同時涉及有關法制計量和計量管理的內容。計量學有時簡稱計量。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的發展。計量學的內容還會更加豐富。
計量學通常采用了當代的最新科技成果,計量水平往往反映了科技水平的高低。計量又是科學技術的基礎。沒有計量就沒有科技的發展。計量學的發展將大大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計量學應用的范圍十分廣泛。人們從不同角度,對計量學進行過不同的劃分。按計量應用的范圍,即按社會服務功能劃分,通常把計量分為法制計量、科學計量和工業計量。我國按專業把計量分為十大類計量,即幾何量計量、熱學計量、力學計量、電磁學計量、電子學計量、時間頻率計量、電離輻射計量、聲學計量、光學計量、化學計量。
幾何量計量在習慣上又稱長度計量。其基本參量是長度和角度。按項目分類,包括:線紋計量、端度計量、線脹系數、大長度計量、角度計量、表面粗糙度、齒輪、螺紋、面積、體積等計量;也包括形位參數: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垂直度、同軸度、平行度、對稱度等計量;以及空間坐標計量、納米計量等。幾何量計量的應用十分廣泛,絕大部分物理量都是以幾何量信息的形式進行定量描述的,在計量單位中占有重要地位。
熱學計量主要包括溫度計量和材料的熱物性計量。溫度計量按國際實用溫標劃分可分為高溫計量、中溫計量和低溫計量。熱物性是重要的工程參量,熱物性計量包括導熱系數、熱膨脹、熱擴散率、比熱容和熱導特性等方面。通常在工業化自動生產過程中,溫度、壓力、流量是三個常用的熱工量參數,為了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通常把壓力、真空和流量放入熱學計量部分,而把這部分稱為“熱工計量”,但按專業劃分,即按“量和單位”分類劃分,壓力、真空和流量應屬于力學量。有時把熱物性計量納入化學計量中,則熱學計量簡稱為溫度計量。
力學計量作為計量科學的基本分支之一,其內容極為廣泛。力學計量涉及的領城包括:質量計量、容量計量、力值計量、壓力計量、真空計量、流量計量、密度計量、轉速計量、扭矩計量、振動和沖擊計量、重力加速度等計量,也包括表征材料機械性能的硬度計量等技術參量。力學計量是計量學中發展最早的分支之一,古代“度量衡”中的“量”和"衡"就是當今所謂的容量計量和質量計量。隨著現代工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近代物理學和計算技術的發展,力學計量的研究內容和手段在不斷地擴充和擴展。
電磁學計量的內容十分廣泛,其分類方法也多種多樣。按學科分,可分為電學計量和磁學計量;按工作頻率分,可分為直流電計量和交流電計量兩部分 。電磁計量所涉及的專業范圍包括:直流和1MHz以下交流的阻抗和電量精密交直流測量儀器儀表、模數/與數模轉換技術和交流、直流比例技術、磁學量、磁性材料和磁記錄材料、磁測量儀器儀表以及量子計量等。電學計量包括:交直流電壓、交直流電流、電能、電阻、電容、電感、電功率等計量 。磁學計量包括:磁通、磁矩、磁感應強度等磁學量的計量。電磁計量具有較高的準確度、靈敏度.能夠實現連續測量,便于記錄和進行數據處理,并可實施遠距離測量,人們越來越多地將各種非電量轉換為電磁量進行測量,實現了多源傳感器觀測信息的實時可視化。實際應用表明,系統可以很好的實現傳感器的注冊,傳感器信息的獲取和傳遞以及感知信息的可視化。
電子學計量習慣上又稱為無線電計量。從電子學計量覆蓋的頻率范圍看,包括超低頻、低頻、高頻、微波計量、毫米波和亞毫米波整個無線電頻段各種參量的計量。無線電計量需要測量的參數眾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表征信號特征的參量,如電壓、電流、場強、功率、電場強度、磁場強度、功率通量密度、頻率、波長、波形參數、脈沖參量、失真、調制度(調幅、調頻、調相)、頻譜參量、噪聲等;表征網絡特性的參量,如集總參數電路參量(電阻、電導、電抗、電納、電感、電容)、反射參量(阻抗、電壓駐波比、反射系數、回波損失)、傳輸參量(衰減、相移、增益、時延)以及電磁兼容性等。電子學計量發展迅速,隨著電子技術及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智能型測量儀器、自動測試儀器的廣泛應用,電子學計量在計量工作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時間頻率計量所涉及的是時間和頻率量,時間是基本量,而頻率是導出量。時間計量的內容包括:時刻計量和時間間隔計量。頻率計量的主要對象,是對各種頻率標準簡稱頻標)、晶體振蕩器和頻率源的頻率準確度、長期穩定度、短期穩定度以及相位噪聲的計量,以及對頻率計數器的檢定或校準。
電離輻射計量的主要任務是三個:一是測量放射性本身有多少的量,即測量放射性核素的活動;二是測量輻射和被照介質相互作用的量:三是中子計量。電離輻射計量應建立放射性活度,X、γ射線吸收量,X、γ射線照射量和中子注量等計量基準和標準,開展對標準輻射源、醫用輻射源、活度計、X、γ譜儀、比釋動能測量儀、劑量計、照射量計、注量測量儀、電離輻射防護儀等測量儀器的檢定和校準。電離輻射計量廣泛應用于科學技術研究、核動力、核燃料、工農業生產、生物學、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安全防護、資源勘探、軍事國防等各個領域和部門。
聲學計量包括超聲、水聲、空氣聲的各項參量的計量,聲壓、聲強、聲功率是其主要參量,還包括聲阻、聲能、傳聲損失、聽力等計量。這些參量的測量和研究是聲學計量技術的基礎。聲學計量包括以下內容:如空氣聲聲壓計量、超聲聲強和聲功率計量、水聲聲壓計量、聽覺計量和機械噪聲聲功率及噪聲聲強計量。聲學計量在量值傳遞、溯源過程中,所檢定或校準的對象有傳聲器聲級計、聽力計、超聲功率計、水聽器、標準噪聲源及醫用超聲源、超聲探傷儀、超聲測厚儀等。水聲計量已成為研究和利用海洋,以及進行探測、導航、通訊等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在國防和經濟建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光學計量包括自紅外、可見光到紫外的整個光譜波段的各種參量的計量。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光學計量主要包括:輻射度計量(輻射能量、輻射強度、輻射亮度、輻射照度、曝輻射量),光度計量(發光強度、光亮度、光出射度、光照度、光量、曝光量),激光輻射度計量(激光輻射量、激光輻射時域參量、激光輻射空域參量),材料光學參數計量(材料反射特性參數、材料透射特性參數),色度計量,光纖參數計量,光輻射探測器參數計量等。光學計量還包括:眼科光學計量,成像光學計量,幾何光學計量等。
隨著測量科學的不斷發展,化學已從局限于定性描述一些化學現象逐步發展成為當今的定量描述物質運動的內在聯系的一門基礎科學,而化學計量則是在不同空間和時間里測量同一量時為保證其量值統的基本手段。由于物質和化學過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大多數化學測量中,物質都要經歷某些化學變化,而且產生消耗,所以廣泛采用相對測量法進行測量。由于化學過程的這一特點,在化學計量中多采用標準物質來進行量值傳遞和溯源,以及通過有關部門頒布標準測量方法、標準參考數據,建立量值傳遞和溯源體系。標準物質的研制在化學計量中十分重要。標準物質按特性分類分為:化學成分標準物質、物理化學特性標準物質、工程技術特性標準物質。化學計量包括燃燒熱、酸堿度、電導率、黏度、濕度、基準試劑純度等計量,也包括為建立生物技術可溯源的測量體系,開展生物量計量。
文獻計量學是以幾個經驗統計規律為核心的。例如:表征出科技文獻作者分布的洛特卡定律(1926);表征文獻中詞頻分布的齊普夫定律(1948);確定某一學科論文在期刊中分布的布拉德福定律(1934)等。文獻計量學一直圍繞這幾個定律,沿著兩個方向發展:其一是驗證與完善這些經驗定律;其二是擴大與推廣這些經驗定律的實際應用。文獻計量學應用十分廣泛。微觀的應用有確定核心文獻,評價出版物,考察文獻利用率,實現圖書情報部門的科學管理。宏觀的應用有設計更經濟的情報系統和網絡,提高情報處理效率,尋找文獻服務中的弊端與缺陷,預測出版方向,發展并完善情報基礎理論等。
由于存在影響文獻情報流的人為因素,很多文獻問題尚難以定量化。特別是由于文獻系統高度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我們不可能獲得足夠的、有效的信息,來揭示文獻的宏觀規律。文獻計量學的發展有賴于數學工具和統計學技術的支持,移植或利用更有效的數學工具和統計學方法,將是其重要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