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系統是指鍋爐房機組、室外供熱管網和散熱器在內的總稱。供用電合同 根據用電方需要和供電部門電力可供量簽訂的有償協議。經濟合同法第21條規定,合同中應明確規定電力、電量、用電時間和違約責任等條款。[參] 電力、電量、電力可供量、供電標準。
供熱節能就是讓供熱節能。蒸汽供熱系統是指城市集中供熱系統中用水為供熱介質,以蒸汽的形態,從熱源攜帶熱量,經過熱網送至用戶。靠蒸汽本身的壓力輸送,每公里壓降約為0.1兆帕,中國熱電廠所供蒸汽的參數多為0...
蒸汽適合高溫供熱,但損耗大,一般工業用了。熱水適合居民供暖,比較劃算。
1、開式系統:不需設置安全閥或閉式膨脹水箱,只需設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脹管或高位形式加熱水箱等附件。管網與大氣相通,系統內的水壓主要取決于水箱的設置高度,而不受室外給水管網水壓波動影響,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并...
格式:pdf
大小:169KB
頁數: 10頁
評分: 4.5
1 換熱站設計 2017 年 2 月 份 2 目錄 一、 設計題目 二、 小區基本資料 三、 換熱站設備選型 1. 循環泵的選擇 2. 補水泵的選擇 3. 換熱器的選擇 4. 除污器的選擇 5. 水箱的選擇 6. 管道保溫 3 一、設計題目 長春市某小區集中供熱換熱站設計。 二、小區基本資料 1、設計地區氣象資料 供暖期室外計算溫度: tw=--23℃; 供暖期室外平均溫度: tpj=-8.3℃; 供暖天數: N=167 天。 2、 設計參數資料 一次網供回水溫度: t1/t2= 90/60℃; 二次網供回水溫度: tg/th =60/50℃; 供暖期室內計算溫度: tn =18℃。 3、設計基本要求 本設計采用間接供熱,在小區內設置換熱站。供熱站內 選擇兩組各兩臺水—水換熱器,單臺換熱能力占本區熱負荷 的 50%,以便保證一臺換熱器故障情況下,其余一臺換熱器 能保障基本熱負荷的要求
1、供汽的表壓力高于70KPa時,稱為高壓蒸汽供暖系統 。
高壓蒸汽供暖的壓力一般由管路和設備的耐壓強度確定。
2、供汽的表壓力等于或低于70kPa時,稱為低壓蒸汽供暖系統
3、當系統中的壓力低于大氣壓力時,稱為真空蒸汽供暖系統,系統復雜,衛生條件好。
1、上供式
2、中供式
3、下供式
1、單管式
2、雙管式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蒸汽供暖系統采用雙管式。
1、重力回水
2、機械回水
高壓蒸氣供暖系統都采用機械回水方式。
地熱供熱系統的設計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地熱水熱量的計算和地熱供熱面積的確定、地熱供熱方案的設計以及終端散熱設備的選擇。
1、地熱水熱量的分析
根據所在地區的地質和水文地質基本資料可以估算地熱井可開采的熱量,特別注意的是群井的開采熱量與井數和井距有很大關系。另外地熱供熱系統的開采井應盡可能靠近使用區以減少輸送熱水的費用。
2、確定地熱供熱面積
為了確定可以供熱的面積,首先要估算高峰熱負荷
供暖面積熱指標推薦值 |
|||||||||
建筑物 類型 |
住宅 |
居住區綜合 |
學校辦公樓 |
醫院 托幼 |
旅館 |
商店 |
食堂餐廳 |
影劇院 展覽館 |
大禮堂 體育館 |
熱指標/ (瓦/平方米) |
58~64 |
60~67 |
60~80 |
65~80 |
60~70 |
65~80 |
115~140 |
95~115 |
115 ~165 |
供暖設計高峰熱負荷
年耗熱總量
式中
用度日值來計算供暖能耗是一種比較簡易的計算方法。從長期來看當室外日平均溫度等于某一基準溫度時,太陽輻射和室內得到的熱量可以彌補熱損失。另外,供暖能耗與基準溫度和室外日平均溫度之差成正比。例如取18℃為基準溫度對于任一天當室外日平均溫度低于18℃時,有多少溫度差就有多少度日值。
如果采用18℃為基準的度日值計算出的能耗量,要比實際供暖耗能量約高出40﹪~50﹪。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一般修正系數
我國采暖設計的室外計算溫度
利用負荷系數可以計算抽水泵的運行費用。當已知年耗熱量時,還可以返求出高峰熱負荷。一般在一年中高峰熱負荷的時間很短,如果采用鍋爐調峰可大大減少管道設施和泵的負荷。
常見的地熱供熱系統是用地熱水直接供暖。由于有時管道內容易出現排空缺水現象,水力穩定性差,增加了運行管理的難度。而且地熱水常含有腐蝕性的離子和少量氣體,礦化度較高,在直接供暖系統中,供暖設備腐蝕結垢的問題較突出。當氯離子含量較高、系統密封不好時,供暖設備往往在1~2年內還出現縫隙或孔隙性腐蝕。
經常更換設備耗資巨大,因為設備投資占到總投資的10 %~15 %。為了較好地解決地熱供熱系統的腐蝕和水力穩定性問題,國內外較正規的地熱供熱大多采用地熱間接供暖系統。
城市集中供熱系統原始資料。集中供熱系統的熱負荷主要有采暖、通風、熱水供應和生產工藝等熱負荷。其中采暖和通風用熱是季節性熱負荷,而熱水供應和生產工藝用熱則多是常年性熱負荷。季節性熱負荷隨氣候條件而變化,在一年中變化很大,但在一天內波動較小。常年性熱負荷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小,在一年中變化不大,但在一天內波動大,特別是對非全天需熱的用戶。
采暖熱負荷
在冬季某一室外溫度下,為達到要求的室內溫度,供熱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筑物供給的熱量。采暖設計熱負荷是指當室外溫度為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時,為了達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內溫度,供熱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筑物供給的熱量。
在制訂城市或區域供熱規劃或設計其供熱系統時,往往缺乏確切的原始資料,一般只能用熱指標法估算,即用單位建筑面積的熱指標乘以建筑面積,得出采暖的設計熱負荷Q(瓦)。用公式表示為:
Q=qfF
qf--單位建筑面積熱指標(W/㎡);
F--建筑面積(㎡)
如已知房屋體積,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體積在室內外溫差為1°C時的熱指標qv【W/(m3·°C)】計算:
Q=qvV(tn-tw)
qv--熱流密度(W/(m3·°C));
V--建筑體積(m3);
tn--室內計算溫度(°C);
tw--采暖室外計算溫度(°C)。
采暖熱指標qv和qf的大小與建筑物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外圍體積、密閉性或通風條件、建筑物的類型和外形以及墻窗面積比等許多因素有關,通常是依據實際工程統計分析而得,設計時可參考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結合具體情況選用。
一、圍護結構的耗熱量
1.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
Qj=αAjKj(tR-tow)
Qj--j部分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W;
Aj--j部分圍護結構的表面積,m2;
Kj--j部分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W/(m2*℃);
tR--冬季室內計算溫度,℃;
tow-- 采暖室外計算溫度,℃;
α --圍護結構的溫差修正系數。
2.維護結構附加耗熱量
(1)朝向修正率
不同朝向的圍護結構,收到的太陽輻射熱量是不同的;同時,不同的朝向,風的速度和頻率也不 同。因此對不同的垂直外圍護結構進行修正。修正率為:
北、東北、西北: 0~10%
東、西: -5%
東南、西南 -10%~-15%
南 -15%~-30%
選用修正率時應考慮當地冬季日照率及輻射強度的大小。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低區,東南、西 南、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
(2)風力附加率
在不蔽風的高地、河邊、海岸、曠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鎮、廠區內特別高的建筑,垂直的外護結構熱負荷附加5%~10%。
(3)外門附加率
為加熱開啟外門時侵入的冷空氣,對于短時間開啟無熱風幕的外門,可以用外門的基本耗熱量乘上相應的附加率。陽臺門不應該考慮外門附加率。
(4) 高度附加率
由于室內溫度梯度的影響,往往使房間上部的傳熱量加大。因此當民用建筑物和工業企業輔助建筑物的房間凈高超過4m時,每增加1m,附加率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過15%。
二、門窗縫隙滲入冷空氣的耗熱量
Qi=0.278LρaoCp(tR-toh)
Qi--為加熱門窗縫隙滲入的冷空氣耗熱量,W;
L--滲透冷空氣量,m3/h;
ρao--采暖室外計算溫度下空氣密度,kg/m3;
Cp--空氣定壓比熱,Cp=1kJ/(kg*℃);
tR--冬季室內計算溫度,℃;
toh--采暖室外計算溫度,℃。
通風熱負荷
在某些民用建筑以及工廠車間中,經常排出污濁的空氣,并引進室外新鮮空氣。在采暖季節,為了加熱新鮮空氣而消耗的熱量,稱為通風熱負荷。一般住宅只有排氣通風,不采用有組織的進氣通風,它的通風用熱量包括在采暖熱指標中,不另計算通風熱負荷。通風熱負荷可采用換氣次數或通風熱指標法估算。
熱水供應熱負荷
日常生活用熱水的用熱量。一般根據用水人數、水溫及用水定額估算。
生產工藝熱負荷
主要用于生產過程的加熱、烘干、蒸煮、清洗等工藝,或用于拖動機械的動力設備(如汽錘、汽泵等)。由于用熱設備和用熱方式繁多,生產工藝熱負荷一般按實測數據,或用單位產量的耗熱概算指標估算。如無實測資料,可參考工廠以往的燃料耗量、鍋爐效率等因素估算熱負荷。
在確定供熱系統的熱負荷時,除綜合上述各種用戶的熱負荷外,還應加上熱網的熱損失。由于用戶一般并非同時滿負荷、連續用熱,因此,還需確定系統的平均熱負荷值、最大熱負荷值、設備的同時使用系數等,以便選擇熱源和設計供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