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章 GPS衛星定位測量基礎
第2章 GPS衛星信號及其測量原理
第3章 GPS靜態定位原理
第4章 GPS動態定位原理
第5章 GPS控制網的設計與外業工作
第6章 GPS定位測量數據處理
第7章 GPS定位測量技術應用
第8章 現代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發展
參考文獻
本書介紹了GPS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基礎知識及其發展,包括系統的組成、與衛星定位相關的坐標和時間參考系統、衛星軌道、衛星信號、定位原理、GPS信號接收機及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NSS)的近期發展動態。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前言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互換性概述第二節 加工誤差和公差第三節 極限與配合標準第四節 技術測量概念第五節 本課程的性質、任務與基本要求思考題與習題第二章 光滑孔、軸尺寸的公差與配合第一節 公差與配合的...
第一篇 個人禮儀1 講究禮貌 語言文明2 規范姿勢 舉止優雅3 服飾得體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禮儀1 家庭和睦 尊重長輩2 情同手足 有愛同輩第三篇 校園禮儀1 尊重師長 虛心學習2 團結同學 共同進...
格式:pdf
大小:156KB
頁數: 11頁
評分: 4.6
實用標準文案 文檔大全 《GPS測量原理及應用》學習指導 一、控制網執行的技術標準 1、全球定位系統( GPS)測量規范( GB/T 18314—20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2、《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 GB12898-199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3、技術設計書。 二、使用儀器 測量采用的 GPS接收機型號及其標稱精度。 三、布網方案 1、布網要求 GPS網相鄰點間基線中誤差 按下式計算: 式中 (mm)為固定誤差; (ppm)為比例誤差系數; (km) 為相鄰點間的距離。 GPS-E級網 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表 1 規定。相鄰點最小距離應為平均距離的 1/2 ~1/3;最大距離應 為平均距離的 2~3倍。 表 1 GPS網的主要技術要求 級 別 平均距離 (km) (mm) (1× 10-6) 最弱邊相對中誤差 E級 0.2~5 ≤10 ≤20 1/45000
格式:pdf
大小:156KB
頁數: 40頁
評分: 4.3
柜號 序號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GPS測量原理及應用》可作為高等院校測繪類本科生或相關專業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測繪專業的科技人員和從事定位與導航工作的科技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系統地介紹了GPS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基礎知識及其發展,包括系統的組成、與衛星定位相關的坐標和時間參考系統、衛星軌道、衛星信號、定位原理、GPS信號接收機及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NSS)的近期發展動態。書中重點介紹了GPS靜態和動態定位的原理,討論了GPS衛星定位中的有關誤差及其處理措施、GPS測量中網的設計與實施作業;詳細介紹了GPS定位中的數據處理。《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GPS測量原理及應用》還較全面地概述了GPS定位測量技術的應用,最后對幾種常用的空間大地測量技術作了簡要介紹。
《GPS測量原理及應用》為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教育與發展”專業委員會組織編寫的、旨在普及GPS知識和推廣GPS應用技術的教材。書中系統論述了GPS的基本原理、測量方法、應用范圍、測量技術設計與實施,數據處理與實用數學模型。《GPS測量原理及應用》盡可能規避GPS系統的繁瑣理論,注重GPS測量應用技術,因而概念清晰,通俗易懂,適應面寬,可操作性強。可作為高等學校GPS課程的教材,亦可供測量工程技術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