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芙拉的最大特點就是生長勢強、花開繁多,種植可以采用套盆,先將其栽入小盆中,在土面上覆蓋一層沙礫或石子,以便壓實,避免浮土溢出。然后將花盆靜置于更大些的容器中,灌滿水。在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下,新芽很快長出、放葉,新葉不斷增多并開花不斷。這期間,要加強光照,避免因光照不足而影響莖葉生長,由此造成葉色稚嫩、莖干細長,影響其開花和長勢。冬季低于6度會停止生長,如果保證在20度以上,可常開花。
耐寒睡蓮能否正常生長,水位的控制是重要因素之一。耐寒睡蓮隨著生長期的不同對水位的要求各不相同,要注意對水位的控制。由于水溫對睡蓮的生長開花有直接影響,生長初期由于葉柄短,水位盡量淺,以不讓葉片暴露到空氣中為宜,以盡快提高水溫,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隨著葉片的生長,逐步提高水位,到達生長旺期,水位達到最大值,這樣使葉柄增長,葉片增大,有助于營養(yǎng)物質儲存;進入秋季,降低水位,提高水溫,使葉片得到充足的光照,增強光合作用,以促進睡蓮根莖和側芽生長,提高翌年的繁殖體數(shù)量;注意水位不宜過高。過高,會造成新芽無限制向上拔高、生長;要避免因水流波動或挪動花盆而引起葉片方位變化,從而造成莖干生長細長瘦弱,白白消耗掉其很多營養(yǎng)。
追肥的原則必須是既有益于睡蓮生長,又在水中無浪費,因為肥料的浪費會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而加快藻類及水草的生長,進而污染水體。可用有韌性、吸水性好的紙將肥料包好,并在包上扎幾個小孔,以便肥分釋放,施入距中心15-20厘米的位置,深度在10厘米以下。也可用潮濕的園土或黏土與肥料按一定的比例(一般與化肥10比1,與有機肥4比1)混合均勻后攥成土球(以攥不粘手、松手不散坨為宜),距根莖中心15-20厘米處分3點放射狀施到根莖下10-15厘米處,隨攥隨施。追肥時間一般在盛花期前15天,以后每隔15d追肥1次,以保障開花量,但追肥不宜過多,過多容易加大營養(yǎng)生長,葉片數(shù)量加大,影響花期整體效果。合理的追肥可延長耐寒睡蓮的群體花期,也可增加來年繁殖體生長數(shù)量。
睡蓮主要采取分株繁殖。耐寒種通常在早春發(fā)芽前3-4月進行分株,不耐寒種對氣溫和水溫的要求高,因此要到5月中旬前后才能進行分株。分株時先將根莖挖出,挑選有飽滿新芽的根莖,切成8-10厘米長的根段,每根段至少帶1個芽,然后進行栽植。頂芽朝上埋入表土中,覆土的深度以植株芽眼與土面相平為宜,每盆栽5-7段。栽好后,稍曬太陽,方可注入淺水,以利于保持水溫,但灌水不宜過深,否則會影響發(fā)芽。待氣溫升高,新芽萌動時再加深水位。放置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處養(yǎng)護,栽培水深20-40厘米,夏季水位可以適當加深,高溫季節(jié)要注意保持盆水的清潔。
睡蓮也可采用播種繁殖,即在花開后轉入水中,果實成熟前,用紗布袋將花包上,以便果實破裂后種子落入袋內(nèi)。種子采收后,仍須在水中貯存,如干藏將失去發(fā)芽能力。在3-4月進行播種,盆土用肥沃的粘質壤土,盛土不宜過滿,宜離盆口5-6厘米,播入種子后覆土1厘米,壓緊浸入水中,水面高出盆土3-4厘米,盆土上加蓋玻璃,放在向陽溫暖處,以提高盆內(nèi)溫度。播種溫度在25-30℃為宜,經(jīng)半個月左右發(fā)芽,第二年即可開花。
睡蓮喜陽光,通風良好,所以白天開花的熱帶和耐寒睡蓮在晚上花朵會閉合,到早上又會張開。在岸邊有樹蔭的池塘,雖能開花,但生長較弱。對土質要求不嚴,pH值6-8,均可正常生長,最適水深25-30厘米,最深不得超過80厘米。喜富含有機質的壤土。3-4月萌發(fā)長葉,5-8月陸續(xù)開花,每朵花開2-5天。花后結實。10-11月莖葉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發(fā)。是一個適于盆栽或小水池栽植的理想微型品種。
人參榕桑科榕屬,常綠喬木,榕樹樁盆景。 土壤要求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呈酸性反應的沙質壤土,堿性土易導致其葉片黃化、生長不良。 人參榕澆水要見干見濕,盆土宜經(jīng)常保持濕潤,干后澆水以防盆中積...
紅豆杉是世界上公認的瀕于滅絕的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紀冰川孑遺留下的古老樹種之一。具報道全球目前僅存野生紅豆杉2500萬株左右。慢長的生物進化和基因遺傳賦予了這一物種獨特的內(nèi)部結構,紫杉醇(TAXOL)...
講究泡桐種植技術,是實現(xiàn)以最短的時間、較少的投入、生產(chǎn)出較多優(yōu)質的木材,同時產(chǎn)生顯著經(jīng)濟效益的一項根本措施。只有正確掌握泡桐種植技術,才能在人為控制下,創(chuàng)造有利于泡桐林木成活和生長的外界條件,達到速生...
海爾芙拉睡蓮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粗。葉片表面綠色,具深色條紋及深紫色斑塊;背面紅色,帶深紫斑點。葉卵形,葉基呈開放“V”字形,裂片頂端突起。葉柄為綠色或棕色,有時兩種顏色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植株上,無絨毛。葉大小為3× 9厘米,葉展為0.6-1米。
花瓣中黃色,蕚片灰黃色。花藥黃色,雄蕊黃色。花型杯狀而后星形,花徑3-8厘米,淡香。花瓣數(shù)為16-17,蕚片數(shù)為4。花梗為綠色或棕色,無柔毛。
漿果球形,直徑2-2.5厘米,為宿存萼片包裹;種子橢圓形,長2-3毫米,黑色。花朵午后不久開放,可持續(xù)開放至很晚。
選用抗病品種。
重病田實行2-3年輪作。
精選無病種藕,并用50%多菌靈或2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后悶種,覆蓋塑料薄膜密封24h,晾干后栽植。
藕田深耕翻耙,每公頃施石灰1500-2250kg。
加強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機肥,適時適量追肥,做到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氮肥與磷鉀肥相結合;按蓮藕不同生育階段管好水層,做到深淺適宜,以水調溫調肥,防止因水溫過高或長期灌深水加重發(fā)病。
及時拔除病株并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以采收時清除病殘株,將將其深埋或集中燒毀,以減少菌源。
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隔l0d左右噴1次,連噴2-3次。
生長季節(jié)收集病殘物深埋或燒掉。
施足腐熟有機肥,適時適量追肥,做到有機肥化肥相結合,氮肥與磷鉀肥相結合。
及時拔除病株并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d左右噴1次,連噴2-3次。
是一種毀滅性害蟲,成蟲在靠近池邊的植被中越冬,春末在葉表產(chǎn)卵,1季可產(chǎn)生2-3代,此時可用水沖洗葉面,這樣成蟲及蛹掉入水中,被魚吞食。一旦幼蟲為害,可用1200倍液敵殺死噴殺。
為害許多葉片柔軟的水生植物,在夏季,侵害葉片及花莖,導致花色變化。其卵在李屬植物上越冬,特別是在梅花及山楂樹上,稀在櫻花樹上越冬,應避免在水邊大片栽植李屬植物,或在冬季用焦油沖洗這些寄主植物,亦可用水籠頭沖洗葉片,噴灑殺蟲劑等。
為害時,可用呋喃丹或敵百蟲混入鋸末,裝入布袋,系在葉柄上,使袋子浮于水面,隨水波動,擴散藥液,殺死害蟲。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效果很好,在1000m2的水面放養(yǎng)5千克泥鰍,可有效地制止害蟲的蔓延浮溢。
受害葉片可用敵敵畏1000-1200倍液噴灑,或用50%樂果乳油2000-2500倍液噴灑。
在中國荷文化史上,盆荷這種形式出現(xiàn)之初只是被用于私家庭院觀賞。盆栽和池栽相結合的布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觀賞價值,在園林水景和園林小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睡蓮水石盆景是一種新的盆景。它是睡蓮盆栽與水石盆景的有機結合,既體現(xiàn)山石的剛毅挺拔,又顯示出嬌艷嫵媚。
根據(jù)對睡蓮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結果表明睡蓮富含17種氨基酸,睡蓮蛋白屬優(yōu)質蛋白。分析結果還表明睡蓮含有豐富的VC、黃酮甙、微量元素鋅,這二者配合具有很強的排鉛功能。動物急性毒性實驗、微核試驗及精子畸變實驗都表明睡蓮是一種安全可靠無任何毒副作用物質。睡蓮花粉營養(yǎng)豐富,具有完全性、均衡性、濃縮性等特點,是具有開發(fā)利用前景的天然營養(yǎng)源。
在古希臘、古羅馬,睡蓮與中國的荷花一樣,被視為圣潔、美麗的化身,常被作供奉女神的祭品。在新約圣經(jīng)中,也有“圣潔之物,出淤泥而不染”之說。
睡蓮是每年8月5日誕生花,花語:潔凈、純真、妖艷。德國人心目中的睡蓮,花語是妖艷(Glamorous)。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天生具有一股異性難以抗拒的魅力,可是卻難以和同性朋友和平相處。
在古埃及神話里,太陽是由荷花綻放誕生的,睡蓮因此被奉為“神圣之花”,成為遍布古埃及寺廟廊柱的圖騰,象征著“只有開始,不會幻滅”的祈福。
格式:pdf
大小:939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園林綠化是保證環(huán)境良好的最有效途徑,當前在園林綠化過程中所采用的常規(guī)性苗木栽培技術已經(jīng)無法滿足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也因此苗木容器栽培受到了廣大園林工作人員的廣泛運用。正是由于園林苗木容器栽培方式獨有的優(yōu)勢,使得其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有著更大的空間和潛力。
格式:pdf
大小:939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平菇有土栽培 平菇有土栽培可以合理地調節(jié)培養(yǎng)料內(nèi)的碳、氮營養(yǎng)成分,充 分利用溫度、濕度、空氣和水分等自然條件,給平菇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 生長氣候。采用這種方法能使菌蕾成活率達 100%,菌柄變粗,菌蓋 變多、變大、變厚,所產(chǎn)平菇品質好,產(chǎn)量是常規(guī)栽培模式的 5倍, 可連續(xù)采 8--10潮菇,每 1/15公頃 (1畝 )產(chǎn)量高達 5000千克。這種栽 培方法,技術簡單,原料廣泛,經(jīng)濟實用,很適合規(guī)模種植。 科學配料 配方是棉子殼 75千克,鋸末 (闊葉樹鋸末 )或玉米芯 (玉米芯要打碎 )15千克,草木灰 5千克,優(yōu)質無菌土 2千克,水 125--135 千克。 菌絲培育 將上述原料拌勻后,即可進行常規(guī)微孔栽培的裝料 接種,注意裝料時要用小木棍搗實, 在料的兩端和中間接種并扎緊袋 口。把裝好的料袋,在室外選擇通風條件好、 干燥、無菌的地方進行 培育。注意覆蓋保溫,雨天加蓋薄膜,雨后揭去,要求溫度
小白子午蓮采用播種繁殖,不會靠根繁殖,比海爾芙拉稍小。可葉子和根比海爾芙拉大。即在花開后轉入水中,果實成熟前,用紗布袋將花包上,以便果實破裂后種子落入袋內(nèi)。種子采收后,仍須在水中貯存,如干藏將失去發(fā)芽能力。在3-4月進行播種,盆土用肥沃的粘質壤土,盛土不宜過滿,宜離盆口5-6厘米,播入種子后覆土1厘米,壓緊浸入水中,水面高出盆土3-4厘米,盆土上加蓋玻璃,放在向陽溫暖處,以提高盆內(nèi)溫度。播種溫度在25-30℃為宜,經(jīng)半個月左右發(fā)芽,第二年即可開花。
一般較微小,直立生長,自然分殖率極低,栽植用土量不大。一種形象的說法是生長于貧瘠的土壤中時,根莖為小手指般大小;生長于定期施肥的肥沃土壤中時,根莖則為大拇指般大小。具有這一根莖類型的睡蓮品種最少,通常為微型或小型品種,如“海爾芙拉”(鵝黃色)、“白子午蓮”(白色)、“紅侏儒”(紅色)等,矮睡蓮則為其代表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