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倫,生于1986年。建筑學碩士,供職于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癡迷于行走、發現與記錄。在美求學期間,用很少的花費進行了長達54天的環美建筑之旅,踏遍20個城市、200余座著名建筑,并結交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諸多友人。
3000美金可以用來做什么?在北京五環外購買不足一平米的面積?入手一款限量版拉桿旅行箱?或者,完成一次長達6000英里的壯麗行走,踏遍美利堅20個城市、200余座著名建筑,在朝陽里大笑,最高點吶喊,暴雨里彷徨,重逢時雀躍,星空下冥想……沿著大地的褶皺獨自前行。
85后青年建筑設計師,帶你走遍美國,穿越繁華街道,閱讀經典建筑,感受時代在北美大陸上留下的偉大印記。當旅行變成一種生活狀態,當日記成為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更當建筑成為聯系這兩者的紐帶時,這本《環美建筑日記》就有了它特殊的意義。景觀中徜徉,建筑中行走,為讀者,更為建筑師呈現了一段美國建筑的真實體驗。
——莊惟敏,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院長
對于建筑學子,旅行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史倫的可贊之處,不僅在于54天橫穿美國的經歷,更在于之后兩年的“反芻”。看建筑不能用鏡頭,要用心。
——張路峰,中國科學院大學建筑研究與設計中心 教授 博士生導師
2012年元月是我第三次造訪路易斯·康的薩爾科生物研究所,每每來此都被這近60年的建筑與地景所感動。此次造訪結識了正在中庭廣場寫生的史倫,看其投入的神態應也是一位對康作品極為崇仰的建筑學子。2014年8月,史倫帶著他兩年來孜孜不倦整理出的美國的建筑旅行的資訊與心得,來到臺北與我分享。年輕建筑學子不但敢于逐夢,也勇于實踐,其對建筑的熱情,令我感動。期待史倫的這本日記能對莘莘學子有所啟發,鼓舞建筑學子們勇于逐夢。
——林志崧,臺灣《建筑師》雜志 主編
環美建筑日記
印次:1-3
ISBN:9787302373650
出版日期:2014.10.01
印刷日期:2015.11.27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錢覺時(JueshiQian),安徽桐城人,1962年生,現為重慶大學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先后在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同濟大學和美國賓州大學學習。1992...
徐韋華,在臺灣很有影響力的著名拼布作家,從事拼布材料包設計多年,經驗非常豐富。
將光標置于論文作者名字后,在“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自定義標記”中,輸入“作者簡介”四字,點“插入”,在頁尾輸入介紹內容即可。
城市概覽
行程路線
日記
01/54 底特律 2011-9-10
02/54 芝加哥 2011-10-12
03/54 2011-10-13
04/54 2011-10-14
05/54 2011-10-15
06/54 2011-10-16
07/54 托萊多 2011-12-25
08/54 紐約 2011-12-26
09/54 2011-12-27
10/54 2011-12-28
11/54 2011-12-29
12/54 2011-12-30
13/54 2011-12-31
14/54 2012-01-01
15/54 2012-01-02
16/54 紐黑文 2012-01-03
17/54 波士頓 2012-01-04
18/54 2012-01-05
19/54 2012-01-06
20/54 2012-01-07
21/54 紐約 2012-01-08
22/54 費城 2012-01-09
23/54 華盛頓 2012-01-10
24/54 2012-01-11
25/54 2012-01-12
26/54 哥倫布 2012-01-13
27/54 辛辛那提 2012-01-14
28/54 2012-01-15
29/54 圣路易斯 2012-01-16
30/54 堪薩斯城 2012-01-17
31/54 圣塔菲 2012-01-18
32/54 2012-01-19
33/54 洛杉磯 2012-01-20
34/54 2012-01-21
35/54 2012-01-24
36/54 2012-01-25
37/54 圣迭戈 2012-01-26
38/54 2012-01-27
39/54 洛杉磯 2012-01-28
40/54 拉斯維加斯 2012-01-29
41/54 2012-01-31
42/54 舊金山 2012-02-01
43/54 2012-02-02
44/54 2012-02-03
45/54 2012-02-04
46/54 2012-02-05
47/54 2012-02-06
48/54 波特蘭 2012-02-07
49/54 2012-02-08
50/54 西雅圖 2012-02-09
51/54 2012-02-10
52/54 2012-02-11
53/54 2012-02-12
54/54 2012-02-13
后記
附錄:城市建筑地圖
格式:pdf
大小:28KB
頁數: 13頁
評分: 4.5
建筑工地實習日記 40 【篇一:建筑專業實習日記 40 篇】 在預制構件廠的實習中,我認識到該廠主要承擔工業與民用建筑、 道路、橋梁,公用設施等工程所需的各類預應力及非預應力鋼筋混 凝土構件及市政工程小型構件的生產任務。其中,了解最深的是預 制梁的做法,使我對梁等構建有了深一步的認識。在實習期間,我 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 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深入的了解到僅僅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是 不夠的,還要結合實踐,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通過實踐反過 來掌握知識。在 xx 市市政建材職業學校圖書館和實訓樓工程的參觀 中,我又認識到一個施工工地現場要粘貼安全專項驗收制度:吊車 . 施工外的電梯 .物料提升機等大型機械安裝完畢自驗合格,報省 .市特 種設備檢驗所檢驗,取得準用證后,方可使用。施工臨時用電的搭 設,按施工方案敷設完成后,報公司組織驗收。外腳手架搭設完成
格式:pdf
大小:28KB
頁數: 9頁
評分: 4.6
工程造價實習日記 40 【篇一:工程造價實習日記 30 篇】 工程造價實習日記 30 篇 工程造價實習日記 1 今天是我的生產實習第一天,和第一次上班一樣大清早,在很快 的 熟悉辦公室布局后就和幾個剛上班的我的新同事一塊在打掃辦公室 的衛生。打掃完衛生同事向我介紹了公司的更詳細的情況,這是在 公 司簡章上看不到的具體。我想這也許就是辦公室文化的一個小小 的縮 影,盡管我不喜歡這些和這樣的方式。不過我覺得做一個左耳 進右耳 出的忠實聽眾是做好同事關系的一步。 辦公室早就有了我們 實習的安排:剛開始的幾天里先在工地做生產見 習,然后找辦公室 熟悉工程造價國家具體的定額規范以及價目表等。 然后回到辦公室 慢慢熟悉算量方面的技巧與所學的理論知識的結合, 具體碰到什么 不會或者模糊的地方請教主要負責我們實習的人員。 工程造價實習日記 2 一線工人的上班時間比辦公室早,再加之現在天氣熱,雖然說他們 的
億通建筑日記這款軟件可以幫助建筑工地施工人員記錄施工日志,軟件包含日記編寫、日志生成、項目人員管理、日記線上審核、日記日志線上打印、導出等功能。
在中國
環美家居進入國內市場,在國內18個城市23家門店(上海、北京、重慶、呼和浩特、天津、大連、青島、成都、深圳、杭州、寧波、溫州、長沙、蘇州等),。
環美家居旗下有三大主題風格產品:古典尊貴(royal)、新式古典(neo classic)、氣質莊園(elegant)。
本書收集2000-2007年作者與一群藝術家在北京由藝術家群體集資營建“藝術家基地”的文字資料(包括工程師、監理、管理者在建設期間的日記),記錄了作者也是組建者在建設期間的種種堅難與矛盾。
本書還有大量的建筑設計方案圖、施工過程圖片、建設完成后實拍圖片……,是很原始的民間集資建設大型藝術建筑群的文獻資料。
依靠藝術家個人力量,組織完成建造二十多個單體建筑、共一萬九千多平方米這么大面積的建筑群。要管理二十多個極有個性的投資藝術家,它一定會很難,但他們已經做了,并把它做到底!沒有半途而廢!經過近八年的艱苦努力,他們終于實現了這么一個烏托邦一樣的社區建設。
作者說:
在創建上苑藝術館的艱難過程中,面對所有的非難、歧義、偏執甚至于侮辱時,有一種精神始終支撐著我:用自由真誠的靈魂、用我們能有的藝術創造力,去做一件與藝術有關的事。我想把它稱之為“劉麗安精神”。
建立一個跨界的藝術交流平臺;建設一個可以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進行“駐館創作”一段時間的場域;不抱怨、不灰心,從我自己、從現在做起,始終去承擔一點點能夠推動中國藝術進程的義務。